?

探討神經內科癲癇病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

2018-01-19 11:36邊鳳敏
健康大視野 2018年20期
關鍵詞:臨床治療效果神經內科

邊鳳敏

【摘 要】目的:探討分析神經內科癲癇病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神經內科就診的90例神經內科癲癇病患者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將90例研究對象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參照組兩組,研究組患者45例,參照組患者45例。參照組患者采用藥物德巴金治療,研究組患者采用藥物德巴金聯合利必通治療,統計分析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研究組患者的痊愈率為95.56%,參照組患者的痊愈率為77.78%,研究組患者痊愈率高于參照組患者,兩者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和參照組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相差不明顯,兩者的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于神經內科癲癇病患者應用藥物德巴金聯合利必通治療,患者的治療效果更好。因此,藥物德巴金聯合利必通可以在神經內科癲癇病患者的臨床治療上推廣應用。

【關鍵詞】神經內科;癲癇病患者;臨床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R7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0--01

癲癇疾病是神經內科常見的一種疾病,多是因為腦外傷或是腦部其他疾病等原因引起的,患者會出現短暫性和突發性的關于腦部的功能性障礙問題。如果治療不徹底,會很容易就復發,對于患者的身心以及正常生活都造成了較大的影響[1-2]。一般臨床上采用的是藥物德巴金進行治療,我院為了更好的治療癲癇病患者,特應用了藥物德巴金聯合利必通,經過臨床研究觀察,發現相較于單一的使用德巴金治療,采用這種藥物聯合治療的效果更好。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神經內科就診的90例神經內科癲癇病患者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將90例研究對象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參照組兩組,研究組患者45例,參照組患者45例。90例研究對象均已被確診為癲癇病患者。研究組患者:年齡在1~80歲,平均年齡(34.11±15.52)歲;男24例,女21例。參照組患者:年齡在1~79歲,平均年齡(36.23±16.42)歲;男22例,女23例。研究組和參照組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沒有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研究對象沒有精神方面的疾病,語言表達能力正常。研究對象在研究前均已知情,并同意參與調查。

1.2 方法 45例參照組患者采用藥物德巴金治療,每天一次,給用5~10mg/kg的藥物,在經過7天的療程后,可以根據患者的病情進行調整增加用藥,如果患者的病情已經得到有效控制,就可以停止藥物用量,需要注意的是當患者給用的藥物劑量高于25mg之后,就要一天分為幾次給用,主要是避免損害患者的胃腸道,另外患者一天的用藥量不能高于30mg。年齡不同,用藥量也不同,以12歲為分割線,小于12歲的,用藥量要小于15mg。一般來說每隔7天可以增加一次用藥,每一次以5到10mg為主。對于研究組患者,在給用德巴金的基礎上,輔助給用利必通,方法為:如果患者不小于12歲,剛開始給用患者每天25mg的藥量,同樣也是每隔七天可以適當的增加藥量,每一次增加的劑量不超過25mg,患者每天的用藥量不能超過42mg。所有患者都需要進行為期90天的療程?;颊叩陌d癇沒有再次發作視為徹底痊愈,如果患者的發病頻率降幅在50%之上,則視為一般痊愈,反之,如果在50%以下,則視為無效。

1.3 觀察指標 主要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并發癥發生情況進行觀察。治療效果由專業人員結合兩組患者治療的實際情況進行記錄。并發癥發生情況由專業人員對兩組患者惡心嘔吐、體重增加、以及血小板減少等并發癥發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記錄。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分析中,采用軟件SPSS20.0對數據進行分析,采用檢驗計數資料,用t對計量進行檢驗,使用P值來分析數據之間的差異,P<0.05代表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臨床治療效果 45例研究組患者徹底痊愈患者35例(77.78%),一般痊愈患者8例(17.78%),無效患者2例(4.44%);45例參照組患者徹底痊愈患者20例(44.44%),一般痊愈患者15例(33.34%),無效患者10例(22.22%)。綜上所述,研究組患者的痊愈率為95.56%,參照組患者的痊愈率為77.78%,研究組患者痊愈率高于參照組患者,兩者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對于神經內科癲癇病患者應用藥物德巴金聯合利必通治療,患者的治療效果更好。

2.2 并發癥發生情況 45例研究組患者發生惡心嘔吐的患者1例(2.22%),體重增加的患者2例(4.44%),無1例血小板減少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6.66%;45例參照組患者發生發生惡心嘔吐的患者1例(2.22%),體重增加的患者2例(4.44%),血小板減少的患者1例(2.22%),并發癥發生率為8.88%。綜上所述,研究組和參照組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相差不明顯,兩者的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癲癇病患者可以通過藥物來控制病情,但是如果沒有徹底治愈,就會反復發作,對患者的影響極為不好。因此怎么徹底、有效治愈癲癇病患者一直是諸多醫院所高度關注的一個問題所在,也有更多的治療癲癇疾病的方法被提出、并應用,這是醫學的進步,對于癲癇病患者的康復也是極為有利的[3]。我院為了研究神經內科癲癇病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特對前來就診的90例癲癇病患者進行分組研究。通過對兩組患者的觀察研究發現,研究組患者的痊愈率為95.56%,參照組患者的痊愈率為77.78%,研究組患者痊愈率高于參照組患者,兩者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和參照組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相差不明顯,兩者的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對于神經內科癲癇病患者應用藥物德巴金聯合利必通治療,患者的治療效果更好。所以藥物德巴金聯合利必通可以在神經內科癲癇病患者的臨床治療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曹利,戴艷萍,李軍,等.神經內科癲癇病臨床診斷及治療效果探討[J].中外醫療,2015,34(8):114-115.

張艷.神經內科癲癇病40例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56):36.

夏敏.癲癇病的臨床診斷及治療效果探討[J].醫療裝備,2016,29(6):94.

猜你喜歡
臨床治療效果神經內科
BOPPPS教學模式在全科住院醫師神經內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
神經內科患者焦慮與抑郁癥狀的臨床研究
QCC在預防神經內科住院患者跌倒與墜床的應用
優思明用于人工流產術后婦女40例臨床治療效果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臨床治療效果研究
經橈動脈與經股動脈介入治療高危冠心病臨床對比觀察
中醫神經內科眩暈患者的病因分析
高頻振蕩通氣等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征的臨床觀察
整體護理措施對肝癌患者行介入手術后臨床治療效果的影響
普拉克索治療帕金森綜合征用藥效果初步觀察及評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