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反饋療法治療慢性功能性便秘的效果分析

2018-01-19 11:36樸香花
健康大視野 2018年20期
關鍵詞:復發率

樸香花

【摘 要】目的:分析生物反饋療法治療慢性功能性便秘的效果。方法:從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接受的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中,抽取62名,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均31例。對照組采用西藥進行治療,觀察組采用生物反饋療法進行治療,觀察兩組治療效果和1個月、3個月、6個月復發情況。結果:觀察組治療效果顯著高于對照組,且1個月、3個月、6個月復發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慢性功能性便秘治療中采用生物反饋療法能夠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提高治療效果,降低復發情況的發生。

【關鍵詞】生物反饋療法;慢性功能性便秘;復發率

【中圖分類號】R547.6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0--01

便秘是由于大腸運動緩慢,水分吸收過多,造成大更干燥硬結,排泄困難所致,若糞便不能及時排出體外,在患者的身體里停留的時間過長,會引起頭暈、乏力、口臭、惡心等一系列身體中毒的癥狀,給患者身體健康帶來了嚴重的影響,臨床中對于慢性功能性便秘主要采用藥物進行治療,但是單純采用藥物治療容易復發,治療效果不甚理想[1]。鑒于此,本研究對觀察組31例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實施生物反饋療法,并取得了顯著療效,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接受的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中,抽取62名,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均31例。對照組中,男18例,女13例,年齡35~76歲,平均年齡(55.5±20.5)歲。觀察組中,男17例,女14例,年齡35~77歲,平均年齡(56.0±21.0)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結果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西藥進行治療,服用莫沙比利進行治療,每日餐前30min服用,5mg/次、3次/d。連續治療2個月。

觀察組在此用藥基礎上聯合生物反饋療法進行治療:(1)治療前先向患者講解正常排便機制,檢查指標中發現的問題、病理以及盆底生理解剖等相關知識,讓患者清楚治療的具體方法、意義、效果等,促進患者積極配合治療;(1)采用直腸測壓檢查法對患者便秘類型、程度等進行進一步確定后,采用生物反饋訓練系統對患者進行治療;(3)指導患者左側臥,探入肛管直腸測壓導管探頭,將其固定在最大壓力處,告知患者作排便動作,可見壓力曲線上升,則表示為翻唱收縮,指導其在排便時壓力曲線下降或者不上升,并從中學習放松盆底肌的技巧,糾正其排便動作,反復訓練至肛管壓力下降;(4)采用電生理法治療,患者左側臥并將塞型電極塞入患者肛門內,將肌電圖儀開啟,患者可通過肌電圖活動了解自己排便時的反常情況,并指導其設法在減少或消除排便時的機電活動;(5)指導患者每日在家中進行類似訓練2次、每次45min,治療2個月。

1.3 療效評價與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效果,評價標準:大便性狀、排便次數、難易程度、時間等恢復正常為治愈;大便質地變軟、排便次數增加、費力程度降低、排便時間縮短為有效;大便性狀、排便次數、難易程度、時間等均為發生明顯改善或加重為無效。治療總有效率=(治愈+有效)÷n×100%。以及觀察兩組患者1個月、3個月、6個月內復發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計與分析兩組患者治療效果,采用檢驗;若P<0.05,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 經過不同方案治療后,對照組患者治療效果分別為:治愈11例、有效12例,無效8例,治療總有效率為74.19%(23/31例)。觀察組患者治療效果分別為:治愈17例、有效13例,無效1例,治療總有效率為96.77%(30/31例)。由此可見,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96.77%顯著高于對照組74.19%,=20.539,P=0.000;組間比較結果P<0.05。

2.2 兩組患者復發情況對比

經過不同治療后,對照組和觀察組1個月復發情況分分別為:16.13%(5/31例)、0.00%(0/31例),=17.545,P=0.000;兩組患者3個月復發情況分別為:25.81%(8/31例)、3.23%(1/31例),=20.539,P=0.000;兩組患者6個月復發情況分別為:25.51%(8/31例)、6.45%(2/31例),=13.852,P=0.000;由此可見,觀察組1個月、3個月、6個月復發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組間比較結果P<0.05。

3 討論

便秘是指排便時間間隔超過3天或者有便意但排不出、大便干燥呈羊糞粒狀等,我國便秘發病率約為6.1%左右,其中60%以上屬于慢性功能性便秘。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升,人們的飲食向精細化發展,而便秘成為了如今一種常見的疾病,加上長時間缺少運動,生活壓力增大等問題,便秘的發病率也隨之不斷上升。長期便秘會給患者的智力發育、記憶力等帶來嚴重的不良影響,甚至會造成兒童生理發育出現障礙、誘發結腸癌、女性乳腺疾病以及老年癡呆等疾病。

生物反饋療法起源于上世紀70年代,由Bleijienberg提出,將其應用于臨床訓練后成功率達到了70%以上,隨著肌電反饋技術的不斷發展,生物反饋療法成功率可達到90%以上,在臨床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田鐵杉[2-3]在研究中對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實施生物反饋療法后,患者直腸排便閾值、肛管靜息壓、最大耐受、量肛門括約肌最大收縮壓等均得到了明顯的改善。本研究中對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采用生物反饋療法治療后,臨床治療效果得到了顯著的提高,且復發率較低。

綜上所述,將生物反饋療法應用于慢性功能性便秘治療中,能夠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提高治療效果,促進其康復,降低復發率,是有效的治療方案,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余芝,徐斌.針灸治療慢性功能性便秘的臨床優勢與選穴規律分析[J].針刺研究,2016,41(4):365-368.

田鐵杉.生物反饋法治療慢性功能性便秘的效果觀察[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6,22(17):2623-2625.

劉楊,林旭明,陳再喜,et al.針刺聯合生物反饋治療慢性功能性便秘療效分析[J].中外醫療,2016,35(24):180-182.

猜你喜歡
復發率
桂枝茯苓湯加減治療慢性盆腔炎的應用療效和復發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紅外光治療慢性宮頸炎的有效性及對復發率的影響
重組人干擾素α-2b凝膠聯合ALA-PDT治療尖銳濕疣的療效及復發率分析
平胃散合半夏瀉心湯聯合西藥治療脾胃濕熱型慢性淺表性胃炎對復發率與不良反應發生率的影響
骨巨細胞瘤術后復發原因分析
延伸護理對頸椎病針刀術后復發率影響
糖皮質激素應用于分泌性中耳炎的臨床分析
核苷(酸)類藥物治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同鞏固治療期的停藥復發率
肝動脈灌注化療栓塞聯合微波消融對肝癌患者AFP水平、復發率及生存時間的影響
消化道潰瘍能否預防復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