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高高中音樂鑒賞課有效性的教學探析

2018-01-23 00:45邱霞
未來英才 2017年24期
關鍵詞:感染力鑒賞精神

邱霞

摘要:高中音樂課程是國家總體教育目標指導下,依據新課程標準要求設置的、普通高中學生所必修的課程,是普通高中課程中所不可替代的有機組成部分之一。音樂鑒賞是培養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具備良好的音樂鑒賞才能,對豐富情感,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養,增進身心健康,形成完善的個性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音樂;鑒賞;感染力;精神

音樂是人類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藝術形式之一,是人類通過特定的音響結構實現思想和感情表現與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類精神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作為人類文化的重要形態和載體,音樂蘊涵著豐富的文化和歷史內涵,并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伴隨著人類歷史的發展,滿足人們精神文化的需求。對音樂的感悟、表現和創造,是人類的一種基本素質和能力。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高中音樂鑒賞教學長期被忽視:一是學校內部和社會方方面面對開設音樂鑒賞課均認識不足,以為音樂鑒賞不參加高考,重視鑒賞教學意義不大;二是一些學校的高中音樂鑒賞課變成了音樂特長課、準專業音樂課,成了高考的預備班。這種狀況偏離了普通高中音樂教育的目標,不利于學生音樂素養的提高和審美能力的培養。音樂鑒賞教學不被重視,音樂教師缺乏工作熱情,音樂鑒賞教學研究自然薄弱,導致教學方法單一落后(普遍運用講解音樂、分析音樂的傳承方式進行教學,這種我教你學、我講你聽、以他人感受代替自身體驗、以間接經驗代替直接經驗的傳承式教學泯滅了音樂鑒賞課程的自身魅力)不利于學生音樂鑒賞素養的提高。

一、營造濃厚學習氛圍

音樂來源于生活,學生擅長對形象事物的理解,因此設計生活化、形象化的情境渲染代替強硬的說教,能勾起學生對音樂參與的欲望和興趣,充分引領孩子們參與音樂活動。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育者創設良好的音樂藝術與教育氛圍,盡可能地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地、全身心、全方位地參與音樂實踐活動,從而使他們獲得音樂審美體驗。學生需要通過各種活動的成功經歷發展自信,學生在多彩的音樂活動中,開心地掌握基本的音樂文化,獲得審美愉悅體驗,增強進一步學習音樂的興趣,讓學生“從做中學、從樂中學”,讓音樂充滿人生,讓快樂伴隨終身。

二、創造教學情境

“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音樂、感受音樂”是音樂課程標準倡導的課程實施建議之一。教學情境對兒童而言具有較強的情感吸引力,高段學生也不例外,生動的教學情境容易激發他們的好奇心與求知欲,進而促使其思維處于異?;钴S的狀態。因此在組織教學活動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兒童的這一心理特征,創設與學生生活經驗及所要探究的知識密切聯系的情境,增強他們參與探究活動的激情,關注參與音樂學習的真實性,促使其積極主動有效的參與學習活動。

三、以聆聽為主,重參與體驗

對于欣賞、鑒賞活動來說,最重要的莫過于“聽”了,傾聽音樂是進行欣賞音樂的主要方式。因此,教師在備課時要充分考慮聆聽作品的重要性及完整性,雖然音樂欣賞有時需要用圖片、動畫、文字、語言等“非音樂”的手段輔助,但是教學的中心點還應該是“聽”。教師不能因為過多的去關注新奇的教學輔助形式和教學活動形式而忽略了音樂本位、忽視了“傾聽音樂”這個主要的教學環節。根據中小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宜分散的特點,教師備課時宜采用綜合性的音樂欣賞活動。圍繞著感受、體驗音樂作品的音響本身,結合音樂的各種要素,可采用表演、身體動作、演奏、歌唱、繪畫、語言等多種方式來引導學生“參與”到音樂中去,從而達到讓學生積累感受與經驗、激發學生欣賞音樂的興趣與熱情的目的。

四、宜精講啟發,重通感聯想

在欣賞教學中對作品的相關常識進行適當的講解、提示是非常必要的,但要注意講解的時機和方式,要力求精簡、生動、準確,要多采用啟發式的設問或提示,從而調動學生積極思考和培養學生主動聆聽音樂的良好習慣。同時,恰當的使學生將生活經驗、其它藝術門類或學科的知識與音樂作品的表現手段聯系起來產生豐富的通感聯想,對于欣賞、鑒賞音樂作品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對學生可采用由描繪性音樂引起聯想和由情節性音樂引起聯想這兩種方式入手,對于有一定生活經驗和理性思考能力的高中學生來說采用由音響感知與情感體驗引起自由聯想想象的方是比較合適。

五、呈多樣作品,重興趣激發

對于高中音樂教學來說,激發學生欣賞音樂作品的熱情和興趣并能得以長久的保持下去,養成聆聽音樂的習慣,為其終生學習和發展打下基礎,是我們最重要的目的之一。音樂欣賞首先是“聽”,因此,教師選擇作品及版本就顯得非常重要。新教材的重要特點之一就是給教師更多的自我發揮的空間,教師可以以教材為藍本,自選一些內容,對教材恰當地補充一些材料,這樣一方面既能擴大學生的音樂視野,另一方面也能對單元教學內容起到豐富和烘托作用。教師在備課時要盡量選擇最優秀的、最有代表性的、文化特征及風格特征鮮明的精品和音響品質精良的版本給學生欣賞,這樣才有利于激發學生欣賞音樂作品的熱情和興趣。另外,對于內容相同而表演形式不同的版本也可同時選擇讓學生進行比較欣賞,從而提高學生的欣賞熱情和拓寬學生的欣賞視野。

六、倡討論交流,重比較評論

討論交流、比較評論是增強學生欣賞興趣、提高學生欣賞熱情和欣賞能力的十分有效的方式。對于有一定理性思維能力的高中學生來說則應強調在討論交流的基礎上的比較和評論。因此,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立感受與見解,要鼓勵學生勇于表達自己的審美體驗。

總之,教學有法,教無定法,也就是說,不存在能實現各種教學目標的和最佳教學方法,沒有任何單一的教學方法,能夠用于所有的音樂鑒賞教學活動。有效的教學需要有可供選擇的方法來達到不同的教學目標,而且需要不斷予以相應的監控、調節和創新。

參考文獻

[1] 李敏敏.提高高中音樂鑒賞課教學有效性微探[J].知識窗(教師版),2017,(04):79.

[2] 徐亞東.提高高中音樂鑒賞課有效性的教學方法探析[J].新課程(中),2015,(10):98.

[3] 朱競.提高高中音樂鑒賞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1,(10):23.endprint

猜你喜歡
感染力鑒賞精神
虎虎生威見精神
如何尋求口語化語言的藝術感染力
Pygmalion
初心,是來時精神的凝練
拿出精神
批判性思維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培養及應用
談高中美術鑒賞教育中審美價值的研究
如何提高電視播音的感染力
增強針對性實效性 提升吸引力感染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