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工業化背景下中國制造業的轉型之路

2018-01-23 14:52楊楠
中國市場 2018年3期
關鍵詞:機遇轉型影響

楊楠

[摘 要]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歐美一些主要工業國家掀起了一股去工業化的浪潮,直至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讓這些國家認識到了去工業化所帶來的嚴重后果,于是曾經一度去工業化的國家陸續提出再工業化戰略;以高新技術為依托的新一輪再工業化,不僅給中國制造業帶來了挑戰,更帶來了機遇;只有不畏挑戰與艱難,抓住機遇才能更好地實現再工業化背景下中國制造業的轉型之路。

[關鍵詞]再工業化;中國制造業;影響;機遇;轉型

[DOI]10.13939/j.cnki.zgsc.2018.03.231

由于環境污染、需求飽和、競爭加劇等因素,歐美一些主要工業國家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掀起了一股去工業化的浪潮,直至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讓這些國家認識到了去工業化所帶來的嚴重后果,此后曾經一度去工業化的國家陸續提出再工業化戰略:比如法國提出以打造“未來工業”為核心的國家戰略;英國推出“高價值制造”戰略;德國則提出“工業4.0”戰略等。顯然,發達國家這一輪的再工業化戰略與20世紀已經完成的工業化有很大的不同。這一輪的再工業化,發達國家致力于依托高新技術,打造先進制造業,生產高附加值產品,以引領世界工業發展。如何更好地借鑒發達國家從去工業化到再工業化的經驗教訓,對我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有著重要的意義。

1 世界再工業化對中國的挑戰

1.1 削弱中國制造業的競爭優勢

中國經濟的持續和快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曾經擁有大量而且低廉的勞動力資源和豐富便宜的原材料,從而吸引了發達國家來到中國對實體經濟進行投資。但是,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綜合國力的提升,中國的勞動力價格和原材料的價格都在不斷地攀升。美國波士頓咨詢集團發布的報告《全球制造業的經濟大挪移》顯示,中國的制造成本已經與美國相差無幾,以美國制造成本指數100為基準,中國的制造成本指數則是96,即同樣一件產品,在美國制造成本是1美元,那么在中國則需要0.96美元。中國的制造業成本在大幅提升的同時,卻又面臨著勞動生產率低下的問題。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表明,近20年時間里,與美國、歐元區、日本、印度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我國勞動生產率增速是最快的。但同時,2015年我國勞動生產率水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40%,相當于美國勞動生產率的7.4%。制造成本的上漲已經削弱了中國制造業的競爭力,勞動生產率的低下又進一步促使歐美發達國家在中國加速撤離制造業。

1.2 制造業人才短板凸顯

我國的制造業人才培養規模雖然位居世界前列,但是作為世界制造大國,在世界主要發達國家再工業化背景下制造業人才的短板也在逐漸凸顯。第一,制造業人才短缺與結構性過剩并存;第二,制造業人才培養過程中實踐環節不足,無法很好地滿足企業實際需求;第三,先進制造、新興產業的高端領軍人才存在數量不足和人才外流的情況;第四,傳統技術工人的業務素質和業務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

1.3 貿易保護主義抬頭,貿易摩擦增多

歐美主要國家在推進再工業化戰略過程中,一方面以各種鼓勵政策使本土制造業企業回歸;另一方面采取措施限制進口。截至2016年12月21日,2016年全年中國受到來自27個國家(地區)發起的貿易救濟調查117起,平均每3天一起案件,涉案金額達139.8億美元,涉案金額和案件數量同比分別上漲了71.5%和34.5%。英國經濟政策研究中心發布的《全球貿易預警》報告顯示,美國從2008年到2016年對其他國家采取了600多項貿易保護措施,僅2015年就采取了90項,位居首位。中國已連續21年成為遭遇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連續10年成為遭遇反補貼調查最多的國家。由此可見,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之勢,中國面臨的貿易摩擦在增多。

2 世界再工業化背景下中國面臨的機遇

2.1 綱領性文件的出臺

為應對世界再工業化浪潮,迎接新的工業革命,我國政府在2015年5月推出《中國制造2025》戰略規劃。該規劃擬定了行動綱領,提出了目標和實現目標須完成的九大任務,確定了五大工程、十大重點領域,為解決制造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針對性解決政策。

2.2 中國是發達國家最佳的合作伙伴

在新一輪的工業革命當中,無論是哪個發達國家都希望占得先機。但就全球當前形勢而言,任何一個國家想要獨立完成這一次工業革命都很困難。如果選擇強國與強國的聯手,常常會因為主導權的問題而發生摩擦,甚至出現1+1<2的情況。如果選擇新興市場國家,雖然整個成本會比較低,不需要太多的投入,但在一些輔助配合和關鍵性技術支持方面,他們可能不會起到太大的推動作用,而這恰好是中國制造業的優勢。中國制造業不僅有著良好的資源基礎和豐富的生產經驗,而且中國具有全球最為完備的工業體系和產業配套能力。這不僅是中國制造的優勢,也是中國制造業的巨大機遇。

2.3 中國有巨大的消費市場

盡管我國經濟增速放緩,但2016年經濟增量已經超過中等發達水平的土耳其2016年全年的GDP總量;2016年前三季度,中國旅游收入2.9萬億元人民幣,國內旅游人數33.6億人次,出入境旅游人數1.94億人次,同比增長分別為3.7%、11%和13.5%。連續四年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費國,對全球旅游收入貢獻平均超過13%。這表明,在我國有著巨大的消費市場潛力,只要中國的制造業企業能夠生產出性能佳、質量好、安全性強的產品,中國國內巨大的消費市場對企業而言將是一筆可觀的巨額財富。

3 中國制造業的轉型之路

3.1 插上互聯網的翅膀

在《2015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制訂“互聯網+”行動計劃。全球工業化的發展過程經歷了機械制造時代、電氣與自動化時代和電子信息化時代三個大的發展階段。當前,全球工業化正邁進一個新時代——“互聯網+”時代,即建立在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基礎上的,以智能制造為主導的工業革命時代。通過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加大互聯網與制造業的融合力度,加快由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邁進的步伐。制造業與互聯網的跨界融合本著以下三條原則:強強聯合、揚長避短和優勢互補,通過融合完成從單純制造向“制造+服務”的轉型升級,讓中國的制造業插上互聯網的翅膀。

3.2 開啟機器人時代

目前,我國機器人產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自主創新能力較弱、自主品牌認可度不高、缺乏核心技術、行業標準有待進一步規范等問題。未來我國機器人的發展要堅持走技術路線,以自主創新、自主研發為導向:不在低端拼數量,致力高端出成果;不求樣樣精通,但求一技在手。開啟屬于中國自己的機器人時代。

3.3 培養多層次人才

未來,中國制造業的人才培養要圍繞2017年2月14日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印發的《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所列出的“制造業十大重點領域人才需求預測”,引導高校本??普猩媱澫蛑圃鞓I十大重點領域的相關專業傾斜;此外,還要圍繞“四基”建設、智能制造、“互聯網+制造”等領域,重點培養相關領域的專業技術人才。

參考文獻:

[1]國際商報.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引人憂慮[N/OL].(2016-12-20).http://world.huanqiu.com/hot/2016-12/9834979.html.

[2]光明日報.國家統計局報告:中國勞動生產率僅是美國7.4%[N/OL].(2016-09-18).http://news.china.com/domestic/945/20160918/23571806.html.

[3]國際商報.貿易保護主義抬頭 中國貿易摩擦恐成新常態[N/OL].(2016.-12-28).http://opinion.hexun.com/2016-12-28/187528345.html.

[4]新華社.中國已連續四年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費國[N/OL].(2016-11-12).http://news.xinhuanet.com/2016-11/12/c_1119899653.htm.

[5]鳳凰財經.一圖看懂真實的中美制造業成本[E/OL].(2016-12-24).http://finance.ifeng.com/a/20161224/15100032_0.shtml.endprint

猜你喜歡
機遇轉型影響
轉型發展開新局 乘風破浪向未來
RCEP與房地產機遇
航天器在軌管理模式轉型與實踐
再見,機遇號
不必過于悲觀,四大機遇就在眼前
轉型
沒錯,痛經有時也會影響懷孕
擴鏈劑聯用對PETG擴鏈反應與流變性能的影響
基于Simulink的跟蹤干擾對跳頻通信的影響
灃芝轉型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