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共享單車

2018-01-23 14:52崔宜文
中國市場 2018年3期
關鍵詞:優化建議共享單車

崔宜文

[摘 要]文章運用了基礎統計學方法,主要以社會調查問卷的形式對共享單車的優勢及社會問題進行調查及研究,并論述了共享單車的經營理念,對其發展與完善提出建議。

[關鍵詞]共享單車;社會反響;優化建議

[DOI]10.13939/j.cnki.zgsc.2018.03.232

1 引 言

近年來,我國刮起“共享”之風,從互聯網上的共享資源開始,“共享雨傘”方案普及于世,“共享汽車”構想穩步實施,誠然,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共享經濟正滲透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出行領域,共享單車以其模式的創新性在社會上掀起了單車出行熱。最近半年,以一、二線城市為首的大街小巷多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一排排整齊的共享單車為城市交響曲注入了新的音符。繼黃色的ofo和橙色的摩拜,小鳴單車、Hellobike、優拜單車、騎唄等也陸續登陸市場,共享單車的騎行圈變得更加熱鬧起來。

共享單車,顧名思義,是指在城市、校園等場所提供的自行車共享服務,目前國內首創的智能共享單車模式指通過App尋找車輛,利用掃碼等智能方式一鍵解鎖自行車,通過后臺遠程實時監控車輛健康和運營狀態的單車智能出行新形式。于個人來看,共享單車更像是一種新型的“公共交通工具”、靈活而環保的公交車。

2 共享單車企業經營概況

2.1 經營宗旨

共享單車秉承共享經濟的宗旨:“共享而不占有”,而其相對于“共享雨傘”又有不同的特點:它實現了PC端向移動端使用場景的轉變,同2006年網約車的出現一樣,它的興起和流行是一種必然;同時它秉承環保理念并付諸行動,成為共享經濟的又一大創新性突破。

2.2 共享單車的優勢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的環保意識和安全意識日益增長。然而,私家車數量的大幅增長導致原本快捷的出行方式不再快捷,車輛往往造成交通擁堵,同時也受困于交通擁堵。霧霾的加劇使得國家在大城市實行“限號令”,在無法用車的日子若是選擇地鐵,雖然快捷,但是擁擠并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況且就算出了地鐵站,若是距離目的地仍有一段距離,步行也未嘗不可,這是人們最原始而又最古老的出行方式。但若是自己的自行車恰好停在地鐵站口,那無疑方便多了。與此同時,自行車制造業停滯不前,自行車生產過剩,供過于求不僅造成產業鏈資金出現短缺現象,更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在此背景下,共享單車應運而生。

(1)共享單車的便捷和環保。共享單車倡導的“無樁”??考白膺€的便捷,費用低廉,其與公交車、地鐵站等交通樞紐的接駁,解決短距離出行問題,緩解了交通擁堵,其低碳環保保護了環境。

(2)共享單車的經濟前景較好。任何經濟模式產生的根源在于經濟利益的展望,目前市場上各單車品牌商對共享單車未來的發展均持樂觀態度,愿意繼續加大共享單車在各大運營城市的投放數量。共享單車作為一種新型投資項目也引發了一輪又一輪的巨額投資熱潮,截至2016年12月,ofo和摩拜均已完成C輪融資,融資總金額高達數億美元。

(3)共享單車解決了傳統自行車廠家產能過剩問題。

2.3 色彩效應

相較于普通自行車而言,共享單車一般擁有更加絢麗而鮮艷的色彩,就ofo單車分析,鮮艷的色彩在方便用戶尋找的同時滿足了人們的求新求異心理,比起騎上自家灰色抑或是其他暗淡顏色的車輛,ofo的黃色更加吸引他人眼球,給人以一種鮮亮而受關注的快感,亦可以創出由色彩帶起的品牌效應——你可能不知道“ofo”,但是你肯定知道“小黃車”——更有利于企業產品在人民群眾中的推廣。

2.4 經營模式——低價騎行費如何大規模盈利

各類共享單車除了最開始所交押金較貴之外,騎行所交費用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據悉,截至2017年2月摩拜單車用戶規模達到769.3萬人,日均使用時長增至1095.5萬分鐘,ofo共享單車用戶規模最高達到369.1萬人,日均使用時長峰值為781.7分鐘。

當微乎其微的盈利經千萬人放大之后,也就壯大為億級。擴大用戶規模及提高企業競爭力,是共享單車盈利的方式之一。

同時,該類企業或許同時在進行著投資項目,運用靈活的資金進行期貨風投或是其他一些穩定的金融產品,一來可以用錢生錢愈做愈大,二來可以在企業競爭力下降、經濟不景氣時保證一定的收入防止資金鏈斷裂而破產。這樣一來,可以充分利用用戶所交押金,短時間內為企業盈利。

3 共享單車的不足之處

共享單車這種新型經濟模式將運營商(投資者)、用戶、政府必然地聯系在一起。運營商看中的是市場的未來盈利,政府要的是交通壓力的緩解及綠色環境,用戶體驗的是便捷。從最初發展來看,確實有著良好的開端。但是,任何經濟模式成功與否,需要時間的考驗。接著問題就來了,如果說共享單車的出現是“彩色音符”,那么這些問題就好比城市交響曲中的“噪音”。

3.1 不足之處

3.1.1 停車規范問題

共享單車“任性”停放現象明顯:有的橫亙在人行道上,妨礙行人走路,有的無序擺放,讓本來就狹窄的非機動車停車區域更顯緊張,有的直接停在出入口臺階下,擋住進站通道,有人甚至將車塞進綠化帶里、鎖在欄桿上、靠在大樹邊。在南京,共享單車進駐才半個月,僅是鬧市區新街口一處就有近600輛單車因違章亂放被管理部門拖走。我們生活的城市,需要的是綠色共享而不是產生垃圾,這些為政府及城管制造問題,帶來政府監管的風險。

3.1.2 車輛被盜被毀

車輛被損壞的報道頻頻出現,2016年12月15日16時,荔灣區海南村治安聯防隊員途經花地大道南漁尾橋底時,發現一名男子拿著大鐵錘正在砸一輛共享單車的車鎖。不少居民將車輛推進小區,放進樓道,私自上鎖,阻礙共享資源流通。

3.1.3 用戶安全問題endprint

在有些小區,就可以經??匆娨恍┦欢q的兒童成群結隊地騎著共享單車來“比賽”,亦有低齡未成年人騎共享單車快速行駛于馬路,危險異常。正如風靡全國的“王者榮耀”游戲一樣,盡管大多數共享單車實行實名認證制度,并規定12歲以下未成年人不準騎行,但止不住低齡未成年人“徜徉”馬路的腳步。

3.1.4 價格戰

共享單車運營商認為市場占有率(用戶的積累)是未來盈利的關鍵,隨著更多單車品牌的進入,為了爭奪用戶,加大了單車投放量,單車使用費用即價格戰正在也必將上演。以ofo、摩拜為主力的各品牌單車正在上演“燒錢”模式,當然這樣的競爭結果必然是一部分品牌退出市場。

3.2 改進措施

相比收入的局限性,成本的控制才是盈利的最關鍵點,損毀率、城市管理費、車輛制造成本、車輛保險都在稀釋著收入。筆者認為營造一個井然有序的單車市場,才是當務之急。只有這樣,運營商、用戶、政府才能實現共贏。

3.2.1 打造交通系統

共享單車是一個創新,想要共享單車用得好,前提是停得好。政府完善配套服務是治本之策。停好車的前提是有地方停,交通、城管等工作人員加強巡邏頻次,加大處罰力度,定時定點“清障”;編制車道規劃,完善停放導則,從總量上增加非機動車道、自行車停放區的供給數量。

3.2.2 借鑒公共自行車租賃經驗

??侩S借隨還,自由泛濫成亂停亂放,原先引以為傲的方便反而成為新的出行梗阻。不妨退回一步,借鑒傳統公共自行車“空間劃定性”的特點,在一些有條件的樞紐和地鐵站周邊,政企聯手,共建一些自行車推薦停放區。依托運營企業的大數據,推動各物業按需求設置非機動車停放區域?!盁o樁”不等于沒有樁,必須轉變這個觀念實現理念上的“無樁”???。

3.2.3 制定“共享規則”

想要停得好,還要管得好。維護好共享單車的停車秩序,離不開有效的管理。對行業內惡性競爭、暴力破壞行為,政府有關部門要做好“善后”服務,追究相關人的法律責任,推動征信機構和單車運營商合力共建租車人信用管理系統,獎罰分明。

3.2.4 投放數量的控制

前些天引人關注的深圳數百輛共享單車被惡意堆積在小區的新聞,也從側面佐證了當前一線城市的現狀——主城區的共享單車數量偏多,已接近飽和狀態。產品本身和目標用戶決定了共享單車的需求區域,共享單車只能使勁投放車輛到大城市中,從一線城市拓展到二、三線城市。所以投放數量要控制好,否則就是資源的浪費。

3.2.5 避免價格戰

避免價格戰的方式必須是政府的介入。因為自行車租賃具有明顯的公益屬性,政府有必要在這個領域加大投入,公共數據顯示,2015年北京市政府在公共交通上補貼了250億元。北京市一年補貼公交250億元,所以具有公益屬性的共享單車也一樣需要政府的補貼。需要政企聯合起來,一起為構建文明城市努力。政府可以根據市政需求來公開招標,這樣可以大幅度減少盲目投放,無序競爭產生的混亂及對社會資源的浪費。

當然,共享單車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扶持,但政府在支持共享單車經濟方面的同時更要致力于提高國民素質,解決本質問題。

4 天津共享單車現狀

以下為筆者對自己生活的城區——天津市濱海新區共享單車情況進行的問卷調查(共104份)的匯總結果。

由上圖我們可以知道,在我們這個城市中,共享單車的受眾年齡集中于12~30歲,40歲以上的人群幾乎不了解共享單車,尤其是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對于共享單車的存在持有懷疑和不愿去了解的態度。

于是,在了解共享單車的人群中,筆者調查了一下對共享單車的認知途徑。

由此觀之,共享單車的大規模投放發揮了最佳的宣傳效果,而人群效應帶動的產品宣傳則同樣占據重要的部分。

在社會調查之前,筆者預計會是在上下班過程中騎共享單車的現象最為普遍。但預期之外的,將共享單車用于上下班過程中的比重不是最高的,共享單車的使用主要集中于周末出游,這是否算是我區居民消費水平上升、注重精神消費的一種體現?

正如共享單車秉承的宗旨一樣,用戶也感受到了共享單車帶來的環保優勢及其方便快捷的特點,共享單車成功地將自己的理念很好地傳播于世。值得注意的是,在選擇車輛樣式美觀的8人中,有5人為18歲以下12歲以上的未成年人,如果共享單車可以利用未成年人的心理,創造出一些符合未成年人口味的共享單車,或將顯著打開未成年人的市場。

惡意毀壞車輛的現象居然位居首位。隨意停放、公車私藏和識別碼被挖去的現象次之,卻也為數不少。筆者隨意采訪了一些行人,皆對損害車輛的行為深惡痛絕。一位行人生動地說:“自己走了半天路,好不容易根據導航找到了共享單車的位置,結果卻是個壞的,差點耽誤了時間,氣得我差點再也不想用這軟件了!”

對于公車私藏和隨意停放的現象,筆者也進行了采訪。不少民眾反映經??梢栽谧约覙堑揽匆姟氨簧湘i”的“共享”單車,對此他們表示看不順眼但是沒有辦法。對于隨意停放現象,也是會影響用戶的使用心情?!坝械臅r候車子亂七八糟地擺在一起,幾輛車子的車梯子和腳蹬子纏在一起,實在影響心情?!币晃唤邮懿稍L的男士說。

總之,個人行為,企業買單,這種看似不公的事情卻合情合理,共享單車企業不可忽視。社會需要良好的風氣,整體提高公民素質并非一蹴而就,目前來看,共享單車企業只能加強維修力度,這樣雖然會提高成本,可如果放任不管,其影響乃是深遠長久的。

對于不文明現象,有反饋意向但不知如何反饋的占據半數以上。如果共享單車企業可以在App的進入界面設置有關“如何反饋的”指導教程,并定期發送推送通知,利用用戶監督用戶的形式既可以節約成本,又可以促進資源循環使用。利用好民眾的意向,創造共贏。

從表中數據可知,只有1人覺得共享單車收費較貴,而更多不滿意的方面多集中于維修、停放太少和押金等方面。endprint

天津市濱海新區只是一座小城,共享單車的投放量不及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且車輛投放僅集中于繁華地帶和大學附近,居民區以及城市東部尚未看到大量投放點。如果可以適量增加投放量,設立更多投放點以滿足用戶需求,增加維修人員保證車輛質量,同時設法降低成本,共享單車企業可能會擁有更大的市場和盈利。

足夠幸運的是,筆者有幸在調查過程中采訪到了一位正在巡視的共享單車維修人員,據他口述,共享單車面臨的問題在公車私藏、惡意毀壞和識別碼被挖去,尤其他見過將共享單車的車座卸下并以此為樂的現象,令人氣憤。據他介紹,共享單車的維修人員平均每天工作7~8個小時,大部分時間是在街上騎車或是步行巡視,主要集中于城區的繁華地帶,去城市邊緣(如城東開發區)不如在鬧市頻繁。薪資待遇不愿透露,但他說:“的確很辛苦?!本S修人員一般為男性,年紀在20~40歲之間。

他呼吁:“共享單車確實共享,但請注意愛護?!?/p>

在調查的過程中,筆者也親身經歷了一些爭執現象。一個阿姨和其女兒在兩輛共享單車旁邊填寫筆者的調查問卷時,來了另一家人,其中的男士說自己的共享單車好像沒有鎖好,導航顯示他的車被人騎到了這個位置,要求那個阿姨鎖上車子鑒別一下。溝通的過程中由于態度問題發生了一些摩擦,阿姨為證明自己清白氣沖沖地鎖了車,巧的是,男士的手機上顯示車子又在移動并且離開該地!男士草草道了歉和他的家人繼續尋找未鎖的車輛。半小時之后,筆者再次遇到男士一家,他們仍在尋找車輛。

在此給共享單車公司一些建議,能否在技術支持的前提下設置或完善“強制結束進程”的功能,或者能否同網約車一樣,允許用戶自己設置目的地,達到目的地之后,若用戶沒有鎖好車輛,車輛會自動鳴笛或App可以推送鈴聲或是信息通知用戶呢?

另外,筆者在調查的過程中發現了一些有趣的現象。在城區投放的共享單車大概分為兩種:一種是ofo小黃車,一種是摩拜單車。

喜歡小黃車的人群大多因為小黃車價格便宜,而喜歡摩拜的人群大多認為摩拜更為安全,容易找到。

從用車界面來看,摩拜單車可以顯示車輛的存放地點和行走路線,而小黃車只能顯示附近車輛數。在這一點上來看,摩拜單車的用戶體驗會比小黃車好很多。

筆者認為,摩拜單車更大的優勢在于與騰訊聯合,入駐微信。在這個人人使用微信的時代,入駐微信無異于給企業增加了不少的潛在用戶,如果可以利用好這一點,那么企業發展空間將是不可限量的。

前文已經提到解決共享單車問題的措施,但筆者還想就摩拜單車的運營提出一些建議。

(1)對于公車私用現象,企業可以在技術完善的前提下建立征信制度,充分利用定位系統,將被推入工廠或是小區的共享單車做上標記,一旦在同一地方停留過長時間,便會借助App發送短信推送通知,提醒用戶將車還回。若仍舊停留于此,可以扣除相應的信譽積分,信譽積分過低則不得繼續使用共享單車。

(2)對于其余現象,企業可以利用群眾的力量,用群眾的眼睛去發現違規停放的單車,并借助群眾的手將他們放回??梢栽O立獎勵制度,例如,反饋不文明現象、放車回到指定停放地點等會返回相應的積分,年終的時候可以用積分換多長時間的免費試用券或是優惠券,抑或聯合微信把積分轉換成微信錢包里的零錢,或是兌換一些其他微信商城里東西的優惠券,實現雙贏甚至三贏。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

總之,共享單車的出現和推廣是大勢所趨,相信共享單車將會擁有更加光明的發展前景,甚至會沖擊私家車的市場。但共享單車畢竟是新事物,政府部門應該以服務思維引領,多呵護,多扶持。政企必須聯合起來。人民在有秩序的環境中享受新型經濟模式帶來的好處,政府社會的形象才能錦上添花,運營商也才能實現盈利目標,各方面就能實現共贏。

經濟的發展離不開生態文明的建設,只有生態文明建設好了,經濟才有可能又好又快持續穩定發展。請“共享”好共享單車。

參考文獻:

[1]張欣欣,張思文.基于共享經濟的共享單車行業發展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國市場,2017(20).

[2]梁洪耀,姚玲.“互聯網+”時代下共享經濟的發展現狀和對策思考——以共享單車為例[J]. 中國市場,2017(27).

[3]張桅,陳真權,張美茜,等.共享經濟國內發展現狀研究——以共享單車為例[J].中國市場,2017(28).endprint

猜你喜歡
優化建議共享單車
高校實施陽光體育存在的問題與優化建議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