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文閱讀有效指導的策略與方法

2018-01-23 21:53徐紅
未來英才 2017年24期
關鍵詞:層次閱讀形式

徐紅

摘要:朗讀是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重要方法,也是閱讀教學中使用最普遍的讀書方式。教學中通過各種形式的有效朗讀,落實“以讀為本”的教學理念,使學生在朗朗書聲中感悟了文意,積累了語言,培養了語感,得到審美愉悅,受到情感熏陶。本文主要從情感、形式、層次幾方面探討在語文課堂中如何指導閱讀。

關鍵詞:閱讀;情感;形式;層次

所謂“情動而辭發”,任何一篇課文的思想感情都是寄寓在文字中的。感情朗讀作為情感熏陶的主要手段,一方面能了解課文內容,另一方面也是感知文中藝術形象的重要途徑,我們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的傳授和運用朗讀技巧,讓學生掌握閱讀習慣,掌握有效的朗讀方法。

一、感受形象,體驗情感

朗讀過程中,必須遵循語言藝術的創作規律,運用形象思維規律,借助豐富的記憶聯想和再造想象,在腦海中浮現語言文字所描繪的形象,使作品中的情、景、物、人、事、理在內心活起來,使自己進入到作品的特定情境場景中去,才能感受到作者所要表達的真情實感。體驗情感的具體方法要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課文內容、教師教學條件的變化而做出相應的調整,具體我們可以采用這些方法和步驟:(1)自我感悟,體會情感。我們教材的學習基本上都要求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這既體現了朗讀的不同層次,也說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要注重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2)交流體會,相互啟發。學生在自我感悟的基礎上,要交流朗讀體會,學生個體自讀時難以把握朗讀的情感基調,有時找不讀的感覺是對難免的。而在讀中相互比較相互啟發,個體的體會會立刻感染群體,使大家豁然開朗,教師應及時點評,以點帶面進行指導,要有重點地抓住重點詞語指導學生讀出感情;(3)身臨其境,移情體驗。移情是朗讀指導的重要方法,朗讀指導需要通過課文言語創設情景,使學生身臨其境。情境中的文字原本是有聲音,有色彩的,學生讀著讀著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特別是寫人物的課文,要在情景中揣摩人物的個性及其言行和神情,進而才能感受人物的內心世界,感悟人物的靈魂人格。聯系生活實際容易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特別是對低年級的學生更有效,老師要善于把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轉移到課文的朗讀指導上來。教師可啟發學生回憶類似的生活經驗,甚至再切身體驗一下,從而在朗讀中自然流露真情。

二、靈活運用閱讀形式,提高有效性

1、根據年級,內容的不同選擇恰當的形式。各學段的朗讀要求不一樣,朗讀的側重點也不一樣。第一學段的朗讀教學重在打好朗讀基礎,感悟基本的朗讀技巧,培養語感。而二、三學段的閱讀教學重在將朗讀作為一種手段,通過朗讀去理解,感悟文本內容,積累語言和表達情感。另外,教師要明確每次讀的目的,體現朗讀教學的層次性。依據這兩點,教師才能恰當地選擇指導朗讀的形式,真正提高朗讀的有效性。一般來說,中、高年級的朗讀教學要開始重視培養學生和默讀、略讀、瀏覽能力。尤其是精讀課文時,默讀才能更好地讓學生靜下心來感悟和揣摩,讀出個性化的體會;教學篇幅較長的課文,選擇默讀形式有利于加快閱讀速度,提高閱讀效率,實現長文短教的目的。而略讀,瀏覽能力的培養,對于高年級的課外閱讀教學,對略讀課文和拓展性閱讀內容的教學是極為有效,極為必要的。而低年級的朗讀教學中不能忽視教師的示范作用,尤其是低年級學生語感差,缺乏一定的朗讀技巧(如停頓、輕重、快慢、節奏、語氣等),而這些技巧不能靠簡單的傳授和機械的要求而獲得。在學生通過練習,琢磨生朗讀的效果仍然不佳時,教師的示范朗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明確朗讀的目的性,體現朗讀教學的層次性。根據朗讀的目的性,層次性選擇恰當的指導形式。指導初讀,要求學生讀得正確,流利,可采用自由地小聲讀(或默讀);指導精讀,要求學生一邊讀一邊進行理解、想象、質疑等;指導默讀,在讀出了自己的所思所想后,可進行有感情地朗讀;指導賞讀,要求學生入情入境,或分角色朗讀,有的可以加上動作和表情,以演助讀,并在此基礎上熟讀成誦。

3、常用的指導方式。(1)范讀。老師是教學的組織者,指導者,親身示范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指導。教師的范讀形式也多種多樣,有引讀、領讀、或與學生對讀,分角色讀等,特別是低年級學生唱讀現象較為普遍,教師范讀尤為重要。(2)分角色色朗讀。這是廣大語文教師常用的方法,適用于各年段的閱讀教學,指導時一定要引導學生進入角色讀出感情。(3)表演讀。有些課文語言形象,生動,有的情節性強,可采用表演讀的方法,通過表情,動作肢體語言輔助表達情感。但情感悲傷,內容悲壯的故事情節不大合適表演,而歡快、愉悅的內容適合表演讀。(4)疑讀。疑讀就是學生已經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教師提出問題。在此,不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回答,而是把課文中能夠回答問題的語句讀出來。這樣在一問一讀中,讓學生讀懂內容,品味情感。(5)配樂讀。在朗讀中伴以音樂,使學生沉浸于音樂所營造的氛圍之中,將讀書所感所悟在朗讀中充分地表達出來。但需注意的是,首先,選取的樂曲要得體,與朗讀內容所抒之情,所表達之意相吻合;其次,音樂的聲音要調控合適,切不可喧賓奪主,只聞音樂響不聞讀書聲。

其實無論怎樣指導朗讀,其根本目的在于使學生感悟課文主旨,品味文章情感,領悟表情達意之法,練就學生讀書的本領,最終在讀中積累,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得以提升。

三、朗讀方法要注重層次性

語文教師對自己學生的朗讀基礎要做到心中有數,課文中哪些生字字音學生讀不準;哪些詞語句子學生讀不好,哪一段課文學生最感到困難,這一切都應該了如指掌,并且要舍得在這些方面花時間下功夫。另外,形式一定要靈活。讀的形式除了齊讀、分讀、自由讀分角色讀以外,還有范讀、選讀、復讀、賞讀、仿讀、引讀等。當然選擇什么樣的方式要根據教學的需要和學生的實際,恰倒好處地運用。如在學生初讀課文階段,放聲讀、自由讀、選讀、賽讀不失為是比較理想的朗讀方式,又如在指導學生“有感情讀”時,不妨就選擇賞讀、仿讀、分角色讀等方式。最后,朗讀還要回到整體。朗讀不是割裂開來的純粹的方法指導,他應該是學生理解、感悟、體驗的貫穿。

總之,學生朗讀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們要有耐心,有恒心,采取科學的訓練方法,還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實際情況,采用不同的朗讀策略,激發學生讀書的欲望,讓無聲的文字變為一句句動聽的話語、一幅幅絢麗多彩的畫卷,讓學生在有滋有味的朗讀中感受語文的無窮魅力,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endprint

猜你喜歡
層次閱讀形式
小議過去進行時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數學作業多元評價促學生發展
高中英語閱讀與寫作有效結合
發現“形式” 踐行“形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