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代中學生創新意愿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2018-01-23 10:45陳天怡
未來英才 2017年24期

陳天怡

摘要:本文通過問卷調查法和深度訪談法,通過分析所得數據,梳理采訪記錄,并結合該領域既有研究成果,研究了當代中學生的創新意愿情況及其影響因素。研究表明,學生自身成績、能力、個人想法,以及外界環境、學校和家長態度都對創新意愿產生了影響。在此基礎上,本文提出了激發創新思維、提升創新興趣的建議。

關鍵詞:創新;創新意愿;影響因素

一、前言

深化教育改革要求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各類創新競賽隨之出現。由于競賽成績逐步納入高校自主招生的評估體系,此類比賽愈發受到重視,參與創新競賽的中學生數量不斷增長。在這一時代背景下,本文關注的問題是:影響學生創新意愿的因素有哪些?是什么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意愿?

為此,本文采用問卷調查法,通過網絡途徑發放問卷,收集數據。同時,參考既有研究成果,嘗試回答本文的研究問題。

二、正文

1、影響學生創新意愿的內在因素。毋庸置疑,學生的個人情況是很重要的影響因素。對受訪對象進行歸類后,本文梳理出3個核心內在因素。

(1)性別因素。性別因素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創新意愿。男生更喜歡動手制作,喜歡研究事物的運作原理,動手能力較強。而大多數女生對于機械制作和運作原理不感興趣,不擅長動手操作。在參與調查的155名學生中,參加過創新類競賽的男生數量占男生總數50%,而女生方面僅為42%,差異明顯。由此可見,女生的創新意愿不如男生強??紤]到競賽這種特定形式對創新意愿的影響,本文設計了一個調查問題:您是否曾在課余時間進行過創新類制作?結果顯示,喜歡創新類制作的男生比例高達68%,比女生高出20多個百分點。這說明男生更熱愛動手,也更具創造性。

此外,對于同為創新類競賽項目,男女生感興趣的方向也大不相同,男生最感興趣的項目為機械制作,而女生最感興趣的項目為人文社科研究。

綜合來看,性別的確是影響創新意愿的重要因素。

(2)個人能力因素。個人能力的差別,包括學習成績、自我評價等都會影響創新意愿的養成。

對于成績處于前列、中等偏上、中等偏下和偏下4個不同層次的學生,參與過創新類競賽的比例分別為50%、45.45%、27.27%和12.5%,了解創新類競賽的比例分別為71.11%、41.03%、20.08%和0%。這說明,若成績好,則有時間、有精力去了解并參加比賽;若成績不好,則只能把精力放在完成基本課業上。

除成績因素外,自我評價也對創新意愿產生影響。對于十分熱愛創新、有一定創新能力和沒有創新能力3個不同自我評價的學生,其參與過創新制作的比例分別為93.55%、51.33%和9.09%。這說明,自我評價高的人更喜歡制作與表現,自我評價低的人則相反。部分受訪者甚至在沒有客觀了解自己是否有創新能力的情況下就給自己下了否定性結論,自我放棄,這個現象在女生中尤為突出。這就造成創新意愿無法養成,創新能力難以沒有開發。

(3)所在學段因素。創新意愿也隨著年齡、閱歷、知識的變化而改變。從一開始的想法多、疑問多,但只會提出問題而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到后來學會在實踐中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再到沒有親身經歷也能不斷發現和解決問題,在不同階段,創新意愿呈現出很大不同。本研究關注學習階段與創新意愿的關系,分為初高中兩個階段。

本文將學習階段劃分為小學、初中、高中和大學4類,每類學習階段的學生參加創新類競賽的比例分別為25%、72.73%、44.09%和40%。其中,從初中到高中,學生參賽比例呈較大幅度下降,說明學習壓力的增加降低了學生的創新意愿。

圖1反映了不同學段的學生對于不同項目的熱情度。隨著學段增長,對人文社科研究的熱情度持續上升,這說明,隨著年齡增長,通過數據收集研究社會現象的形式愈發受到青睞,但對于機械制作的熱情逐步降低,這方面的創新意愿在減弱。

2、影響學生創新思維的外在因素。除了內在因素,外在因素也對創新意愿產生顯著影響,包括教育環境、他人影響、教育理念等。

(1)環境因素。眾所周知,當前,我國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大城市好學校多,學生選擇余地大;中小城市教育資源相對匱乏,競爭激烈,導致中小城市的學校更加看重課業成績,無力關注創新能力培養。針對這一情況,本文將城市按照等級劃分為京津滬、一線城市、二線城市和三線城市及以下4個類別,統計結果顯示,每個類別城市的學生創新競賽參與度分別為47.58%、66.67%、37.50%和9.09%。除京津滬外,其余等級城市的參賽比例隨級別降低而遞減。值得注意的是,京津滬同屬一線城市,卻比其他一線城市的參賽比率低,且差距很大,這不符合人們的基本認識。因此,本文進一步展開調查,即“您選擇參加這類競賽的原因是什么”,經過交叉對比分析,得到圖2的結果。

將京津滬與二線城市進行對比,發現二線城市參加人數更多,且由于“老師學校要求”和“家長要求”而參加的比率也較京津滬高。由此可知,京津滬學生參加競賽的選擇更加自由,由于沒有壓力,他們的參賽熱情并不高?;蛘哒f,由于已經擁有優渥的資源和生活環境,京津滬學生的競爭意識不是特別強,對于競賽這類“加分項目”的需求不那么大。

對于二線以下城市,創新類競賽參與度顯著下滑。這說明中小城市學生對創新類競賽的熱情不高,了解度較低。更專注于書本學習。

除了地區、城市等大環境因素,所處學校也對創新類競賽參與度造成影響。本文將學校分為普通校和重點校兩類,就“是否參加過創新類競賽”進行研究,發現重點學校的創新類競賽參與度為58.33%,普通學校的創新類競賽參與度為33.75%。這說明,重點校學生在創新類競賽方面優勢明顯,綜合能力更強。普通校學生只能把精力集中于功課學習,課外拓展更少。endprint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重點校獲得的競賽機會更多,這類學校受到活動主辦方的青睞,因此經常開展各類形式豐富的比賽活動,開設長期性創新課程。而普通學校即使有意愿參加,也往往得不到足夠的機會,學生缺乏參與機會,進而對創新競賽的了解和認識不足。

此外,本文查閱了第29屆創新大賽青少年創新項目獲獎名單。一等獎名單內,北京第一〇一中學、湖南長沙第一中學、清華大學附屬實驗學校、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等各省市重點學校皆榜上有名,而非重點校則寥寥無幾。這側面印證了重點校對創新意愿的影響。

(2)他人態度因素。家長、老師等他人的態度也是重要影響因素。由于缺乏實際經驗和處理能力,中學生的很多重要選擇需要征求他人意見。參加創新類競賽將占用一定時間和精力,可能對學習造成一定影響,因此傾向于征求家長和老師的意見。

本文首先研究學校和老師的態度。作為在校學生,學校報名是參與創新類競賽的主要乃至唯一途徑,因此學校的態度成為決定性因素之一。統計結果顯示,鼓勵參加創新類競賽的學校,其學生參與度高達55.21%;允許參加但不宣傳的學校,學生參與度為13.33%;禁止參加的學校,學生參與度為0%。同時,飭3類不同態度的學校,其學生參加課余制作的比例分別為64.95%、25%和0%。畢竟,學生在校時間很長,決策信息大多來自學校,學校的態度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想法,甚至使學生的認知發生偏差。

另一個重要因素是家庭,家庭的影響大于學校。家長幫助學生做決定,有時候,學生的想法是“被決定”。本文將家長對于創新思維類競賽的態度分為鼓勵參加且提供幫助、允許參加、禁止參加和不了解4類,比例分別為58.06%、27.10%、1.29%和11.61%。大多數家長對于創新類比賽持支持態度;禁止學生參加創新類比賽的情況極少;但“不了解創新競賽”的家長達到11.62%,比例較高。

對于4類不同態度的家長,其孩子的創新類競賽參與度分別為52.22%、38.10%、0%和27.78%。值得注意的是,在不了解創新競賽的家庭中,也有近三成的學生參加過比賽。學生參加過,家長卻不了解,原因是家長與學生溝通少,或學生不愿與家長溝通。本文就這一現象對隨機抽取受訪者進行深度訪談,發現原因有二:(1)怕家長不支持,不敢說;(2)和家長解釋后發現家長完全不理解,不想多說。顯然,在家長不知情或未介入的情況下,很多事情的開展將遇到更大阻力,學生也喪失了家長能提供的資源。

其次,整體來看,只有“鼓勵參加其提供幫助”這一選項處,選擇“參加過”的人高于選擇選擇“未參加過”的人,但也僅僅高出不到5%。由此可見,學生的積極性本來就不高,在有人大力支持的情況下還可能愿意參加。一旦缺乏別人大力支持,積極性就顯著下降。這再次證明,他人態度的影響很大。

身邊同學是另一個影響因素。很多比賽可以組團參加,一個項目的完成往往也需要團隊合作。因此想參加比賽的同學就傾向于帶動身邊同學一起參與,而被帶動者就可能因此對產生創新意愿,從而成為新的帶動者。調查數據顯示,對于“有人參加過也推薦我參加”、“有人參加過但不建議我參加”、“無人參加過但想和我一起參加”和“無人參加過也沒有組隊參加意愿”4類不同友伴影響情況的學生,其競賽參與度分別為60%、7.74%、16.77%和15.48%。

(3)教育體制和政策因素。本文的研究初衷來源于自主招生加分背景下的思考。因此,本文設置了“您是否會因為創新類比賽對于高考錄取或自主招生有利而選擇參加”的問題,所有受訪者都選擇了“是”。完全一邊倒的數據說明,當代中學生可以為了高考加分而參加原本根本不想參加的創新類競賽。這個發現或許讓人一時難以接受,但的確有很多學生出于功利的考慮發現了自己在創新方面的優勢,甚至從中找到了樂趣。這不失為一個好的方式。

雖然自主招生等方式使學生“不得不”開始自主創新,但存在一個很大的弊病——創新能力的開發僅限于為了加分,無法改變學生對于校內活動不熱衷的現狀。學生參與創新的功利性導致其無法把創新應用到日常學習和生活中,也失去了開展此類競賽的最基本、最重要意義——培養自主創新能力。

本文也訪談了留學國外的中國學生,下面是幾則摘錄:

Q:您如何看待國內外教育在培養創新思維方面的差異?

A:差異主要來源于教育理念的不同。國內更注重按照某種規定,按部就班地完成某項任務;國外更注重發散型思維和創造力培養。

Q:您目前所在的學校是否組織學生參加創新類競賽?

A:創新競賽很常見,學校里很多社團都開展了創造性思維比賽。

Q:您認為國外的教育方式有助于培養創新性思維嗎?

A:會有幫助。國外的很多作業以小組形式做項目,要有創意,有新意。比如,英語課作業沒有標準答案,老師鼓勵積極思考、主動發言。老師不會給出明確的指令,但他會告訴你他想看到什么樣的結果,具體操作方式則由學生自主選擇。

對于既在中國受過教育,又于國外進行學習的人,他對于不同教育體制的認識應該是較為全面客觀的。老師不過多干涉,可以使學生的思維更加靈活,不必糾結于自己究竟是對是錯。同時,由于創新的理念融入到了每一天的日?;顒又?,競賽這一特定形式就不那么必要。大部分學生通過日常學習已經可以獲得足夠的創新訓練。

3、激發創新思維、提升創新意愿的建議。內在因素無法改變,針對影響學生創新意愿的外在因素,本文提出如下建議:

(1)拓寬學生了解創新類信息的途徑。本文在問卷末尾設計了一個問題:“當您完成此份調查問卷后,是否想更多了解創新競賽的相關信息?”選擇“是”的高達70%,而從未參加過競賽卻因為這份問卷了解到競賽并發生興趣,想多了解的人占比52.34%??梢?,學生的創新意愿是需要引導和培養的。有過接觸,有過認識,創新意愿就會逐步加深。endprint

(2)側重發散性思維訓練。由于我國現階段的國情,徹底放棄應試教育是不現實的,也不可能照搬照抄國外的教育方式。但可以從小處入手,比如布置作業時,給出一些社會調研或手工制作的題目。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準備,但不與日常作業形成沖突。讓這類發散性思維訓練成為錦上添花之舉而不是憑添負擔之行。

(3)提升教師隊伍的創新水平?!懊麕煶龈咄健?,學生的水平仰賴教師的輔導。只有教師隊伍整體的創新水平獲得了提升,才能將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傳授給學生,提升學生群體的創新水平。

(4)增進家長對創新的了解。家長在學生成長中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他們的意見往往主導者學生的選擇。增進家長群體對創新的了解,獲得家長群體對創新的支持,可以使得學生在家庭層面受到創新氛圍的熏陶,進而激發起參與創新的動力。

(5)豐富獎勵措施。激勵是人們前進的動力。如果能夠豐富對創新行為的獎勵措施,使得學生接受創新訓練、產出創新成果的同時,獲得多種形式的獎勵,其參與創新的積極性必將顯著上升。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五點只是簡單、方便的建議,長遠性、根本性的措施需要改革教育體制,改善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狀況。這將是一個漫長但值得求索的過程。

三、結語

本文采用問卷調查法和深度訪談法,通過數據分析,得出了當代中學生創新意愿的影響因素。其中,內在因素包括自身能力和自我認識,外在因素包括周圍環境因素、他人態度和體制政策因素。

總結而言,具有創新意愿是培養創新思維的前提和基礎,為此,需要增進學生對于創新的認知和了解,需要學校增強對創新的重視程度,需要獲得家長更多的支持與幫助,從而通力合作、多管齊下,實現學生創新能力的顯著提升。

參考文獻

[1] 姚恩澤.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和創新能力的發展探討[R].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2014.

[2] 章寅.創新競賽的激勵對參賽者創新行為的影響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13.

[3] 賈月梅.課堂教學中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培養的探討[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6.

[4] 王明平.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原則和方法探討[J].教育論壇,2015.

[5] 萬玲苑.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培養的研究[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4.

[6] 張學軍,王鎖萍.全面改革實驗教學培養學生創新能力[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5.endprint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