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數據背景下的紀念館藏品檔案信息化管理

2018-01-24 16:12
關鍵詞:藏品紀念館文物

陳 萍

浙江革命烈士紀念館

在“互聯網+”背景下,紀念館管理逐漸由傳統模式向智慧型模式轉變。利用信息化技術,我們對藏品基礎數據的采集越來越全面、詳細,對藏品的管理更加高效、準確,同時借助信息技術,文物及與之相關的研究成果、動態等信息傳播也越來越廣泛、快捷。所有這些,使得紀念館行業的整體管理水平、服務水平都得以大幅度提高。但同時,藏品檔案管理的方式、方法、范圍也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發生變化,充分發掘文物的價值,更好地服務于社會各個方面,對紀念館的藏品檔案數字化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1 藏品檔案信息化管理的背景和內涵

紀念館是我國博物館行業中具有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的門類,是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場所。而館藏藏品是紀念館展示主題的載體,藏品檔案管理是紀念館一項基礎工作,它是業務工作的基礎和前提。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技術的廣泛應用,多媒體幾乎覆蓋了各個角落,人們也越來越離不開信息化的建設。為適應時代和社會發展的要求,紀念館的信息化建設突飛猛進。作為紀念館信息化的核心工作,藏品檔案的數據庫建設工作也隨之展開。

藏品檔案信息化管理是指通過掃描、拍照、手打等方式,將紙質的檔案資料輸入到館藏藏品檔案數據庫中進行存儲,這樣整理起來方便,存儲量大,查閱也方便。藏品檔案數據庫包括每一件藏品的來源、時代、名稱、尺寸、質地、完好程度等基本情況,一個既有文字資料,又有圖片、照片資料的藏品資料數據庫,為實現藏品檔案信息化管理打下堅實的基礎。

藏品檔案信息化是社會發展的大方向。借助現代化的科學技術,依托館藏藏品,對傳統的藏品檔案管理工作方式進行升級。只有實現藏品檔案數字化管理,才能沖破藏品檔案利用的種種局限,使藏品檔案管理從封閉走向開放,使藏品檔案的保管和利用更智能、方便、快捷。

2 藏品檔案數據的采集建庫

紀念館的藏品檔案是對藏品在征集、鑒定、登記、管理、保護、研究、使用等一系列活動中情況的真實記錄。以館藏藏品基本信息為管理對象,以現存的藏品登錄卡片、賬冊、圖片、音像等資料為依據,以計算機為工具,對藏品進行掃描、圖像處理、目錄管理、數據分析等,采集藏品檔案信息資源,通過數字化存儲方式,建立藏品檔案管理數據庫。

藏品檔案數據庫信息采集工作正是為藏品實現科學化管理做準備,藏品檔案是對紀念館收藏的藏品原始材料進行全面系統的鑒定研究后經過整理而立卷的。這一采集工作是一項復雜細致的工作,需要對藏品進行準確的登記、分類、編目、攝影。它所記錄的是藏品的全部情況,是科學管理藏品的重要依據。此外,根據紀念館工作的需要,除了藏品自身的信息,還包括藏品保管過程中所有信息,都將全面準確地反映在信息平臺上,同時可以根據需要對任何一件藏品,進行單獨或集中的全方位展示、傳輸、檢索、查詢、復制等技術處理。館藏藏品有文物性質的,也有一般資料性質的,如革命文物、書畫作品、圖書文獻、音頻資料等等。如浙江革命烈士紀念館正逐漸在卡片式藏品編目的基礎上開展數字化藏品檔案,進一步完善適合自己的一種管理方式。紀念館建立五大數據系統:“文物、復制文物管理系統”“烈士檔案管理系統”“圖書文獻管理系統”“書畫作品管理系統”“照片資料管理系統”。將所有藏品由目錄數據庫轉變成全文數據庫,從基礎數字、文本數據的采集,提升為對圖片、音視頻、平面掃描信息、三維立體掃描信息進行全方位采集。把藏品的文字資料、圖形、圖像資料、視頻資料等信息,系統、準確、多角度地進行存儲備份。我們為了最大限度地保持藏品原件的本來面目,盡量采用對藏品實體破壞性小的掃描設備進行數字化。如三維掃描測繪技術、3D打印技術,這都是文物數據采集和修復的新手段。借助三維數字化技術手段,在不對文物造成損傷和破壞的情況下,能夠將采集到的文物信息轉換為數據模型,更準確、更完整地為文物留下高精度的永久數字化檔案。

同時,根據國家文物局《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手冊》文物影像的拍攝規范,平面文物,拍攝正視圖一張,盡量用一張圖片,以反映該文物有整體面貌;立體文物,取文物前側面為主要代表面,拍攝正視圖一張,另外根據文物形狀及其珍稀等級,應從多角度拍攝,重要部位更要局部拍攝,如俯視圖、側視圖、局部圖等。掃描色彩模式分為彩色、灰度、黑白3種,根據這3種色彩模式對容量、圖像清晰度等參數的設置,做出相應的調整。如照片掃描分辨率要求一般不低于600 DPI,數字化后所形成的圖像文件,一般采用TIFF格式存儲,彩色照片采用“RGB”模式,黑白照片采用“灰度”模式。分辨率越高,圖像越清晰;色彩位數越高,圖像越接近真實。如:黑白照片采用256級的灰度,彩色照片用24位真彩。采集操作盡可能將所需信息一次采集完畢,避免重復提用對藏品造成損壞。

做好館藏藏品檔案數據庫信息采集工作是做好紀念館其他工作的基礎,是藏品檔案信息資源得以充分開發和有效利用的基礎,同時能促進紀念館信息的傳播、共享和文物知識的普及。

3 藏品檔案的數字化展示利用

利用藏品檔案發揮教育功能的最主要方式就是展覽,將藏品直接展示在觀眾面前,輔以許多先進的多媒體展陳手法,給觀眾留下更加深刻、生動的印象。有的紀念館藏品資源比較豐富,如果不能持續不斷地推出展覽展示,也難以滿足人民群眾的欣賞需求,或因陳舊的館舍等客觀條件,制約了展覽的舉辦,許多珍貴的藏品不得不塵封在庫房,只用于專業人員的研究,一般不外借展出。有的紀念館缺乏藏品,歷史研究就缺少實物依據。

隨著紀念館數字化建設,云端、二維碼、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等新興技術使得藏品動起來,從靜態展示到動態展覽,也大大提升了藏品檔案的查詢、檢索速度,減輕了管理人員的工作量,提高了辦公效率,同時通過互聯網、局域網進行異地傳輸,擴大利用空間,讓更多的人了解藏品,利用藏品,促進了“資源共享”。同時藏品檔案數字化大大解決了藏品保護與利用的矛盾,既可以代替原藏品使用,打破“孤本”限制,一份藏品可以同時提供給需要的人共享,又可以最大限度延長其保存時間。

4 藏品檔案的數字化安全管理

加強藏品數字化過程中信息安全,在接收、存儲、處理和提供利用過程中不被篡改,不被偷竊,不感染計算機病毒,能正確、有效地存取和訪問。以浙江革命烈士紀念館外包為例,單位通過政府購買與數字化加工企業簽訂藏品數字化加工合同,之后與委托外包單位簽訂保密協議,建立安全保護規章制度和管理人員的責任體系,利用監管日志、存儲載體登記冊等監管工具加強外包過程的監督和控制。做好藏品的出庫、入庫交接,外包人員等數字加工現場管理制度。為防止藏品數字化過程中信息丟失、外泄,落實專人校對館藏數字檔案,進行檢查和不定期抽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杜絕著錄不準確、不規范和數字化加工質量缺陷等問題。并在外包服務公司完成項目任務離場時,嚴格清點及移交所有存儲載體。

數字化藏品檔案的電子環境安全,主要從網絡、計算機、存儲器、應用系統和病毒等方面部署。

第一,藏品檔案數字化管理使用計算機要“專機專用”,對不同的人員設置不同的權限,管理系統可設置多個權限組,每個權限級別可添加多個管理員,設置不同的權限級別。

第二,使用先進的軟硬件系統平臺,安裝網絡防病毒和防火墻等防護軟件,提高網絡運行的安全性,防止在不經意間感染惡意病毒程序。從源頭隔離外網混用,實施物理隔離措施。

第三,對電子藏品檔案利用現代技術進行異地異質備份,改善藏品檔案保管保密條件。備份載體也應多樣化,才能防止數據信息損失,為藏品檔案數據異質備份管理提供技術保障。

紀念館藏品信息化建設是一項長期的任務,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全面提高藏品管理者的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培養和造就一批掌握現代科學技術知識的復合型專業人才。利用數字化技術對紀念館藏品進行信息化管理,無疑是一個革命性的飛躍,也是推動數字紀念館迭代升級的重要舉措。

猜你喜歡
藏品紀念館文物
文物的棲息之地
蕭軍紀念館
抱樸齋藏品
李杰森藏品
林安國藏品
譚禮藏品
沈南第一個黨支部紀念館
文物的逝去
秋收起義紀念館
秋收起義紀念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