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數學課堂中學生錯誤資源的運用

2018-01-24 19:46郭清霞
讀寫算·教研版 2017年5期
關鍵詞:條魚圓錐圓柱

郭清霞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5-060-01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在數學教學活動中,“錯誤”往往是教師在教學中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反映在各方面,出現違反教學結論或數學方法的現象。在數學課堂上,每天都有學生在出錯。認知心理學派認為:錯誤是學習的必然產物,學生的知識背景、思維方式、情感體驗、表達形式往往和成人截然不同,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出現各種各樣的錯誤是十分正常的。課堂是學生出錯的地方,出錯是學生的權力.心理學家蓋耶認為:誰不考慮嘗試錯誤,不允許學生犯錯誤,就將錯過最富成效的學習時刻。我們要善待學生的“錯誤”,抓住這種數學教育契機,讓錯誤變成寶貴的教學資源。那么,如何認識和對待教學過程中反映出來的錯誤呢?

一、關注“錯誤” ,引導辨析

古人云:人非圣賢,熟能無過。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錯誤,有的老師在學生出現錯誤時,采取“馬上制止”或“立即糾正”的方 法,但這樣做卻不能達到防止錯誤的目的,也忽視了錯誤的價值?!墩n標》指出:數學課程的內容應該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以學生的真實錯誤為教 學內容,讓學生通過 “嘗試錯誤”的活動,把解決問題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引導他們比較、思辨。讓他們自己明確產生錯誤的原因,知道改正的方法,體驗知識的內在聯系與區別,形成系統,避免以后不再犯類似的錯誤。

如學習這樣一道思考題:5只貓同時吃5條魚要5小時,50只貓同時吃50條魚要多少小時?大多數學生都根據歸一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列式解答: 根據第一句話可以知道1只貓吃1條魚要1分鐘,所以50只貓同時吃50條魚就要50分鐘。顯然學生的這樣回答是不正確的。這時,我讓學生自己來分析這一答案正確與否。有的學生根據5÷5÷5無法算出答案,知道剛才的思路有誤;有的學生認為5÷5=1(分),因此1只貓吃1條魚要1分鐘。而此時我也不急著下結論,而是留給他們足夠的時間去思考。這時有學生想到5÷5=1(分)這表示的是5只貓平均吃1條魚要1分鐘,有了一個學生的帶頭,接下來學生就開始思維活躍了。有的說因為同時吃,所以每一只貓都吃到了一條魚,都是花了5分鐘,同樣的50只貓同時吃50條魚,還是每一只貓都吃到一條魚,都花了5分鐘……學生在心情放松、沒有壓力的情況下,精神振奮、思維活躍。出錯了,課程才能生成,就是在這發自內在“更錯”欲望的驅使下的探究活動,才更能體現課堂的鮮活性、生成性。

二、故意錯誤,引起質疑

居里夫人上小學時,一次老師給同學們講:在一只裝滿水的杯子里放入一顆小石子水就會溢出來,但是放入一條金魚,水卻不會溢出來。放學后,居里夫人覺得 老師的結論值得懷疑,就親自動手實驗,結果滿杯的水溢了出來。老師的一次故意“出錯”培養了居里夫人善于質疑的優秀學習品質!其實,學生獲取數學知識的過 程實際上就是不斷探究的過程,通過教師的主動呈現錯誤,讓學生的心理泛起了漣波,引起了學生的好奇心,課堂上老師有意“出錯”能有效地調節教學氣氛,讓平 淡無奇的課堂變得更具誘惑力。

在教學圓錐的體積一課時,有一位老師讓學生分組做實驗:在空圓錐里裝沙子,然后倒入空圓柱中,看看幾次可以裝滿。各小組分頭操作,之后交流圓柱和圓錐 之間的關系。結果答案層出不窮:有的學生說:“我們將空圓錐里裝滿沙子,然后倒入空圓柱中,三次正好裝滿,說明圓錐的體積是圓柱的三分之一?!庇械膶W生說: “我們認為圓錐的體積是圓柱的四分之一?!边€有的說:“我們不到三次就將圓柱裝滿了?!边@時老師說:“答案怎么會各不相同呢?老師也來做一做,你們可要仔 細觀察啊?!庇谑抢蠋煂⒖請A錐里裝滿沙子,倒入空圓柱中,一次,兩次。兩次正好裝滿?!皥A錐的體積是圓柱的二分之一?怎么回事呢?難道是書上的結論有 錯誤?”學生議論紛紛起來……老師又不失時機地問:“你們說怎么辦?”一位學生說:“老師你的圓柱太大了。你用這個空圓柱?!苯Y果三次正好倒滿。學生恍然大悟,原來老師制造了一個小小的錯誤,故意用了一個大圓柱。只有在等底等高的情況下,圓錐的體積才是圓柱的三分之一。

對于等底等高的概念,這位老師沒有回避,也沒有遮掩,而是故意暴露錯誤,并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充分討論甚至發生爭論,進而引發探究。老師這樣的 故意出錯,把學生引入矛盾的困惑境地,使他們對自己的認知產生懷疑、自主反思,從錯誤中吸取教訓,從失敗中找出原因,從而讓學生在糾正錯誤中開啟智慧,邁 入知識的殿堂。

三、課后反思錯誤——共同成長的課堂

荷蘭著名學者弗賴登塔爾說過:“反思是數學的重要活動,是數學活動的核心和動力?!?學生的錯誤不可能單獨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復的練習得以糾正,必須有一個“自我否定”的過程,而“自我否定”又以自我反思作前提。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幫助 學生樹立糾錯追因意識,把學生的錯誤當作寶貴的教學資源,引導學生反思一下錯題錯在哪里?為什么錯?然后讓學生有針對性的糾錯,讓錯誤發揮最大的育人功 效。我要求每位學生都準備一本“錯題集”,這是一條很好的培養學生反思習慣的途徑。每個人在做數學習題時,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錯誤,把這些錯誤記錄在一本 專門的本子里。我定期從學生的“錯題集”中選出有代表性的錯題,在課堂上進行剖析,同時讓學生的解題思維充分暴露出來,然后,盡量詳盡地分析錯誤原因。在 學生常犯錯誤的關鍵之處,經常適時地引導學生去反思、回顧,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學生批判性數學思維品質,又可以完善認知結構,形成系統。

總之,數學錯誤隨著數學學習的開始也產生著,對于錯誤,我們要站在數學價值的角度上重新審視,靈活的運用于數學教學當中,發揮數學錯誤最大限度的作 用,挖掘內在的“閃光點”,對其新的探究與發現,為學生創設新的學習機會,提高教學質量,為學生的成長與發展提供新的教育契機。endprint

猜你喜歡
條魚圓錐圓柱
圓錐擺模型的探究與拓展
圓柱的體積計算
圓錐截線與玫瑰線
“圓柱與圓錐”復習指導
計算法在圓錐保持架收縮模組合沖頭設計中的應用
分魚
削法不同 體積有異
不放刺
圓柱殼的聲輻射特性分析
三只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