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文化產業化發展研究

2018-01-25 23:57澈力木格
山西青年 2018年21期
關鍵詞:產業化弘揚少數民族

澈力木格

(內蒙古社會科學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民族文化越來越被重視,2017年12月第七屆中國民族文化發展論壇在北京召開,并取得圓滿成功,民族文化的研究與發展受到越來越多學者專家的關注,將民族文化與文化和經濟的發展作為學科研究已經編入教材,尤其是云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文化與經濟,民族文化與產業發展》一書,系統地闡述了民族文化的價值及其經濟化。加強民族文化的發展,促使其形成產業化經營,為民族的可持續發展以及國家的經濟發展提供更多可能!本文主要探究民族文化的產業化方向,主要包括民族文化的現狀以及民族文化產業化的重要文化和經濟意義。

一、民族文化產業化現狀和保護民族文化的措施

(一)民族文化產業化發展的的現狀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民族文化的發展迎來機遇,也迎來了挑戰。地域性的民族文化,尤其是少數民族文化在經濟全球化和觀念趨同化的影響下,顯示處被消弱和淡化的趨勢,甚至有的已經瀕?;蛘邷缤?,很多民族工藝,民族語言和民族景觀已經退出人們的視野,永久的消失了,這對民族文化的繁榮和產業化帶來巨大的影響。形成這種現象主要是因為主流文化的沖擊,民族文化本身發展的必然,學校寄宿制對民族文化的影響。尤其主流文化的沖擊方面,使得民族文化的特色和特殊性淡化,一些少數民族的民族文化被主流文化所趨同甚至取代,使得文化的多樣性受到影響,文化的多樣性是民族文化得以存在的必要條件,少數民族文化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民族文化的淡化和趨同對民族文化的品牌化和產業化有著消極的影響。

(二)保護民族文化實現產業化的措施

隨著生活方式的轉變和經濟的發展,各民族的不斷融合,民族文化因其獨特的魅力會給民族的發展和經濟的進步帶來巨大的影響,政府針對民族文化表現出的不足,提出保護民族文化,弘揚民族文化的相關策略,具體策略如下:

制定法律法規保護民族文化?!吨腥A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都明確指出了保護民族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保護的相關規定,提出了保護民族文化,發揚民族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加強對民族文化的保護,弘揚民族傳統文化。政府撥款,建立專項的民族文化保護基金,??顚S?,對民族文化進行保護,這是民族文化得到傳承和實現產業化的根本,政府必須擔負起主導責任,除了撥款,政府或者少數地區的文化保護組織可以建立文化館,博物館和圖書館等方式,對民族文化進行弘揚,促使全民學習民族文化,發揚民族文化,促使民族文化實現產業化。

注重人才培養,為弘揚民族文化和實現民族文化的產業化提供人才保證。文化的發展或經濟的發展,最終都是人才的發展,優秀的人才更能帶動文化和經濟的發展,民族自治區和民族院校是培養民族人才的搖籃,在全國范圍內建立民族文化表演隊伍,可以將優秀的文化表揚者推介到上海和北京等地,將民族文化更加發揚光大,吸引更多的人關注民族文化,尤其是少數民族的特色民族文化,這為民族文化的產業化提供了可能。

組建保護民族文化的機構,保證民族文化尤其是少數民族文化得到認可,傳承和弘揚。建立專門的職能部門,針對民族文化進行保護,通過電視廣播或者多媒體對少數民族文化進行弘揚,專門的職能機構通過上述渠道對民族文化進行宣傳,促使更多的人關注民族文化,實現民族文化的品牌化和產業化。建立民族語言的翻譯,整理和歸納民族文化的精髓,出版民族文化的書籍等等對民族文化進行梳理,發現民族文化的閃光點,使其實現產業化。

民族文化,尤其是少數民族文化,還是需要民族自身進行學習和弘揚的。我國是個多民族國家,各民族之間文化因其獨特性形成特色的民族文化,而各民族人民是民族文化的直接代表者,引導本民族關注民族文化,弘揚民族文化,引導民族人民利用民族文化的特色,推廣民族文化,比如旅游,醫藥等等。

(三)民族文化產業化的意義

文化產業是新興的產業,隨著傳統產業的逐步沒落,各個地區都在開發和挖掘新興產業,從地區的整體性來看,文化產業的發展無非是地區經濟發展的原動力,開發民族文化,尤其是少數民族特色文化成為各個地區不斷研究的主題。比如云南,貴州,四川等地,針對其本身的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特色,形成特色旅游,特色經濟,特色文化。部分專家指出,文化產業將是21世紀最有前途的產業之一,文化產業將成為21世紀中國經濟的支柱產業,比如四川省提出建設文化大省的口號,這是順應時代發展的趨勢和要求的。

發展文化產業具有政治戰略意義。世界觀和價值觀是民族文化的具體體現,文化霸權是美國霸權主義的主要方面,保持和發展本民族文化,弘揚民族精神,積極吸取世界文化的精髓,實現文化的與時俱進和特色發展。

二、民族文化產業化的創新與發展

吸取傳統文化的精華。民族文化并不是都能夠保留下來,只有那些民族文化中的精華才能得到傳承,特別是傳統民族文化和少數民族文化部分。傳統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框架和根基,在繼承的過程中求變求新,繼承和弘揚民族傳統文化,保護優秀的民族文化遺產,是民族文化形成產業化的前提。

外來文化與民族文化的有機結合。任何一個民族的文化都不是獨立存在的,除了吸收本國其他民族文化的精華外還應該懷有世界精神,以寬廣的胸懷,吸收世界各民族文化與本民族文化融合的部分,促使民族文化自我更新,自我創新。民族文化和外來文化的整合是對本民族文化的一個重新認識,對外來文化在本民族文化的一個選取,尋求民族文化與外來文化共性部分,改造外來文化優質部分,促進自身發展,豐富世界文化體系。

文化全球化與民族文化的整合。首先文化全球化的過程中,民族文化奉獻民族特色,豐富世界文化體系,其次在文化全球化的過程中,民族文化抵制文化霸權和文化殖民,消除民族文化發展中不公平、不平等等因素,積極維系民族文化。再次在民族文化的全球化過程中,實現民族文化向現代文化的轉換,將民族文化中不適應全球化和時代發展的部分摒棄。我國的民族文化大都處于邊緣和過程中,會有對全球化和現代化不適應的部分,理性的吸收文化的現代化,批判地審視西方文化。最后民族文化的全球化還應該以語言為根基,在民族文化的多樣性下達成文化的和諧發展。

民族文化向數字文化的轉變。數字化帶來新技術和新經濟,更能帶來新文化。我國傳統民族文化和少數民族文化,發達國家文化和發展中國家文化在數字化進程中參差不齊,為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民族文化必須向數字化時代轉換。民族數字文化是一種新的文化范式,首先是民族網絡語言方面,民族網絡語言是民族數字化的根基,其次民族網絡是民族數字化的發展依據。民族文化的數字化為各民族文化提供更加豐富多彩的內容,民族數字文化為各民族提供新的文化載體,民族數字文化促進文化的全球化。

民族文化的產業化發展,只有吸收傳統文化中的精華,整合外來文化,適應文化的全球化,將民族文化的現代化和數字化推進,寬廣的胸懷,兼容的心態,探求真理的精神,創新的方式方法建立既具有民族特色又符合時代精神的新文化,使民族文化融入世界文化,為世界文化的進步和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三、西部民族文化的產業化路線

我國西部地區地域特色濃郁,自然和人文合一,文化底蘊豐富,具有寶貴的民族文化,易形成規模和品牌,這也是西部大開發戰略的主要內容。西部民族文化的產業化開發雖然具有一定的優勢,可仍然存在一系列的問題,西部地區因經濟發展水平有限,生產經營方式落后,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產業的發展,西部民族文化部門工作人員知識有限,服務能力有待提高,融資渠道較小,缺乏創新設計,這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和阻礙了西部地區民族文化的產業化進程。

發展民族文化產業,將民族文化轉化成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這對西部地區的發展是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的!針對西部民族文化發展存在問題,提出以下解決途徑,以此促進文化產業化,平衡地區經濟發展。

從戰略角度提高重視。政府加強財稅支持力度,發揮政府財政的杠桿作用,招商引資,減稅免息,為民族文化發展提供土壤。加強對小微企業的扶持,在地區除了政府主導發展民族文化的政府部門在,大多數民族文化的產業者都是這些中小企業,家庭作坊,政府對這些企業可以利用網絡平臺,創新營銷方式,運用藝人效應和品牌效應,引導企業發展特色民族文化。區域整合,發揮區域優勢,將區域內的民族文化以優帶差,良性互補,以文化旅游為開端,探索工藝,演出和展覽等方式,形成產業聯合體,促進產業鏈健康和諧發展,最終實現民族區域經濟的可持續長足發展。

四、少數民族文化的產業化探索道路

我國是多民族國家,漢族為主,多種少數民族并存,少數民族地區因歷史,地理,自然和社會因素的差別,形成特色的少數民族文化,發展少數名族文化,促使其形成產業化,有利于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的發展,更有益于國家的安定和團結。利用少數名族的服飾,飾品,習俗,飲食,文藝等方面,結合當地的區域特色,展開特色旅游,形成獨具一格的民族文化,弘揚傳統文化的基礎上,促進就業,發展經濟,最終實現品牌化和產業化。

少數名族地區的職能部門加大對特色企業的扶持力度,增加資金投入,利用現代網絡渠道和多媒體渠道進行宣傳,挖掘特色匠人,估計廣大青年志愿者學習傳承傳統民族文化,同時吸引更多的人關注少數民族文化,招商引資,吸引社會資金投入民族文化的發展,增加社會機構對少數民族文化的投資,從多元對少數民族的文化特色形成經濟優勢,從而實現民族文化的產業化,促進民族區域的可持續發展。

五、結語

我國是多民族國家,民族文化存在著差異化,利用差異化形成特色的民族文化,推進民族文化品牌化和產業化,提升民族文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將文化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針對市場,形成產業和品牌,這對民族文化本身的弘揚和發展是有著積極的意思,并且對地區的發展有著更加深遠的影響。利用豐富的民族文化,在時代變遷中,形成具有特色的民族文化產業,傳承民族文化的同時,為民族經濟的發展提供新動力。

猜你喜歡
產業化弘揚少數民族
弘揚愛國精神
弘揚愛國精神
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
持續接力奮斗 推動山西農谷產業化發展
非織造材料產業化新進展
少數民族的服裝
魔芋產業化,打開致富新大門
我認識的少數民族
富硒有機緩釋肥產業化邁出大步
弘揚雷鋒精神 塑造美好形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