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握語文課堂節奏 提升課堂學習效果

2018-01-25 12:06徐愛霞
考試周刊 2018年103期
關鍵詞:學思時間框架

摘?要:課堂有節奏,張弛需適宜。松緊適宜的師生精神狀態和課堂知識的呈現密度,對學生知識的習得內化及課堂教學效益的提高尤為重要。把握課堂節奏可以從框架預設、時間分配、重點把握、學思相融、形式多變等方面進行。

關鍵詞:課堂節奏;框架;時間;重點;學思;形式

課堂有節奏,張弛需適宜。這里的節奏主要指課堂中師生精神狀態的松緊度和課堂知識的呈現密度,以及學生對知識習得內化的時間坡度等方面。全堂松弛的課堂固然讓人感覺松垮疲沓、學無所獲;全堂緊張的課又容易給人走馬觀花、浮光掠影的感覺,難有鞭辟入里、豁然貫通的效果。那么作為一名小學語文老師,該如何掌控語文課堂節奏,提升課堂學習效果呢?

一、 框架預設?關注整體

一堂節奏適宜的好課首先體現在整節課的框架環節上。節奏適宜的語文課整體環節應該平穩有序、環環相扣、循序漸進、曲徑通幽,能在不知不覺中將學生引入知識的殿堂,順利達成課堂教學目標。把握課堂教學節奏,教者要做到胸有成“課”,對課堂的走向有個整體的把握,這就需要教者在課前預設好課堂框架,架設好課堂結構。

以語文新授課舉例,語文新授課一般包含導入、新授、鞏固、總結等環節,而新授環節一般有初讀文本整體感知、細讀文本理解內容、精讀文本賞析語句、研讀文本品析情感、回讀文本深化主題等環節。不同類型的語文課有著不同的組織結構,這都需要教者課前做好預設,明確好各環節之間的聯系與走向,知曉課堂的重點所在,預估好課堂的難點,胸有成“課”才能在課堂教學中踩準節奏,提升效果,上出精彩。

二、 時間設置?合理分配

把握課堂教學節奏,不僅需要在課堂框架上做好預設,更要做好課堂各個結構環節上的時間分配。需要教師在課堂中科學安排好學習時間,合理分配好各個環節所需時間。對于課堂教學重點與難點的內容在時間分配上要予以保證,對于新知內化和鞏固環節屬于課堂相對放松的精神狀態,時間上可以緊湊些。這樣松緊結合,張弛交錯的時間分配才有利于課堂教學目標的達成,也更有利于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

科學研究表明,一節40分鐘的課堂,小學生真正精力集中的時間只有20分鐘左右,因而在時間分配上應該注意將這寶貴的20分鐘時間分配到新授探知的環節中,確保教學重點予以突出、教學難點予以突破,從而提高整節課的教學效率。僅以語文閱讀新授課為例,合理的時間分配大概這樣:復習導入環節一般安排在5分鐘以內,探索新知環節15~20分鐘,鞏固深化環節3~5分鐘,總結回顧環節2~3分鐘,作業布置與課外延伸環節5~8分鐘左右。當然,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這種時間段的分配安排需要教者根據課堂的具體情況進行靈活的調控。實踐證明,只有在時間上做到合理分配、靈活調控,才能踩準課堂節奏,才能上出精彩課堂。

三、 重點把握?快速切入

一節好課,引入絕不拖沓,課堂簡短而精彩的導入之后,必須快速地進入課時教學重點,突出重點學習環節,教者要在這一時間環節中把握課堂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初步達成課堂預設目標。

作為課堂教學,每節課都有當堂的教學目標與任務,圍繞目標與任務組織課堂教學內容。一節語文課涵蓋的內容往往較多,涉及文本的解讀與理解、情感的把握與品味、知識的內化與運用、能力的培養與訓練等諸多方面。課堂教學中,將這些內容在課堂重點時段集中教學,形成課堂相對緊張的一個時間段,在學生思維高度集中的時候予以及時呈現,更有利于課堂教學目標的達成,從而讓語文課堂節奏緊湊,精彩紛呈,高潮迭起,亮點不斷。

四、

學思相融?動靜結合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一堂節奏緊湊、松緊適宜的語文課堂應該是學思相融、動靜結合的課堂。

語文課堂節奏中的“動”主要指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的朗讀、交流、表演、答問等外顯性行為,呈現出“學”的過程內涵;“靜”則是指學生在語文課堂學習中閱讀思考與問題靜思,是一種安靜的內隱性行為,呈現出“思”的過程內涵。語文學習不僅需要讓學生有緊張積極的外顯性學習活動,也要讓學生能夠有充分的安靜的內隱性思考。這就需要教師在具體的語文課堂教學中靈活的預設把握好學生的“學”與“思”,給學生以朗讀、討論、交流、表演、展示、答問等外顯性學習活動;同時,也要給予學生一些靜思默想的時間,讓學生在靜思默想中充分的感悟、理解、分析、咀嚼,給學生內化課堂所學的時間。

五、 形式多樣?巧妙安排

語文課堂節奏的把握,需要教師的課前預設,更需要課堂學生參與與配合,需要在課堂中不斷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保持課堂學習的緊張度,需要教師在課堂中不斷地采取靈活多樣的學習形式。就語文課堂來說,學生主動學習有“讀”“思”“議”“演”“做”“畫”“說”“寫”等多種形式;就班級學習組織來說也有“個體學習”“結對互助”“小組合作”“比拼打擂”等不同形式。在課堂教學中,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結合學生的實際,選擇不同的學習形式,既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也有利于學生對文本的理解與把握,從而把握好課堂教學節奏,提升課堂學習效果,讓課堂上出不一樣的精彩。

參考文獻:

[1]宋璞玉.把握課堂教學節奏?提升課堂教學效果[J].中國校外教育,2011,第(S1)期.

[2]鄧木輝.聆聽和靜思:不可或缺的課堂活動[N].語言文字報,2013,5,10,第692期.

作者簡介:

徐愛霞,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市淮安區涇口鎮中心小學。

猜你喜歡
學思時間框架
框架
學思踐悟強思想 砥礪初心再出發
廣義框架的不相交性
我的學思歷程
WTO框架下
時間消滅空間?
“時間”面前人人平等
學思結合敲響語文學習之門
湯姆?提克威影片的審美特征
學思磨黨性 信奉廉潔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