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語文教師如何用好教材這個“例子”

2018-01-26 13:59曹永華
初中生世界 2018年32期
關鍵詞:例子孔乙己試卷

■曹永華

阮班蓮老師在《對語文閱讀教學某些現狀的憂思》一文中指出:“應試教育的指揮棒仍然在發揮著巨大作用,大量的機械訓練代替了文本的品味感悟?!惫P者近日認真分析了一份蘇教版八年級下冊語文期末調研試卷,對此深有感觸。這份試卷總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150分鐘。題型設計上分為積累與運用、閱讀、寫作三大部分。細細閱讀試卷的7-10題,這是一段出自課內的語段閱讀,節選自魯迅先生的小說名篇《孔乙己》。對這一題的學生答卷情況進行認真分析,便可以看出當前初中語文教學存在的許多問題。

一、“考什么”與“教什么”的困惑

中考語文試卷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風向標。該閱讀試題的選文出自課內,是魯迅先生小說的典范之作?!敖滩臒o非是個例子”,此題一出,便打破了任教七、八年級教師的思維定勢:以為初中階段語文試卷命制向中考看齊,閱讀材料均來源于課外。因而,當前的語文課堂教學呈現著“考什么”,教師就“教什么”的錯誤傾向。課內閱讀考試從不涉及,教師課堂教學浮光掠影,帶領學生長文短教,于是課堂上滿堂灌、滿堂問、滿堂跑。有的教師甚至大膽取舍,重點突擊,只選取課文一部分名段來教學。如修改病句今年中考沒考,那這一塊今年就不作為教學的重點;今年中考新考了“文言斷句”,許多教師就臨陣磨槍,將提升學生斷句能力作為突擊訓練的內容。部分教師想走語文教學的“終南捷徑”,于是走上了所謂“考什么”就“教什么”的功利化教學之路,這種浮躁教學之風像一顆毒瘤,嚴重損害了語文教學健康的肌理,破壞了語文教學的基本規律,不利于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升。仔細研究近年來各地的中考語文試題,部分省市中考試卷在考查形式上已經有了不少的變化。閱讀材料不再單純朝向課外,已經有部分省市開始回歸課內名家名作,賦予經典名篇以鮮活的時代解讀。語文教學要引導學生“用好教材”“用足教材”,把教材這一優秀的范例發揮好、琢磨透、研究深。

二、“能力提升”與“知識本位”的糾纏

現在的語文教學主流提倡提升學生的能力,方向確實是對的。但許多教師打著“能力語文”的旗號,卻扎實進行著“偽語文”的做法。學生的基礎知識都學得不牢固,提升能力又將落實在哪一層面呢?考題選文的體裁是小說,小說貴在用多樣的人物描寫方法塑造鮮活的人物形象。作為小說教學,教師的要務是教給學生閱讀小說的知識,如小說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節、環境;人物的性格特征;塑造鮮活人物形象的方法。這些知識要素都需要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通過扎實的訓練來鞏固,形成學生文學閱讀的知識體系。

這份試卷的第7題:“‘店內外充滿了快活的空氣?!髡哌@樣寫有什么作用?”這句話在文中屬于社會環境描寫,意在渲染氣氛,突出酒客們的愚昧無知、麻木不仁,反襯出孔乙己遭遇的悲慘。從調研試卷情況來看,這一題的得分率很低,許多學生過多地將此句與修辭手法聯系起來,甚至部分學生將修辭手法與說明方法、論證方式混為一談??梢娔壳罢Z文教學重追求形式,重追求所謂的文本探究,美其名曰提升了學生的能力,實際上輕視了語文本體知識教學。學生閱讀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的基本方法都沒有學到家,概念混淆,分不清修辭手法、說明方法、論證方式的區別,搞不清小說的三要素和小說中環境描寫的作用,還奢談什么語文素養的提升、三維目標的實現呢?當前基礎年級語文教學的任務就是夯實語文文體知識教學,讓學生澄清對各種文體的模糊認識,辨清各種文體的知識要素。

三、教師文本解讀的浮華與輕淺

許多閱完此卷的教師生發感嘆:現在的語文真是越來越難教了,原來學生怕考課外的閱讀,現在回過頭來考課內的經典名篇閱讀,學生得分率又是如此之低。據樣本調查分析,這道閱讀試題的分值為11分,絕大部分學生丟失5~6分。

這樣高的失分率,反映出目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高耗低效”的弊病依然嚴重,教師投入多,學生產出少。具體表現為,教師引導學生解讀文本拘泥于傳統的知識灌輸體系;學生有限的知識在命題者獨特的設計角度前變得蒼白,變得束手無策。

如這份試卷的第10題:“文中寫道,‘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對這句話你如何理解?”命題者的意圖是要通過對“站著喝酒”與“穿長衫”和“唯一”諸詞語的剖析,揭示孔乙己性格矛盾的一面。許多學生死搬教條,全盤套上“迂腐不堪”“自命清高”“麻木不仁”等表現孔乙己性格特征的詞語,沒有深入選文實際,結合詞、句、篇章深入剖析,全用教師灌輸的“大帽子”來扣,就像一個小孩穿上成年人肥大的外衣,顯得滑稽可笑?!肮苤懈Q豹,可見一斑?!蹦壳暗恼Z文名篇教學,教師還是在死摳教參,戴“大帽子”,用“廣角鏡”講授文本。由于教材內容講得過于籠統,囫圇吞棗,學生無法消化吸收。甚至于學生學完文章,印象只是停留于幾個空洞的人物性格特征詞語之上。所以,語文教學既要兼顧到課內知識,又要注重學生能力的提升。面對課內名篇教學,教師要對它們進行二次研讀,找出文本的核心教學價值所在,帶領學生潛心研讀文本,梳理文本的脈絡,解讀文本的精髓,創新教學設計,賦予文本獨特的時代內涵。

“見微以知萌,見端以知末?!睆囊环莅四昙壵Z文試卷,便可以折射出當前初中語文教學的現狀,令人深思。作為語文人,需要堅定操守,遵循語文教育的本質規律,充分重視初中階段語文教學工作,既要以中考為引領,又要腳踏實地,扎扎實實地走出一條“新常態”的語文教學之路。

猜你喜歡
例子孔乙己試卷
《孔乙己》“讀寫結合”教學設計
《團圓之后》:“戲改”的“一個鮮明的例子”
孔乙己(下)
孔乙己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
Module 1 Europe
如此樂觀
商界求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