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稅務會計原則、財務會計原則的比較與思考

2018-01-27 11:15
中國鄉鎮企業會計 2018年3期
關鍵詞:稅法財會稅務

董 鵬

對于稅務會計,稅法是他們最為基礎的原則規章,其主要的任務是督促相關納稅人履行其納稅的義務,確保國家應有的收入不產生損失。而對于財務會計而言,其相關的服務對象一般為各企業單位,其主要的任務是為企業單位提供精準完備的財會信息,企業通過這些信息得以做出合理的經營決策。所以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的工作目標是不同的,這也是二者之間存在較大原則性差異的主要原因。相較于財務會計而言,稅務會計原則相對比較缺乏權威性的學術提法,其原則往往是依照稅法,大多稱為稅收原則。而稅收原則是有法可依的,所以也是強制性原則。納稅人違反其原則,無疑會受到法律的制裁。然而站在財務會計的角度,一些稅務會計原則又存在一定不合理性,也就是與財務會計原則存在與之相矛盾的地方。所以,需要仔細探討分析兩者原則之間的不同,摸索出相應的協調體系,使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都可充分的發揮其重要功能。

一、相關背景的概述

(一)稅務會計的相關概述

稅務會計不僅僅要參考會計行業內原本的規定,還要兼顧其他專業學科的學習模式,最終按照如今正式執行的稅務法律為根本的標準和參考。為了確保我國的稅務工作順利展開,人們要使用合理科學的手段來督促納稅行動的有序進行。稅務會計會反映市場的變化這一功能對經濟來說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時財務會計的工作對保證國家經濟的穩步運行和發展來說都有較大的意義。

(二)財務會計的相關概述

對企業內部進行的金錢操作、經濟行動進行一定程度的監督管理就是財務會計的作用。財務會計將會與企業建立一定的關聯,如:相關的借款人或投資人隨時隨地提供這個企業當下的財務情況,即使是政府也有需要財務會計的存在。在現今企業高速的發展過程中,財務會計越來越成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這也說明,投資人在選擇投資的時候,一定要先看到財務會計提供的企業內部各項經濟數據,財務會計一般是提供的財務報表來清晰明了的展示企業金融狀況。這也意味著企業做好財務會計的工作,拿出漂亮的一份財務報表從而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資人。

二、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兩者原則之間的對比

(一)原始成本的相關原則

原始成本即完結了的成本投資,一般是在金錢操作中獲得的成本來作為基礎來完結有關聯的會議記錄。使用原始的成本其主要的目的是為了投入和產出的效益比較,從而讓人們了解到企業內部的經營水平和經濟情況。原始成本不受市場的變化影響,與其有關的只有企業內部的經濟情況。原始成本是稅務會計中的關鍵原則,稅務原則需要依靠稅法這個根本從而展開,決不允許出現違法行為,這是奉為首要原則的,但是稅務原則可以通過稅法來進行其他方面的調控,比如當企業的原始成本出現比較大的空缺時,可以相對變通用其他有價值的資產來彌補,從而不讓報表流程產生法律上的追責。

(二)配比原則

相關的配比原則是會計工作的基本原則之一,致力于核算相關企業的費用。不同的會計種類,其判斷的差異可能對配比原則造成不同的影響,且在現有的責任發生制的基礎上。稅法傾向于認同配比原則,即納稅人在單一會計年內產生的所有費用的成本,要在統一的配比階段進行統計確認以及扣除,禁止提前和滯后情況的發生。另外,所得稅法為了達到嚴防稅務流失的目的,對于配比原則在不同的方面又存在一定的分歧。通過分析配比原則的內容,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兩者原則之間存在明顯的區別。財務會計主要對業務、區域、產品等領域分別進行核算,所以科學的分類集中是有必要的,同時再深入到各領域中,費用的攤派又存在直接與間接兩種情況。但是在稅務會計原則中,主要依照稅法的原則,除了要遵循配比原則的同時,還要遵循相關性原則,對不同項目的稅金進行分類配比。

(三)責權發生制的相關原則

責權發生制的原則在稅務會計中的主要作用包括兩方面:首先是實際費用和財務費用的相關性和確認性。其次是在其應用過程中,同時需要考慮納稅者的支付能力,從而達到確保稅款能夠被順利全額繳納的目的。而企業的財會原則中,責任發生制是其工作的基礎,企業會計的是以現有發生的權利及義務為首要進行計量的。

三、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之間原則的協調

稅務會計的原則主要來源于稅法的稅收核算,其目的是為了使收稅工作方便進行而并非為了便利納稅人,核心目標是保證政府的稅收得以全額收取,相對來說較少的站在納稅角度考慮問題,所以,一直以來稅務會計的原則都難以形成目的明確,各方面完備的體系。而同時,財務會計的原則經歷了長期的發展,建立了較為成熟的科學體系。時下正面臨稅制改革,稅務會計的原則可以積極汲取財務會計原則中合理、有效的經驗方法,同時減少兩者原則之間的差異,趨于合理化科學化,從而解決很多兩者之間差異帶來的矛盾問題,進而形成財務會計原則與稅務會計原則相混合的新體系,更好地服務于我國日益繁盛的經濟活動。相反的,如果兩者之間的矛盾日益加大,大量的繳稅調整工作會給納稅、會計工作加大困難,同時財務會計的信息工作質量也會降低??偟膩碚f,國家的財會體系以及環境對比于西方發達國家仍然有所不足,所以結合國家的國情特色,減少財務會計原則與稅務會計原則之間的差異性,建立完善兩者共存互相協調的混合財會模式,是可行的發展之道。

結語

綜上所述,因為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兩者之間的原則之間的導向目標是不同的,所以在實際經營管理體制中發揮的作用也存在根本上的差異,體現在配比原則與責任發生制的原則以及歷史成本原則相較之下的不同。而二者的工作原則對于企業的經管工作又會產生深刻的影響,同時在國家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又體現重要的功能。所以,必須找出在既不違背稅務原則的情況下又盡量使財務會計原則得到充分發揮的協調體制,減少其在各自工作中的矛盾性,同時結合我國的國情,發展出順應時代發展的財會道路。相信在我國財會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行業將會愈發欣欣向榮,為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做出更長足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顧仁祥.稅務會計原則、財務會計原則的比較與思考[J/OL].現代營銷(下旬刊),2017(12):176.

[2]孫佳磊.稅務會計原則、財務會計原則的比較與思考[J].經貿實踐,2017(23):258.

[3]徐珮.稅務會計原則和財務會計原則的比較與思考[J].財經界(學術版),2017(23):123-124.

猜你喜歡
稅法財會稅務
稅法中的實質解釋規則
稅務動態
個人獨資企業對外投資的稅務與會計處理
論投資性房地產的會計核算及稅務處理
中小企業管理型財會人才培養策略
提升稅務干部的學習力
企業財會內控監督機制的現狀與思考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實施條例》——答記者問
2017年全國商務財會學術論文獲獎名單
增強可操作性 注重實際效果——《環境保護稅法(草案)》面臨六大問題需進一步明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