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素質教育視野下的普通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實踐淺析

2018-01-29 00:05田斌
體育風尚 2018年1期
關鍵詞:素質教育體育課程

文/田斌

高校教育當中體育是較為重要的構成部分,是培養綜合性、創新型人才的重要陣地,也是培養特色社會主義高素質建設人才的主要途徑。在高等院校中推行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如何將體育教育與素質教育理念有機結合起來,是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中應當反思和探討的課題。

一、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素質教育的背景下,高校體育課程占據較為重要的地位。體育課程在素質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其指導思想產生了實質性的改變,更加注重終身體育的觀念的培育,而且對我國體育改革發展提出新的要求。素質教育理念成為我國高校體育教育的主導理念??墒菑默F如今來看,我國高校體育教學過分追求教學的形式與標準,將技能培養當作主導思想。為了更好的滿足新時代的教育標準,高校體育教學一定要進行改革,能夠為促使教育朝著更高層次發展提供巨大的幫助。

二、素質教育特點

(一)主動性

素質教育的目的是重視學生個性發展,讓學生可以在學習當中充分發揮出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提倡學生在體育教學當中更加主動。重視學生的個人興趣愛好,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教學質量。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主動性還需要由教師素質來表現,素質教育是否可以順利實現的關鍵是教師,課堂教學當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出自身的能力水平,并不是停留在教學計劃當中。教師教學當中的方式與組織形式,都可以有效體現學生的主動性。另外,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利用行之有效的方式,為學生體育素質的進步提供良好的推動作用。

(二)全面性

素質教育對提高學生各方面素質有非常高的標準。往常人們較頻繁的應用身體素質來表達高校體育需要達到的目的,可是這個定義根本無法表現出素質教育視野下高校體育需要達到的目的,就會表現出單一片面的體育教學目標。體育教學目的應該更全面,因此體育專家都專門應用體育素質來表達體育教學的目的。體育全面性就是要對所有接受教育的學生,提出共同素質的需求,其中存在個性差異,可是每一個學生都要符合所要求的身體素質水平,保證每一個學生都可以接受更全方位的發展。

三、素質教育視野下普通高校體育教學當中存在問題

(一)高校體育教學思想滯后

現如今依然有些高校體育教學依靠傳統的教學大綱進行教學實踐,如此一來就直接導致高校體育教學指導思想出現滯后的現象。人們在高速發展的信息時代的背景下,對體育已經有了充分的認識,對體育教學的認識也不該停留在以前。體育教學并沒有將高等教育的地位擺正,造成高校素質教育改革過程中并未真正重視體育教學改革。有些高校還存在只關注理論知識的學習,忽略體育素質的培養的風氣。

(二)不重視學生主體地位,體育教學投入資金少

大部分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并未關注教學內容創新,對教學大綱機械采用,重復落后。安排教學內容上,并未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根本沒有對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綜合考慮。從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個性發展。此外,大部分的高校體育教學資金投入少,從根本上限制了體育教學的發展。

(三)課程設置實效性不高

作為實現教育目標的重要載體的課程,科學合理的課程設置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主動性,推動教學目標順利高效實現,而且還可以擴大學生學習的廣度與深度,將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升。高效體育課程設置出現單純的技能化的教學、針對性不高且十分復雜的問題,開發課外資源不足,根本無法起到輔助教學的目的?,F今的高校體育課程內容中,大部分偏重于運動項目以及俱樂部教學,具體教學內容大部分是傳統體育教學思路并沒有創新。而且課程設置中體育人文課程不多,忽略培養學生的體育人文精神,導致素質教育在體育教育當中落實困難,在改善學生心理、消除學習的壓力、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等內容上無法充分發揮價值。

(四)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存在的問題

學校教育當中,體育課向來不受重視。課程改革的進程下,高校體育課程也在其中,可是和其他的學科比較起來,還是沒能被社會和學校充分關注。證明教學改革過程中,依然存在非常顯著的不公平現象。因為學校并未充分重視體育教學,也沒有足夠的投入支持體育教學教研工作,導致大部分學校依然應用較為落后傳統的教學模式,并未真正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一味的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處在主動位置上,應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傳授體育技能知識,導致學生根本毫無興趣,無助于學生樹立終身體育的觀念?,F實當中,大部分學校課程實施過程中,隨意的教學形式較為普遍。課堂上學生熱身之后就開始進行自由活動時間,教師并未真正利用課上的所有時間教學。體育課被當做是任務,毫無存在的價值。由此可知,傳統的教學手段與方法直接限制了體育教學改革的進程。

(五)體育教學師資水平良莠不齊

現如今,高校體育教師隊伍當中平均年齡較高,不具備完善的新型學科知識,加上新進教師不熟練的業務水平,加上資金缺少導致的場地設備受到約束,導致有的新進教師所了解的新型教學理念無法實施,這樣的現實情況直接對高校體育教學的質量以及教育科研進度產生不良影響。師資水平不高直接導致課堂教學質量下降、教學手段單一、教學方法落后等問題。國家為教師提供的福利待遇等都不能達到教師的需要,從而削弱了高校體育教師的教學積極性,無形當中阻礙了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進程。

四、素質教育視野下的普通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實踐路徑

(一)改變體育教學思想

高校需要改變傳統的體育教學思想,對體育教學改革當中產生的問題進行正確認識,有意識的結合體育教學與素質教育,對每一個學生的個體差異充分重視。將體育從以往只屬于少部分人的學科變為全部學生可以平等學習的學科,形成培養全體學生體育精神的目的,提高全體學生體育素質作為最終目標的教學思想觀念。促使體育學科真正從傳統的思維定勢當中掙脫出來,改進傳統的競技體育教學思想觀念。這樣才可以有效提高我國高校學生的身體素質,保證體育成為全部學生都可以獲益的學科。

(二)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且提供充足的資金

所有開展教學工作的基礎就是學生,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教師要能夠真正認識到這一點。安排課程內容,要對學生的身心發展現狀充分考慮,合理科學的安排教學內容。另外,大部分體育教學開展不能缺少體育器材,所以學校要適當的為體育教學提供充足的資金,這樣才能夠保證體育教學的科學全面性,同時從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對體育課程的熱情,加強參與到體育活動當中的主動性。

(三)優化課程體系

我們需要科學合理的對專業課程以及人文課程進行設置。專業課程重點是培養學生學科基礎能力,穩妥的對學分的設定、排課次序以及課程占比上進行良好安排規劃。人文課程給學生全方位發展帶來重要作用,加強人文選修課的項目與內容,保證充分滿足學生建設需求的前提上,嚴格根據我國的教學綱要,加大挖掘出體育文化、娛樂、生活性,保證體育課變成高校實施素質教育、終身體育的主要場所。比如,學校體育課程開設“馬拉松”,培養學生堅持不懈的精神,積極樂觀、進取向上的意志力。此外,要凸顯出實用以及時代性。設置課程當中,要對時代性特征充分重視,例如我國蓬勃發展的健身運動、大幅度增加的體育運動消費等等,課程設置當中可以融入這些具備時代性特征的課程內容,加強學生學習的實用效果。而且要重視建設體育學科,將打破學科的專業約束,充分將體育與生理、心理等學科聯系起來,打造體育教學的多學科教育環境,讓學生真正了解到體育與生活的緊密相關,提升學生學習的熱情,提高培養人才的實際效率。

(四)改革創新教學方法

高校體育教學當中要對培養學生的實踐鍛煉能力十分重視,要增強學生的德育教育,幫助學生全面發展。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當中綜合教材進行拓展,為學生傳遞體育精神。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為了保證學生能夠更加良好的掌握到體育知識以及體育技能,要保證理論與實踐課程結合。教學當中,教師要創新教學方法,應用良好的教學方式。學生學習同樣的內容時,要按照學生的個性差異進行針對性的教學,讓學生應用不一樣的練習方式達到最后的目的。從過去灌輸式教學方式朝著自主、探究合作的方式轉變,指導學生創新、自主學習,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利用分層教學方式,把水平不同的學生進行分開練習,給學生提供不同的學習任務,避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失去學習興趣。還能夠應用組內互助的模式,同質分組之后,讓水平較高的學生充當小老師幫助水平低的學生一同進步,這樣不但可以讓學生養成互幫互動、團結友愛的品質,而且可以加強學生責任感,發揮體育課德育教育的價值。

(五)提高體育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

高校體育事業未來發展的成功失敗直接被教師的素質決定。增強高校師資隊伍建設力度,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是改革與發展高校體育的基礎前提。新時代背景下,要具備優秀的高校體育師資隊伍,才可以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為了有效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要從根本上做起,嚴格控制教師錄用。然后增強對教師的培訓力度,利用培訓來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以及教學技巧,保證教師學會如何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何讓學生主動的參與到體育學習當中,如何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的錯誤及時進行糾正等等。利用培訓保證教師掌握教學理論知識以及教學技能,保證教師可以從單純的技術型朝著復合型轉變,幫助素質教育順利開展。

總之,開展素質教育以來,體育教學備受關注,體育教學對改善學生學習狀態、確保學生身心健康方面提供了重要的作用??墒歉咝sw育教學當中依然存在很多問題,所以高校體育教學改革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且提供充足的資金、優化課程體系、改革創新教學方法、提高體育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便于更好的開展教學工作,推動學生健康發展。

[1]盧臣.體育課程改革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學方法創新策略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7(11):108-109.

[2]麥碧紅,朱健文.基于終身教育視角下高校體育教學創新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7,7(18):3-4.

[3]胡啟良,王云玲.休閑教育理論視角下的高校體育教學設計[J].山東體育科技,2017,39(02):60-64.

[4]郭鳴威.素質教育背景下技工院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分析[J].新校園(上旬),2017(03):71-72.

[5]王廣,關宇.素質教育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探究——以足球課程為例[J].當代體育科技,2017,7(06):96-97+99.

[6]李鵬偉,林阿利.素質教育背景下的高校體育及師資隊伍建設路徑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33(01):137-138.

[7]魏佳.素質教育背景下體育教學改革現象及思路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6(08):150-151.

[8]石海燕,卜凡凡.素質教育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現狀及對策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6(06):111-113.

猜你喜歡
素質教育體育課程
不忘初心,落實素質教育
數字圖像處理課程混合式教學改革與探索
提倡體育100分 也需未雨綢繆
軟件設計與開發實踐課程探索與實踐
大學素質教育的實施策略
為什么要學習HAA課程?
A—Level統計課程和AP統計課程的比較
我們的“體育夢”
思想政治課與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實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