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用型本科院校漢語國際教育“一流專業”建設的難點與對策

2018-01-29 10:22檀晶晶
新教育時代·教師版 2018年46期
關鍵詞:一流專業漢語國際教育應用型本科院校

檀晶晶

摘 要:“雙一流”高校要率先建成一流專業,應用型本科院校也要結合辦學特色努力建設一流專業。本文分析了當前應用型本科院校漢語國際教育“一流專業”建設的難點,提出了應用型本科院校漢語國際教育“一流專業”建設的對策。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院校 漢語國際教育 一流專業

伴隨著“漢語熱”在全球范圍內的日益升溫,漢語國際教育專業迅猛發展。面對當前超過500萬的海內外漢語教師的巨大缺口,僅憑重點院校去培養和輸送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專門人才是遠遠不夠的。2012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將專業名稱由“對外漢語”調整為“漢語國際教育”。至今全國已有300余所高校開設了漢語國際教育專業,范圍覆蓋近30個省區、直轄市。這其中既有以研究為主的重點高校和普通高校,也有很多應用型本科院校和民辦院校,專業每年招生人數已達到1.8萬左右。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在規模迅速擴張的同時,由于很多院校對辦學條件、定位、特色等問題缺少充分的分析與思考,辦學中陸續呈現出一系列問題。正如北京大學崔希亮教授所言:“在當前漢語國際教育的新形勢和學習者的多元化需求下,對外漢語專業在課程設置、教學實踐、就業‘出口等方面還存在著制約的瓶頸?!?[1]

一、應用型本科院校的“一流專業“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2018年5月2日,習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中再次強調:“當前,我國高等教育辦學規模和年畢業人數已居世界首位,但規模擴張并不意味著質量和效益增長,走內涵式發展道路是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專業是人才培養的基本單元,是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培養一流人才的‘四梁八柱。是不是只有一流的大學才能辦一流的專業?普通高校,尤其是應用型高校能否在當前的“一流”專業建設中有所作為?應用型高?!耙涣鳌睂I建設的標準又是什么?2018年6月21日,教育部長陳寶生在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堅持以本為本,推進四個回歸,建設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中明確回答了這三個問題:“ ‘雙一流高校要率先建成一流專業,應用型本科高校也要結合辦學特色努力建設一流專業?!彼€指出:“建設高等教育強國需要各類人才,我國有一大批應用型高校,要根據辦學傳統、區位優勢、資源條件等,緊跟時代發展,服務地方需求,在應用型人才培養上辦出特色、爭創一流?!奔热粦眯捅究圃盒T凇耙涣鳌睂I建設上也大有可為,那么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如何培養滿足國際社會需求的漢語教師和中外文化交流人才,如何在專業建設的現有基礎上破解難題找出對策,便值得我們去深入思考與探索。[2]

二、應用型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當前建設的難點

1.專業人才培養定位不準確

人才培養的定位與目標是構建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依據,也是專業立足的根本。目前全國開設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院校眾多,很多院校急于推出新專業,缺乏對專業辦學條件與特色的分析與論證,人才培養模式多參照或照搬其他院校,缺乏院校特色。又由于此專業在不同高校隸屬的院系不同,也導致人才培養的定位千差萬別,不夠準確。[3]

2.課程設置不夠合理

課程設置是專業總體設計中的重要環節,是人才培養目標得以實現的重要保障。目前很多院校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課程設置不夠科學合理,有些就是漢語和英語的簡單相加,缺少針對性和規范性。且能滿足學生發展需求的選修課較少,尤其是中華才藝類和第二語言課堂教學類的課程。

3.實習實踐環節薄弱

從課程內的角度來說,很多課程沒有配備足夠的實踐教學環節,導致學生對知識的學習與掌握始終停留在書本階段,沒有切實轉化為技能,尤其是第二語言教學法類的課程。從課程外的角度來說,不少院校盲目上馬新專業,沒有考慮到本校根本沒有或很少有外國留學生,缺少實習基地,而對外漢語教學方面的實習實踐恰恰是專業發展的一個剛性條件。[4]

4.學生就業沒有優勢

由于高校教師聘用條件的學歷限制,漢語國際教育專業本科生的就業對口率一直偏低。但學生就業的難題不止體現在對口率的問題上,在公務員招考、企事業單位招聘中,與其他專業學生相比,本專業學生常常會遭遇不被認可的專業歧視問題,在就業中沒有優勢。

5.師資力量不足,資源投入不到位

目前一些應用型院校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師資力量不足,教師的學緣結構比較復雜,既有中文出身的,又有外語出身的,還有教育學、管理學等不同學術背景的,缺少科班出身的對外漢語教師,尤其是具有博士學歷的漢語國際教育領域的專門人才。此外,一些學校還存在著辦學資源投入不到位和領導、教師、學生精力投入不到位的問題。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建設仍處在艱難爬坡中,這些問題既有硬件方面的問題,也有軟件方面的問題。[5]

三、應用型本科院校漢語國際教育“一流專業”建設的對策

1.明確人才培養目標與辦學定位,充分體現院校特色

根據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介紹(2012年)》,漢語國際教育專業旨在培養“掌握扎實的漢語國際基礎知識,具有較高的人文素養,具備中國文學、中國文化、跨文化交際等方面的專業知識與能力,能在國內外各類學校從事漢語教學,在各職能部門、外貿機構、新聞出版單位及企事業單位從事與語言文化傳播交流相關工作的中國語言文學學科應用型專門人才?!睉眯驮盒T谥朴喨瞬排囵B目標時,還要注意緊跟時代步伐,服務地方經濟,充分體現出院校特色,尤其是要考慮學校的地緣優勢和資源條件等,如東北內陸地區可以重點考慮發展與韓、日、俄、蒙等國家的交流合作。

2.優化課程設置,突出專業特色

課程是人才培養目標實現的保障。應用型高校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課程設置應該科學排布語言、教學、文學、文化、外語等幾大板塊,在打好漢語、英語基礎的同時,不能忽略對外漢語教學法、教育心理學、跨文化交際等專業課程的安排。在優化課程設置的同時,還要突出專業特色,根據條件開設一些中華才藝、第二語言教學、考研專題等不同類型的選修課,以滿足學生多方面的發展需求。

3.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和實習基地建設

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培養從事語言文化教學、傳播、交流工作的應用型專門人才。這一目標的實現必須有一套完整的實踐教學體系來保障。一方面,課程要結合各自的內容與特點設置必要的實踐教學環節,讓學生在課程實踐中習得各項技能,提升教學能力與跨文化交際能力。另一方面,應用型高校應大力發展留學生教育,為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學生提供必要的校內實習環境,同時積極探索其他留學生培訓機構、中小學教育機構、中外合資企業等實習基地的建設。

4.更新就業觀念,消除就業歧視,積極拓寬就業渠道

在大學教育由精英化、大眾化到普及化的今天,本科畢業生就業對口率的問題并不是只有漢語國際教育這一個專業存在。事實上,放眼世界范圍內的大學本科人才培養,專業對口率也不是評價人才培養質量的唯一標準,因而首先應該更新就業觀念。國家層面應增強社會各界對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認知與了解,企事業單位在招聘中應消除專業歧視,賦予漢語國際教育專業與其他專業相同的地位。于此同時,應用型高校在學生就業指導方面也要善于挖掘漢語國際教育專業交叉應用型學科復合型人才的特點,積極為學生拓寬就業渠道。

5.加大專業資源投入,創新師資隊伍的培養機制

應用型院校應結合辦學條件在專業建設中加大資源投入,制訂引進有實踐創新精神的雙師型教師的條件,出臺教師訪學、培訓、進修、掛職、支教等培養機制,鼓勵教師積極參加業務學習,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制度,創新師資隊伍的培養機制。

參考文獻

[1]漢語國際教育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網絡(http://www.xzbu.com/1/view-5450162.htm)》.

[2]王麗,漢語國際教育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J].語文建設,2013,11.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介紹[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4]張煒;袁占亭;劉獻君;盧嘵中;馬陸亭,努力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筆談)[J].中國高教研究,2018-07-20.

[5]孔桂英,地方高校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創新性人才培養模式的機制創新研究[J].教育觀察(上半月),2017-02-13.

猜你喜歡
一流專業漢語國際教育應用型本科院校
航空專業建設中的國際“一流”標桿研究
“雙一流”背景下高職專業文化建設現狀與反思
“雙一流”背景下高職專業文化建設現狀與反思
高職院校一流護理專業建設的思考與對策
漢語國際教育中教師利用對學生的正面評價促進教學
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構建研究
漢語國際教育中開展合作學習時教師應發揮的作用
淺談漢語國際教育中的拼音教學方法
高職與應用型本科院校協同開展技術應用型本科教育課程銜接的探析
社會參與美國社區學院治理及對中國應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的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