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化教學模式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2018-01-31 06:57劉冠群
考試周刊 2017年103期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模式實際應用高中化學

摘 要:在新課程理念下,教師需要創新教學模式,引入生活化教學理念,讓課堂活躍起來,一方面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深化對化學知識的理解與認知;另一方面還能將這些理論知識融入到實踐教學中,讓學生從現實生活現象內化化學知識以及其與人類生活之間的關系,從而提升高中化學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模式;實際應用

高中化學是一門較為抽象,且公式定理較為繁多的學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因為較難理解而放棄學習或恐懼學習。教師只有讓化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才能使知識更加直觀化、形象化,也更容易調動學生學習與探索的積極性與興趣。

一、 在高中化學中應用生活化教學模式理論依據

一方面在《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改革中明確提出化學學科應當與社會生產、學生生活實際緊密的結合起來,并強調高中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與閱歷?;诟咧猩延械恼J知背景,高中教師應當積極與學生熟悉實際生活結合起來,靈活與巧妙地將化學理論知識貫穿到實際生活中,才能讓學生更容易理解與內化學科知識,并提升學生應用化學學科知識的能力,學會去用化學知識解決問題、分析問題,繼而符合新課標對培育綜合素質人才的要求。

作為我國著名的教育學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的先進教育理念,他認為一切學科知識都起源于實踐,生活中其實就蘊含著非常豐富的學科知識與教學資源,教師應當將學科知識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實踐生活中進行主觀能動性的認知與理解。陶行知所提出的“生活即教育”決定了高中化學對生活化教學模式的實施的必要性。

二、 引入生活自然現象,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啟迪學生思維

化學知識在生活中到處都有體現,教師應當留心生活中有關于化學反應的現象,從自然現象到生活常識入手,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引導學生對化學原理的思考與探究。比如在學習臭氧性質時,在上課前,教師可以先發制人,提出問題:為什么下雨過后,同學們會覺得空氣格外清新呢?學生們就會迫切想知道這些自然現象究竟是如何產生的。當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與求知欲后,教師就可以通過臭氧性質的講解,總結出這種自然現象存在的化學原理:下雨過后我們之所以會感覺到空氣清新,一方面是因為雨水可以沖刷灰塵,起到凈化空氣的作用,另一方面雷電還能將部分空氣中的氧氣轉化為臭氧,而且臭氧具有很好的消毒與殺菌的作用,從而會讓雷雨過后的空氣變得格外清新。如果教師只是單純的講解臭氧的性質,同學們很容易對內容感到枯燥,并不會對臭氧的性質產生直觀的印象與理解,只是對理論知識做著機械性的理解與記憶,同樣也很難與生活中的自然現象聯系到一起。通過教師采用生活化教學模式,使課堂氛圍更加活躍,更能讓學生明白化學原理在生活中的應用以及價值所在,進一步激發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與欲望。

(一) 用化學知識解決生活疑問,培養學生知識應用以及獨立思考的能力

高中化學涉及較多復雜且繁多的化學原理與公式,學生難免會碰到一些無法解答的難題與化學原理,如果只是純粹的掉書袋講解,學生即使理解了,也不能將化學原理以及知識靈活掌握與應用。因此教師就可以從生活中入手,發現解決疑難點的方法與途徑,讓學生在對知識內化的過程中,還能從中培養自己獨立思考與觀察生活的能力,繼而發現化學知識的應用價值。例如在學習完溴化銀可以被用來制作膠卷的感光材料之后,學生對這個原理認識還不夠深刻,教師就可以結合現實生活中的一款變色眼鏡變色原理進行講解:變色眼鏡在制作時,工匠會在其中加入適量的氧化銅與溴化銀的晶粒,當強光照射到鏡片時會將溴化銀分解為Br2和銀,得出方程式:2AgBr強光2Ag+Br2,銀的存在將會加深鏡片的顏色。當光線變弱時,Br2和銀又受到氧化銅的催化,從而生成溴化銀,得出方程式:2Ag+Br2催化劑2AgBr,鏡片的顏色又會隨之變淺。從中可以說明,變色眼鏡的變色過程,其實是溴化銀的分解與化合的循環過程。通過教師巧妙的將生活實際問題用化學知識解答出來,學生不僅能夠養成認真觀察、主動探究的能力,還能夠不斷啟發思維,學會分析問題,探索問題的本質,掌握化學知識的應用能力。

(二) 糾正錯誤生活常識,幫助學生正確運用化學知識

生活常識中有很多啟示存在著錯誤的化學解釋,教師可以把它當做反面教材,糾正學生對生活常識的一些錯誤觀念與認知,正確理解與運用化學知識。例如絕大部分人認為食品中的添加劑是化學合成物質,都對人體有害,因此不應當吃這些含有添加劑的食物。但是這是一種片面的觀點,它否定了所有的化學合成物質,因為不是所有的化學合成物質都對人體有害,還有些添加劑可以起到保障食物質量的作用。有些食物如果不采用防腐劑進行保護,將引發食物發霉等質變,從而引發疾病或中毒等現象。在教師的講解下,學生將會抱著更加科學的眼光來審視生活常識,用化學知識去分析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與現象,養成敢于質疑與創新精神,同時還能正確認識與理解化學知識。再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如何運用化學原理取出水壺中的水垢。通過學習,學生知道水垢是因為在加熱條件下水分中的HCO-3、Ca2+、Mg2+會產生化學反應形成兩種新的化學合成物質——Mg(OH)2與CaCO3,因此我們就可以運用酸堿中和的原理,使這兩種化學合成物質與食醋產生化學反應,從而起到消除水垢的效果。

三、 結束語

基于新課標與陶行知的教學理念下,高中化學教育應當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只有將教學融入生活中,才能真正讓學生學會應用理論知識,讓化學知識去服務于生活。

參考文獻:

[1] 梁慶,羅歡.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應用生活化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思考[J].西部素質教育,2016,2(2):157-157.

[2] 童建娣.高中化學教學中生活化教學模式實施策略分析[J].吉林教育:綜合,2015(4):61-62.

[3] 張小明.生活化教學策略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5(16):132-132.

[4] 朱文發.生活化教學模式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運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7,3(12):238-238.

作者簡介:

劉冠群,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浦第四中學。endprint

猜你喜歡
生活化教學模式實際應用高中化學
高中化學高效學習之復述策略
NOBOOK虛擬實驗在高中化學的應用
分類法在高中化學中的應用
淺談初中數學教學的生活化
鄉鎮基層醫院住院患者抗生素應用情況分析
初中英語閱讀生活化教學模式探析
高中化學學習中錯題集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