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馬克思資本主義生態批判思想的實踐意蘊

2018-02-07 10:19
中共四川省委黨校學報 2018年2期
關鍵詞:非人類中心主義異化

羅 川

(重慶郵電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重慶南岸 400065)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1],馬克思的資本主義生態批判思想,對于指導我們建設美麗中國、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啟示意義。馬克思始終堅持從實踐出發,而不是從抽象或直觀出發,去解釋、批判和超越資本主義生態問題。對資本主義生態問題的實踐解釋、對資本主義生態問題的實踐批判和對資本主義生態問題的實踐超越構成了馬克思生態批判思想的主要意蘊,是新時代建設美麗中國需要始終堅持的指導思想。

一、對資本主義生態問題的實踐解釋

從18世紀60年代開始,工業革命在英國、德國、法國等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相繼發生,并于19世紀30年代基本完成。伴隨著以蒸汽機的發明和廣泛應用為標志的工業革命的發生,焦炭、冶金等工業迅速發展,廢水、廢氣、廢渣大量產生;蒸汽機的普及,煤煙不經處理而大量排放;工業革命后,大工業體系、大城市相繼出現,人口從農村開始向城市聚集,生活垃圾大量產生,人與自然之間的新陳代謝出現裂縫,人們的生活、工作環境日益惡化。然而,這只是資本主義生態問題的一個縮影,資本主義的生態問題不僅僅出現在工業領域,農業領域、消費領域也出現了嚴重的環境問題。從19世紀中葉開始,馬克思就洞察到資本主義社會普遍存在的生態問題,并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資本論》、《英國工人階級狀況》、《自然辯證法》、《反杜林論》等著作中進行了揭露和解釋。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生態問題的解釋方式既與人類中心主義不同,又與非人類中心主義不同。

人類中心主義秉持“主客二分”的思維方式,認為人是主體,其他自然存在物是客體,人相對于其他自然存在物來說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因此主張一切以人的利益為中心,以人的利益來衡量其他自然物的價值,把人與自然擺到了對立的位置上。在他們看來,資本主義生態問題的根源是人類對人與自然關系的錯誤認識,即人類中心主義價值觀,而不是人類利益本身。如果人類認識到,其利益的實現離不開自然界,那么人類中心主義立場就不會必然導致人類對自然界的掠奪與主宰。他們認為,資本主義生態問題的根源不在于人類中心主義價值觀,而是那種認為自然界除了為人類存在外別無內在價值的自然界的專制主義。人類要生存和發展不能丟掉自身的利益,堅持人類中心主義并不排斥對自然環境的保護,因為保護自然環境從根本上說也是保護人類自身的利益。正是對自然界價值的忽視導致了資本主義生態問題。非人類中心主義反對主客二分,認為人與自然是統一的整體,主張人類不應該存在凌駕于自然之上的特權,人類與其他自然存在物一樣,都是整個生態系統的一員,因此應該平等地對待生態系統中的其他成員。但是,非人類中心主義把人與自然的統一關系簡單地理解為認識與被認識、改造與被改造的關系,沒有看到人與自然關系背后所隱藏的更本質、更深刻的人與人的關系。因此,雖然非人類中心主義反對主客二分,提出了人與自然相統一的思想,但是這種統一是抽象的統一,是脫離人的實踐的統一。這就決定了他們對資本主義生態危機的解釋并不科學,不能揭示資本主義生態危機產生的根源。在他們看來,導致資本主義生態危機的根源是科學技術和理性主義,因此認為,反對科學技術,反對理性主義,就能從根本上解決生態問題。

人類中心主義的理論基礎是人道主義,非人類中心主義的理論基礎是自然主義?!叭祟愔行闹髁x與非人類中心主義在對待人與自然的關系時都陷入了‘非此即彼’的相對主義旋渦,即沒有從實踐出發理解和揭示人與自然的改造和被改造關系”[2]。無論是人類中心主義還是非人類中心主義,在解釋資本主義的生態問題時,采取的都是形而上學的思維,即主客對立(人類中心主義的思維方式)或抽象統一(非人類中心主義的思維方式)的思維,或把資本主義生態問題解釋為人與自然關系的認識問題,或把資本主義生態問題解釋為科學技術和理性主義的發展問題,而沒有從實踐出發去把理解和闡釋資本主義生態問題。馬克思批判吸收了人類中心主義和非人類中心主義的合理成分,從實踐出發對資本主義的生態問題作出了科學合理的解釋,認為生態問題本質上說是實踐的問題,即在實踐中產生、在實踐中發展和在實踐中予以解決的問題。在資本主義社會,生態問題產生的根源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與工農業生產相結合導致了生產的反生態性,主要表現為“異化勞動”的反生態性。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與消費相結合導致了消費的反生態性,主要表現為“異化消費”的反生態性??梢?,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生態問題的解釋不是空洞的和抽象的,而是具體的和現實的,因而也是科學的和合理的??傊?,馬克思從實踐出發既批判了人類中心主義以人道主義為理論基礎,解釋資本主義生態問題的主客對立思維方式,也批判了非人類中心主義以自然主義為理論基礎,解釋資本主義生態問題的人與自然抽象統一思維方式,找到了資本主義生態問題根源,即作為實踐的集中表現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由此而實現了在解釋資本主義生態問題上的人道主義與自然主義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二、對資本主義生態問題的實踐批判

馬克思沒有僅僅滿足于對資本主義生態問題的解釋。他在解釋資本主義生態問題的同時,已經著手于批判資本主義生態問題。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生態問題的實踐批判與他對資本主義生態問題的實踐解釋密切相關。沒有對資本主義生態問題的實踐解釋,就沒有對資本主義生態問題的實踐批判。人類中心主義與非人類中心主義秉持主客二分和人與自然抽象統一的思維方式,缺乏對資本主義生態問題的實踐解釋,無法把握資本主義生態問題的實質。相應地,他們在批判資本主義生態問題時僅僅停留在抽象的價值觀層面,沒有深入到實踐層面即生產方式層面。人類中心主義在解釋資本主義生態問題時,把矛頭指向了對人與自然關系的錯誤認識上,認為人類中心主義價值觀不是造成生態問題的根源,造成生態問題的根源是人類沒有認識到自然對其生存和發展的意義,由此才導致了他們對自然界的掠奪式主宰。人類中心主義不承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必然會導致生態問題,認為對資本主義的生態批判,最根本的是對人與自然關系錯誤認識的批判;非人類中心主義或者把傳統倫理與生態學基本規律、生態學基本原理相結合,引出生態倫理,如生態中心論;或者把人際倫理移植到了人與其他自然存在物的關系上,如動物權利論、動物解放論等。非人類中心主義立論的哲學基礎是“自然權利論”和“自然價值論”。在他們看來,正是人類中心主義價值觀導致了人與自然矛盾的激化,產生了生態問題。生態問題的產生并非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必然結果,而是人類中心主義價值觀的必然產物。批判資本主義生態問題的關鍵不是批判資本主義制度本身,而是批判人類中心主義價值觀??梢?,人類中心主義和非人類中心主義對資本主義生態問題的解釋及由之而決定的對資本主義生態問題的批判都是錯誤的。他們對資本主義生態問題的批判僅限價值觀層面。資本主義生態批判的關鍵不是價值觀批判,而是生產方式批判?!榜R克思主義實踐的思維方式強調了以實踐為中介的自然與社會的雙向互動的聯系”[3]。以實踐的思維方式為基礎,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生態批判超越了人類中心主義和非人類中心主義,實現了價值觀批判向生產方式批判的躍升。

一是從實踐出發對資本主義工業生產的生態批判。馬克思對工人的生產生活環境展開了現象批判,即對工人惡劣的生產生活環境以及工業化導致的“工業黑化”現象進行了披露。所謂工業黑化現象指的是資本主義工業化過程中,灰色類型的蛾類昆蟲逐步被黑色類型的蛾類昆蟲所取代的現象。這是自然選擇在生物進化中應用的實例,反映了生態惡化的現實。在此基礎上,他對資本主義工業生產的反生態性展開了本質批判,認為“資本邏輯”是導致資本主義生態問題的根源,資本的合乎目的的活動只能是不斷實現自身的增值。對資本主義工業生產的生態批判最根本的是對“資本邏輯”的生態批判。此外,馬克思還對異化勞動展開了生態批判,認為在資本主義社會,工人的勞動是異化的勞動,即工人勞動的產物不受工人支配,成了奴役、支配工人的力量。異化勞動的四個表現——工人與自己生產的勞動產品的異化、工人與自身勞動的異化、工人與自己類本質的異化和人與人關系的異化,會進一步激化人與自然的矛盾,加劇資本主義生態問題。

二是從實踐出發對資本主義農業生產“的生態批判。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農業生產反生態性的根源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與農業生產的結合。在此基礎上,馬克思對資本主義農業生產展開了生態批判。第一,對貫穿資本主義農業生產始終的“資本邏輯”的生態批判。馬克思指出:“合理的農業同資本主義制度不相容?!盵4]對資本主義農業生產生態批判的核心是對“資本邏輯”的批判;第二,對資本主義主義農業生產中普遍存在的“土地異化”現象的生態批判。異化視域下的人與土地的關系不是土地服務人、發展人的關系,而是土地限制人、悖離人的關系,對“土地異化”的生態批判是馬克思對資本主義農業生產生態批判的重要維度。第三,對資本主義農業生產導致的“物質變換裂縫”現象的生態批判?!拔镔|變換裂縫”指的是人類不合理地改造自然、改造社會和改造自身所導致的人與自然內部各要素之間物質變換中斷的現象?!拔镔|變換裂縫”成為資本主義生態問題的重要表現形式。馬克思從“土地異化”、“資本邏輯”、“物質變換裂縫”三個主要方面對資本主義農業生產展開的生態批判始終沒有脫離實踐這一場域。

三是從實踐出發對資本主義異化消費的生態批判。實踐既包括生產實踐,也包括消費實踐。對資本主義生態批判,既包括對資本主義生產的生態批判,也包括對資本主義消費的生態批判。馬克思對資本主義消費的生態批判主要包括兩層意蘊:首先,對異化需要的生態批判。需要是消費的起點,需要引起消費。需要是基于一定生產方式的人的實踐的產物。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使人的需要異化為“粗陋化”、“片面化”、“物化”和“工具化”的需要,而人的需要的“粗陋化”、“片面化”、“物化”和“工具化”使人與自然的關系失衡,進而出現了生態問題。其次,對異化消費的生態批判。異化消費也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產物。在資本主義社會,一方面,人的消費成為服務資本的工具,另一方面,人的消費表現為人對物及對象的片面占有。人的消費成為服務資本的工具,產生和加劇了生態危機。人對物及對象的片面占有,破壞了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

總之,馬克思沒有立足抽象的價值觀層面對資本主義展開生態批判,而是立足實踐,以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為核心,從資本主義農業生產、資本主義工業生產、資本主義異化消費三個方面,對資本主義生態問題展開了全面、徹底和科學的批判,從而超越了人類中心主義和非人類中心主義的生態批判思想。

三、對資本主義生態問題的實踐超越

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指出:“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盵5]人類中心主義和非人類中心主義都給出了資本主義生態問題的解決之道。其解決之道與他對資本主義生態問題的解釋和批判一脈相承,是抽象的和無法付諸實踐的。人類中心主義肯定了人的實踐,即人類能動地改造自然的雙重對象化活動,沒有把人類看作是只能消極地適應自然的動物,這是人類中心主義的一大進步。但是,人類中心主義并沒有從實踐出發解釋和批判資本主義生態問題。比如,人類中心主義認為,資本主義生態問題是與資本主義制度及其生產方式無關的問題,其產生主要源于人類對人與自然關系的錯誤認識,不是人類利益本身,即不是非人類中心主義所說的人類中心主義價值觀。因此,對資本主義生態批判的關鍵是對這種錯誤認識的批判。相應地,超越資本主義生態問題的根本出路是改變人類對人與自然關系的錯誤認識,從人類的共同利益出發審視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即以人類共同利益作為評判人與自然關系是否處理“得當”的價值尺度,以此來約束、調整人類對自然的態度和行為;非人類中心主義在解釋資本主義生態問題時,只看到了人與自然之間的簡單的認知與被認識、改造與被改造的關系,沒有看到其背后所隱藏的更深刻、更本質的人與人的社會關系,因而沒有科學解釋資本主義生態問題。在對資本主義生態問題的批判上,由于他們沒有看到人與自然關系背后所隱藏的、以人的生產實踐為基礎形成的人與人的社會關系,因此,他們對資本主義生態批判的矛頭主要指向人類中心主義價值觀,而沒有涉及這種價值觀產生的實踐基礎,即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相應地,他們也不可能找到走出資本主義生態危機的根本出路。

由此可見,人類中心主義和非人類中心主義提出的資本主義生態問題的解決之道,都只停留于認識論或價值觀層面,而沒有觸及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馬克思從一開始就把人與自然的關系置于資本主義制度及其生產方式下進行分析,并以之作為對資本主義生態批判的切入點,這樣在理解、闡釋和評價資本主義生態危機的根源、出路等問題時就有了科學的理論基礎和堅實的實踐支撐,既找到了導致資本主義生態危機出現的根源,即“資本邏輯”操縱下的資本主義工農業生產和“資本邏輯”操縱的人的“異化消費”。同時,又找到了擺脫資本主義生態問題的出路,即以革命的實踐推翻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建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主義生產方式,擺脫“資本邏輯”對社會生產和人的消費的控制,使生產和消費不再為剝削階級服務,而是為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服務??梢?,馬克思不像“人類中心主義”和“非人類中心主義”那樣,只是脫離了實踐、抽象地議論資本主義生態危機的解決方式,而是始終堅持從實踐出發,解決資本主義生產和消費下人與自然的對立問題。馬克思所言說的社會主義生產方式,不同于蘇聯模式的社會主義生產方式,因為其發展目標不是單純地指向經濟的高速增長,而是指向每一個人的自由全面發展。馬克思有關社會主義生產方式的特征的論述非常多,其核心是:社會主義生產要按比例進行,避免盲目生產。馬克思指出,要想得到滿足不同需要的產品量,就必須要按照一定比例分配社會勞動,這是自然規律,是不能改變的,“能夠發生變化的只是這些規律借以實現的形式”[6]。也就是說,要滿足社會成員的需要,就必須按照一定比例分配勞動,這是自然規律,因而是必然的、不可改變的,但是自然規律借以實現的形式即生產方式在不同的歷史發展階段具有不同的表現。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勞動、自然資源等沒有按比例投入生產,因而出現了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而在社會主義生產方式下,“社會調節著整個生產”,不會出現資本主義社會因盲目生產而導致的生態問題??傊?,馬克思從實踐而不是從抽象的價值觀出發,把資本主義生態危機的根本解決之道訴諸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徹底變革,從而超越了人類中心主義和非人類中心主義的生態批判思想。

馬克思的資本主義生態批判思想是實踐解釋、實踐批判與實踐超越的統一。其中,實踐解釋是前提,實踐批判是核心,實踐超越是旨歸。三者以實踐為基礎統一于馬克思資本主義生態批判思想之中。對資本主義生態問題的實踐解釋、對資本主義生態問題的實踐批判、對資本主義生態問題的實踐超越,構成馬克思資本主義生態批判思想的主要意蘊。這些思想對我們澄清各類環境思潮,科學審視當今世界的生態問題,進而建設美麗中國都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參 考 文 獻〕

[1]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N].人民日報,2017-10-28 (01).

[2]段紅玉.人類中心主義生態觀的深度消解——杰克·倫敦《荒野的互換》的生態解讀[J].東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5).

[3]周在娟.科學的整體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認識論之根[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2).

[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37.

[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9.

[6]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0.

猜你喜歡
非人類中心主義異化
超越霸權中心主義——主權平等的第三世界歷史經驗
“非人類紀”的星際藝術及宇宙媒介——答林萬山
農村聘禮的異化與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視角
商品交換中的所有權正義及其異化
上海首家“非人類”餐廳
從異化看馬克思對人類解放的設想
習近平外交思想對“西方中心主義”的回應與超越探析
環境哲學視域下的人類中心主義辨析
當前大眾文化審丑異化的批判性解讀
論當代不分類屬的本體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