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戰時期在東南亞抗擊日寇的“華僑兵”

2018-02-07 15:27林曙朝
文史月刊 2018年1期
關鍵詞:義勇軍日寇華僑

林曙朝

1942年12月8日,日本襲擊美國珍珠港海軍基地,挑起太平洋戰爭;同時大舉南下,進犯、占領東南亞各國。英、法、荷蘭守軍聞風喪膽,節節敗退,很快就相繼宣布投降。在日寇鐵蹄的踐踏下,東南亞華僑已經不可能像以前那樣公開進行支援祖國的抗日救亡運動。那些曾經領導華僑從事抗日救國活動的華僑社團領袖及其骨干人物,有的被迫流亡,有的被日寇逮捕投入集中營,有的慘遭殺害。整個東南亞籠罩在日本法西斯制造的血腥恐怖之中。

東南亞華僑為了保衛自己生存的家園,同當地人民同仇敵愾,團結一致,以各種方式,投身當地的抗日軍事武裝,開展游擊戰爭,或秘密配合盟軍進行情報搜集活動和聯絡工作。下面介紹在東南亞浴血抗擊日寇的幾支“華僑兵”軍事武裝。

星華抗日義勇軍

星華抗日義勇軍從是由馬來亞共產黨倡導、由新加坡華僑抗敵動員會民眾武裝部出面組織的、戰斗員全部由“華僑兵”組成的抗日軍事武裝,兵力有1300人。

1941年12月8日,日寇入侵馬來亞,在哥打峇魯登陸,以破竹之勢進擊英軍,新加坡形勢十分危急。英國政府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應允僑團各界人士的要求,協議承認馬來亞共產黨的合法地位,釋放被囚禁的政治犯,接受了馬共武裝民眾參與抗日的主張。于是,由新加坡華僑抗敵動員會民眾武裝部出面,組織了一支戰斗員完全為當地華僑的星華抗日義勇軍。英方派達理上校擔任義勇軍司令,但不允許義勇軍作為獨立的戰斗部隊進行編制,不承認馬共在義勇軍中的領導地位,不發給正規軍服,只配給少量的落后武器,卻要求他們開赴前線,參加新加坡保衛戰。

心系僑胞生命財產安危的僑領陳嘉庚先生對英當局此舉十分反感。他說:“英兵至少尚有五到七萬人,何須派此絕未訓練之華人往前線。不但此一千人將就死地,敵人入境必因此多殺許多華僑。英政府此舉,最為狡猾殘忍,實可痛心?!保ㄒ姟赌蟽S回憶錄》)

星華抗日義勇軍的成立,有個關鍵人物,就是新加坡華僑抗敵動員會民眾武裝部主任林江石。他本名黃伯遂,又名老黑,原籍廣東增城。出身貧苦,年幼失學。打工之余刻苦學習,自修完中學課程,并通曉英文?!捌咂呤伦儭北l后,熱心參加當地僑界的抗日活動。1934年加入馬來亞共產黨。1940年調任新加坡市委書記,為馬共中央委員。1941年3月因“參加非法活動”被英當局逮捕投入監獄。日寇南侵后,才于1941年12月底被釋放,立即被推舉為新加坡華僑抗敵動員會民眾武裝部主任,全身心投入星華抗日義勇軍的組織和領導工作。

1942年1月31日深夜,英軍政治部長通過電話請林江石主任談話,稱:“柔佛英軍已撤回星洲,柔佛長堤已炸斷,明天新加坡保衛戰將開始。當局已決定死守星洲,至流盡最后一滴血。星華義勇軍應立即集中,開赴前線,協助當局保衛星洲?!?月1日,林江石主任乃發布命令,將義勇軍集中于設在南洋華僑師范學校的司令部,進行正式編隊。首先是編第一連,連長由英軍官擔任,按方言籍貫編了3個排,第1排為廣府籍,第2排為潮州籍,第3排為客家籍。隨后又編了第2連、第3連、第4連……共編了7個連。連隊的黨代表由民眾武裝部委派,名義是連隊的政治指導員。在編制隊伍的同時,義勇軍總部邀請一名中國的軍官擔任教官,進行操練。

2月4日,義勇軍總部舉行出征前的誓師大會。林江石主任做了動員報告,達理上校也講了話,各人民團體代表給予熱情鼓勵。

義勇軍投入戰斗以后,在丹絨百葛碼頭貨倉中彈起火的救援中,在港口水道巡邏時對敵艇發動的突襲中,在增援守軍阻擊日軍的戰斗中……盡管準備簡陋、缺乏實戰經驗,但戰斗意志堅強,不怕苦不怕死,因此都有不俗的表現和可圈可點的戰績。據《大戰與南僑》中《星華義勇軍總部報告抗敵經過》記載:“第二連奉命出發至裕廊前線,與敵血戰4日,進攻幾十次,給予敵方重大損害。第三連防守巴絲班讓沿海,初時敵數次登陸未遂,最后在大炮機槍和空軍掩護下登陸,我軍彈盡糧絕后退。第四連第三排救援巴絲班讓前線陣地,并援助第二連作戰。敵方利用馬來人奸細及一部分投降印軍作引導,由低空掃射,層層緊縮包圍圈,并用大炮重機槍猛烈攻擊。我軍被圍得水泄不通,在彈盡糧絕之危急時,展開殊死戰。我軍被圍陣亡與傷害情形慘重,不得已由各陣地退出……”又據《新加坡簡史》記載:“2月1日,義勇軍集中,4日開赴前線?!械鸟v扎在前沿戰略要地裕廊十八碑,面對新山;有的防守在新加坡要沖林厝港十九碑半;有的到巴絲班讓十三碑和后港樟宜一帶。從5日至7日,裕廊和林厝港義勇軍全殲敵橡皮艇30多艘,打沉日艇3艘。8日晨,日軍發動全線進攻,義勇軍奮戰一晝夜。9日被圍,退至武吉知馬防線。10日至11日,武吉知馬爭奪戰熾熱進行……”上述記載,可知義勇軍“華僑兵”們當時所處的環境之險惡,戰斗之慘烈,以及表現之英勇。

與星華抗日義勇軍不畏強敵、浴血奮戰形成強烈對比的是,守衛新加坡的英軍的懦弱、無能。日寇入侵時,守衛新加坡的英軍海陸空部隊據日軍方面報告有12萬人,但他們缺乏守土之志,只經過一星期的戰斗,便拋棄“死守星洲,至流盡最后一滴血”的諾言,向3萬日軍舉白旗投降。據日方發布消息,新加坡之戰結束,成為日軍俘虜的英軍竟達73000人,其中竟有將級軍官24名!

新加坡淪陷前夕,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在華僑掩護下,輾轉逃往印度尼西亞瑪瑯避難。新加坡淪陷后,日軍隨即進行“大檢證”,對所謂“敵性華僑”展開瘋狂大屠殺。星華抗日義勇軍幸存的“華僑兵”,部分偷渡到馬來亞,加入馬來亞人民抗日軍,繼續同日寇斗爭。林江石和一些戰友未及撤離,匆匆轉入“地下”同日寇周旋。后來由于叛徒出賣,林江石和另外兩位義勇軍骨干不幸落入敵手,被日本憲兵隊施予酷刑,折磨至死,遺骸不知所終。身陷囹圄時,他曾作一首七言絕句:“奮身投入血陣中,遍體鱗傷碧血紅,手無寸鐵難言勇,昔年威武逝如風?!?/p>

星華抗日義勇軍是東南亞存在時間最短的抗日軍事武裝。從1942年1月中旬籌建創立,到1942年2月13日宣布解散,一個來月,雖參加作戰不過一星期,但其勇猛的戰斗精神,卻體現了新、馬人民,特別是“華僑兵”堅決反對日本法西斯的堅定意志,不僅震撼了侵略者,也為戰場上的英、澳、印軍所欽佩,猶如一顆耀眼的流星劃破黑暗的夜空,在東南亞華僑抗日史冊上留下光輝的篇章。endprint

馬來亞人民抗日軍

馬來亞人民抗日軍是馬來亞共產黨創立和領導的、成員以“華僑兵”占多數的抗日軍事武裝。其軍旗為“紅色大地三顆星”,三顆星代表華、馬、印三大民族團結一致,驅逐日本法西斯出馬來亞。

1941年12月,當太平洋戰爭爆發、日寇入侵馬來亞的危難時刻,馬來亞共產黨中央立即提出“行動起來,動員起來,抗日衛馬”的口號,號召全體共產黨員站在斗爭的最前線,在敵后組建抗日游擊隊,帶領群眾拿起武器,抗擊日軍,為保衛新、馬而浴血奮戰。當地華僑一馬當先,踴躍參加,慷慨赴難,奮勇抗敵。

1941年12月,當太平洋戰爭爆發、日寇入侵馬來亞的危難時刻,馬來亞共產黨中央立即提出“行動起來,動員起來,抗日衛馬”的口號,號召全體共產黨員站在斗爭的最前線,在敵后組建抗日游擊隊,帶領群眾拿起武器,抗擊日軍,為保衛新、馬而浴血奮戰。當地華僑一馬當先,踴躍參加,慷慨赴難,奮勇抗敵。

馬來亞人民抗日軍共擁有8個獨立隊。第1獨立隊于1942年1月1日宣布成立,活動地點主要在雪蘭莪州。相繼成立的其他獨立隊,活動地點分別為:第2獨立隊主要在森美蘭州,第3獨立隊主要在柔佛州北部,第4獨立隊主要在柔佛州南部,第5獨立隊主要在霹靂州,第6獨立隊主要在彭亨州西部,第7獨立隊主要在彭亨州東部和丁加奴州,第8獨立隊主要在吉打州和玻璃市州。 馬來亞人民抗日軍始終把政治思想教育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它從成立的第一天開始,每個成員都明白自己為之奮斗的目標是:打倒日本法西斯,爭取馬來亞的民族解放。軍中建立了黨代表制度,軍隊中的骨干都是共產黨員。它有著嚴明的紀律,各獨立隊成立時,都參照中國紅軍和八路軍新四軍的做法,制定“X大紀律X項注意”。在1943年2月馬共中央召開的執委會上,統一規定為“四大紀律十項注意”?!八拇蠹o律”為:絕對服從指揮,嚴守軍事秘密,沒收敵產歸公,愛護群眾利益?!笆椬⒁狻睘椋簯B度要和藹,買賣要公平,借東西要還,損壞東西要賠,內務要整潔,骯臟要打掃,不打罵俘虜,不調戲婦女,大便上廁所,洗澡避女人。

近代馬來亞人民沒有經歷過武裝斗爭,馬來亞人民抗日軍建立以后,只能借鑒外國人民、特別是中國人民的武裝斗爭經驗,在戰爭中學習戰爭。經過3年8個月的斗爭實踐,逐漸摸索、總結出一套戰術原則,即“堅決、主動、靈活、積極”。就是說:行動要堅決,作戰要主動,戰術要靈活,態度要積極?!按虻泌A就打,打不贏就走”“化整為零,化零為整”“敵進我退,敵駐我擾”……它實際上是中國人民軍隊游擊戰術在馬來亞的具體運用。終于使它在斗爭中發展壯大,屢屢克敵制勝,成為一支拖不垮打不爛的堅強隊伍。

人民抗日軍中的華僑兵,表現極為突出,深受廣大指戰員和人民群眾擁戴。例如人民抗日軍司令部第一任黨代表,就是1938年加入馬共的華僑許慶彪。他既有火一般的革命熱情,又有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團結同志,忘我工作。他在第1獨立隊成立的半年多時間里,將這支部隊初步建成一支有戰斗力的抗日武裝,并使人員擴大了兩倍多,同時開辟了一個相當廣闊的革命根據地,使堅持和發展游擊戰爭有了可靠的基地。1942年9月1日,他在同敵人的搏斗中英勇獻身,年僅21歲??谷哲姷?獨立隊的創立和戰斗業績,傳遍了全馬四面八方,強有力地鼓舞了各州人民的抗日熱情。

還有不少華族馬共成員,由于信仰堅定、作戰勇敢,而且富有組織能力,因而成為黨的領導人和軍隊的指揮員。例如曾參與籌建和領導馬來亞人民抗日軍第6獨立隊和第7獨立隊的張凌云(又名小張、章德慶、烽云),獲選為馬共中央委員、政治局委員。他根據親身經歷撰寫的《西彭亨的抗日烽火》《紅旗漫卷東海岸——記馬來亞人民抗日軍第7獨立隊》和《抗日時期我黨我軍在吉蘭丹的光輝業績》,不僅是馬共領導各族人民抗戰的珍貴史料,而且為無數浴血奮戰的人民英雄和獻出寶貴生命的先烈們,豎起了一座不朽的豐碑。

又如吳一石(又名吳清奇、亞斯),先后擔任人民抗日軍中的黨代表、司令部政治部主任、雪蘭莪州州委宣傳部長。他根據自己戰斗經歷回憶撰寫的《雪蘭莪的抗日武裝斗爭》,真實記錄了馬共領導全馬人民英勇抗戰以及人民抗日軍第1獨立隊創建和成長的光輝歷程,而且披露了雪蘭莪州抗戰期間發生的幾樁重大事件,成為馬共和人民抗日軍的重要歷史文獻。

1947年5月出任馬來亞共產黨總書記的華人陳平(1922—2013),原名王文華,祖籍福建福清。1922年出生于霹靂州實兆遠鎮,1940年加入馬來亞共產黨。1942年日寇入侵馬來亞后,他加入馬來亞人民抗日軍,任馬共霹靂州州委委員、州委書記等職,負責向馬來亞人民抗日軍和英軍136部隊提供給養。1943年擔任馬共中央常委,兼軍事高級指揮部成員,參與領導全國的抗日武裝斗爭。

馬來亞人民抗日軍不愧是馬來亞人民反法西斯的中堅力量。從開始報名參加集訓的161人,依靠各族人民群眾的支援,在斗爭中不斷發展壯大,共擁有8個獨立隊,總兵力達9000余人(加上后備隊,總數約15000人)。在3年零8個月的抗戰期間,與敵寇作戰340余次,斃傷敵軍5000余人,本身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1000多名“華僑兵”犧牲。

1945年12月1日,馬來亞抗日人民軍以獨立隊為單位,分別在8個城市,舉行復員儀式。全體武裝指戰員懷著沉重的心情,在軍樂伴奏下,舉行了最后的一次檢閱,然后交出武器脫下軍裝。

以“華僑兵”占多數的馬來亞人民抗日軍,為馬來亞民族獨立解放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斗爭勝利所建立的豐功偉績,永垂青史,不可磨滅。

泰國抗日義勇隊

泰國抗日義勇隊是泰國僑黨發動和領導的、由華僑愛國者和泰國愛國者共同建立的抗日軍事武裝。

1941年12月,泰國執政的鑾披汶政府同日本結盟,悍然向英、美宣戰。泰國僑黨立即采取反日、反鑾披汶政府的方針,發動華僑愛國者和泰國愛國者共同建立抗日義勇隊,發動群眾進行經濟斗爭和軍事斗爭。12月中旬,即以曼谷鐵業工人互助社的積極分子為核心,建立了泰國抗日義勇隊第一個小隊,到1942年4月,發展擴大為中隊。endprint

至1945年初,泰國抗日義勇隊隊員已達650余人,分屬曼谷總部和南線總部,共擁有100多支槍。僅南線總部的武裝部隊,從1943年的小規模游擊戰開始,在戰斗中壯大,到日寇投降為止,共進行了不同規模的5次主動襲擊戰。第一次是在1944年上半年,夜襲邊境地區一個日偽警察所,繳獲日制步槍11支,子彈1000余發。第二次是在1945年初,配合馬來亞人民抗日軍第8獨立隊襲擊了馬來亞吉打州的申督警察所,繳獲雙管獵槍5支。同日,又奔襲了吉打州的加基武吉礦山,擊斃日軍礦山頭目一人,繳獲手槍2支。第三次是在1945年上半年,配合馬來亞人民抗日軍第8獨立隊,夜襲馬來亞玻璃市火車站后,又殺了個“回馬槍”,斃傷日軍甚眾。在戰斗中,一位姓周的“華僑兵”中彈犧牲。第四次是在1945年7月31日,伏擊日軍駐守的宋卡府康月車站,未獲預期效果。第五次是在1945年8月19日,攻擊鐵帕縣一個日軍據點,放火燒毀日軍2艘帆船。

緬甸華僑抗日志愿隊

緬甸華僑抗日志愿隊是由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創立和領導的華僑抗日軍事武裝。這是一支秘密的抗日武裝隊伍,其內情長期無人知曉。

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后,中英兩國軍方于1941年12月中旬制定《中英聯軍緬甸會戰計劃》,決定組建緬甸華僑抗日志愿隊并將它列入議事日程。志愿隊指揮官由中國遠征軍派駐緬甸英軍部隊的聯絡參謀王楚英擔任。開始時的成員包括:昆明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五分校第17期的緬甸華僑學員32名,昆明僑務人員訓練班中的緬甸華僑學員200名,從緬甸當地招募的愛國華僑青年220名。共編為3個中隊,每個中隊配備輕機槍9挺、沖鋒槍36支、手槍6支、半自動步槍45支、無線電話機6部。英軍派薛穆洋中校擔任聯絡官兼總教官。

根據軍方高層部署,緬甸華僑抗日志愿隊主要承擔三項任務:(1)派出密探潛入泰國,偵查日軍的兵力和動向;(2)派出一個中隊進駐泰國邊境的帕羅士、密沙和高加力,對泰國加強警戒,嚴防日軍間諜潛入緬甸;(3)以一部分兵力衛戍毛淡棉、英洛馬及港口,嚴防日軍間諜和緬奸潛入邊防地區進行偵查和破壞。

緬甸華僑抗日志愿隊第一次成功行動是在1942年1月上旬,破獲、摧毀日軍潛伏在毛淡棉的秘密情報站,活捉日本間諜數名,繳獲無線電臺及通訊密碼本等物。此后,志愿隊在獲得準確情報的基礎上,巧妙用兵,伏擊敵軍取得勝利。1943年1月13日,第一中隊在帕羅士伏擊日軍,斃敵28人,繳獲輕機槍2挺、步槍14支和擲彈筒2個。1月18日,王楚英指揮官親自率領第一中隊和第三中隊在緬泰邊界高加力附近伏擊日軍,僅耗時20分鐘,便結束戰斗,擊斃日軍工兵隊長星光少佐、藤田大尉、上村中尉及士兵107人,打傷谷川中尉、吉田少尉及士兵27人,繳獲輕機槍10挺、騎槍75支、手槍5支、軍刀140把及其他裝備。

營救被圍英軍,是緬甸華僑抗日志愿隊的又一戰績。1942年2月下旬,英軍第17師在錫當河東岸的重鎮莫克貝林陷入日軍重圍。王楚英指揮官親自駕駛裝甲車率領華僑抗日隊,配合英軍裝甲營長派森少校率領的58輛裝甲車,冒著密集的炮火向日軍猛沖,最終將日軍成功壓制,掩護被困英軍突圍,生還3328人。王楚英和派森也帶領裝甲營和志愿隊棄車泅渡過河,安全撤回864人,并帶回武器和電臺。

1942年3月11日,中國戰區參謀長史迪威來到緬甸,將王楚英調離華僑抗日志愿隊,去擔任他的聯絡參謀兼警衛隊隊長,而由軍事委員會派駐昆明的參謀團蔡岳中校擔任華僑抗日志愿隊的新指揮官。日軍在連續攻陷仰光、臘戌之后,又于1942年5月2日攻陷緬甸舊京曼德勒。至此,日軍全部占領緬甸,中英聯軍悉數撤出緬甸。華僑抗日志愿隊隨即轉入敵軍后方,進行游擊戰爭。在日寇瘋狂圍攻和缺乏后勤補給的險惡條件下,華僑抗日志愿隊孤軍奮戰,損失慘重。第二中隊長王興漢、第一中隊長陳慶生和第三中隊長柯明華相繼壯烈犧牲。緬甸華僑抗日志愿隊的戰斗歷史,最終宣告悲壯結束。

菲律賓華僑抗日游擊支隊

菲律賓華僑抗日游擊支隊,簡稱“華支”,又稱“四八支隊”,成立于1942年5月19日,是一支以中國共產黨領導新四軍、八路軍為榜樣而成立的華僑抗日軍事武裝。

“華支”的誕生,是東南亞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形勢發展的結果。早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前,毛澤東的《論持久戰》和朱德的《論抗日游擊戰爭》等著作,已在菲律賓華僑抗日分子中傳播,為華僑在菲律賓建立武裝開展抗日游擊戰爭,做了理論上和思想上的準備;一些在“七七事變”后回國參加抗日救亡的愛國華僑骨干分子,又返回菲律賓,為建立華僑抗日軍事武裝提供了組織上的有利條件。

1941年12月10日,菲律賓的華僑抗日團體在馬尼拉召開代表大會,成立了“菲律賓華僑戰時抗日護僑委員會”(簡稱“抗護會”),發表宣言,號召全體華僑同盟軍和當地政府一起,反擊日寇侵略。在日寇步步逼近的危難關頭,“抗護會”為保存抗日骨干力量和保護僑眾,先后大規模組織兩批抗日干部和華僑群眾,撤出馬尼拉,疏散到南呂宋和中呂宋。又發動、策劃于1942年3月12日,秘密在馬尼拉成立“菲律賓華僑抗日反奸大同盟”(簡稱“抗反”)。

“菲律賓華僑抗日反奸大同盟”始終積極參與“華支”的組建,并在干部配備、兵員補充、物資供應、武器裝備、傷員安置、學習資料提供、各地交通聯絡站的建立等方面,給予大力的支援和協助?!翱狗础背蔀椤叭A支”的后勤部、后備軍。

1942年5月19日,菲律賓華僑抗日游擊支隊,在菲律賓武六干省、邦邦牙省和蕊描依絲夏省交界的曼地利村叢林宣告成立。它的建軍有著明確的宗旨,即為了領導各地僑眾,打擊日寇,鏟除奸偽,主持正義,保護華僑,配合一切反法西斯力量,最終打敗日本軍國主義,為廣大華僑和菲律賓人民的解放而斗爭。

“華支”十分重視在指戰員中開展政治思想教育。參照中國游擊戰爭的經驗,根據當時當地的具體情況,編寫了一本《中國革命優良傳統》,供指戰員學習。同時為部隊紀律制定了一套嚴格的規定,稱為“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八項要求”?!叭蠹o律”為:(1)一切服從抗日,抗日高于一切;(2)愛護老百姓;(3)服從命令聽指揮?!鞍隧椬⒁狻睘椋海?)保守秘密;(2)行動迅速;(3)愛護武器;(4)愛惜公物;(5)遵守時間;(6)整齊莊嚴;(7)清潔衛生;(8)尊重禮節?!鞍隧椧蟆睘椋海?)離開宿營地要打掃清潔;(2)說話要和氣;(3)借東西要還;(4)損壞東西要賠;(5)買賣要公平;(6)出入要宣傳;(7)大便要找廁所;(8)要尊重風俗習慣。

正因“華支”有崇高而明確的建軍宗旨和一系列符合實際而又行之有效的鐵的紀律,所以能夠獲得各民族的大力支持,在嚴酷的環境中生存壯大,戰勝敵人。在3年抗日戰爭中,“華支”的戰斗足跡遍布中、南呂宋14個省份的鄉村市鎮和山林平原,共作戰260余次,斃傷日偽軍2000余人。這支全部由華僑抗日健兒組成的特殊部隊,為打敗日本侵略者,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在戰斗中,“華支”有近百名“華僑兵”獻出了年輕生命,其中有擔任“華支”高級職務的幾位華僑同志。副隊長高華岳同志(1919—1943)祖籍福建南安,出生小商人家庭,精通菲語英語。原來就是華僑抗日游擊隊的領隊,剛直忠誠,英勇善戰。他在“華支”期間,除了帶領隊伍以外,還負責對外聯絡和民運工作。1943年12月16日,在外出工作回隊途中被菲奸暗害,年僅24歲。參謀長陳村生同志(1917—1945),祖籍福建晉江,當過伙夫、貨運苦力、餐館招待,工作之余堅持上夜校補習英語。從1939年開始,致力于工運、“抗護會”、“抗反”的領導工作,成績卓著。升任“華支”參謀長以后,除參加總隊的領導、決策以外,還代表總部負責與美軍的聯絡工作,并親自帶領“華支”的第二、第三大隊,配合美軍轉戰于南呂宋4省,深得全體指戰員擁戴和美軍嘉譽。1945年4月25日,在地耶拔省爹旺地區的遭遇戰中,壯烈犧牲,年僅28歲?!叭A支”駐中呂宋代表尤鴻源同志(1920—1944),祖籍福建泉州,出身窮苦,16歲時就參加工會,“七七事變”以后,成為領導人之一,積極支持祖國抗戰。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后,擔任“抗護會”執行委員,不辭辛勞,貢獻良多。擔任“華支”駐中呂宋代表后,他發揮自己熟悉當地情況、又精通菲語、英語的優勢,負責“華支”與友軍的聯絡、協調,為取得戰斗勝利,不畏艱險,四處奔走,本軍、友軍、盟軍以及菲律賓人民均交口稱贊。1944年12月初,日軍襲擊蕊描依絲夏省甲標社一帶,尤鴻源同志正在該處與友軍進行聯絡工作,不幸落入敵手。日寇對他施以各種毒刑,逼迫他交代“華支”的軍事秘密;但他堅貞不屈,始終沒有透露一絲秘密。慘無人道的日寇,竟將他身上的肉一塊一塊地割下,一直折磨至死。他犧牲時年僅25歲。endprint

猜你喜歡
義勇軍日寇華僑
不朽的抗聯戰士
日寇血手又伸到華中來了!
抗日戰爭勝利74周年感賦
僑魂德澤 至臻至善——福州華僑中學簡介之三
“九一八”事變后《北方紅旗》的義勇軍報道研究
僑魂德澤 至臻至善——福州華僑中學簡介之三
帕合爾丁·阿布拉、倪士喆、康宇宏、李華僑作品
高鵬振與《義勇軍進行曲》
青年義勇軍軍歌
自制石雷抗日的民兵英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