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嶺南民間游戲在幼兒園的現狀及對策探討

2018-02-10 10:09
中國校外教育 2018年23期
關鍵詞:嶺南文化舞獅嶺南

(廣東省委機關幼兒院)

嶺南民間游戲來源于生活,有著悠久的歷史,是勤勞善良的嶺南人民在漫長的歷程中創造、流傳下來的生活素材,它沉淀了厚重的傳統文化,是幼兒園課程實踐的寶貴資源庫?!?-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要珍視游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的滿足和支持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睅X南游戲貼近幼兒實際生活,具有取材方便、玩法多樣、靈活多變等優點,對于激發幼兒參與集體游戲的興趣,開發智力、發展能力、塑造品格,培養集體榮譽感和歸宿感,引發幼兒對本土生活及文化的關注與熱愛,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嶺南民間游戲教育現狀分析

在現代生活方式和科學技術的沖擊下,這些古老、優秀的嶺南游戲日漸式微,許多從小生活在廣州的孩子不會說粵語、不會玩嶺南游戲,粵劇表演觀眾稀少,嶺南民間工藝后繼乏人,在幼教領域,西方教育思潮此起彼伏,幼教改革轟轟烈烈,嶺南本土文化、本土游戲教育缺乏系統性、科學性??v觀嶺南游戲教育現象及研究應用狀況,分析如下:

1.家庭方面的現狀

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使追求高效和急功近利成為大部分家長在家庭教育方面陷入的誤區。許多家長重視知識速成,一味地給孩子報各種培訓班,盲目地追求幼兒的早期智力開發,而忽視幼兒作為社會人和文化人的培養,忽視了幼兒需要在游戲中培養規則意識,需要在與同伴互動中發展社會性,需要在藝術熏陶中培養鄉土情懷和民族自豪感。幼兒園作為家庭與社會的溝通橋梁,有責任去影響、幫助家庭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培養時代期望的社會公民,實現“教育一代人,影響兩代人”的教育目標。

2.幼兒園方面的現狀

近年來,隨著教育理念的轉變,嶺南民間游戲逐步受到人們的重視,嶺南傳統文化熏陶從娃娃抓起,讓孩子從小就感受嶺南文化精髓的理念已獲得教育界大多數人的認同。雖然有些幼兒園對嶺南游戲在幼兒園課程中的開發與利用進行了一些研究和探討,但嶺南游戲活動還沒在幼兒園課程中普遍推廣運用,在教學的時限性上往往是一個課題做完就停止了,缺乏長期性、系統性的課程,缺乏和幼兒一日生活的融合。

二、嶺南民間游戲教育策略

嶺南民間游戲是嶺南文化的重要載體,幼兒是參與嶺南游戲的主體,更是未來弘揚嶺南文化的新生力量,幼兒對嶺南游戲的喜愛程度,對嶺南文化的認同程度,將直接影響嶺南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因此,在幼兒園教育實踐中,探索嶺南游戲教學,深入挖掘其文化價值是意義深遠的課題,現將筆者所在園開展嶺南游戲教育實踐的經驗,與幼教同行進行交流與分享。

1.開展嶺南游戲,滲透一日生活

將嶺南游戲滲透到幼兒一日生活中,把嶺南童謠游戲編進幼兒體操,利用升旗儀式、早操時間對幼兒進行嶺南文化的熏陶,讓幼兒在“月光光”的優美旋律中領略嶺南音樂風情,培養審美能力,在“跳飛機”的歡快節奏中體驗音樂帶來的快樂。利用早鍛、戶外活動時間玩嶺南游戲,讓幼兒在“斗雞”游戲中養成拼搏精神,在“踢毽子”游戲中發展動作靈敏性,在“跳房子”中培養堅持力和耐力。利用自由活動、餐前、餐后活動時間玩益智游戲,讓幼兒在“七巧板”的拼搭中發展想象力,在“五子棋”的競技中發展邏輯思維能力。

2.重視環境創設,營造文化氛圍

環境對幼兒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和作用,我園歷史悠久,環境優雅,綠樹成蔭,隨處可見高聳入云的大樹,如木棉樹、大葉榕、小葉榕、梅花樹、白千層、芒果樹、龍眼樹、木瓜樹、雞蛋花樹、人生果樹、白蘭樹、玉堂春等,春天孩子們在木棉樹下欣賞花開,夏初孩子圍著樹撿紅紅的木棉花,夏末采芒果、龍眼、木瓜、白玉蘭,秋天撿雞蛋花,冬天欣賞院里的梅花,春節過完一回院就可以看到玉堂春和杜鵑吐著花蕾嬌艷開放。這些獨具嶺南地域特色的樹木、植物成為我們進行嶺南文化教育的天然課堂,構成了我園優勢獨特的嶺南生態環境。

同時,創設嶺南文化的環境氛圍也十分重要。我們把幼兒園的風雨長廊布置成“嶺南風情長廊”,其中包括三大內容:嶺南民俗、嶺南建筑、嶺南佳果。幼兒每天行走在風情長廊中,置身于嶺南文化的氛圍里。在花園開辟 “嶺南魚米之鄉”,種植嶺南特有的植物,農作物,讓幼兒感受嶺南物產豐盛,資源豐富,是美麗的魚米之鄉,萌發對家鄉的熱愛。制作“我是嶺南小主人”親子海報,讓孩子與家長一起動手收集嶺南游戲、嶺南風俗的有關資料,一起涂畫、剪貼、裝飾海報,制作海報的過程也是嶺南游戲及文化在幼兒家庭延展的過程。

我們不僅重視園內大環境的創設,各班級也開展了嶺南游戲主題活動,如大班的“嶺南游戲”“童玩嶺南”“好玩的鐵環”,中班的“雞公攬”“醒獅”、小班的“嶺南游戲真好玩”“嶺南童謠”“嶺南樂”等,走進班級好像進入了嶺南游戲的世界,各種孩子喜歡的游戲材料、誦讀的游戲兒歌、玩的益智玩具,信手拈來、隨處可見,營造了濃厚的班級嶺南文化環境。

3.注重主題活動,挖掘文化內涵

以嶺南游戲為主題,開展特色主題活動,深入挖掘嶺南游戲的文化內涵。如主題活動“醒獅”:由于幼兒對嶺南的舞獅游戲興趣濃厚,由此產生:“舞獅”的系列問題,老師以孩子的問題導入開展“醒獅”主題活動,通過深入挖掘“獅文化”,進行“舞獅游戲的歷史來源”、“舞獅游戲的類別”“獅在中國民俗中的寓意”等活動,讓幼兒知道舞獅發源于清朝民間,分南獅、北獅二類,南獅主要在廣東佛山,所以舞獅是以南拳為基本步法,了解獅在中國民間是祥瑞的動物,所以人們在春節和一些節日慶典活動時就會玩“舞獅”。又如,主題活動“龍的傳人”由舞龍游戲延伸到龍的傳說、進而探討龍文化等。

4.整合各方資源,家園教育一體化

開展嶺南游戲實踐,營造家庭嶺南文化氛圍,家園教育的一體化必不可少,我們整合社區資源、家長資源舉辦了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嶺南游戲親子大型活動,利用家園橋梁,弘揚嶺南文化,讓嶺南文化走進家庭,擴大嶺南文化的社會認同度。

如以嶺南體育游戲為主題的“粵動粵健康、粵玩粵精彩”親子運動會,運動會有四個環節,家長們卸下了工作的壓力全程參與,和孩子一起全情投入到游戲中,體驗嶺南體育游戲的魅力和樂趣。同時,我們還舉辦了“歡樂省委幼,精彩廣府游”“書香節”“藝術節”等,這些大型親子活動家長從籌備開始參與,親身體驗每一個環節,和孩子一起游戲鍛煉身體、一起聆聽童謠學說粵語、一起看書品畫欣賞嶺南藝術,嶺南游戲不僅使家長和孩子浸潤了嶺南文化的熏陶,還拉近了家長和孩子的關系,增進了親情,其樂融融。

總之,開展嶺南游戲教學實踐,將嶺南游戲融入幼兒園課程,使孩子在幼兒園階段接受本土游戲、本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從小耳濡目染,在孩子心里播下嶺南優秀文化的種子,汲取嶺南游戲中的精神營養,養成嶺南人優秀的人文品格,嶺南游戲、嶺南文化才能在孩子身上發揚光大、代代傳承。

猜你喜歡
嶺南文化舞獅嶺南
憶嶺南
嶺南文化名家
雨嶺南
迷宮彎彎繞
不辭長作嶺南人
舞龍舞獅進校園
舞獅
嶺南文化遺產講座——《倉東計劃》的理念與實踐在廣州舉行
喜氣洋洋過大年 舞獅歡樂慶新春
基于嶺南文化的生態意識培養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