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牦牛與家牦牛六個方面比較

2018-02-14 01:42,,,,,,*
畜牧獸醫雜志 2018年4期
關鍵詞:野牦牛牦牛

,, ,, ,,*

(1.漢臺區畜牧獸醫技術推廣中心 陜西 漢中 7230002; 2.渭南市畜牧獸醫局;3.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1 分布及概況

1.1 家牦牛的分布及概況

青海高原牦牛主要分布于昆侖山系和祁連山系相互縱橫交錯形成的兩個高寒地區。在過去20年里,由于沒有進行本品種選育、近交嚴重,加之過度放牧、載畜量過高、草場退化,致使青海高原牦牛生產性能下降。家牦牛體軀緊湊,頸短耳小,皮厚;汗腺機能極不發達,被毛長度、細度不等且隨季節變化,體側及下部裙毛密而長,可御寒防濕,適宜寒冷氣候。胸廓大,心胸發達,氣管粗短,紅細胞大,血紅蛋白含量高,呼吸脈搏快,適應高原缺氧環境。嘴巴寬大、嘴唇靈活,能啃食矮草;蹄質堅實,有軟墊,善走陡坡、沼澤、雪山、激流;性情溫順,反應靈敏,容易調教;抗病力強、抗逆性強、合群性強、食性廣、耐饑渴。

1.2 野牦牛的的分布及概況

野牦牛分布于喜馬拉雅山和昆侖山北部的青藏高原及毗鄰地區,隨著人類活動的加劇,野牦牛逐漸向更高、更粗放的高山草場遷徙。野牦牛分布于西藏、青海、新疆、甘肅等省的部分地區。野牦牛數量大約有3~4萬頭。

野牦牛冬季聚集到湖濱平原,夏秋到高原的雪線附近交配繁殖。野牦牛性情兇猛,人們一般不敢輕易觸動它。野牦牛有識途的本領,善走險路和沼澤地,并能避開陷阱擇路而行,有時可作旅游者的向導。

2 外貌特征與繁殖方式

2.1 家牦牛的外貌特征與繁殖方式

家牦牛毛色為黑褐色、背線、嘴唇、眼瞼為灰白色或乳白色。被毛粗長,群毛垂地。角大而粗長,約90 cm。公母牦牛均有角、角粗壯、皮松厚、偏粗糙型、鬢甲高而寬長;成年公、母牦牛平均體高分別為129 cm、111 cm;成年公、母牦牛體重分別為440 kg、260 kg。前肢短而端正,后肢呈刀狀。體側下部密生粗長毛,猶如穿著短裙,尾端并著生蓬松長毛。公牦牛頭粗重,呈長方形,頸短厚且深,睪丸較小,接近腹部,不下垂;母牦牛頭長,眼大而圓,額頭寬、有角,頸長,乳房小,呈碗碟狀,乳頭短小,乳靜脈不明顯。

青海高原牦牛公牦牛2歲性成熟后即可參加配種,2~6歲配種能力最強,以后逐漸減弱。自然交配時公母比例為1:20~30,利用年齡在10歲左右,母牦牛一般2~3.5歲開始發情配種,一年一產占60%以上,兩年一產者約為30%左右,雙犢率1%~2%。母牦牛季節性發情,一般6月中、下旬開始發情,7~8月份為盛期。每年4~7月份產犢。發情周期21 d左右,個體間差異大,發情持續期41~51 h,妊娠期250~260 d。

2.2 野牦牛的外貌特征與繁殖方式野牦牛是大型偶蹄類動物。身體強健,肩部顯著隆起。耳較??;雌雄均有角,角黑色,雄性角大,角末端距離遠。四肢短而強健。軀體上方被毛短而光滑,體側、腹面、及尾部毛長而下垂,常常接近地面。體長約250 cm,肩高約170 cm。全身毛色以深黑褐色為主。牦牛頭大,角粗,皮松厚,髻甲高長寬,前肢短而端正,后肢呈刀狀,體側下部逆生粗長毛,尾短并著生蓬松長毛,公牦牛頭粗重,呈長方形,頸短厚且深,睪丸較大,接近腹部,不下垂;母牦牛頭長,眼大而圓,額寬,有角,頸長而薄,乳房小,呈碗碟狀,乳頭短小,乳靜脈不明顯。

野牦牛3歲性成熟,發情月份為9~11月。此時,雄獸變得異常兇猛,經常發出求偶叫聲,爭偶現象十分激烈。勝者率領數只到20多只雌牛一起活動,敗者往往尾隨群體伺機交配,或離開群體另覓新歡。有些斗敗的雄獸會下山闖入家牦牛群中,與雌性家牦牛交配,甚至把雌性家牦牛拐上山去。這對保持這一地區家牦牛體格,耐寒耐粗等優良性狀非常重要,因此有野牦牛分布地區的家牦牛體格和產肉量要比沒有野牦牛分布地區的家牦牛明顯優越。懷胎雌牛每年6~7月份產仔,妊娠期約240~250 d,每胎1犢。犢牛出生后半個月便可以隨群體活動,第二年夏季斷奶,壽命為23~25 a。

3 飼養管理

3.1 家牦牛的飼養管理

青海高原牦牛飼養管理比較粗放,終年依靠天然草場放牧。牧養方式多實行輪牧。夏秋季放牧的主要任務是提高產乳量,搞好抓膘和配種,當年要屠宰的牦牛在入冬前出欄,其他牛只為越冬過春打好基礎。夏秋季放牧根據輪牧計劃,要及時更換牧場,使牛糞均勻地散布在牧場上,同時減輕對牧場踐踏。這樣可改善植被狀態,有利于提高牧草產量,減少寄生蟲病的感染。當定居點距牧場2 km以上時就應搬遷,以減少每天出牧、歸牧趕路的時間及牦牛體力的消耗。帶犢泌乳的牦牛,10 d左右搬遷一次,3~5 d更換一次牧地。

冬春季放牧的主要任務是保膘和保胎。防止牦牛乏弱,使牛只安全越冬過春,妊娠母牦牛安全產仔,提高犢牛的成活率。冬春季放牧要晚出牧,早歸牧,充分利用中午暖和時間放牧和飲水。晴天放較遠的山坡和陰山;風雪天近牧,放避風的洼地或山灣。放牧牛群朝順風方向行進。懷孕母牦牛避免在冰灘地放牧,也不宜在早晨及空腹時飲水。 在牧草不均勻或質量差的牧地上放牧時,要采取散牧的方式,讓牛只在牧地上相對分散自由采食,以便使牛只在較大的面積內每頭牛都能采食較多的牧草。冬春季是牦牛一年中最乏弱的時間,除跟群放牧外,有條件的地區還應加強補飼。

3.2 野牦牛的飼養管理

野牦牛一年四季無固定的棲居地。喜歡吃柔軟的邦扎草,夏季用牙啃,冬天用舌頭舔,野牦牛多剌的舌頭十分厲害,有時也可以作為防身的武器。野牦牛常喜群居生活,除個別雄性個體常單獨生活外,通常20~30只在草原上游蕩、覓食,雄雌老幼活動在一起,有時也會結200~300頭大群活動。

4 生產性能

據測定,家牦牛成年閹牦牛凈肉率42.5%。經產母牦牛日均泌乳1.38~1.70 kg。泌乳期一般為150 d左右,年產乳量274 kg,乳脂率6.37%~7.2%。年采毛一次,成年牦牛年產毛量為1.17~2.62 kg;幼齡牛為1.30~1.35 kg,其中粗毛(裙毛)和絨毛各半。 粗毛直徑為64.8~72.9 μm,兩型毛直徑為34.8~39 μm,絨毛直徑為16.8~20.3 μm;粗毛長度為18.3~34 cm,絨毛長度為4.7~5.5 cm。家牦牛主要供役用,以馱為主,也供騎、挽用。一般馱貨50~100 kg,日行20~35 km,可連續行走15 d以上;最大馱重304.0±75.9 kg,相當于平均體重的78.8%。單乘日行30~40 km。

野牦牛沒有具體的生產性能,野牦牛在人們的馴化下,在1983年成功授配家牦牛母牛,改良家牦牛效果明顯。

5 抗病力

家牦牛易患呼吸系統疾病。惡劣的氣候環境,早春晚秋季節氣溫多變及犢牦牛受寒、遭受賊風侵襲和粗放的飼養管理條件,降低了牦牛的抵抗力;原發性支氣管炎多因犢牦牛受寒或吸入刺激性氣體,使其支氣管黏膜受損、防衛機能減弱,進而被細菌感染所致。繼發性支氣管炎多繼發于一些傳染病(如流行性感冒、傳染性喉氣管炎、巴氏桿菌病等)、寄生蟲病。

野牦牛個體大、抗病能力強,適應高海拔地區,利用野牦牛新培育出的野血牦牛非但全無野牦牛的野性,而且后代體格增大。在同等條件下,雜交一代野血牦牛和原家養牦牛相比,體重、抗寒力、抗病力均明顯增強。

6 小結

牦牛是生活在海拔最高的哺乳動物,家牦牛和野牦牛從形態特征并無多大差異,野牦牛喜歡群居,單獨活動者極少,善于攀高涉險,野性極強。野牦牛的繁殖情況基本與家牦牛相似。但是野牦牛比家牦??共⌒阅芎?。

猜你喜歡
野牦牛牦牛
賽牦牛(布面油畫)
牦牛場的雪組詩
Yak of All Trades
美仁大草原的牦牛(外一章)
跟著牦牛去巡山
瀕危野牦牛的分布、種群、致危因素及保育
野牦牛 可可西里的最后守望者
野牦牛 荒原的沉默者
遠去的野牦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