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芻論真理問題的紓解及意義

2018-02-14 09:43王建國石加友
理論導刊 2018年12期
關鍵詞:真理觀哲學習近平

王建國 石加友

摘要:真理問題是認識論哲學范疇的核心問題。馬克思主義真理觀的提出,對真理問題達成了有效紓解。廓清真理問題的來龍去脈及其紓解,對于我們充分認識真理的本質、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真理觀的指導地位,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對于我們深刻認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真理性、增強將其作為各項事業指導思想的自覺性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真理性;真理問題;紓解

中圖分類號:D61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2-7408(2018)12-0080-05

作者簡介:王建國(1976-),男,重慶人,重慶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石加友(1967-),男,重慶人,重慶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研究方向:學校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真理問題是認識論哲學范疇的核心問題,也是爭論的焦點。馬克思主義真理觀的提出,很大程度上紓解了真理問題。因此,在真理問題上,我們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真理觀為指導,在實踐中堅持真理、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

一、真理問題的緣起

所謂真理問題主要指真理的性質與檢驗標準問題,以及對這些問題的回答衍生出的相應的真理觀。從真理問題的緣起探賾,它主要根源于四大矛盾:物質與精神的矛盾、實踐與認識的矛盾、主體與客體的矛盾、主觀與客觀的矛盾。

(一)物質與精神的矛盾

物質和精神的關系問題既是哲學的基本問題,又是真理問題的主要根源。從本體論的維度思考,物質和精神何者為世界的本原是劃分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哲學的根本標準。從認識論的角度考量,物質和精神有沒有同一性是劃分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的標準。比較普遍的觀點認為,近代西方哲學從15世紀末開始發生了認識論轉向,即由古代的“本體論”哲學(主要探究世界的本質問題)轉向近代“認識論”哲學(主要思考人能否認識世界或如何認識世界的問題)。近代哲學中,由英國哲學家培根開創的經驗論傳統以及法國哲學家笛卡爾開創的唯理論傳統都強調人可以獲得關于外部客觀世界的真理性認識,但對于真理性認識的來源和獲得的方法卻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結論。經驗論認為,真理性認識來源于人的感覺經驗,經由歸納的方法而獲得。唯理論認為,真理性認識來源于人的天賦觀念,經由演繹的方法而獲得。唯物主義認識論路線肯定獲得真理是由外到內的過程,真理性認識存在于外部客觀世界本身的聯系之中,真理性認識是人對客觀世界反映的結果。唯心主義認識路線強調獲得真理是一個由內到外的過程,真理性認識存在于人的天賦觀念之中,真理性認識是人的理性自身的結果。兩條認識路線的差異實則體現了物質和精神的矛盾,是哲學基本問題在人的認識領域的展開,是“本體論”哲學在“認識論”哲學中的顯現,因此,西方近代哲學的認識論轉向蘊含著深刻的本體論意蘊。

(二)實踐與認識的矛盾

人類活動的形式豐富多彩,歸納起來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學界將這兩個方面的關系界定為認識與實踐的關系。認識與實踐既矛盾又統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交織,對于二者關系的認識決定相應的真理觀。傳統的認識論哲學從主客二分的原則出發,將真理視為獨立于人的生活世界之外的“抽象原則”。人獲得真理的過程本質上是認識的主體以理性和邏輯為工具對客體本質是否符合“抽象原則”進行審視。在認識與實踐的關系方面,傳統的認識論哲學割裂認識與實踐的辯證關系,片面強調人的認識活動的獨立性,將人的認識活動從人的生命實踐活動中抽離出來,導致真理缺乏現實性基礎,成為無根的“抽象原則”?,F代哲學擯棄了傳統認識論哲學脫離人的具體生命實踐活動來談人的認識活動的錯誤傾向,將人的認識拉回到了人的具體生存境遇之中,實現了理論哲學向實踐哲學的轉變。在真理觀上,現代哲學突破了以邏輯和概念為基礎的自然科學真理觀,肯定了人的生活實踐活動的豐富性和多樣性,將真理的內容擴充到人文社會科學諸多領域。然而,無論是傳統的認識論哲學還是現代哲學,都缺乏對實踐與認識辯證關系的科學界定,因而總是在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之間左右搖擺,并沒有真正解決真理的性質問題。

(三)主體與客體的矛盾

認識的主體與客體的關系是認識活動中的基本關系,對這一基本關系的認識,是真理問題產生的重要根源。英國哲學家貝克萊提出“物是感覺的復合”的哲學命題,這一命題從主觀唯心主義出發,強調客觀世界的存在具有相對性,否定人的認識與客觀世界的關聯性,在此基礎上,貝克萊斷言“真理存在于觀念之中”。與此類似,英國經驗論的代表人物休謨認為真理是“觀念與主體感覺相符合”??陀^唯心主義代表人物柏拉圖認為“真理是某種超驗的、永恒的理念”,黑格爾說“真理是絕對理念的自我顯現”。無論是主觀唯心主義真理觀還是客觀唯心主義真理觀,都割裂了認識的主體與客體的辯證關系,根本否定真理與客觀世界的內在關系。舊唯物主義認識論以感性直觀為基礎,強調客體于真理性認識的重要作用,比較典型的諸如亞里士多德的“蠟塊說”以及洛克的“白板說”。舊唯物主義肯定了認識是對外部客觀世界的反映,但這種反映是消極直觀的反映,類似于照鏡子和攝影似的反映,從根本上否定了認識主體的能動性。因此,將主體或客體置于認識活動中的何種位置,將對真理觀產生重要影響。無論是唯心主義哲學還是舊唯物主義哲學,在對真理性質的界定時都割裂了主體與客體的辯證關系,從而在真理性質問題上產生嚴重分歧。

(四)主觀與客觀的矛盾

主觀與客觀的矛盾,在真理問題上表現為真理的形式與真理的內容的矛盾。真理的形式是主觀的,這是真理呈現的外在特征。唯理論哲學家在考察人的認識活動時,傾向于強調認識的主觀因素,也就是注重真理的形式。他們否認人的心靈或理性是“白板”,而是肯定人的心靈或理性中包含著真理的形式,笛卡爾將之稱為“天賦觀念”,斯賓諾莎稱其為“天賦工具”,萊布尼茨在《人類理智新論》一書中則將人的心靈或理性比喻為“有紋路的大理石”,諸如此類的觀點肯定了真理形式的主觀性,但割裂了真理形式與真理內容的關聯性,最后必然滑向不可知論和唯心主義。唯理論并不否認真理形式與真理內容的一致性,但進一步考察這種一致性時,卻只能訴諸于神的作用或抽象的必然性。真理的內容是客觀的,這是真理呈現的內在特征。經驗論哲學家在考察人的認識活動時,傾向于強調認識的客觀因素,也就是注重真理的內容。他們肯定人的感覺經驗是認識的基本來源,感覺經驗是認識的基礎。真理就是感覺經驗與外部客觀世界存在的一致性。但是經驗論哲學家無法區分感覺經驗和客觀事物存在的具體差別,甚至于將外部客觀事物存在等同于人的感覺,因此,必然滑向主觀唯心主義。經驗論哲學肯定了真理內容的客觀性,但否認了真理形式見之于人的主觀的重要性,凸顯了主觀與客觀的矛盾,從而在真理問題上陷入唯心主義和懷疑論。

二、真理問題的焦點

從真理問題的具體表現審視,它主要涉及兩個焦點:一是真理的性質問題,在哲學史上表現為唯物主義真理觀與唯心主義真理觀的對立;二是真理的檢驗標準問題,在哲學史上體現為真理的檢驗是否存在標準的爭論以及標準是什么的爭論。

(一)真理的性質問題

真理的性質問題是真理問題的重要內容與根本表現??v觀哲學史的發展,關于真理的理論主要有符合論、融貫論、實用論等?!胺险摗闭胬碛^的核心思想是強調命題或判斷與客觀實際是否相符合,命題或判斷是對客觀現實的描述,判斷其真假在于是否如實描述了客觀事實。亞里士多德講道:“凡以實為實、以假為假者,這就是真的?!盵1]“融貫論”真理觀將真理看作是命題之間的貫通關系或相容關系,重視邏輯與概念,強調命題之間的邏輯自洽關系?!叭谪炚摗北举|上也是一種“符合論”,它強調的是概念與概念之間、命題與命題之間的符合,而不是概念與實在、命題與實在的相符合?!皩嵱谜摗闭胬碛^對于真理的理解就是看觀念、理論是否有實際的效用,“有用就是真理”。其代表人物詹姆士說:“只要我們相信一個觀念對我們的生活是有益的,它就是真的?!盵2]“實用論”本質上也可以看作是一種“符合論”,它強調的是觀念、理論同自己的主觀愿望或目的相符合。上述各種關于真理的理論都可以歸結為“符合論”,其本質區別在于“什么”與“什么”相符合。強調或肯定真理是命題與客觀實際相符合的真理觀稱之為唯物主義的真理觀;強調或肯定命題與命題相符合、命題與主觀愿望相符合、命題與主觀感覺相符合的真理觀統稱為唯心主義真理觀。真理觀上的“唯物”與“唯心”的截然對立是真理在性質上的根本對立,因而是真理問題的根本表現。

(二)真理的標準問題

真理的標準問題,即一個命題或理論的“真”與“假”用什么進行衡量,這也是真理問題的重要內容,它是真理性質問題在真理問題上的進一步呈現。首先是有無“標準”的問題。相對主義取消或否認存在檢驗真理的標準,夸大真理的相對性,否認真理標準的客觀性。中國古代哲學家莊子提出“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觀點,現代西方科學哲學歷史主義學派著名代表人物庫恩的“范式”理論是相對主義的典型表現。其次是“標準”是什么的問題。大多數哲學流派承認或肯定存在著檢驗真理的標準,但在“標準”是什么的問題上存在較大分歧,甚至是根本性質上的對立。唯心主義哲學家承認存在檢驗真理的標準,但他們把檢驗真理的標準歸結為“圣人、權威”的標準、“多數人”的標準、“實用”的標準、“上帝、神”的標準、“絕對精神、理念”的標準,這些標準要么體現人的主觀意志的決定性,要么體現外在于、抽象于世界之外的“神”或“絕對精神”的決定性,從根本上否定真理檢驗標準的客觀性,在真理標準問題上陷入唯心主義的泥潭。舊唯物主義承認或肯定真理的檢驗存在客觀的標準,堅持一種樸素的“符合”論,但由于看不到主體的能動性和創造性,因而概括不出科學的實踐概念,難以提出檢驗真理的標準,也就不能回答如何辨明認識真偽的問題。

三、馬克思主義真理觀及其對真理問題的紓解

馬克思主義真理觀體現了本體論與認識論的高度統一,以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為基礎,將科學的實踐觀引入真理問題,將辯證思維方法應用于真理問題,使真理問題得到有效紓解。

(一)馬克思主義真理觀

1.馬克思主義真理觀是唯物的真理觀。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認識論堅持和發展唯物主義哲學傳統,以“反映論”為基礎,將真理界定為人對外部客觀世界的認識,本質上是對外部客觀世界的反映;以“符合論”為基礎,強調真理是對外部客觀世界存在和發展規律的正確反映,所謂“正確”,體現的是真理的形式與真理的內容相符合的特征。建立在“反映論”與“符合論”基礎上的真理觀,強調并肯定了客觀性是真理的本質屬性。凡真理都是客觀真理,這是真理問題上的唯物論。從反映論的角度審視,由于真理是對外部客觀世界的反映,所以,真理必然包含不依賴于人的意識的客觀內容,而這些客觀內容是真理的基礎和前提。盡管真理通過感覺、知覺、表象、概念、判斷、推理等主觀形式表現出來,但不能以此否定真理的客觀性。否認真理的客觀內容,真理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甚至走向真理問題上的唯心主義。從“符合論”的角度審視,真理是標志主觀和客觀相符合的哲學范疇,但這里的“符合”不是從舊唯物主義機械論意義上理解的“符合”。真理是客觀的,真理不等同于客觀實在。馬克思主義真理觀以實踐為基礎,創新和發展了傳統真理問題上的“反映論”與“符合論”,既肯定了人在認識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創造性,又避免轉向唯心主義立場。

2.馬克思主義真理觀是辯證的真理觀。強調物質世界的普遍聯系和永恒發展以及矛盾的對立統一,從世界觀與本體論的角度肯定物質世界存在的辯證性,是唯物辯證法的重要特征。作為解釋物質世界存在發展規律的真理,同樣存在辯證性,這是主觀辯證法與客觀辯證法在真理問題上的統一。馬克思主義真理觀認為真理是絕對性和相對性的辯證統一。真理具有絕對性。從真理客觀性審視,真理包含的內容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同謬誤具有原則的界限,這是真理絕對性的直接體現;從可知論的角度審視,真理的絕對性還體現在人可以認識“總體的世界”,真理的階段性發展,體現人對“總體世界”認識的無限接近,承認物質世界的可知性,這一點也是絕對的。另一方面,真理又具有相對性。從認識的廣度審視,任何真理都只是對“總體世界”的某一部分或某一階段的把握,所以真理具有一定的限度或相對性;從認識的深度審視,任何真理都是對特定認識對象一定方面、一定層次的把握,所以真理具有一定的限度或相對性。因此,馬克思主義真理觀是辯證的真理觀,真理是絕對性和相對性的辯證統一。

(二)馬克思主義真理觀對真理問題的有效紓解

真理問題在哲學史上爭論不休,馬克思主義真理觀的提出,以科學的實踐觀為基礎,以辯證的思維方法為突破口,很大程度上對真理問題達成了有效紓解。

1.科學實踐觀的引入。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認識論的首要觀點。從認識的產生、動力、目的乃至檢驗的標準各方面審視,實踐對于認識具有決定作用。離開人的實踐活動,認識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就不可能產生;離開了人的實踐活動,人的認識就成為僵化的教條,不可能突破和發展;離開了人的實踐活動,認識就成為少數人消遣的“雅興”或“獵奇”的癖好,陷入為了認識而認識的怪圈;離開了人的實踐活動,真理就會無從檢驗??茖W實踐觀的引入,正確地回答了認識過程中物質與精神、實踐與認識、主體與客體、主觀與客觀等矛盾關系問題,在認識的主體與客體之間搭起了一座溝通的橋梁,肯定了主體在認識過程中的能動作用,從根本上克服了舊唯物主義的機械性,既堅持了真理的唯物主義性質,也科學地提出了真理的檢驗標準。

2.辯證思維方法的應用。馬克思主義真理觀以辯證的思維方法為突破口,克服了舊哲學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學思維,揭示并回答了認識過程的辯證性質,提出一系列關于認識的科學觀點:認識是在實踐的基礎上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認識是主觀與客觀的辯證符合矛盾運動;認識是從感性到理性的飛躍,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在實踐的基礎上辯證統一;認識是“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的循環往復運動”;真理是絕對性與相對性的辯證統一等等,這些真知灼見,無不閃耀著辯證思維方法的光輝。馬克思主義哲學將認識看成是一個從無知到有知,再到廣知與深知的辯證發展過程。真理從來都不是一勞永逸、亙古不變的真理,真理是發展的真理;真理從來都不是故步自封、自說自話的真理,真理是開放的真理,真理沒有終點,我們應在實踐中不斷豐富發展真理,拓展真理的廣度與深度,從而更好地指導我們的實踐活動。

四、真理問題紓解的啟示及意義

馬克思主義真理觀的提出,厘清了真理問題的來龍去脈,回答了真理的實質,形成了對真理的科學認識,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一)理論意義

馬克思主義真理觀在批判和繼承西方哲學認識論關于真理理論的成果基礎上,以科學的實踐觀為基礎,以辯證的思維方法為突破口,批判真理問題上形形色色的唯心主義,堅持真理的唯物主義根本性質,拒斥唯心主義真理觀;批判真理問題上的絕對主義與相對主義,堅持了辯證的真理觀,與形而上學真理觀劃清了界限;批判了真理檢驗標準問題上的相對主義以及唯心主義,提出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重要觀點。馬克思主義真理觀對于我們鑒別真理、堅持真理、發展真理以及檢驗真理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我們應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真理觀在認識領域的指導地位。

(二)現實意義

廓清真理問題及其紓解,堅持馬克思主義真理觀的指導,對于我們深刻認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真理性,增強將其作為各項事業指導思想的自覺性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體現馬克思主義真理觀的唯物主義性質。從“反映論”“實踐決定論”與“符合論”的角度審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真理觀的唯物主義性質,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將其作為指導思想具有理論與現實的必然性。

“時代是思想之母”。正如習近平總書記自己所言:“我們現階段提出和實施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之所以正確,就是因為它們都是以我國現時代的社會存在為基礎的?!盵3]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把握世界發展大勢,精準研判中國現實國情,以卓越的政治智慧、強烈的責任擔當、務實的實踐作風、坦蕩的精神品格與昂揚的斗志風貌,繼往開來,開拓創新,解決時代難題,取得巨大時代成就。黨的十九大,我們黨集全黨和全國人民的智慧,將黨的十八大以來的經驗和成就高度凝練與概括,形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并將其作為新時代黨的指導思想,這一新的指導思想是對時代客觀要求的客觀反映,是時代的產物。

“實踐是理論之源”,離開了實踐,就提煉和總結不出規律性成果,更提不出系統化的理論學說,即使能提出,也只是空中樓閣,缺乏現實性基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之中凝結出的智慧結晶,是全黨以及全國人民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創造性的產物,既是對時代特征的客觀反映,又是主觀創造的實踐智慧,是全黨全國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行動指南。

從“符合論”的角度審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準確把握社會發展規律,以歷史為借鑒,以時代為參照,以實踐為基礎,高度凝練,精準概括,完全符合時代發展的特征與要求,并在實踐中得到有力證明。習近平在深入分析現實發展變化的基礎上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準確判斷,此判斷完全符合我國現階段的歷史特征。習近平在深入總結分析十八大以來我國社會矛盾發展變化的基礎上,提出社會主要矛盾發生歷史性變化的重要論斷,這一論斷同樣符合我國現階段社會主要矛盾基本的特征。

2.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遵循馬克思主義真理觀關于真理檢驗標準的科學結論。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是馬克思主義真理觀在真理檢驗標準問題上的科學結論。馬克思曾深刻指出:“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真理性,這不是一個理論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人應該在實踐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盵4]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遵循了馬克思主義真理觀關于真理檢驗標準的科學結論,為其自身的真理性找到了現實根據。

40年前,“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沖破了“兩個凡是”的嚴重束縛,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各領域掀起一場思想解放的思想革命,為改革開放掃清了思想障礙,為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提供了思想先導,我們黨重新確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重申了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的科學結論。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國人民在各項事業上取得輝煌成就,這些巨大實踐成果充分證明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性、真理性。由此可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倡導的在實踐中堅持真理、檢驗真理、發展真理的重大理論成果,是在實踐中產生、豐富發展并被實踐所證明了的真理性理論。

3.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彰顯馬克思主義真理觀的辯證法特征。辯證的思維方法是馬克思真理觀的重要特征,承認真理絕對性與相對性的對立統一是這一特征的直接體現。馬克思主義是真理,自身也存在絕對性與相對性的辯證統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一脈相承的馬克思主義,也必然體現絕對性和相對性的辯證統一。真理的絕對性主要指真理內容的客觀性,以及主觀和客觀的相符合性,同謬誤具有原則的界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包含著諸多客觀準確的重要論斷,是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的精準把握,在理論特征上表現出系統完整、邏輯嚴密、客觀精確,充分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真理的絕對性。真理的相對性是指真理對客觀事物的反映總是在一定歷史條件下進行和發生的,真理是有條件的真理,是發展的真理?!傲暯叫聲r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既毫不動搖地堅持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遵循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又弘揚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盵5] 因此,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開放的理論體系、包容的理論體系、發展的理論體系,體現了真理的相對性特征。

綜上所述,真理問題的紓解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堅持馬克思主義真理觀在認識領域的指導地位具有理論與現實的必然性。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我們黨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形成的科學理論,既體現出繼承性,又體現出創新性,是當代的馬克思主義真理,我們應深刻認識其真理性,自覺將其作為推進各項事業發展的指導思想和基本理論遵循。

參考文獻:

[1]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79.

[2]贊姆斯.實用主義[M]. 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41.

[3]習近平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論述摘編[G].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11.

[4]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0.

[5]中共中央宣傳部理論局.新時代面對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54.

【責任編輯:閆生金】

猜你喜歡
真理觀哲學習近平
論恩格斯與列寧真理觀異同
大健康觀的哲學思考
論海德格爾真理觀與王國維詩學性向的互通性
馬克思主義視域下波普爾的真理觀評判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