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智慧校園下的信息化教育

2018-02-16 17:27任振宇
信息記錄材料 2018年12期
關鍵詞:校園網師生校園

任振宇

(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 廣東 廣州 510800)

1 引言

隨著大家對教育信息化重要性的意識逐漸加強,與對教育信息化研究與應用漸漸的深入,大眾對信息化校園的期望也隨之提高,信息化教育也從過去的“數字校園”到“智慧校園的轉型,在過去“數字校園”對高校的教學管理上確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這種作用是處于一種被動的、成效不顯著的狀態[1]。在此背景下需要“智慧校園”的呼聲也就越來越強烈,“智慧校園”逐步開始取代“數字校園”也成了信息化教育發展的大潮流。

2 智慧校園的發展建設現狀

國內已有部分高校建成了智慧校園,也有部分高校仍然處于規劃立項或者建設施工階段。由于智慧校園的建設內容比較龐雜、牽涉相關部門又比較多,建設周期相對較長,各地各方有沒有一個準確的標準,以致于對其沒有一個統一的認識。與此同時,各高校對“智慧校園”建設的側重點又各不相同,導致總體工程處于緩慢推進的態勢,但各高校的基本建設都覆蓋了網絡環境建設。

然而,對于“智慧校園”這個主題在2009年以前過少的被提及,包括它的關注度和相對應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直到2010年后對于它的關注才呈上升態勢。

各高校的“智慧校園”系統都是基于本校的校園網,在現有的校園網與基礎設施上進行延伸跟拓展,通過對基礎設施的智能化升級,與現有的校園網連接,將過去只有通過人為操作的繁瑣步驟精簡,集成到智能終端上,實現校內教育、科研、管理、服務等信息管理。

3 基于智慧校園的信息化教育的重要性

“智慧校園”是為滿足教學、科研、管理和師生服務需求而誕生的,它體現了以人為本,服務師生的理念,旨在實現教育環境、資源、管理和服務的智慧化,校內的大小事務均可通過網絡解決。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給我們描繪了我國教育未來十年的宏偉藍圖,《綱要》里面將六項保障措施之一的“加快教育信息化進程”單獨列為了一章,并把“教育信息化建設”列為10個重大項目之一,由此看出,教育信息化在實現國家教育改革和發展目標上的重要地位與非凡意義。

“智慧校園”是教育信息化的一種全新形態,一方面它給師生們提供了便捷的學習環境和生活服務。在日常的學習生活在,對師生而言,校園則是一個微縮的社會, 教育就是他們的日常生活。師生們是校園的主體,便捷的生活、學習環境促進了師生們對知識智慧的追求;另一方面,它是一種全新的管理模式,它通過信息化技術,將學習生活與之的融合,充分體現出高校管理回歸到“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中來,是教育改革發展的的一個新階段。以慕課為例,國內已經有很多高校加入慕課的教育模式中來,它顛覆傳統的班級授課制,將過去以教師、教材、教室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轉變為以學生、問題、活動為中心的創新能力培養模式,將過去自上而下的教學模式轉變為師生協同進步的模式,在這種“智慧校園”的環境下,學生不災被動的接受教育,自身擁有更大的主動權。

“智慧校園”的最終目的就是建設智慧環境,將校園建設成為個性化學習與信息技術深度交融的教學環境,向師生們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4 智慧校園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智慧校園”作為一種新的教育管理模式,雖然對教育發展又極大的影響,但是它的校園信息化建設仍然是處于新的階段,“智慧校園”仍是處于一個起步的階段,對全國高校而言,它還沒實現廣泛的普及,主要是有以下原因:

4.1 缺乏理論指導

由于“智慧校園”的建設所涉及的系統模塊內容比較多、服務校內的服務門戶又比較廣泛,對于“智慧校園”的理論研究有比較少,與之相關的技術支持參差不齊,以致于對“智慧校園”的建設沒有理論與技術支出,各方對其也沒有一個統一的認識。

4.2 只停留在基礎建設層面

“智慧校園”的建設是在校園網的基礎上來實現的,部分的硬件設施是在過去“數字校園”層面上的延伸,對于搭配不上“智慧校園”的硬件設施,有些高校的做法則是對其實施更換,換上了智能化的硬件,表面上看似高端智能化,但實際華而不實。只在表面進行了智能化升級,但并沒有實現深層次的系統整合,模塊還是單一的存在,無法在整合的智能端實現統一操作,與以往相比,只是換湯不換藥。沒有因此大幅度的給師生提供簡便的服務,反而花費更多的人力物力,沒有提供管理上的便利,也沒體現個性化的標簽。

4.3 偏離服務師生的理念

“智慧校園”的最終目的就是建設智慧環境,為師生的教育、科研、生活提供便利,賦予教育新的內涵,實現現代化的教育系統,“智慧校園”的打造就是向師生提供服務的,但是現實的實踐中,有些高校已經偏離了服務師生的理念。建設信息化教育的初衷就是提高教育教學效果,將信息化技術融入學習中來,讓師生們廣泛參與到教學中來,通過“智慧校園”提供一個安全、方便、智慧的環境中來,體現“以人為本”,以解決師生實際需求為出發點,構建靈活、便利的智能校園。

但是很多高校的建設是為建設而建設,忽略了服務師生的理念,操作過于繁瑣,缺乏人性化,功能欠缺,效率低下。

5 結語

教育信息化的發展與應用水平在未來將會是學校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展望“智慧校園”的未來,信息化教育將會不斷的取得新的成果,給師生們提供更便利,智能化的學習環境,促進教學改革, 提高教學質量。

猜你喜歡
校園網師生校園
初中歷史教學中師生的有效互動
數字化校園網建設及運行的幾點思考
試論最大匹配算法在校園網信息提取中的應用
基于VRRP和MSTP協議實現校園網高可靠性
NAT技術在校園網中的應用
校園的早晨
春滿校園
麻辣師生
重視“五老”作用 關愛青年師生
成功的師生溝通須做到“三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