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問答題的設計原則

2018-02-24 19:01
新課程(中學) 2018年12期
關鍵詞:筆者課文閱讀教學

劉 振

(江蘇省昆山市錦溪中學,江蘇 昆山)

一、閱讀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地位

閱讀是書面交流形式之一,是讀者對書面信息的理解和吸收的行為。人們閱讀的同時也是進一步學習和使用語言的過程,正如語言學習的理解假設理論認為:對輸入的信息理解越深刻,吸收就會越好?!读x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提到要把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作為英語教學的側重點。

目前教師主要通過Reading的教學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對Reading的教學,大部分教師通常采用三大步驟:課文導入、課文理解、讀后復習。在課文導入這個環節,教師通常向學生提出問題,然后播放課文錄音,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聽并回答問題。在課文理解環節,教師一般引導學生尋讀或細讀課文,然后請學生回答問題。在讀后復習環節,教師大多以回答問題、短文填空等形式考查學生對課文理解情況。除此之外,教師還采用閱讀理解練習形式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而閱讀理解通常分為兩大類:客觀題和主觀題??陀^題是指在閱讀一篇短文后,學生根據問題從給定的四個選項中選擇最佳答案,題型可以分為細節題、概括題和猜測題。主觀題就是閱讀表達,是指在學生讀完短文后回答問題。

無論是教材中的Reading教學,還是閱讀理解的訓練,教師都會采用問題的形式考查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情況或考查學生的閱讀能力。

二、閱讀教學中好問題的設計原則

1.好問題需要層層鋪墊

好的問題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經過教師的層層鋪墊提出來的,也就說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被引入到問題上來,而不能讓學生覺得讀完這篇文章就一定是回答問題。筆者在牛津譯林版教材8A Unit3的reading教學時,一開始就問學生:

T:How long is the Great Wall?

這個問題對于所有學生來說都太簡單了,他們在舉手的同時就把答案說出來了。

T:But who can walk through in a day?

S:Nobody.

T:Who can visit Shanghai in a day?

S:Nobody.

T:If you want to visit more than ten sights,how can you do it?

學生之間開始討論起來,一個學生回答:“on the map?!币灿械膶W生去過世界公園,因此他們回答:“the world park?!?/p>

因此教師緊接著問:“Where is the world park?How can we go there?”這里如果沒有學生去過或者想不到“世界公園”筆者還可以說:“Today many students can do it.Do you know how they can do it?”在這兩種可能性的鋪墊下,學生的興趣基本可以被調動到旅游上來,為下一步的Reading的教學和更多的問題做好鋪墊。

2.好問題的設計需要遵循系列性和層次性并存的原則

問題的系列性是指每一個問題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聯系的幾個問題,由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問題的層次性是指問題的難易程度,既要有簡單的問題,也要有難度大的問題,難度相同的問題一般不重復出現。在學習8Aunit8Reading“TheTaiwanEarthquake”時筆者設計了四個問題(1)Whenandwheredidtheearthquaketakeplace?(2)What did the writer do when the earthquake started?(3)Was the writer saved at last?Why could/couldn’t hebe saved?(4)Ifyouwereintheearthquake,how could you save yourself?這四個問題從簡單到復雜,第一個問題學生只要通讀全文就可以回答,這是為所有學生創造參與課堂學習的機會和創造寬松的課堂環境,讓他們懷著輕松的心情去學習。第二個問題就需要學生綜合課文的第一段內容,難度比第一個要大。第三個問題是對第二個問題的總結,第四個問題難度最大,要求學生不僅要理解課文,還要有自己的思考。

3.好問題設計遵循開放性原則

問題的開放性是指問題的答案不唯一,只要學生認真閱讀,都可以回答,但是學生的能力、生活經驗等不同,答案也不盡相同。問題的開放性能促使學生發揮更大的潛能,拓展學生的思維,這也是《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要求:教師要為學生創造思考的機會,留出思考的時間,給予學生獨立思考、動手實踐和創新的機會。在7 BUnit5 Reading中,筆者設計了這樣的問題:Isitright for him to save Mrs.Sun?原文是一個小伙子在大火里救了一位老人,并受了輕傷。這個問題更具有開放性,學生在回答時既可以參考課本知識,也可以從生活經驗中尋求問題的答案,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這樣的問題能把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書本知識有機聯系起來,開闊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

4.好問題的本身和答案能夠包含知識點、考點

如果教師采用講授法,孤立地講解語法知識和語言點,師生都會感到疲憊,效率較低。在問題或者答案中學習,能讓學生使用這一知識點,也能讓學生明白它所處的語境,提高學生的語用能力。在學習8 A Unit7的Reading時筆者設計這樣的問題。What is used as a training center?How many patients were operated on?What is needed to carry on with their work?這三個問題都是被動語態,回答也是要用到被動語態。除此之外,問句中還有知識點operate on,carry on with等,學生兩兩問答,既能理解課文,又能使用新知識,提高了學生的語用能力。

5.好問題還要能夠引起學生閱讀的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好的問題能激發學生讀文章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探究精神,滿足學生對知識的渴求,引導學生去閱讀和思考。在學習Reading“Around the world in eight hours”時筆者就問:

You have read Around the World in 80 Days(經過了解,學生在上小學時基本都讀過),Can you make it?(yes)Who can travel the world in 8 days?

這是學生比較熟悉的內容,從學生舉手情況可以看出他們對此比較感興趣,筆者進一步問:

Who can travel the world in 8 hours?How will you do it?

隨后有的學生獨立思考,有的學生開始討論。學生之所以對這幾個問題參與度高是因為他們對第一個問題非常熟悉,對熟悉的內容學生很感興趣,學生就會思考“他是如何做到的呢?”這樣就把學生的興趣引導到閱讀課文上來。

6.好問題設計遵循挑戰性原則

問題的挑戰性是指所要回答的問題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所設計的問題無論太難還是太容易都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如果問題超出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智力水平,學生即使努力思考也不得其解,則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利于后續學習。過于簡單的問題則是浪費課堂時間,學生不會再積極思考。每個班級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不同,任課教師要深入研究所任教班級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所設計的問題更適合班級學生的能力。在學習“Gulliver in Lilliput”筆者所任教的班級大部分學生都閱讀過譯文,所以筆者首先展示配有問題的圖片,并把學生可能會遇到的生詞也一并展示出來,請學生以第一人稱回答問題,相當于復述課文。另外一種挑戰性就是對學生認知的一種挑戰,也是對學生所接受的文化的一種挑戰。比如上文提到的問題Is it right for him tosaveMrs.Sun?這就是對學生的文化挑戰,書本知識和學生認知出現了矛盾,矛盾的出現能更好激發學生思考。

三、結語

英語閱讀教學中問題設計是否合理影響閱讀教學的效果,教師在設計要花費一些時間和心思,既要熟悉、分析教材,也要深入研究自己的學生,所設計的問題既能夠完成閱讀的教學目標,也能適合學生的目前認知水平,滿足提升學生能力的要求。學生在回答問題時,教師多給予鼓勵,讓學生在學習閱讀過程中獲得信心。鼓勵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一旦學生能自己提出問題,這也標志著學生自主學習真正開始,這樣學生才能夠一步步前進。

猜你喜歡
筆者課文閱讀教學
細讀課文,讓思路清晰起來
老師,別走……
背課文的小偷
換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老師,你為什么不表揚我
背課文
談高中研究性閱讀教學
語文閱讀教學中要加強讀與寫的結合
如何進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