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文本細讀”與高中語文閱讀教學

2018-02-24 19:01
新課程(中學) 2018年12期
關鍵詞:文本細讀文言文散文

宋 頌

(江蘇省徐州市賈汪區建平中學,江蘇 徐州)

一、詩歌的“素讀”

“素讀”顧名思義及干凈的閱讀。讓教師干干凈凈地閱讀教科書里的文章,并從文本中感受到它。詩歌具有短小精悍、音韻和諧、感情豐富等特點,因此對詩歌進行“文本細讀”,素讀是最好的方法。素讀可以讓學生把詩歌閱讀成為純粹的欣賞,欣賞詩歌里的奇字妙詞與佳句。

例如,在講解《玉樓春·春景》里的“紅杏枝頭春意鬧”時,春意怎么會“鬧”呢?春意又是如何“鬧”的呢?但在我們細細品讀后,我們可以理解詩人在前面是用的“紅”字,“紅”的本意又有紅火、喜慶、熱鬧的意思。因此,“紅色”與“吵鬧”這個詞離措辭并不遠,紅火—火熱—熱鬧。詩人生動地表達了“喧鬧”這個詞,表達了春天生動活潑的場景。同字一樣,有些詩歌中還會有一些奇妙的詞引起讀者的注意。又如李清照的《聲聲慢》里,“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這一疊詞的引用,不得不說不是《聲聲慢》千古傳唱的原因。

二、文言文的“文本細讀”的意蘊

文本細讀的概念自古以來就存在,但文本細讀的典型代表是閱讀古典漢語。中國的文字豐富變化,文言文中就有常見的18個虛詞,200多個實詞,因此,這就形成了文言文的獨特閱讀方法“咬文嚼字”。但是正因為文字的變化莫測,所以文本前后形成的語境會有多種不同的理解方法。然而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只注重“咬和咀嚼”,閱讀重點是翻譯,忽略了古典漢語中豐富的情感和古代以及現代的深刻哲理。因此,這就要求老師要練好自己的基本功。不僅要提高自己的文本解讀能力,而且要博覽群書,讓學生真正體會到文言文的復雜性,體會文言文的閱讀樂趣。

三、小說的“文本細讀”

在閱讀小說的過程中,我們必須仔細閱讀小說,加強小說的本身。例如,我在執教《林黛玉進賈府》時就實踐了“文本細讀”的概念,并與學生一起學習掌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在塑造王熙鳳的形象時,作者專注于用了一個“忙”字來形容她。在這里,我會讓學生細讀文本,找出這三次“忙”,通過王熙鳳的表現,來分析她這一人物特點。在這里,學生不難找出。第一次,賈母阻止她哭賈敏,她“忙轉悲為喜”;第二次,為了討好賈母,她“忙攜黛玉之手”;第三次,她“忙拉黛玉在左邊第一張椅子上坐”。從這三次“忙”中可以看出一個在賈母面前巧言善變、虛情假意、渴望展現自己地位的王熙鳳,活生生地出現在了讀者的面前。

小說空白的地方是小說意猶未盡的地方,是值得我們細細揣摩、品味的地方。例如,《麥琪的禮物》,一對窮困的男女主人公,忍痛割愛互贈圣誕禮物,他們是英雄。作者最后留下空白,雖然他們的禮物已經變得無用,但我們細細品味,即使美國下層階級人民生活很困難,但是仍然有一顆善良的心和純潔的愛情。

四、散文的“空白”藝術

對于散文而言,所謂“空白”藝術其實是“言有盡而情感無窮”,雖然語言表達得到了提煉,但是感情卻極為豐富。散文的唯一綱領是抒情,不論是寫人或者是記事都是圍繞感情來展開。散文所抒發的情是作者的真實感情。所以散文的閱讀教學必須圍繞情感來學習。例如《故都的秋》,學習的重點不應該是“秋景”,而應該是感受秋景的那個人,那個人的情感才是文章的重點。文學的語言是多義詞和復合詞,她可以是虛假陳述,不一定與客觀事物一致,因此文學的語言特點是模糊不清的,這種模糊性使文學作者更具表現性,它能使讀者將閱讀的焦點轉移到作者的語言風格和情感感受上。又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高中學習的重點散文,無論文章中的寫景、抒情都有很多值得我們仔細品讀的地方。作者在描寫荷香時,就用了“通感”的修辭,荷葉荷花的清香是嗅覺能感受到的,歌聲卻是聽覺,用聽覺來表示嗅覺,這就是通感的手法。讓學生用遙遠和間歇性的歌聲和體驗來想象遠處送來的陣陣荷葉荷花的“清香”,這樣就能喚起學生內心的朦朧美,產生無與倫比的微妙的感覺,讓學生以心理和自然的方式進行交流,感受整個畫面從靜止到靈動,這就是細讀文本后散文“留白”的藝術特色。

回歸文本,重拾語文課堂上的本真語文,這就要求我們要踐行文本細讀的理念,從細微處著眼。教師一定要在語文本身上下足功夫,強調自身的閱讀體驗,只有這樣才能讓語文教學充滿意趣。才能讓學生被深刻的語言魅力所吸引,讓學生的語言素養得以提高。

猜你喜歡
文本細讀文言文散文
散文兩篇
散文兩章
小題精練(二) 文言文翻譯
小題精練(一) 文言文翻譯
紙上的故土難離——雍措散文論
會背與會默寫
小學語文文本細讀教學研究
小說文本細讀的策略
讓文言文閱讀在選擇中漸進——以《師說》為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