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潤心無聲 德育無痕
——淺談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

2018-02-25 07:59
新課程(下) 2018年12期
關鍵詞:創設德育教材

李 玲

(江蘇省昆山市文峰高級中學,江蘇 昆山)

教師的職責不僅僅是教書,育人也是同等的重要。怎樣讓學生形成正確和積極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成為語文教學的主要內容,因此我們應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貫穿德育。

在日常教學中,我相信只要教師能夠重視情感教育,精心設計課堂教學,語文教學工作自然會得心應手。德育教學將如春雨潤物,我們就能做到潤心無聲,德育無痕。

一、無聲德育從教師做起

《論語》中有這樣一句名言:“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笨鬃拥倪@一名言不正向我們昭示了一條為人師者的真諦——身教重于言教嗎?

“問好”,也許大家都司空見慣了。應該說是一個極其普通的社會交往禮節。但就是這樣一個極其普通的禮節,在教師與學生之間也會經常出現這樣一種尷尬現象:學生與教師偶然相遇或在教師身邊走過時,卻對教師視而不見,像陌生人一樣,沒有任何表情。于是,我們的教師就不免有所感慨:現在的學生怎么啦?禮節修養是何等的缺失!

我開始思索,究竟什么樣的師生關系才是有助于教育成功、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我們的德育工作、禮節修養是否也有些缺失呢?我們為學生做了怎樣的示范?師生見面,為什么先打招呼的一定要是學生呢?

和學生平等地坐下交流,才知道他們有很多想法,甚至不乏真知灼見。他們之所以不和老師主動打招呼,可能有以下幾點原因:害羞;擔心老師沒有反應;怕同學嘲笑他們討好老師。

我開始重新認識自己,重新認識學生。原來,老師完全可以主動問好。師生相遇之后,老師主動問好,學生的緊張情緒會立馬消散,繼之而來的是更為熱情、更為開心地回敬老師。

教師自身綜合素質的提升和發展是最重要的,學生是教師的影子,教師的行為對學生的引領作用不可低估,今天的教師如何對待學生,明天的學生就如何對待他人。這是對孩子的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

二、充分挖掘語文教材中的德育

高中語文教學中接觸最多的就是我們的語文課本,其實語文課本就是我們現成的最好的德育素材,因此我們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也要滲透德育,但是要能做到這一點,我們必須充分挖掘教材。

例如,在必修五教材中有一個專題叫做《此情可待成追憶》,由此可見本專題的基本內涵就是感受、理解、認識豐富多樣的情感。在教學李密的《陳情表》時,我讓學生反復朗誦,讓他們體會深蘊其中相依為命的祖孫情。緊隨《陳情表》后的是歸有光的《項脊軒志》,在教學時我把《項脊軒志》和他們初中學過的朱自清的《背影》聯系起來,將兩文進行比較閱讀,讓學生認識到親情的可貴。接著在學習《羅密歐與朱麗葉》時,通過角色扮演,讓他們看到刻骨銘心的愛情。最后的詩歌板塊則是采用了朗誦詩歌比賽的方式,讓學生陶醉在友情的旋律中,認識到“友誼天長地久”。一個小小的專題卻包含了令人難忘的親情、愛情、友情,展示了人們高貴博大的心靈世界。充分挖掘教材,深入閱讀教材,不僅豐富了學生的精神世界,還培養了健康的人格,使他們更好地認識自我、認識他人、認識人生。

可見,在教學中,只有充分挖掘教材,我們才能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三、感知誦讀,探究人物中的德育

通過誦讀,讓學生整體感知文章所要表達的內容,領會作者的情感,融入文本。如學習《漁父》時,通過分角色誦讀,在“漁父”與“屈原”的對話中,學生自然而然地讀懂了屈原,讀懂了他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精神,讀懂了他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讀懂了他憂國憂民的情懷。

再如學習古文《滕王閣序》時,配以滕王閣的一些圖畫,采取多種誦讀方式,如師生共讀,男女生分開誦讀。許多學生被滕王閣的壯美景致所吸引,為其磅礴氣勢所折服,在朗誦中自然而然體會到何為“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使他們對祖國大好的河山產生崇敬和贊美之情,增強民族自豪感。在誦讀中,無聲無痕地對學生進行了德育。

四、教師要精于創設無聲德育情境

教師應熟悉創設情境的手段,在課上采用多種手段創設情境。如:在朗誦教學時配上背景音樂,穿插視頻等。在教學《項脊軒志》時,我在導入新課時提問“你最愛的人是誰?”同學們有的回答“媽媽”,有的回答“奶奶”,反應很熱烈,但是當我問道“和最愛的人有哪些難以忘懷的事情?”時,同學們鴉雀無聲了,他們的表情顯得很茫然,于是我放出了一段準備好的抒情樂曲,音樂緩緩流淌,他們也慢慢陷入沉思,音樂將他們帶回了那段最美的時光,那些難以忘懷的記憶涌上他們的心頭。

教師唯有創設出逼真的課文情境,讓學生能夠全身心融入其中產生強烈的共鳴,才能使德育滲透達到完美的效果。

五、進行“每日一句”的無痕德育

著名教育家魏書生曾說:“我覺得格言警句像一盞心燈,倘在學生心靈中點燃,會有利于學生選擇正確的道路,朝著自己理想的高峰攀登?!币虼?,在語文教學中,我利用早讀課前的時間讓學生每日抄寫格言警句,品讀揣摩然后背誦它,讓這些格言警句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德行。

當然,語文教育的德育滲透不僅僅是以上幾個方面,它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只要我們善于發現與引導,寓德育于語文教學的每個環節之中,就一定能不露痕跡地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德行,最終達到“潤心無聲,德育無痕”的教育效果。

猜你喜歡
創設德育教材
德育要在“善”處留白
《中國德育》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高中英語教學中德育的滲透
創設情境 以說促寫
創設情境 提高效率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