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現代服務業新舊動能轉換的高職院校產教融合發展路徑研究

2018-02-25 13:39楊國軍
新時代職業教育 2018年4期
關鍵詞:動能產教服務業

楊國軍

(唐山職業技術學院,河北 唐山 063300)

現代服務業是以現代科學技術特別是信息網絡技術為主要支撐的新型服務產業。在新經濟時代,現代服務業新舊動能轉換是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內容,也是應對經濟新常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必要途徑。作為高職院校,要緊扣現代服務業新舊動能轉換變革需要,研究面向中國制造2025與互聯網+、德國工業4.0、美國工業互聯網、日本產品制造革命等新經濟形態的中國現代服務業發展狀況,探索高職院校服務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實現教育與現代服務業產教融合的路徑和方法,為服務現代服務業發展做出應有貢獻。

一、高職院校服務現代服務業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作用

第一,服務業新舊動能轉換是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實施的必然要求。新動能是提高經濟效益的助推器,也是釋放高校社會服務能量的催化劑,對于經濟的發展、科技的轉化和院校本身的發展都有著重要的意義。高職院校要抓住發展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新動能這一契機,重點圍繞現代服務業,提升發展競爭力;要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面向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建設專業和專業群;要加快推進與現代服務業相關產業的產學研合作,助力新舊動能轉換。

第二,通過產教融合服務現代服務業新舊動能轉換是發揮高職院校職能的必然途徑。產教融合是校企合作的進一步創新升級,對于服務產業的完善的體系的建立與發展有重要意義。高職院校要與產業轉型升級相適應,緊密對接產業鏈、創新鏈和職業崗位群,搶占未來發展先機,建立以企業為主體、以學校為支撐、產學研協同發展的教育體系,更好地服務現代服務業發展。

二、高職院校服務現代服務業新舊動能轉換的迫切要求

深化現代服務業產教融合研究與實踐,是產業發展的需要,更是高職院校的責任和義務。實現產教融合,必將促進現代服務業和職教兩種業態、企業和院校兩個主體共同發展。

從國外來看,先進發達國家適應新產業、新業態發展需要,不斷改革職業教育辦學模式,涌現出以德國“雙元制”、新加坡“教學工廠”、澳大利亞“現代學徒制”等職業教育辦學模式和產教融合方式,形成了完整的理論體系和實踐體系。

從國內來看,新動能體現在服務業拉動作用增強,發展迅速,目前已形成了服務業主導的經濟結構(劉立新,2016)。以馬樹超、姜大淵等為代表的職教專家提出了促進職業教育與產業融合發展的觀點,并成為國家政策全面推進。各高職院校面對現代服務業產業需求,調整專業結構探索集團化辦學產教融合有效途徑。通過研究發現,國內現代服務產業研究主要集中在產業發展政策、產業模式、人才隊伍建設、運行體制機制等方面;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研究多從模式類型、專業與教學、人才培養等角度展開,強調專業與產業對接、學校與企業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存在問題主要集中在人才培養、服務供給與社會需求不緊密甚至脫節,其根源主要是職業教育與現代服務產業缺乏有機結合,難以滿足產業需要。上述研究中現代服務產業與高職教育融合研究較少,以遼寧現代服務職業技術學院王東梅(2015)、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吳遠(2016)等的研究成果較為突出。

現代服務業發展對高職院校提出的迫切要求主要有:

一是精準把握現代服務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新舊動能轉換對高職院校辦學需求。把握現代服務業發展狀況與趨勢,找準現代服務業對高等職業教育辦學根本需求,明確高職院校辦學方向與人才培養目標,有效投放社會服務資源。

二是產教融合共同推進職業教育改革創新。準確對接國家發展戰略和民生基本需要,深化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改革,完善專業結構體系、課程體系、人才培養模式、社會服務方式,全面提升辦學水平和社會服務能力。

三是促進現代服務業與高等職業教育有機融合,推動校企深度合作,強化產教合作育人、協同創新,實現互利雙贏。

三、高職院校服務現代服務業新舊動能轉換產教融合發展主要路徑

1.搞好產教融合頂層設計。要從服務新舊動能轉換的高度、從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高度來謀劃高職院校的發展。要結合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新型城鎮化、制造強國戰略和發展現代服務業重大措施,統籌優化產業和專業結構,進一步明晰學校辦學目標定位和發展方向,同步規劃產教融合與經濟社會發展,搞好產教融合頂層設計,確定實現路徑和推進措施,全面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辦學體制機制改革。

2.優化調整專業布局。堅持以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為導向,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急需緊缺的專業。整合專業資源,優化專業配置,打造各具優勢的現代服務業專業群或專業集群。要建立專業預警機制,對專業進行動態調整優化。要引企入校,聯合開發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共同開發專業教材,健全和完善學生到企業實習實訓制度,推動企業以多種形式參與學校辦學和人才培養,促進人才培養企業需求側和教育供給側要素全方位融合。

3.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突出教學中心地位,加強教學改革研究,推進現代服務業產業需求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要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精神,推進協同育人,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要健全完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加強人才培養各環節質量監控。要深化創業教育改革,提升學生創新創業能力。

4.打造高水平人才隊伍。要堅定不移地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做到優先政策支持、優先資源保障、優先完善機構和優先配備干部。要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努力提升教師思想政治和業務素質,培育良好師德師風師能。要加大高層次人才及科技創新團隊引進力度,培養專業領軍人才隊伍。要聘請具有豐富經驗的企業工程師、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為兼職教師,更有針對性地開展專業教學,指導學生開展畢業(實習)設計,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5.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要聚焦現代服務業發展需求,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找準結合點,主動對接國家和地方重大工程項目,加強應用技術研究和應用推廣,全面提升加快科研成果轉化。整合資源,發揮優勢特色,加強協同創新,推進校地融合、校企合作,不斷提升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水平。

猜你喜歡
動能產教服務業
新動能,源自創新力
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探析
產教融合 商以富國
基于產教結合下的中職電子教學研究
自動化正悄然無聲地重塑服務業
產教融合:時尚產業的蛻變之路
為構建開放創新新高地增添動能
“金企對接”轉換舊動能
澎湃新動能
服務業:從一二三到三二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