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用時政熱點導入初中歷史新課

2018-02-26 04:35
新課程(中學) 2018年11期
關鍵詞:時政熱點人文

周 芳

(江蘇省海門市海門港新區實驗學校,江蘇 海門)

作為新時期的歷史教師,我們應該注重當前的時政熱點在歷史課堂中的應用和引入,帶領學生感受人文歷史,真正用心理解各個地區的文化知識。畢竟歷史是一門以事物發展規律為基礎的教學科目,學生在學習和探究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歷史事件作為學習材料。我們要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恰當地引入時政熱點話題和各種有利于學生思考的學習資源,才能有助于課堂效率的提升,促進學生思維的全面發展,促進他們對歷史的理解和記憶。

一、加強課堂的時政話題引入,豐富歷史課堂的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提出,歷史課程作為一門有事實依據的教學科目,是當前初中教育中人文社會科學中的一門基礎課程,在基礎課程中占很大比重。為了加強課堂的時政話題引入,幫助學生夯實歷史知識基礎,教師要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從各個層面上來豐富歷史課堂的教學內容,讓學生感受到歷史就在我們身邊。當學生有了學習歷史的意識,便能跟隨教師的課堂步驟,體會各個地區的風土人情,從時政熱點的精髓中發現歷史事件的本質。

在歷史課堂中加入時政熱點話題,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和促進其終身技能的培養有著重要的意義。首先,時政話題課堂強調的是“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各種有趣的學習資源和時政知識都由學生自己探究和發現,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根據時政查閱相關的歷史文獻資料,這樣就豐富了日常的學習生活,真正成為課堂上的主人。其次,引入時政的歷史教學注重“歷史與現實”的關系,充分擴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感情因素,使學生學會綜合運用所學的歷史知識去看待現實生活中的問題,進而對歷史和當前的社會發展形態有全面的認識。

二、引入時政話題的學習材料,幫助學生理解歷史資源

歷史是一個講究發展過程的學科,加強歷史教學與現實之間的聯系是當前初中歷史課堂中的首要教學任務,同時也是教師對學生學習狀態的要求和鼓勵。將教學內容與時政熱點相整合,能擺脫傳統歷史教學課堂的單向性,讓學生形成自主思想和學習意識,學會用歷史唯物思想理解自然界的事物。采用歷史資料和時政熱點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既促進了教師和學生的協調關系,又符合當代人文歷史的時代氣息,不失為一個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重要途徑,從一個深層次的角度幫助學生結合當代的熱點話題進行討論和學習。

許多時政話題具有鮮明的國際性和交際意義,比如以下時政新聞。1942年12月,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中美關系發生了巨大的轉折性變化,美國作為當前的經濟強國,也要從中國索取一定的物資來源;12月23日,通過世界組織的聯合商討,確定成立中國戰區,在中國建立由三國代表組成的聯合作戰參謀部。這些時政熱點都表明中國已經逐漸強大和發展起來,再也不是上個世紀的“東亞病夫”,中國已經掌握了世界經濟發展的頗多關鍵性因素,站在世界歷史舞臺的前端。對于這些時政,教師要深層次地給學生分析,讓他們理解這些歷史文獻和時政熱點的價值,看到歷史事件發展的本質。

三、提高時政課堂的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的歷史人文情懷

青年學生是國家社會和全民族的希望,是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教師要提高當前歷史時政課堂的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的歷史人文情懷。在引入時政熱點時,可以給學生推薦一些有價值的學習網站和視頻資源,讓學生自己在課下發展自己的學習特長,汲取各種有價值的歷史知識。比如CCTV12科教頻道播出的《走進歷史》、語文課本上的文章《火燒圓明園》、歷史文獻《盧溝橋事變》等,這些都是有教育意義的紀錄片,能促進學生對歷史的理解,幫助學生探究歷史背后的真相,從偉大的歷史人物身上理解階級局限的情感。

另一方面,課堂中引入的時政話題必須立足于課程標準和歷史教材,不能扭曲歷史,更不能生拉硬拽。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關心時政、社會的良好習慣,構造多元化和趣味性的課堂激起學生的情感共鳴,讓其從更寬闊的視野、更高的境界、更廣的時政熱點理解自己學習到的歷史知識,感受自己所承擔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

總而言之,我們作為新時期的歷史教師,必須從當前的形勢出發,以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為基礎,制訂出一系列有效的時政話題歷史教學計劃,構造豐富多彩的“熱點話題”課堂,滿足學生對歷史的求知欲望。在引入課堂的時政話題時,我們要不斷豐富歷史課堂的教學內容,幫助學生理解歷史資源,當他們遇到不理解或者生疏的歷史知識時,要虛心地給其講解,以提高時政課堂的教學效率,進而全面配合時政話題的引入,培養學生的歷史人文情懷。

猜你喜歡
時政熱點人文
熱點
熱點
結合熱點做演講
人文紹興
人文社科
時政
誰來教“醫學人文”課
時政
讓人文光輝照耀未來
時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