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南藏區促進旅游發展的職業教育課程建設探析

2018-02-26 09:53
新課程研究 2018年26期
關鍵詞:藏族職業院校人才

各行各業的文化內涵及知識技術的重要性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愈加凸顯,現在國家正在積極推進西部大開發戰略,這給西部民族地區尤其甘南藏區的經濟發展帶來了更多發展機遇的同時也提出了挑戰,特別是作為甘南藏區四大支柱產業之一的旅游業,必須根據目前的經濟形勢、社會需求等實際情況對自身的發展戰略做出相應的調整。因此,職業院校培養的旅游人才也要適應時代的發展,應根據市場需求進行課程調整和進一步開發,以符合當前旅游業發展對人才的需要,從而使西北民族地區旅游產業的發展更加具有活力和市場競爭力。

一、甘南藏區基于旅游產業進行職業教育課程開發的必要性

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甘肅省西南部,西鄰青海,南鄰四川,是青、甘、川三省交界地帶,居住有漢族和藏族,是全州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和金融中心,在甘肅省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自1998年至今,甘南藏區依托本地資源,將旅游業作為其經濟發展的主要產業之一,并付諸實踐。特別是2016年,甘南藏族自治州政府大力整合開發旅游文化資源,提出了以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黃金段為契機,進一步推進旅游文化深入融合發展的戰略措施。爭取創建國家級5A級旅游景區五個,即冶力關、扎尕那、拉尕山、拉卜楞寺、大峪溝;創建至少八個國家級4A級旅游景區、至少十個國家級3A級旅游景區。全力打造黃河、大夏河、洮河、白龍江“三河一江”風情線,主打高原生態、紅色旅游、民俗風情及宗教文化四大旅游品牌,重點建設瑪曲、碌曲和夏河三個帳篷城,及岷縣西寨到合作、郎木寺到土門關、兩河口到郎木寺三條綠色旅游走廊、萬畝油菜花觀賞帶,力求把具有高原特色的生態文化打造成民族旅游的典范和甘南藏區示范區,進一步達到國家級旅游文化示范區的標準,使之成為具有新格局的文化旅游地。政府應該大力支持建設旅游散客集中地、農家樂、旅店業,力爭建成十個主要旅游城鎮和二十個旅游文化名村。全面完善八個縣市文化旅游設施,進一步實現各項旅游服務功能,把合作市率先創建成文化旅游城市。加快發展休閑度假區、深度體驗、藏藥醫療保健、考察學習、溜冰滑雪、溫泉藥浴、自駕旅游等一批新興旅游產業,并將其打造成四季游項目。加強與絲綢之路沿線各省區的跨區域合作,打造九寨溝北線和絲綢之路南線,積極融入“香格里拉”和“黃河上游大草原”兩大旅游經濟帶。以先進旅游文化為目標,努力打造一批旅游文化精品店,提升旅游產品的文化內涵和品位。為此,需要職業院校培養一批既具有地方特色又具有國際視野的能參與國際性競爭事務的新型人才,進行課程開發以適應旅游業在新時期的要求。

二、甘南藏區旅游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1.旅游產業發展與人才需求存在矛盾。近幾年來,甘南藏族自治州旅游產業在新的旅游發展戰略指導下,全州各個市縣大都具有旅游資源發展優勢,但至今都未能使其轉化為經濟優勢,原因之一是缺乏旅游人才,包括旅游管理人才、旅游實務人才及旅游文化傳承人才。旅游人才不僅人數嚴重不足,而且質量不高,尤其缺乏高層次、高素質人才。旅游業整體從業員工專業文化素質偏低,致使管理水平無法提高。再加上當地人的思想觀念及思維方式落后,旅游從業人員多以本地城鎮人員、農民為主體,大部分人員只受過初中、高中教育,中專、大專及本科以上學歷的旅游專業人才很少。由于這些人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專業培訓及學習,缺乏相應的專業理論知識,對旅游業務也不熟悉,因而無法對藏區進行科學的開發管理,無法從宏觀的角度把握當地旅游的特點和方向,使得景區發展建設缺乏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蘊,旅游產品發展遠遠滯后,旅游商品開發不力,缺乏競爭力,嚴重影響藏區旅游文化資源的開發利用。

2.職業教育課程開設不適應時代要求。甘南藏族自治州對職業教育的辦學缺乏明確的目標,服務意識不強,市場觀念淡薄,對旅游行業應該培養的人才類型還不十分明確,從而導致職業學校在制訂教學計劃及進行專業課程設置時缺乏目標性,往往根據學校報考情況臨時改動專業課程設置,造成培養的人才無法適應旅游行業相關崗位的要求。另外,很多職業院校不與行業管理部門、旅游企業等聯系,一直進行關門辦學,造成培養出的旅游人才與旅游單位的需求脫節,對本科生的教育過多地灌輸理論,缺乏實踐操作;對??坡毥躺慕逃泊嬖谄乩碚摰默F象。此外,有的職業院校專業課程設置比較單一,如只設置旅游管理專業,不設置酒店管理、導游、賓館服務、民族歌舞等其他應用型專業。調查還發現,一些課程教學內容陳舊,沒有實踐教學環節,課程改革落后等,使學生在學校學到的知識無法應用于實際工作中,進而導致畢業生就業困難,學校招生缺乏吸引力。

3.職業教育課程開設未彰顯民族特色。甘南藏族自治州職業教育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是缺乏地域特色和藏族特色,常常復制或模仿東部發達地區職業教育的課程設置、辦學模式和管理方式。其實,甘南藏區具有很多其他地區沒有的傳統技藝及特色,如藏醫藏藥、藏戲、唐卡、藏毯、藏被等,尤其藏族地毯是國際上流行的產品,但藏毯在國際市場銷售中主要被尼泊爾和印度占據,而中國的市場份額還不到十分之一,其主要原因是缺乏旅游管理、銷售等人才。另外,藏族食品在甘南藏區旅游業發展中也具有不可低估的地位,如酥油、牦牛肉、酥油茶、青稞酒等制作、開發、推廣都離不開專業人才的培養,這不僅要求職業院校在專業設置時考慮加入民族元素,更要在課程設置中把民族所特有的知識融入進去,圍繞旅游發展的需求,彰顯民族特色文化內涵,集中建設旅游特色專業,并構建相應的課程體系。

4.多數旅游專業畢業生實際操作能力差。調查發現,即使受過中等或高等教育的旅游專業學生,也在從事旅游相關事務中表現出實際操作能力較差,綜合素質有待提高等特點,究其原因,跟學校的課程設置有很大關系。目前旅游專業課程設置中,偏重理論忽視實際操作,實習實踐沒有跟上,導致培養出來的學生只會紙上談兵,無法勝任當前的旅游工作。這就要求職業院校在旅游專業人才培養中,進一步加強實踐技能的教學,讓學生在學習理論的同時實踐技能也能得到提高,培養出真正適應新形勢的旅游人才,使學生畢業后在工作崗位上得心應手。

三、甘南藏區基于旅游產業發展的職業教育課程建設的建議

1.課程內容選擇貼近社會需求。職業教育培養的旅游人才,應該把市場的需求作為培養目標,市場需求什么人才,就應向社會提供什么人才。因此,我們的教育觀念應是向基層、向社會輸送具有藏區特色的實用型旅游人才。在課程內容選擇上,應該多注重選擇與當地地理風情、文化底蘊、民俗特色、旅游商品等相關的知識。如在導游專業課程中可以增設藏族風俗民情、藏族文化史及藏族佛教史等本土課程;烹飪專業應該研究開發藏餐、民族風味小吃等系列課程;另外還可以開發藏醫藥、藏戲、唐卡、藏族本土傳統工藝課程等??傊?,課程開發必須加入當地民族特色元素,進而提高旅游服務質量,加大甘南藏區旅游業對外界的吸引力,使游客真正體驗到藏族風情。

2.課程模式注重實際操作。課程形式應該靈活多樣,與當地旅游部門相聯系,更多地提供實操平臺,進行形式多樣的新課改教學。多搭建“一對多”或“分組學習”的合作平臺。實操平臺建設應充分依托當地資源,在甘南藏區可以與藏藥生產企業和藏醫院合作,將其作為學生的實訓基地;把民間的藏毯編織作坊作為學生的實操基地;把當地餐飲業作為民族食品加工與制作的實操場所。這樣做一方面可以減輕職業學校的辦學壓力;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很真實地接觸所學專業的實際操作過程,從而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同時還可以使學生融入當地企業,與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緊密結合,使學生畢業后能直接上崗工作。

3.課程建設調動多方資源。藏族旅游文化博大精深,教師在搜集建設課程資源時,不僅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學校圖書館、旅游APP等搜索工具獲取大量的旅游文化信息,還可以請教當地的藏族技藝傳承人、工藝大師、民間藝人和能工巧匠等,從他們手里獲得書本上、網上所不能獲得的資料。另外,應盡可能多地進行田野調查獲取第一手資源,使課程資源更加貼合實際,更好地服務當地旅游產業發展。

總之,甘南藏區基于旅游產業發展的職業教育課程開發不但是學生創新發展的需要,也是發揚和傳承民族傳統文化的需要,更是藏區發展旅游業的現實需要,對促進當地經濟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在課程開發過程中,應以藏族文化的內涵和外延為核心,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充分挖掘旅游專業所需的案例資源,開發具有民族特色的課程體系,采用靈活的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授課,使新開發課程更好地為旅游產業發展服務。

猜你喜歡
藏族職業院校人才
基于職業院校創新人才培養的數學建模實踐活動探索
人才云
占豫虹
The Light Inside
藏族對茶葉情有獨鐘
如何加強職業院校學生的德育教育
藏族度量衡起源探討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爭奪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