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攜《弟子規》導農村小學德育之航的研究
——以廣西隆安縣那桐鎮大滕村小學為例

2018-02-26 17:36廣西隆安縣第一小學532700
小學教學參考 2018年15期
關鍵詞:弟子規德育小學生

廣西隆安縣第一小學(532700)

有人打比喻說“德育不合格是危險品”,德育在我國全面發展教育中起保證方向和保持動力的作用。近年來國家加強了學校德育工作的建設,德育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農村小學德育工作目前還存在許多問題。大多數學校重智育輕德育,重形式輕效果,重校內輕校外,重灌輸輕導行的情況依然存在,以致學校育人觀念淡化,學校德育工作弱化,小學生道德素質退化。就大滕村小學小學生在校表現而言:有些小學生因厭學而逃學(上學隨心情,下雨、父母不給零錢、想睡懶覺就不來學校)、遲到,課堂上隨意爆粗口話、吵架頂嘴、與教師抬杠,好吃懶做(不完成作業,不愛動腦思考,懶做衛生,不愿助人為樂,積極買零食),同學關系緊張(能為一點小事大打出手)等。而就校外表現(主要是家庭表現)而言:在家隨意吼叫支配父母,缺乏感恩之心,以玩手機電腦游戲為主,不愿替父母分擔家務事等。出現這些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學校教育中心偏離,德育工作弱化。多年來,農村小學教師一直無法走出應試教育的怪圈,由于應試教育,德育時間和空間受到擠壓,這是學校德育工作弱化的根本原因。一些學校的品德教育課形同虛設,長期被挪作他用,有些學校上品德課也是走走過場,沒有專門的品德教師。二是教育方法陳舊。在農村小學,普通的思想品德教育限于每周一節的思想品德課、集隊活動、班會課等,形式單一(教師講學生聽),學生缺乏興趣,缺少實踐活動。三是社會道德失范和周邊環境失調。社會導向的模糊和新的價值觀念以及復雜的社會情況影響了小學生的價值取向。有些家長覺得生活過得好了,就不希望下一代體驗自己嘗過的艱苦,所以對小學生沒有過多的分擔家務要求;有些家長認為自己沒讀過什么書也能掙大錢,對孩子的學業沒什么太大的希望,僅是認為小孩子吃好穿暖玩開心就行。這種溺愛子女、無條件滿足孩子各種要求的教育方式,使孩子從小養成自私、任性、好逸惡勞等不良習慣。

學校是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前沿陣地,小學德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奠基工程,是在小學教育過程中為專門培養學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動。而《弟子規》已經流傳了三百年的時間,它列舉了為人子弟在家、外出、求學和待人接物應有的禮儀和規范,曾經是啟蒙養正,教育子弟敦倫盡份、防邪存誠、養成忠厚家風的傳統讀物。當今,誦讀《弟子規》,對于農村小學生來說,意義重大。雖然農村小學生,并非像城市里的小學生一樣,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但他們也同樣是在父母的溺愛中長大,大都只知道從父母那里索取,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雖然小學生能為父母做的事很有限,但是一樣可以學習古人的精神,用自己的方式來孝敬父母及長輩。在學校,誠信、責任教育是小學生教育的原則,現代的小學生不僅好逸惡勞,而且更重要的是缺乏誠實守信這一最基本的道德原則?!兜茏右帯凡粌H提出人以信為本,要求言以信為先,實事求是,不要夸夸其談,而且還非常重視道德人格的建立,認為培養人的道德品格應放在首位。特別關注人們行為的內在心理動機,強調從內在人格上改善人,提升人。這種直指心靈的教化,對誠實守信品德養成具有重要意義。今天的小學校園里,很多學生的日常習慣與生活方式讓老師瞠目結舌,不可思議。課堂偷玩手機游戲,無視他人存在而在教室內大喊大叫,隨便亂扔垃圾,班級活動不主動參加等等。諸多現狀表明,學生德育教育要從做人的基本行為禮儀與文明舉止抓起,要培養學生健康的價值觀念,形成文明禮貌、高雅而富有教養的行為舉止與生活態度?!兜茏右帯芬笪覀冇辛己玫膫€人衛生習慣,注意穿著的整潔與整齊。但縱觀小學校園,打赤腳穿拖鞋隨處可見?,F在的孩子在人際交往方面存在著諸多問題,他們有著極強的個性,以自我為中心,他們缺乏容忍,謙讓,與人合作的品質,容易沖動,自我控制力弱,常常因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情與同伴發生摩擦,為了維護自己的自尊,誰也不讓步?!兜茏右帯犯嬲]小學生平等仁愛的相處原則。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生存在這個世界上的人,沒有誰低人一頭,也沒有誰更高人一等,所以, 不應自卑,也不能驕傲自大、高高在上。一個人要用他高尚的品行和真正的才華贏得人心,而不是張揚的外貌和夸夸其談,要以理服人,不能以勢壓人,這樣別人才能心服口服,為以后的人際交往奠定堅實的基礎。

踐行《弟子規》,不但凈化小學生的心靈,同時也是傳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神。雖然《弟子規》難免有其歷史局限性,其中有些行為要求并不切合當今時代的發展,但是其意可以借鑒。針對現代社會小學生中存在的不誠實守信、不孝敬父母、不尊重師長、沒有感恩的心等等大量不良道德現象,作為一名小學教育工作者,非常痛心。因此號召小學生學習《弟子規》、踐行《弟子規》是非常必要的,《弟子規》對當代小學生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義。那么,農村小學如何通過學習《弟子規》來導現行德育之航呢?

第一,通過書畫《弟子規》營造德育氛圍。利用好校園圍墻、宣傳欄等基礎設施書畫《弟子規》內容,營造學習《弟子規》的氛圍。

第二,精心設計以《弟子規》為內容的校本教材,倡導全校學生學習經典國學。此校本教材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具有層次性、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內容?!兜茏右帯钒傂蛞还卜?篇內容,一年級學生學習前3篇,二年級學生學習前4篇,三年級學生學習前5篇,四年級學生學習前6篇,五年級學生學習完8篇。這樣的逐層學習有利于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逐步建立良好的品格,樹立積極健康向上的人生觀、價值觀。

第三,通過班級誦讀《弟子規》活動,注入德育理念。開展早讀課課前5分鐘《弟子規》誦讀活動,以及午飯后在校內10分鐘誦讀《弟子規》活動,以此達到給每個小學生的思想注入德育理念的作用,逐步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顒有问蕉鄻踊?,可采用全班讀,小組讀,結伴讀或者個人讀或是班級誦讀《弟子規》比賽等。

第四,做唱《弟子規》,體驗德育之樂。學??梢园炎龀兜茏右帯啡谌氪笳n間活動當中,使小學生在邊做邊唱《弟子規》當中體驗道德理念以及樂趣,從而進一步加強小學生德育建設。

第五,踐行《弟子規》,內化道德品質,外化道德行為。通過圖片、作文、日記等活動形式,開展踐行《弟子規》德育活動,學生先將《弟子規》理念內化為自己做人處世的行為準則,外化為自己的日常道德行為,之后將學習《弟子規》后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校內校外有關德育故事通過以上形式表達出來,從而豐盈自己的德育思想,展現自己的人格魅力。

第六,學有所獲,展示成果。通過開展諸如“我與《弟子規》共成長繪畫展示”和“《我與〈弟子規〉的故事》演講比賽”等活動,來展示學生學習《弟子規》的收獲,目的是運用榜樣的力量引導小學生以積極健康向上的態度面對生活。

猜你喜歡
弟子規德育小學生
德育要在“善”處留白
《中國德育》
高中英語教學中德育的滲透
怎樣培養小學生的自學能力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弟子規
弟子規
我是小學生
弟子規
非常小學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