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淄博地域文化資源在高中語文課文教學中的運用初探
——以魯教版為例

2018-02-26 04:35
新課程(中學) 2018年11期
關鍵詞:淄博齊國民俗文化

賈 麗

(山東省淄博市淄博中學,山東 淄博)

近幾年,新課標把“文化傳承與理解”明確列為語文學科素養的一個重要方面,其實這也是語文教育的本質所在。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我們的語文教學不妨從當地的文化中汲取豐富的資源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對家鄉的熱愛之情,有利于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弘揚,也促成語文教學目標的達成。

一、對“地域文化”這一概念的理解

談到“地域文化”,離不開對“文化”這一概念的理解。泰勒曾在《原始文化》中對文化作出了一個經典的定義:“所謂文化或文明,就其廣泛的民族學意義來說,乃是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慣以及其他人類作為社會的成員而獲得的種種的能力、習性在內的一種復合的整體?!?/p>

“地域文化”中的“地域”一詞,不僅僅是指某一具體的地理區域和行政區劃,還必須是在歷史發展的進程中形成了共同的文化內涵、有著統一的文化認同感,進而約定俗成了特定的地域。

所以,淄博的地域文化可以說是淄博人民在歷史發展中所創造的包括歷史文化、商業文化以及道德觀念、地方風俗、思想行為習慣、活動方式、宗教信仰、文學藝術、法律規范、學術文化等因素在內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

二、淄博地域文化資源

淄博歷史悠久,是齊文化的發祥地,有“齊國故都”之稱。千百年來,淄博這片沃土養育了齊桓公、姜尚、管仲、晏嬰、孫臏、蒲松齡等眾多歷史文化名人;“一鳴驚人”“門庭若市”“圍魏救趙”“雞鳴狗盜”等人們耳熟能詳的成語都誕生在齊國;淄博還是世界足球起源地、牛郎織女的故鄉、陶瓷之鄉……所以,淄博的地域文化、資源文化底蘊深厚、種類豐富多樣,我們可以從齊國歷史、齊都名人、文學藝術、民俗文化等角度進行拓展研究。

三、淄博地域文化資源在高中語文課文教學中的運用探索

錢理群先生在著作《貴州讀本》中寫道:“如果年青一代,對中國這塊土地,對這塊土地上的人民,在認識上無知,在情感和精神上疏離,我認為是很可怕的?!彼?,對我們的學生來講,對自己的家鄉及其人民,有義務多一些了解和認識,多一份親近和熱愛。在此,以魯教版為例,挖掘課文中的地域文化資源,聯系淄博地域文化,力求形成文化促教學、教學促文化的相輔相成之和諧教育模式。

(一)齊國歷史

魯教版的開篇課文是荀子的《勸學》和韓愈的《師說》,都與學習、教育有關,我們可以聯系齊國歷史資源——稷下學宮。介紹荀子的時候,可以介入他在稷下學宮曾經三次擔任“祭酒”(學宮之長),所以他的“勸學”也是從老師的角度對學生進行的學習教育,說服力較強?!稁熣f》是韓愈批判當時社會上“恥學于師”的陋習的一篇議論文,而稷下學宮恰是當時的齊國統治者尊重、優禮老師的典范,從而突出齊國重視人才與教育的先進思想。給學生補充這些歷史知識,會讓他們感受到家鄉的底蘊深厚、人杰地靈,會增

注:本文系淄博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7年度課題“淄博地域文化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課題批準號:2017ZJG124)的研究成果。強作為齊國后代的自豪感,從而更加熱愛家鄉,熱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念奴嬌·赤壁懷古》和《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都是詞人登臨歷史遺跡、聯系自身或現實所發出的感慨,不禁讓人想到臨淄的牛山。在這座山上,齊景公曾發出“美哉國乎!若何去此而死也?”的悲嘆,曹植、杜牧等都曾在登臨此山后留下了贊美牛山、慨嘆歷史興亡和人生榮辱悲歡的傳世佳作。所以學習課本上的這兩首詞,可以讓學生了解牛山的歷史故事,仿寫牛山懷古詞,從而掌握懷古詞的寫作特點。

(二)齊都名人

《滕王閣序》“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中的“終軍”是西漢時期的濟南人,被葬于淄博臨淄?!妒酚洠ㄟx讀)》中的管仲、淳于髡、孫臏、田單、孟嘗君等都是齊國人。這些文化名人都是淄博重要的地域文化資源,我們可以結合課文進行學習、拓展,深入了解,鼓勵學生將這些人物素材運用于作文中。

(三)文學藝術

“米洛斯的維納斯”展現給我們的是愛與美的藝術魅力,淄博是陶瓷、琉璃之鄉,學生也可以從這個文化資源中尋求靈感,感受藝術美與人文美,甚至體會創作藝術品的樂趣。

此外,還有課文中沒有體現但是與課文學習密不可分的文學資源,如蒲松齡的《聊齋志異》,清代文人王士禎的詩作等,都可以拿來輔助課文學習,拓展課外閱讀。

(四)民俗文化

《鴻門宴》一文中的座次安排、《氓》中“以爾車來,以我賄遷”的婚俗、《祝?!分兴驮?、祭祀、祝福的過年習俗等都可以聯系淄博當地的風俗禮儀、民俗文化加以補充、對比,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從這些民俗文化入手研究文本,會有不同的學習體驗,能夠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增強思維深度。

《林黛玉進賈府》從林黛玉視角介紹了賈府的建筑結構、房屋擺設,體現了封建大家庭的長幼尊卑關系。講這一課可以聯系淄博桓臺的王漁洋故居,從建筑結構和房屋擺設看出當時的民俗文化和封建等級制度。

總而言之,我們可以在課文教學中充分挖掘并運用淄博地域文化資源,從課文延伸到課外,從課上延伸到課下,既可以讓學生感受到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在語文學習中沐浴中華文化的芬芳,又可以讓學生更加熱愛家鄉,并積極主動地去繼承并弘揚中華文化,提升語文學科素養。

猜你喜歡
淄博齊國民俗文化
千年瓷都演繹淄博陶瓷之美
地方民俗文化的傳承
老馬識途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談
文雅清虛 淄博文石
齊國強 作品
關于淄博窯系的探討
兩岸民俗文化薈萃福州
淄博建成輪胎檢測第三方跑道
略論古齊國的治國之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