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歸因分析在高中歷史解題中的理解及應用

2018-02-26 04:35郎旭琦
新課程(中學) 2018年11期
關鍵詞:根本原因高中歷史考查

郎旭琦

(山東省壽光市第一中學2016級(7)班,山東 壽光)

眾所周知,歷史是一門基礎性學科,也是一門人文學科,對提高我們的人文素養、歷史思維和藝術品味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當然隨著新課改的推進,目前出現在考卷上的高中歷史試題考查的重點不再是學生對課本知識死記硬背程度,而是更側重于考查學生辯證思維和靈活分析問題的能力。尤其是對于歷史事件的原因進行分析時,大部分學生對于“根本原因”和“主觀原因”的理解和應用都會感到無從下手。本文根據我個人的學習經驗和資料搜集,總結了在高中歷史解題過程中合理應用“根本原因”和“主觀原因”的解題策略。

一、主觀原因在高中歷史解題中的應用

學習歷史事件當然要弄清楚引起歷史事件的原因,高中歷史考試中也經常會通過這些試題考查我們分析問題的能力。引起歷史事件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所謂“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也就是說只要站在不同的角度就能得出不同的看法。

那么在引起歷史事件的諸多原因中,主觀原因是什么意思呢?

我們知道學習語文的時候,“主”有“主語”的意思,“主語”指的是一件事情發生的主體。

顧名思義,主觀原因就是指和事件中人物所處的階級、身份、集體以及個人主體意識密切相關的那部分原因。簡單來理解就是主人翁的人為因素,是內部的、自身的原因。

要想理解主觀原因,我們可以借助于客觀原因。一件事情的發生要受到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影響,客觀原因的關鍵點在于“客觀”兩個字,它指的是在歷史事件中不依賴人物主體意識而存在的因素,是外部原因。

如,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后出現變亂,其主觀原因是農民的局限性導致領導者被勝利沖昏頭腦,貪圖享受,滋生腐敗,革命進取心減退。而其客觀原因是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剿殺。

根據這一題,我們可以看出,主觀原因是站在事件主體立場上或者從事件主體身上去找原因,客觀原因恰恰相反,是從主體之外去找原因。

關于主觀原因的應用有兩個注意事項,第一,當問題的主語較多的時候,是不適合使用主觀原因的。

如,分析抗日戰場勝利的原因。由于抗日戰爭是國共兩黨合作共同完成的一場勝利,其中涉及多個主體,每個主體都有各自的主觀原因,因此對于這類主體較多的歷史題不適合分析主觀原因。

第二,主觀原因和主要原因一定不能混淆。主要原因是和次要原因對比分析的,重點在于“主要”兩字,指的是在諸多原因中發揮主導作用的因素,可以是單個因素,也可以是多個因素。

如,抗日戰爭勝利的主要原因,備選答案有: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國民黨正面戰場;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戰場;愛國僑胞的支持。這個問題的正確答案是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因為其他原因起到的都是輔助作用,而發揮主導型作用的正是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總之,在分析歷史問題的主觀原因時要堅持兩個要點:找出事件發起人(主體);考慮發起人(主體)的各種思想、政治和經濟因素。

二、根本原因在高中歷史解題中的理解和應用

根本原因指的是導致歷史事件發生或導致事件產生變化的最本質、最根源因素。在諸多因素中,根本原因是必然的,不受外界影響的,并且在歷史進程中起到決定性作用的。根據我個人解題經驗,在分析歷史事件根本原因時一定要先分析這個歷史事件發生的客觀規律,尤其要從生產力、生產關系和階級本質等大方向來分析。

比如,辛亥革命、護法運動和護國運動等失敗的根本原因是資產階級的局限性。

根本原因考查的原因深度,簡單來說引起一個歷史事件的原因從深度上可以這樣劃分:直接原因→主要原因→根本原因。

所以根本原因指的是最深層次的原因,如,生產力發展水平、階級本質和時代要求。對根本原因的應用一定要注意和直接原因、主要原因區分開。

直接原因一般是具體原因,也就是導火索,是直接促成某件事發生的原因,直接原因往往是某個具體事件或表面現象。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直接原因是薩拉熱窩事件,根本原因是西方帝國主義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薩拉熱窩事件是發動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借口,是偶然事件,而帝國主義發展的不平衡是根本原因,是必然事件。

根本原因和主要原因的區分并不是很明確,因為根本原因也可以是主要原因,不同的是根本原因一般是從原因的性質上說明重要性,主要原因一般是從原因的地位說明重要性。

在實際解題中部分學生可能會把以上幾個概念弄混淆,其實區分根本原因只要抓住題干的幾個關鍵字眼就可以了。如,考查根本原因會用到“決定性因素、本質因素”等;考查直接原因會用到“導火索、直接聯系”等;考查主要原因會用到“主要是因為、主導因素”等。

在高中歷史解題中,如果對歷史事件的原因內涵理解不清楚,那么在分析原因時往往會感到一團亂麻,無從下手。根據我個人學習經驗,在分析歷史事件原因時一定要學會從不同角度去分析,主觀原因考查的是原因的廣度,對應的是客觀原因。根本原因考查的是原因的深度,對應的是直接原因。在解題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學會發散思維,不能公式化地去分析歷史事件,而是先分析歷史事件的原因是哪種類型,再聯系課本知識,考慮選擇哪種類型的原因去解釋最為合理。如果能做到歷史知識活學活用,那么解題的能力自然就能得到提升。

指導教師評語:

該同學能夠根據個人的學習經驗以及解題習慣,總結在高中歷史解題過程中合理應用歸因分析的解決歷史問題的策略。由此可見該同學歷史知識掌握全面系統,解題思路靈活科學,快捷,準確,值得其他同學借鑒學習。

猜你喜歡
根本原因高中歷史考查
血液透析患者發生跌倒不良事件根本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
創新視角下高考中關于統計的考查
創新視角下高考中關于統計的考查
高中歷史自主探究教學的實踐探索
例談氯及其化合物的學習與考查
討論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釩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高中歷史學科高效課堂的構建
柴油機壓縮空氣起動系統三通球閥內漏分析與處理
淺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