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本土苗族文化資源,辦園本特色教育

2018-03-03 09:43云南省昆明市尋甸縣幼兒園陸水芬
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 2018年9期
關鍵詞:蘆笙苗族民族

云南省昆明市尋甸縣幼兒園 陸水芬

幼兒園教育《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應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引導幼兒實際感受家鄉的變化與發展,激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痹诒緢@幼兒班級環境創設領域目標中,園領導多次提出要充分利用本土自然環境和社會資源,為幼兒的成長和發展創造良好的學習和成長環境?!毒V要》中還明確指出:“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利于身心發展的經驗?!?/p>

我縣境內有16個鄉(鎮),居住著漢、回、彝、苗等16種民族,少數民族人口達11萬人,有著豐富的民族文化和得天獨厚的民族資源,塘子、金所、河口、六哨、馬街、聯合等鄉鎮是苗族重要聚居地,這些地方有苗族特色村寨建筑——風格獨特的木樓、吊腳樓等;有極富特色的各類民族服飾80多種,民族節日一百多個。如果我們的幼兒能在自己熟悉的周邊民族文化中汲取民族知識的養分,那非常有利于積累我們的辦園特色和開拓視野,更有利于幼兒健康快樂的成長。因此,我們應有目的地整合本地的民族自然資源和特色資源并充分利用,為孩子們創設“接地氣”的學習、生活環境,創辦本園特色教育的同時構建我園特有的本土文化教育。

一、本土苗族文化的民族性與本土性

經典、傳統的民間游戲都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本土性,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區都有各自的民間游戲,反映了民族傳統文化和地方文化的精髓。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苗族人民在服飾、節慶、婚嫁、喪葬、娛樂、禮節、禁忌、飲食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岸隆笔敲缱鍌鹘y蘆笙節,每年農歷的二月,苗族人民便穿戴一新,歡聚一堂,吹起蘆笙,翩翩起舞,縱情歡樂。幼兒園教師可以帶領幼兒到會場去體驗節日氣氛,了解苗族傳統蘆笙會的內容和精湛的吹蘆笙技巧。然后教師可以在幼兒園中創設環境,引導幼兒玩“吹蘆笙”的游戲,讓幼兒在活動中學習苗族的語言、跳蘆笙的動作和交流方式,體驗苗族人民熱愛生活、積極向上的精神。幼兒園教師還可以引導幼兒在角色游戲中欣賞、品嘗、親手制作自己家鄉的美味食物,引導幼兒在表演游戲中了解苗族豐富的歌舞文化,感受苗族藝術的美。

二、本土苗族文化活動的教育價值和意義

幼兒階段是幼兒思維、語言、認知能力的形成與發展的基礎時期,我們進行幼兒教育,不僅需要培養其健全的人格、良好的習慣、發展的智力,更需要培養幼兒的民族歸宿感及文化認同感。就尋甸縣區域內的苗族地區而言,苗族是一個文化底蘊深厚的古老民族,在漫長的融合、遷移、發展過程中,積淀了豐富多彩的傳統苗族文化。我們的特色教育可以通過讓苗族活動走進幼兒園,讓幼兒可以透過豐富的苗族文化初步理解其豐富的內涵,了解并學習中華民族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也有利于本土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

三、將本土苗族傳統文化融入教學活動,在實踐中探索與創新,開掘園本特色教育

苗族文化活動的內容豐富有趣,種類繁多,形式靈活,很多游戲不受場地、設備、人數、時間的限制,因此,幼兒園教師可以把苗族活動靈活機動地貫穿于幼兒日常生活各環節中。

(一)利用苗族特色工藝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

苗族工藝技藝精湛,種類繁多,尤以刺繡、銀飾、剪紙、草編工藝最為著名,而這些工藝圖案有人物、花草、飛禽走獸和幾何圖案等,表現生動,畫面精美,老師可以讓幼兒充分發揮他們的動手能力和想象能力,做一些比較簡單的繪畫、剪紙等,從小培養他們對民族民間工藝的興趣和動手能力。而在區域活動的設置中我們也會創設“苗家創意坊”、“苗銀工匠店”、“刺繡風情街”等讓幼兒感受苗族傳統手工藝品的精美和實用。

(二)利用苗族傳統節日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

苗族的節日繁多,有姊妹節、蘆笙節、卯節、龍舟節、枯藏節、爬坡節、“三月三”、“四月八”等,可謂“大節三六九,小節天天有”,而在節日期間我們可以讓幼兒穿著自己的民族服裝,學跳蘆笙舞、木鼓舞,開展一些有趣的民族民間游戲活動,如捉魚、斗牛、摔跤等使幼兒親身感受和參與,接受傳統民族文化的熏陶。

(三)利用苗族特色歌舞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

苗族歌舞文化豐富多彩,獨具特色,歌曲中 的“刻道”神秘委婉,酒歌高亢熱情,兒歌簡單活潑;舞蹈中的板凳舞輕盈歡快、灑脫奔放,蘆笙舞節奏明快、舞步飄逸。幼兒園可以針對幼兒教育的特點和接受能力,篩選適合幼兒教育的苗族歌舞加以適當改編。

(四)利用苗族體育運動開展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

苗族人民熱愛體育運動運動,方式多樣。如打陀螺、滾鐵圈、賽馬、斗牛、劃船、玩龍燈、摔跤等,而我們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盡量為幼兒創造條件,創設環境,制作一些民間體育和游戲用具,在保持傳統的基礎上加以改編改造。如訂制了一些道具如蘆笙、陀螺、鐵圈、木鼓等讓幼兒親身參與打擊、吹奏,抓住幼兒探索新奇事物的興趣培養他們參加民間游戲活動的激情。

(五)利用民間傳統文化開展各種教學活動

苗族歷史上雖然沒有文字,但口傳文學非常豐富,膾炙人口,有民間故事傳說、謎語、詩歌等,而我們通過搜集整理,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給孩子們講《蝴蝶媽媽》《太陽和月亮的故事》《姊妹節的傳說》《仰阿沙的故事》等民間故事,教他們簡單的苗族生活用語。還可以教他們唱苗族童謠如“月亮星星亮,屋里有新娘,搬凳來歇涼,抱娃聚一堂”,而在區域活動創設中我們創設了“苗語堂”、“苗音閣”等語言區,讓孩子們在活動中用簡單的苗語交流。

總之,讓民族文化走進幼兒園,讓民族文化、傳統文化與幼兒教育有機融合,讓幼兒在輕松愉悅的環境氛圍中感受苗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從小就受傳統文化的熏陶,激發幼兒對苗族文化的好奇心和觀察的興趣,培養幼兒健康向上的情趣和自信心。既符合《綱要》的辦學理念和要求,也體現了鄉村幼兒園依托本土資源、特色資源、民族資源創辦園本特色教育、特色幼兒園的宗旨和理念。

猜你喜歡
蘆笙苗族民族
我們的民族
岜沙蘆笙節
一個民族的水上行走
你好,蘆笙
苗族古歌《仰阿莎》
多元民族
盛大節慶——苗族牯藏節
求真務實 民族之光
蘆笙戀歌
苗族老照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