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評價語言的藝術,感悟智慧的美麗
——淺析如何優化課堂評價語言的幾點思考

2018-03-03 09:43佛山市南海區獅山光明新城小學劉江英
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 2018年9期
關鍵詞:清泉課例語言

佛山市南海區獅山光明新城小學 劉江英

教學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教學語言,特別是課堂評價語言。良好的課堂評價語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為學生營造積極探索、求知創造的氛圍,對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語文教學,教師應該關注課堂上學生的學習狀態,努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良好的學習品質,建立積極向上的學習情感;一位真正認識到課堂評價重要性的教師,更應該運用良好的評價語引導學生有效學習,引領學生在語言文字的海洋里徜徉,從而提高課堂中師生交流的有效性。

一、于平淡處添新意

語言可以通往心靈的海洋,教師本身就應該擁有語言之河,并有取之不盡的源頭活水,才能提供鮮活的靈動的語言之水,不斷涌入學生心海,匯聚成浩瀚之洋。在語文課堂上,如果老師使用靈活、生動、豐富的評價語,就能使學生如沐春風,課堂內總是生機勃勃。

課例1:薛法根老師執教《雪兒》一課時的隨機點評片斷。

師:讀兩遍課文,然后告訴老師雪兒是在怎樣的情況下來到“我”身邊的?

生:在“我”寂寞的時候,雪兒來到了“我”的身邊。

師:你能讀出作者的寂寞,這就叫會讀書。你們也能像他一樣讀出作者的心情嗎?

生1讀,師評:音色美,讀得更美。

生2讀,師評:感情真摯,讀得很動情。

生3讀,師評:你的心已經隨著“我”和雪兒一起飛向藍天。

流水淌過無痕,教師的評價語就應該是一泓清泉,你摸不到,卻能明白地感覺到。細細品味,經語言之清泉滌蕩過后,學生的心中漾起感情的漣漪,他們的心理得到極大的滿足。留給我們的,是師生交流時感情的融洽,智慧的點燃,趣味的激發。

二、于動情處引品味

教師在課堂評價時,常常是對學生的談話給予直接的評價,其實對于人和人的交流來看,應該是一種充滿智慧的交流,往往不是直接的說明,而是給予一種感受的空間,留一點點讓人去回味去揣摩。

教師在課堂中用詩一樣的語言引領學生沉潛詞句,捕捉人物情感動脈,富有生命氣息的評價語猶如書中甘泉,流于無形,品之香醇。教師的評價語如果能擁有一本書的容量,語文課也就具備了厚度。師生交流時情感的高度,精神的高度便隱藏在有效課堂逐漸積累的厚度里。

三、于精彩處促積累

語言素材的積累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更是作文教學的奠基石,而教師良好的評價語對引發學生的積累將產生無形的影響,起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作用。

課例1:賈志敏老師教學《續編童話》一課的片段:

生:小紅走近一聽,還有微弱的心跳。

師:“微弱的心跳”可改為一個詞語——

生:奄奄一息。

師:很好!前面也要改改,這樣聽起來才順口。

生:小紅走近一看,都奄奄一息了。

師:你真聰明!

學生在如此語境氛圍熏陶之下,不僅對文本語言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同時也被激發了積累的熱情,促進了消極語言向積極語言的轉化。一句富有啟發性的話語,在暢談感受的情境中激活的是學生的思維,收獲的是刻骨銘心的感悟,積淀的是厚重的語言文字,可謂是語言與精神的一次同步提升,克服了平面推移的課堂流程,從而深度建構文本。

四、于尋味處導方法

教師要憑借這個例子讓學生學會融會貫通、舉一反三,掌握語文學習方法。教師的評價語要從這樣的高度著眼,注重讓學生獲得和運用學法。

課例1:王崧舟老師執教《去年的樹》的片段

師:孩子們,我們看《去年的樹》。它沒有寫外貌的句子,它沒有寫表情的詞語,它沒有寫心理的語言,是作者不會寫嗎?(生:不是。)那為什么不寫呢?

生:作者是想讓我們自己思考,自己來感受這一種感覺,不寫出來,自己想的可能更加傷感,更加美好。

生:可能是作者為讀者留下的想象空間。

師:說得真好。孩子們,這是一個巨大的空白,這是一個無限的想象空間。是的,它不寫表情,不寫外貌,不寫心理,但它卻給我們留下了豐富的、無限的想象空間。正是這些空間,故事才留給我們這樣一份巨大的語文魅力——用最平淡的語言抒寫最深厚的感情。這個童話故事就是——《去年的樹》。

毫無疑問,在教師這樣肯定性的語言中,指向了這個童話的言語特征——“用最平淡的語言抒寫最深厚的感情”,同時把教學引向了作文運用的實際了。這樣的每一次點評都會如一把小小的錘子“錘擊”著學生的心靈,使其心生漣漪,閃現靈性。

五、于深刻處發感言

語文學習離不開讓學生用語言來表達自己思想的過程,評價語的一大重要功能就引導學生學會表達,發出感言。因此在課堂教學中,這要求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語言既要準確得體,又要有啟迪心智的作用。

課例1:如薛法根老師執教《鷸蚌相爭》一課的片斷。

師:誰來勸告他們?用上這個句式“今天不…,明天不…,就會……?!?/p>

生:你這只傻蚌??!今天喝不到水,明天喝不到水,你就會干死在這河灘上,被漁翁捉住房。你要懂得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的道理,必得謙讓,不然后果很嚴重。

師:兩個“懂得”,提示了道理,但用詞重復了,建議把“懂得謙讓"改成"學會謙讓”。難道你們不知道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嗎?

生:你這只傻蚌!今天不知錯,明天不知錯,你就會干死在這河灘上。你以后要得饒人處且饒人??!

師:得理不饒人不算錯,但得理能饒人才顯得高尚。

薛法根老師運用簡潔、明快、到位的評價語引導學生把文字讀出了厚度,讀出了具象。課例循序漸進的設計促使學生對鷸和蚌進行相同點的觀察,拓展了學生思維的深度和廣度,這樣閃爍著教學智慧的言語訓練無疑是豐厚扎實的。

蘇霍姆林斯基說:“我一千次地確信,沒有一條富有詩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學生的全面智力的發展?!边@清泉就是教師的評價語,我一萬次地確信,富有詩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融入的評價語,就能激起學生心靈的無盡漣漪!就能讀懂每一個孩子的臉龐,就能走進每一個孩子的心靈。

猜你喜歡
清泉課例語言
清泉醋業
花開爛漫——彩墨畫瓶花課例
石上清泉
語言是刀
汨汨清泉:寧條梁“找水記”
課例
讓語言描寫搖曳多姿
我有我語言
《第六屆全國中小學音樂課評比——課例選編》(DVD)
課例.籃球體前變向換手運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