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前兒童攻擊性行為個案研究與干預

2018-03-04 13:28廣西南寧市良慶區秋月湖幼兒園韋光麗
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 2018年2期
關鍵詞:攻擊性幼兒園兒童

廣西南寧市良慶區秋月湖幼兒園 韋光麗

一、引言

攻擊性行為是個體在社會化過程中逐漸行為的一種比較普遍的問題行為,對兒童的身心健康和社會性發展有著不良的影響;是學前兒童身上常見的一種問題行為,對于被攻擊者和攻擊者的身心健康都會產生嚴重的傷害,也很可能導致攻擊者日后的行為失調或暴力犯罪。學前融合教育是指讓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前兒童進入普通幼兒園,與普通兒童共同接受保育和教育的教育形式,其理念強調平等的受教育權,不僅是幼兒的立足點的平等,其核心是為了特殊需要的兒童提供支持性的服務。在對特殊兒童進行隨班就讀的教育中僅僅靠幼兒園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各方共同的努力,以形成集體的合力。這個合力包括了教師與教師的合力、教師與幼兒的合力、幼兒與幼兒的合力、幼兒園與家庭的合力。

二、研究的方法

本研究擬采用行為分析法、觀察記錄法、訪談法。從2012年9月至2013年12月這一年多的時間里通過日常觀察記錄、行為分析中看出夏嶸缺乏用語言與同伴交往,通過為其提供的合作性游戲可以改善他的語言溝通及與同伴建立友好的關系。行為分析及觀察記錄法多用于在幼兒園里是集體生活、學習、游戲中,此外,我們老師還通過與其父母訪談更深一步地了解夏嶸在家里的實際情況,為研究做出更好的干預方法。

三、本案研究對象情況

1.本案研究對象的基本情況

本案研究為一名7歲學前兒童攻擊性行為患者,男,夏嶸,出生于2007年3月,健康狀況:良好。爸爸文化低,是打零工的,從小對夏嶸的要求很低,并很寵愛他,幾乎滿足夏嶸的所有需求。媽媽是??莆幕?,自從生下夏嶸之后就一直忙著工作,所以媽媽對他也是比較溺愛,用物質來彌補自己對孩子的愛。父母在孩子3歲半的時候發現孩子交往能力、行為問題的出現異常,與普通幼兒有很大的區別之。由于這樣的現象,夏嶸每年都換幼兒園,父母很是渺茫,不知道從何下手幫助自己的孩子能像普通幼兒一樣快樂成長。

2.進入班級前的主要情況描述

2012年9月,夏嶸在父母和我們園長的陪同下來到了我們班級里。給我們老師的第一影響是夏嶸的眼神不敢與對方對視,我們跟他打招呼,其不理睬,也不搭理班上的小朋友,緊抓住自己的書包在教室里自言自語轉了兩圈。當父母將要離開班上的時候,夏嶸顯得非常的不安心,甩開我的手沖到了父母身邊拉住媽媽的手不放。在我們老師和他父母的勸哄下,夏嶸才愿意留下來,但內心還是很不安,眼神生怕與我們撞上,一直不愿意坐下來。

四、干預的目的與內容

(一)干預前的評估

我們老師為其制定了一個攻擊性行為觀察表,對其在生活、學習、游戲三方面進行一個星期的行為觀察評估。

(二)干預內容及過程

1.讓孩子體會集體的溫暖,以友好的情感融化內心的不安

我們教師最先應該做的事情就是幫助夏嶸了解周圍環境,熟悉老師和同學們,并提高其自理能力和獨立處理引起挫折的外在障礙的能力。

2.利用消退法抑止攻擊行為,讓其知道不良的行為自己要受到懲罰與限制的

消退是指在一確定情境中行為者產生了以前被強化的反應,父母在家也要利用消退法抑止攻擊行為,讓其知道不良的行為自己要受到懲罰與限制的。

3.利用懲罰法進行事后處理,從而減少其攻擊行為

當夏嶸發脾氣較長時間,并產生有可能傷害他人的攻擊行為時,就會被強制帶到隔離室獨坐,直到不良行為消失。隔離是指當個體表現出某種不良行為時,及時撤銷他正在享用的正強化物以阻止或消弱此種不良行為的再現或把個體轉移到正強化物較少的情境中去,每每都是直至其平靜下來,跟其講道理并跟其說好約定,能做到約定的話,老師同樣也有表揚的。

4.使用代幣制度來增加夏嶸的良好行為

代幣制是指在某中情境中出現了一個行為,會得到一定數量的代幣,使用代幣來換取其他強化物的行為改變技術的方法。

(三)家園合作

融合教育的目的是增進特殊兒童與普通兒童交往的機會,使特殊兒童盡快回歸主流社會。同時需要家長的配合,幼兒園與家庭共同制定個別化的教育目標,這樣才能找到特殊兒童與普通兒童更好融合的方法和策略。通過近一年的時間里,在我們與家長的共同努力下,其家長也盡量抽出了大量的時間陪夏嶸,除了在幼兒園時間外還主動打電話跟我們老師詢問和交談夏嶸的種種情況,夏嶸慢慢有了很大的進步,現狀只是存在著處理事情還不夠成熟,遇到困難或得不到想要的東西多半是出現哭鬧的現象。

五、研究結果

影響兒童的攻擊性行為的內外因素有很多,主要有生物因素和社會環境因素這兩大方面。幼兒模仿性強,是非能力差容易模仿其周圍的人或影視鏡頭里人物的攻擊性行為。本研究對象的身體健康良好,攻擊性行為的出現是家庭教育的原因,即社會因素所致;經過家長的積極配合我們老師一起制定并實行一致的教育目標,與普通幼兒一起合作、學習、交流;對我們老師和班上的小伙伴也有了深深的情感,這讓我們老師感到很欣慰。

六、啟示

行為干預技術是建立在心理學行為主義有關學習過程的理論和實驗證據基礎上的不良行為矯正技術,其目的就是要消除或者顯著地減少某些經常出現的不受歡迎的行為。通過此研究,夏嶸的行為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當他極度想要得到心愛的玩具或好吃的零食覺得不到的時候,情緒就會波動很大且偶爾伴有攻擊性行為,時常一個人在自由活動或午休的時候靜靜地發呆,這也是我們老師一直沒有摸透的地方。幼兒園教育是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場所,因此,今后我們老師會更關注夏嶸的心理活動及情緒的表現,有意識、有計劃地把對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日常的學習、玩耍和管理中去;從家庭教養方式入手,增加情緒表達的訓練,幫助夏嶸學會合理的表達自己的消極情緒。但幼兒園不是培智學校,缺少專業的特教教師、兒童心理學專家,也因此在普通幼兒園里很難得到特殊兒童家長對學前融合教育的滿意度,在幼兒園里要做好融合教育也是我們未來需要解決的問題。當然,這是一個長遠的問題,目前普通幼兒園老師最關鍵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做好一切家長工作,借助普通兒童家長對特殊兒童家長們的支援和幫助,使普通兒童與特殊兒童、普通兒童家長與特殊兒童家長之間沒有歧視和排斥。

猜你喜歡
攻擊性幼兒園兒童
3-6歲幼兒攻擊性行為的現狀及對策
我愛幼兒園
幼兒攻擊性行為的誘因及干預策略
歡樂的幼兒園
愛“上”幼兒園
留守高職生的控制欲、攻擊性和焦慮、抑郁的關系調查研究
留守兒童
六一兒童
“愛”的另類表達,嬰兒的攻擊性行為
“六·一”——我們過年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