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淡小學語文教學

2018-03-04 13:28廣西河池市大化縣七百弄鄉弄呈小學藍利俏
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 2018年2期
關鍵詞:老鷹小雞小學生

廣西河池市大化縣七百弄鄉弄呈小學 藍利俏

小學語文教學主要是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能力這幾方面的內容。那么,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聽、說、讀、寫這幾方面的能力呢?下面我就淡淡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培養小學生聽的能力

給予學生傾聽的具體方法:肢體語言:建議學生身體面向老師,不要有任何交叉的部分,比如抱肩,翹腿等。這樣的肢體語言被證明接受的信息量非常有限。如果是一對一談話,效果會更好;面部表情:一對一溝通眼睛要注視對方,如果明白了對方的意思,要適時的點頭,以鼓勵對方繼續。在傾聽輕松的話題時,要保持微笑,可以輕聲符合并回應,比如“是的、好的、明白,你繼續……”如果是一對多溝通,目光要關注到大家;傾聽過程:不要打斷別人的講話,尤其是在一句話沒有說完之前,更不要急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如果沒有聽清楚,可以稍稍抬手示意“不好意思,請問一下,您是說……”復述或者提煉對方的談話內容,用來澄清對方重新描述。這都是聽的具體方法。

組織練習傾聽的活動:游戲活動:常用的活動有《聽故事答問題》念一段故事,從中提問,請學生回答。還有《轉話》,聽的同學完整轉述給其他同學;傾聽復述:常用于演講指導練習,老師先說一段話或播放一段視頻,請學員復述。老師再加以點評。上課的時候,老師可以隨機的請同學復述自己的講課內容,也可以提高學生的注意力。

老師應該注意:平時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中,如果學生描述的是傾聽性話題,我們更需要耐心的傾聽,而不是急于給出安慰和建議;老師傾聽學生的過程中不要否定學生,包括使拒絕身體語言、面部表情的譏笑,語調的嘲諷等。教會學生傾聽,用老師的行為,而不只是語言。

二、培養小學生說的能力

根據小學生年齡特點和接受知識的規律,我認為說話能力應該從一年級抓起,尤其是農村孩子,多數膽子小,說話聲音輕,怕舉手發言,上課時少數人雖能積極舉手,但有的回答卻詞不達意,意思不完整,不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所以作為一年級語文老師更應該重視培養孩子說的能力。

首先,組織活動,引導孩子說話:小學生活潑好動,興趣廣泛,應用說話與活動中,平時可以多舉行些活動,如“講故事大王”比賽,詩歌朗誦會等提高學生的說話水平。還可以通過一些游戲,指導學生觀察說話。如在課外活動,我先組織一組學生玩“老鷹捉小雞”的游戲,其余學生觀察。游戲一開始,讓學生說說什么時間,誰在哪里做什么游戲?怎么分工?誰做老鷹?誰做小雞?誰做母雞?游戲中,我接著問:“小雞出籠時,表情怎樣?老鷹抓住小雞了嗎?為什么?老鷹是怎么抓住小雞的?母雞是怎樣保護小雞的?當老鷹抓到小雞后,表情怎樣?小雞的表情怎樣?……”游戲結束時,我問:“同學們玩得怎么樣?”然后讓學生根據老師的提問,把游戲的過程說一說,這樣學生在游戲中學會了說話。這樣既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又增強了學生說話的能力?!?/p>

其次,培養孩子說話的主動性:部分學生由于生活環境所限,他們不愿意或不敢主動在人多的場合說話,這就成了他們口頭表達能力差的主要原因,還有部分學生封閉、內向的心理狀態,教師應彩取靈活多樣的指導方法,激發他們的說話欲望。使他們想說,敢說,愛說,形成主動說話意識。比如開學初,我先讓學生輪流上臺介紹自己的出生年、月、日,家庭地址和爸爸媽媽的工作單位,干什么工作等。平時,讓學生介紹自己的愛好,如愛上什么課,愛看什么書,愛好什么體育運動等。只要能開口“說”,別人能聽懂即可。還采取多表揚、多鼓勵的方法,激發學生“我也能說,”“我也會說”欲望,從而培養學生積極主動說話的意識。

最后,創設情境,讓孩子想說:要使說話課堂上得生動活潑,學生喜聞樂說。就必須注意趣味性。在課堂教學中必須注意采用各種形式創設生動活潑的情境,使兒童在說話的過程中始終興趣盎然,提高說話能力。

三、培養小學生讀的能力

我的做法是:加強課文的朗讀教學,務必使學生讀得準確,讀得流暢,讀得感情充沛。在朗讀教學中,我還教學生如何精讀,如何略讀,如何速讀等;引導學生廣泛閱讀課外書籍,鼓勵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成立語文朗讀興趣小組,開展朗讀和速讀比賽;引導學生課余背誦優秀的古今詩詞,以激發學生的誦讀興趣。

四、培養小學生寫的能力

在寫的方面,我首先要求學生坐姿正確,把生字寫好,一筆一劃的寫,既要寫得工整又要寫得美觀。我規定學生,每人每周交一篇正楷書鋼筆書法作業,然后評出等次,將好的書法作品張貼到教室的學習園地上,以資表揚鼓勵。其次,在寫作教學方面,為了使學生的作文漸進于有話可說,有話善于說。下面僅就個人教學實踐談點自己的教法:首先要注重實踐,深入生活。實踐出真知,要寫好作文,必須深入現實生活,積累挖掘寫作素材,這樣學生的作文就不愁無話可說了,因為學生的生活知識面窄,生活經驗不豐富,這就要求學生必須深入到生活中注意觀察,積累材料。許多生活中的小事兒,我們只要細心觀察,一經加工提煉,就會成為很好的寫作材料。所以,教師必須有目的地組織學生搞一些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用來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如觀察菜市場或超市等地方,引起學生們的寫作興趣。他們認真地觀察市場上不同人物的形象,生動的語言,買賣的心理活動等,仔細地描繪了各種各樣顏色的蔬菜、水果等,這種開放式的作文教學,學生占有大量的寫作素材,提高了認識水平。這樣的實踐,使學生有話可說,并能無拘無束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以上就是我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一些教法??傊?,我認為小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需要我們教師選擇合適的教法,并持之以恒,才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才能提高小學語文教學。

猜你喜歡
老鷹小雞小學生
老鷹的“對手”
閃電小雞
小雞想飛
老鷹捉小雞
怎樣培養小學生的自學能力
我是小學生
小雞不見啦
『老鷹育雛』的啟示
非常小學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