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析高校專門用途英語(ESP)的教學效果提升策略

2018-03-05 19:56卓瑪彭進軍
校園英語·中旬 2017年18期
關鍵詞:專門用途英語教學效果高校

卓瑪+彭進軍

【摘要】隨著我國“一帶一路”戰略發展加快,我國買入全球經濟市場化趨勢的日益深入,各個行業和領域對國外交流更加頻繁,高校培養專門用途的英語人才也需求也日益增加。當前,高校專門用途英語的教學效果還存在很大困境,特別是教師教學能力、學生學習能力和教學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困難。因此,要提高高校專門用途英語(ESP)的教學效果,必須做到樹立學生為主的教學認知,提高外語教師的教學能力,充分發揮多媒體的教學效果,構建專業用途英語的特定教學模式等策略,才能夠更有效的培養專業用途英語人才。

【關鍵詞】高校 專門用途英語 教學效果 策略

一、專門用途英語的基本闡述

專門用途英語,英語全稱為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簡稱ESP,顧名思義就是具有專業性應用的英語,指與某種特殊的行業或職業對應的,能夠 提供學習特定內容和社會需要的英語課程,例如用于商業貿易中對外交流需要的商貿英語,用于新聞信息傳播和內容編輯需要的新聞英語,同類型的醫學英語、法律英語等。高校開設專門用途英語的目的,就在于能夠培養高校學生能夠在特定的行業中,從事特定職業的情況下,培養學生的英語技能和水平,打到你能夠熟練應用相對應專業英語的能力,培養學生對于專業性英語的交往能力,發揮高校英語人才培養的應有功能。

專業用途英語最初是1964年,由語言學家哈利迪提出,二戰后,歐洲各國進入了迅速發展的時期,由于戰后環境相對和平,歐美商交往的頻率加大,國際間的各行各業的交流頻繁,同時,新科技的發展、新職業的催生、新市場的拓展都擴大了的特定的英語交流的需求,此時,面對固定行業和職業的專業化的英語課程培養就顯得尤為重要,在這種情況下專門用途英語(ESP)教學隨之誕生。經過近半個世紀的不斷發展和細化,當前,專門用途英語已經發展成為高校培養特定行業性國際交流人才的主要培養渠道。

二、我國高校專門用途英語(ESP)的教學困境

1.高校學生英語水平不平衡。我國開展專門用途英語的時間較短,受到學生在中學時期英語能力的培養條件和培養模式的差異化較大,進入高校后,學生英語水平的差距較大,特別是在專門用途英語(ESP)的教學中你,能夠發展同課堂的學生英語水平不平衡的現象十分突出。一些英語基礎較好的學生,在大二時期就已經能夠通過英語等級考試,但是英語基礎較差的學生,往往在大四才能通過等級考試。較之早期英語成績較好的學生,在學習中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學習專門用途英語內容,但是大部分學生更加吃力,這就容易造成在專門用途英語的課程設置和課堂教學中,教師不能夠完全統一的按照既定教學計劃進行教學,教學質量和效果也大大折扣,影響了專門用途英語的教學效果。

2.教學模式單一化。當前,高校英語的教學模式依舊是以課堂教學為主,教學課程的設置和內容的安排嚴格按照教學大綱設定,教學評價也以考試形式為主,這種教學模式雖然能夠對普遍的英語課程的基礎性學習提供較好的幫助,但是,對于應用性較強的專門用途英語的人才培養卻有一定的負面影響。首先,現有的固定化的教學模式容易禁錮學生學習英語的靈活性,英語學習應當是聽說讀寫綜合性能力的培養,而不是只注重某一個方面的能力培養。其次,專門用途英語的教學意義就在于通過英語語言進行專業行業或職業性的交際交流,固定模式的教學限制了對學生語言交流的時間和場所??梢?,教學模式單一化忽視了對學生在專門用途英語交際交往中的實踐能力,造成了負面影響。

3.專門用途英語教師人才缺乏。高校開設專門用途英語的教學目的就在于特定行業或職業的英語交流實踐,但是高校英語教師的選拔和培養普遍存在于普通英語專業的研究生人員,這些教師在大學英語基礎性教學中具有很強的綜合能力,能夠按照正常教學模式進行英語教學。但是,高校專門用途英語所需要的教師人才應當集中在特定行業人群中,才能夠按照用途特點進行更加精準的英語教學,能夠承擔具有行業要求的高校專門用途英語教師還相當缺乏,極大的影響了高校專門用途英語的教學效果。

三、高校專門用途英語(ESP)的教學效果提升策略

1.樹立學生為主的教學認知。樹立科學的專門用途英語教學認知,首先要建立以人為本的培養思維,專門用途英語的教學目標和出發點,還是要圍繞培養具備專業知識和行業交流的英語人才,這就要求教學中要以學生的英語基礎能力為標準,按照專門用途英語的培養目標,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來提升教學效果。使專門用途英語按照學生需求,向著專業化,個性化的培養方向推進,特別是考慮到授課學生的基礎能力的不平衡,對專門用途英語的學習目標不同,要根據這些差異制定差異化的教學內容,可以采取分組學習或者分類學習的額模式,加強學生小范圍的交流學習,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采用互相幫扶的方法,將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的英語提高作為教學重點。在平時的專門用途英語考評中,也要按照不同能力的學生,采取不同的考評方式,盡量以學生的現階段能力提高為依據,鼓勵他們完成一定階段的學習目標,形成教師與學生能夠產生互動的效果,提高學生對英語專門用途的學習和應用的能力。

2.提高英語教師的教學能力。專門用途英語教學的主要引導者是英語教師,可以說英語教師的能力高低,直接影響著英語教學效果的好壞。當前,大多是英語教師的知識結構還比較單一,面對社會需求越來越廣泛的行業性英語交流人才,高校英語教師無論是自身的專業能力或者是教學方法,都已經感到力不從心。由于專門用途英語的特殊性,這就要求高校英語教師不但要具備相應的普通英語教學能力,更要加強對專業性,行業性和職業性的英語內容不斷學習和充實。首先,高校要從頂層設計層面,來培養和引進專門用途英語的人才建設,建立常態化的普通英語教師的專門用途英語的自身教學能力培訓機制,確保建立一批能夠專職從事專門用途英語教學的固定教師隊伍。其次,要構建科學化的專門用途英語課程設置。雖然高校學生的英語能力培養還集中在基礎知識交流方面,但是要通過課程引導學生參與專門用途英語方向的學習和鍛煉,打好基礎能力的培養。再次,教師要建立自主學習的意識,將專門性英語學習作為重點,形成教師自主學習能力和教學能力同步提高的狀態。

3.建立專門用途英語的特定教學模式。專門用途英語有自身的內容特點,因此,要因地制宜的采取特定的教學模式,才能形成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是拓展多元化的專業用途英語教學內容。專門用途英語的授課內容,可以結合行業特點,國外文化,職業背景以及新聞消息等方面,拓展學生學習專門用途英語的興趣和視野,提升專門用途英語的應用背景,加強學生對社會應用英語的重要認知。將這些內容融合在課堂教學當中。二是采取多樣化的專業用途英語教學方法。專門用途英語學習的目的就在于特定行業的英語交流應用,因此,要特別注重英語的實踐交流能力的培養,可以采取口語交流,對話游戲,分組討論,研究報告和演講介紹等等方式,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加強對學生專門用途英語的實踐工作能力,注重社會實習中的能力培養。三是加強外部交流的有效機制,特別是針對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企事業單位的英語專項人才培養模式,加強學生對專門用途英語的實踐交流能力,同時為下一步就業能力的提高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唐玉玲,龔芳.探討當前專門用途英語在我國的發展、問題與對策[J].山西農業大學,2007.

[2]蔡基剛.中國專門用途英語教學發展回顧,問題和任務[J].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2015(2).

[3]王志軍.大學英語轉型專門用途英語的課程設計及實踐研究[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5(02).

[4]陸偉成.專門用途英語(ESP)課程設計原則,程序及教學指導[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01).

[5]李紅.專門用途英語的發展和專業英語合作教學[J].外語教學,2001(1).

*西藏大學教學研究與改革項目(一般項目),項目任務書編號:XZDXJXYJ201733,項目名稱:基于ESP理論的西藏大學大學英語后續課程建設研究。endprint

猜你喜歡
專門用途英語教學效果高校
護理英語課程需求分析與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提高病理學教學效果的幾點體會
加強焊接教學質量提高焊接教學效果的探討
抓好課的結束部分 深化體育教學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