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英語翻譯教學:思考與建議

2018-03-05 20:00賈菊花
校園英語·中旬 2017年18期
關鍵詞:翻譯教學大學英語教學效果

【摘要】文章從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現狀入手,分析當前英語翻譯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提升教學效果的具體措施,以期為改進大學英語翻譯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大學英語 翻譯教學 教學效果

一、引言

自本世紀初實行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以來,大學英語教育成就顯著,大學生的英語水平和實際應用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尤其是聽、說、讀、寫能力方面。然而,對于學生“譯”的能力的培養關注度不夠,大學英語翻譯教學處于被忽視境地。其中不乏歷史原因,1995年之前作為國家統考科目的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均沒有翻譯測試。1996年在四級考試中逐漸出現翻譯測試,考試的內容只是單句英譯漢,分值僅占總分5%,而且并沒有將翻譯測試確定為四級考試的常規題。盡管大學英語教育不是為了通過四、六級考試,但是英語四、六級考試肯定影響大學英語教學和學生的學習取向。翻譯測試缺位、翻譯題的難度較低以及試題分值占總分比例較低,造成大學英語翻譯教學被邊緣化、使得教師和學生沒有給予翻譯應有的重視。

二、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的現狀及存在的不足

2013年12月開始實行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翻譯測試作為四、六級考試的常設題型固定下來,考試分值從5%提高到 15%,這足以說明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對大學英語翻譯教學正確定位。翻譯測試題型也由單句翻譯調整為段落漢譯英,翻譯內容涉及中國的歷史、文化、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等。這樣的變化體現了最新頒布的《大學英語教學指南》語言單項技能方面的教學要求,在三個不同層次的教學要求中,都對翻譯能力提出了明確的分層次的規定,都要求運用翻譯技巧,翻譯內容涉及體裁多樣、語言難度不等、與所學專業或未來所從事工作崗位相關或有一定深度的介紹中外國情或文化的文字資料。

現行大學英語教材分為讀寫和聽說兩種課型,以閱讀、寫作和聽說為主,翻譯都采取課后附翻譯練習的方式,翻譯內容都與中外歷史、文化、政治、經濟、社會發展有關,但翻譯理論知識和技巧缺位。翻譯教學大多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教師和教材為中心,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手段落后,課堂沒有活力,忽視了學生參與及師生互動,不利于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

大學英語課時壓縮,學時有限,教師很難兼顧學生聽、說、讀、寫、譯能力培養。翻譯技能的提高,需要大量的練習。然而翻譯作業講評不能占用太多課時,教師沒有太多的時間梳理翻譯理論和技巧,只能就事論事。學生對原文一知半解、淺嘗輒止,因此學生翻譯水平普遍較低。筆者對所在學校2014年12月以來2014級,2015級以及2016級大一新生12月份的3次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成績進行了對比分析,發現學生翻譯成績在考試項目中最低,見表大學生英語四級考試成績分析表。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是全國的英語水平考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由此可見,學生的翻譯水平亟待提高,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的效果也亟待提升。

三、提高大學英語翻譯教學水平的建議

翻譯水平體現一個人外語應用能力,提高學生的英語翻譯能力,不僅順應了全國外語水平考試改革的需求,而且滿足學生個人發展的需要。充分調動學校、教師和學生三方面因素,優化大學英語翻譯教學,提高學生的英語翻譯能力和水平,是大學英語翻譯教學刻不容緩的責任。

1.重視大學英語翻譯教學,優化英語教材內容,加大對英語翻譯教學的投入。目前高校使用的英語教材,大多是教育部推薦的統一教材,普遍缺少結合本校學生的實際和專業設置情況,應大力倡導編寫校本教材,在教材中適當加入相關的翻譯理論與技巧,使教材內容更貼近現實需求,有利于提升學生英語翻譯的基本素養。高校應盡力完善教學設備,構建翻譯語料庫,引進翻譯軟件,開設翻譯論壇等,同時要盡可能多地為英語教師提供進修學習深造的機會,注重英語教師翻譯素養的培訓,提升其翻譯能力和教學水平。

2.創新教學模式,運用多媒體英語交際教學機制,提高學生語言應用能力。在繼承優良傳統翻譯教學法的基礎上,大學英語翻譯教學要充分利用多媒體。引入多媒體英語交際教學機制,促進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互動交流,實現教與學的有機結合。多數非英語專業學生對學習翻譯理論和技巧的興趣不高,但是他們大多喜歡看外語影視、英語演講,教師根據學生的這一特點,利用多媒體網絡資源,結合英語翻譯理論知識,適時講解英語翻譯的技巧。創建英語翻譯“QQ” 交流群以及最流行的微信群,鼓勵學生在群中相互分享英語翻譯學習和經驗技巧。教師可向學生推薦由CCTV和BBC聯合推出的介紹中外國家的英語紀錄片,能夠開闊視野、擴大知識面,有助于學生英語翻譯能力的提高。

3.注重中西語言文化差異的對比,培養翻譯的跨文化學習意識和基本素養。理解文化差異與翻譯的關系,當代翻譯理論家譚載喜曾說:“對于譯者來說,沒有兩種文化的對比知識,就無從談起對語言文字的正確理解與表達”(譚載喜,1999)在大學英語課堂中,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引入中西方文化差異對比,鼓勵學生深入了解兩種語言在文化背景、語境語義方面的文化差異,了解英漢句子結構和表達方式的差異。翻譯理論結合實踐,注重理論的指導性和翻譯的實踐性,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有利于培養英語思維,有利于加深學生對語言的理解領悟,對于促進學生的翻譯水平,培養跨文化學習意識和基本素養尤為重要。

四、結語

大學英語翻譯教學是一個系列工程,需要學校、教師和學生三方面共同努力,只有齊心協力,才能真正推進大學英語教學翻譯。重視大學英語翻譯教學,創新教學模式,運用多媒體英語交際教學機制,注重中西語言文化差異的對比,提升學生翻譯意識和能力。翻譯能力的培養和提高,不僅滿足學生當下英語應用能力發展的現實需求,而且對他們的后續教育和未來工作同樣具有深遠影響。

參考文獻:

[1]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關于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題型調整的說明[EB/OL].(2013-08-14)[2015-06-08].http://www.cet.edu.cn/slj.htm.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教學指南(2017最新版),2017.

[3]張艷秋.大學英語四六級翻譯新題型專項突破[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4.

[4]譚載喜.新編奈達論翻譯[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9.

作者簡介:賈菊花(1978-),女,陜西渭南人,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英美文學與翻譯、英語教學法。endprint

猜你喜歡
翻譯教學大學英語教學效果
高職英語翻譯教學的現狀及提升策略探討
多元智能理論指導下的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策略探討
校園網絡背景下大學英語大班教學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學法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提高病理學教學效果的幾點體會
加強焊接教學質量提高焊接教學效果的探討
抓好課的結束部分 深化體育教學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