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溫氏股份:始終“+農戶”一直 “利潤+”

2018-03-06 20:36鄭可歡
農產品市場周刊 2018年6期
關鍵詞:肉豬溫氏肉雞

鄭可歡

中國畜牧企業中,溫氏股份可以說是一個傳奇。不僅因為溫氏股份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優質肉雞繁育和生產基地、全球排名第二的專業化養豬企業和國內最大的種豬育種基地,更因為其三十多年來一直堅持“公司+農戶”的發展模式。正是“公司+農戶”模式,建立了溫氏與小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也給溫氏插上了騰飛的翅膀,成為我國農業產業化的一面旗幟。

總部位于廣東省云浮市新興縣的溫氏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溫氏集團”),是我國最大的肉雞和肉豬養殖企業。今年1月初,溫氏集團發布的2017年業績預告顯示,2017年公司凈利潤達到66億元以上。作為我國A股市場中體量最大的農業類上市公司之一,溫氏股份截至目前已在全國20多個?。ㄊ?、自治區)擁有200多家控股公司以及5萬多戶合作家庭農場,穩坐國內養殖行業第一把交椅。

從創辦至今三十多年,溫氏集團從前身云浮市新興縣簕竹雞場轉變為如今千億市值的養殖航母,背后數萬合作農戶奠定了溫氏集團迅速成長的基石。上世紀80年代,簕竹雞場首創的為農戶代銷農產品的模式,是現代農業企業“公司+農戶”模式的雛形。這種將松散、效率低、規模小的農民勞動力集合起來參與產業化競爭,企業自身也得以迅速擴張壯大的創業模式,成為了備受業界和理論界關注的“溫氏模式”。

肇始——保證你的收益,分割我的風險

溫氏集團始于1983年創辦的云浮市新興縣勒竹雞場。當時,新興縣養雞技術員溫北英聯合其兒子以及周邊七戶農戶,以每股1000元的形式自愿入股,集資了8000元創辦了簕竹雞場。

簕竹雞場創辦不久,便從自繁自養自銷的養殖體系逐步向養雞社會化服務體系轉移。1986年,肉雞市場處于低潮,養殖戶們難以拓展銷路。

彼時溫北英憑借大半生養雞的經驗和技術開創了門市部銷售的模式,拓展了肉雞的銷售渠道。因此簕竹雞場向養殖戶們提出,公司向養殖戶們代銷雞苗和飼料,并承擔肉雞的銷售,每只雞收取5分錢的服務費。這便是“公司+農戶”模式的雛形。到了1987年底,簕竹養雞場已和36戶專業養雞戶達成了這樣的合作協議。

1989年中期,肉雞市場依然疲軟,簕竹雞場又采取了保價回收養殖戶肉雞的方式幫助農戶銷售肉雞,進一步探索“公司+農戶”模式。

經過三十多年的摸索發展,溫氏集團發展出了一套非常成熟的“公司+農戶”經營模式。在生產方式上,企業與農戶以封閉式委托養殖方式進行合作,由企業負責種苗生產、飼料生產、疫病防治、技術服務、回收銷售等環節,并通過養殖戶管理員為農戶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指導,養殖戶僅負責畜禽飼養環節。在利潤分配上,企業采用價格保護制度與合作養殖戶和經銷商打造利益共同體。企業在與農戶簽訂養殖合約時即確定了領取物資和成本的價格,保證農戶平均收益約為3元/羽,從而使農戶收益與市場價格脫鉤,讓農戶實現“旱澇保收”。在合作經銷商利潤分配方面,企業保證經銷商收益為0.2元/羽,與經銷商利益共享。在風險控制上,溫氏模式將產業鏈風險分解為市場風險、政策風險和養殖風險。其中市場風險、政策風險和疫情風險全部由公司承擔,農戶僅承擔少量養殖風險。風險分割使企業和農戶分別專注于具備比較優勢的風險控制環節,進而降低全產業鏈的風險。

擴張——從“專養一只雞”到“再養一頭豬”

與一些跨國公司將所有產業鏈環節自己掌控相比,溫氏模式將農戶的土地、勞動力和公司的市場、資金、管理經驗和技術等農業產業化經營所需要的各種要素實現了有機結合,產生了巨大的合作效應。一方面,溫氏模式把農村大量分散的農民集結為一個統一體,帶動了農民致富。另一方面,溫氏養殖場的建設資金由農戶自籌,且在領取物資前農戶需預先繳納定金,保證了企業能夠低成本快速擴張。這種模式更適應企業創業初期資金場地受限、養殖行業集中程度低的情況。因此“公司+農戶”模式一經推出便發展迅速,溫氏集團也能夠以輕資產迅速壯大。

1994年,溫氏集團開始了向全國各地擴張的步伐,分別在華東、華中、西南市場布局,復制其“公司+農戶”模式。1995年,考慮到在當時的市場行情下養豬的利潤比養雞高,溫氏集團開始大膽嘗試采用“公司+農戶”的模式向生豬行業擴張。

然而實踐證明單純復制肉雞的生產方式并不可行。據溫氏集團董事長溫志芬回憶,第一批投放給養殖戶的不是肉豬苗,而是種豬,想讓養戶自繁自養循環起來,事實證明這個模式行不通。經過一兩年的探索,溫氏集團改成直接投放肉豬苗給養殖戶進行委托飼養,在整個養殖過程中,溫氏公司墊資提供了飼料、防疫藥品及免費技術指導,并向每個養豬戶保證170?190元/頭豬的收益,溫氏“公司+農戶”的養豬模式才算基本成型。2016年,溫氏股份肉豬的銷售額已經超過銷售總額的65%。當年,溫氏集團實現上市肉豬1713萬頭、肉雞8.19億只,總銷售收入594億元。

升級——實現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

經過多年的發展,溫氏集團“公司+農戶”發展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2011年之前,與溫氏集團合作的家庭農場數量一直保持著高速增長。2011年之后,隨著城鎮化發展以及農村勞動力流失,“公司+農戶”模式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一方面是與進城務工的農民相比,溫氏合作農戶的收入增速較慢,并且勞動強度大。傳統養殖業的從業人員因邁入老齡化而退出,年輕一代的人不愿從事養殖業這種工作環境差、勞動生產率低的工作。另一方面在生豬養殖過程中產生的糞尿、惡臭及其他有害物質帶來的環境污染與政府推行的環保理念相悖,小型養殖場的清退也限制了溫氏生豬產業的擴張。

為了應對挑戰,溫氏集團將原有的“公司+農戶”的合作模式升級為“公司+家庭農場”,積極推動智能化、信息化養殖,使合作農戶的生產由“小而散”到“大而?!?。

在過去,由于資金、技術以及勞動力價格等因素,養殖場的機械化難以實現。隨著近年來勞動力成本的上升,機械設備對人工的替代顯得十分必要。溫氏集團通過招標定價、統一采購的方式,幫助部分大型養殖戶安裝相應的自動化設備。以一個5000只左右規模的普通雞舍為例,采用傳統人工喂料方式,每天飼喂的時間總共需要6小時,而自動喂料機只需18分鐘,效率提高了20倍。目前,溫氏集團合作農戶的養雞規模從15年前的5000?10000只,已擴大到了2?3萬只。

為了保證合作農戶的養殖質量,實現標準化養殖,溫氏集團將農戶養殖流程實現信息化管理,農戶所飼養的每一批肉豬、肉雞都建立了完整的數據檔案,每一批肉雞(肉豬)的飼料領取時間、喂養食量、出欄時間、疫苗時間等信息全部上傳至總部。通過這樣的信息化建設,傳統分散、隨意的養殖方式向有組織、有技術、抗風險的高效現代農業轉變?!跋M宰羁斓乃俣仍诩彝マr場中推廣智能化養殖,爭取家庭農場今后都時時在線,無論是視頻在線還是系統在線,可以隨時進行溝通?!睖刂痉冶硎?。endprint

猜你喜歡
肉豬溫氏肉雞
廣東溫氏大華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肉豬安全衛生監督的關鍵技術應用
肉雞腹水咋防治
適時出欄養豬更賺錢
提高育肥豬出欄率合理的飼養密度
溫氏股份擬8.1 億元收購河南新大牧業61.86%股權
肉雞常見腹瀉病的診斷和治療
溫氏7.3億元增資三項目
蛋雞和肉雞
溫氏股份:預計2019年上市肉豬2 750萬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