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高中短跑運動員體能訓練特點的分析研究

2018-03-07 01:02鄭宏偉于子艦
體育風尚 2018年1期
關鍵詞:體能訓練教練員競技

文/鄭宏偉 于子艦

短跑作為一種體能競速類項目,在日益激烈的運動競爭中不僅是對速度與起跑技術等的比拼,更是對體能的一種競爭。體能訓練指的是機體在困難條件下,進行的強度高、時間長、高度負荷機體運動能力的鍛煉。目前的體能訓練主要針對人體各個系統與器官的超負荷適應性訓練,為快速提高運動成績做鋪墊。在高中時期短跑運動員技術方面已趨于定型,要想能夠在日常訓練中得到積累,提高短跑運動成績,就要儲存體能。所以,對高中短跑運動員體能訓練特點的分析研究就顯得意義重大。

一、對高中短跑運動員體能訓練計劃特點分析

體能是運動員的基本運動能力,主要包括力量、速度、靈敏、耐力和柔韌等基本身體素質,以及人體的基本活動。體能訓練是運動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改善不同項目的運動員的身體形態,提高技能水平與運動成績具有關鍵作用。體能訓練包括一般體能訓練和專項體能訓練,一般體能訓練是基礎,可以促進運動員身體素質的全面發展,提升機能水平。

高中運動員與成人運動員在體能方面存在明顯差異,身材相對薄弱,橫向發育較少,在力量與速度方面也有一定差距。所以,高中短跑運動員進行體能訓練時,教練員要依據其身心發育特點,在課時計劃、訓練內容及負荷安排進行合理的調控,做到真正的科學訓練。

(一)高中短跑運動員體能訓練課時計劃現狀分析

通過對體能訓練課課時計劃進行調查發現,大多數的高中短跑運動隊一周安排的17-21節課進行訓練。其具體的訓練時間為:周一到周五,早晨6點至7點,下午四點半至六點:周六下午兩點至五點。由此可以看出,訓練時間大多不會占用運動員的學習時間。(見表1)

表1 體能與技、戰術周訓練課時、內容安排調查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教練員在一周內安排訓練計劃時,一般體能訓練和專項體能訓練的課時數均為5節左右,相關比重分別為25%和27.6%,技戰術訓練課時數為9節,所占比重為47.4%。由此可以看出,教練員在課時安排方面,認識到了一般體能訓練和專項體能訓練的重要性,安排合理,做到了技戰術訓練和體能訓練的均衡發展。

(二)高中短跑運動員體能訓練課課時計劃特點分析

體能訓練課課時計劃根據時間的長短和不同項目有著極大差距,對于短跑運動員來說,爆發力、反應能力和最高速保持能力的針對性訓練是重中之重。作為一項以無氧代謝為主的競技運動,對于高中短跑運動員來說,訓練時間緊、精力體力消耗大,故在體能課課時訓練計劃的安排上就有密度高、強度大、負荷滿等特點。

二、對高中短跑運動員一般體能訓練課內容特點分析

(一)一般體能訓練對短跑運動員的作用

一般體能訓練課是指所有高中運動員進行的不含專項技戰術訓練,只針對力量、速度、耐力、靈敏度、柔韌性。短跑訓練課時計劃中力量、速度與柔韌素質的比重更大。一般體能訓練課以發展高中短跑運動員的身體形態、身體機能、運動素質和心理素質為主,更加關注運動員體能和心理精神境界的積累。因此,遵循有效控制與周期安排原則,加強對高中短跑運動員一般體能的訓練是提高專項技能與運動水平的基礎。

(二)高中短跑運動員一般體能訓練課內容特點現狀分析

表2 周訓練中一般體能訓練內容安排調查

由表2可知,教練員在周訓練過程當中,對一般體能訓練內容安排具有較大的差異性。力量、速度素質受到重視相對較高,所占比重分別為91%、83%,靈敏素質是提高步頻的關鍵,而靈敏素質訓練僅占33%,不利于競技能力的全面發展。此外,教練員對柔韌素質訓練安排較少,占58%。好的柔韌性能夠減少運動員的傷病,延長運動生涯。從競技能力的構成上來看,由于高中短跑運動員競技水平不是太高,符合競技能力構成的“木桶模型”,所以應該五大素質均衡發展。(見表3)

表3 一般體能訓練常用訓練手段調查

對高中短跑運動員一般體能訓練常用的訓練手段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在力量練習的過程當中,主要對運動員大肌肉群進行訓練,并沒有安排小肌肉群的力量訓練,導致力量發展不均衡,增加運動員的受傷率。對柔韌素質的訓練主要集中在下肢。在速度素質的訓練當中,忽略了反應速度的訓練,就有可能影響起跑技術環節??傊?,對一般體能訓練的內容安排上趨于單調,缺乏趣味性,影響了訓練效果。

三、對高中短跑運動員專項體能訓練課內容特點分析

短跑運動員的專項體能訓練內容主要包括爆發力、反應力量、無氧耐力和擺臂能力的訓練等。本研究對專項體能訓練內容及方法進行了調查,結果如表4所示:教練員在專項體能訓練內容安排上,對擺臂能力和反應力量的重視不夠。短跑運動員在沖刺跑環節當中,由于最后階段能量的消耗,快速合理的擺臂姿勢可以帶動大腿的高抬程度,提高運動成績。

表4 周訓練中專項體能訓練平均課時安排調查

表5 專項體能訓練方法調查

由表5可以看出,教練員在爆發力和無氧耐力訓練的過程當中采取了多種訓練手段,增加了訓練的趣味性。但是在反應力量的過程當中僅僅采用了“跳深”作為訓練手段,方法單一。在“跳深”訓練運用時應強調快速和連貫,不能過于追求高度,否則達不到訓練的效果。在擺臂能力的過程中,不能只進行力量訓練,應該適時模擬比賽當中完整的擺臂姿勢,建立神經與肌肉的有效鏈接。

四、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教練員在對短跑運動員體能訓練的課時安排上是科學的合理的,基本認識到了一般體能的基礎性和專項體能的重要性。

2.教練員在一般體能訓練中太過重視力量訓練和速度訓練。對柔韌訓練和耐力訓練方面涉及過少,靈敏訓練甚少涉及;在專項體能訓練中,缺少了對擺臂能力和反應力量的訓練等,從而導致訓練缺乏完整性和系統性。

3.在體能訓練的過程中,教練員基本能夠采用多種方法提高運動員訓練的積極性,但有些素質訓練手段過于單調。

(二)建議

1.教練員在對一般體能訓練的安排和專項體能訓練的安排上應圍繞訓練的完整性和系統性進行合理科學的安排。

2.對于中學生來說在訓練中應采用豐富多樣的方法和途徑增加運動員在訓練中的趣味性。

3.在短跑體能訓練中,教練員必須靈活的改變訓練的思維方式,重新對訓練觀念進行審視,明確體能訓練的真正目的是提高運動員技術、戰術以保證比賽的重要環節。

[1]徐永生,黃波,短跑運動員的體能訓練[J].和田師范??茖W院學報,2012,35(5):92-94.

[2]陳長江,我國優秀男子籃球運動員體能訓練的現狀調查與分析[D].武漢:武漢體育學院,2007.

[3]鄭念軍.競技能力新論[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1,18(1):51-53

[4]田麥久,運動訓練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63.

[5]袁運平,短跑運動員體能指標研究綜述[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4(2):26-30.

[6]陳小平.反應力量和反應力量的訓練[J].體育科學,2001,21(5):36-39.

[7]國家體育總局.高水平競技運動體能訓練研究[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9.

猜你喜歡
體能訓練教練員競技
TSA在重競技運動員體能測試中的應用
消防員體能訓練與應用
青少年運動員體能訓練的方法
競技精神
論足球教練員的角色定位
體育教練員面臨的新挑戰
對體能訓練認識的理性回歸
花與競技少女
教練員的執教藝術
新兵體能訓練的傷病防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