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善”成“首騙”,消失的陳光標去哪兒了?

2018-03-10 19:20
財富商機 2018年3期
關鍵詞:光標靈芝慈善

曾經以上頭條為樂的標哥,為什么突然從大眾眼前消失了?

好久沒有陳光標的消息了。網上搜索他最近的消息,首先推薦的搜索是“2017年陳光標去哪兒了”。不知不覺間,這位幾乎以“上頭條”為樂的企業家,竟然消聲滅跡了整整一年。

陳光標最后的現身停留在2016年九月的發布會,在當時,他剛剛被《財新周刊》刊文曝出“慈善數字注水、靠倒賣拆遷項目賺錢,涉嫌圍標、違規轉包,拿著跟領導的合影騙捐款、騙頭銜、騙項目……”

文章發布以后的第三天,陳光標召開了發布會,回應了關于“首善”還是“首騙”、切胃減肥、私刻公章用于投標和做獎狀等一系列問題。在現場,標哥就像一個犯了錯的孩子,曾經的志得意滿蕩然無存。

在被財新周刊曝光以前,陳光標一直是媒體的寵兒。自2008年開始,他就頻繁地出現在新聞版面之上。當然,不僅僅是因為他種種慈善的舉動。更是因為他近乎夸張的行為所帶來的新聞性。

眾人追逐他的新聞,就如同餓狼追逐血腥氣,標哥種種夸張的“善舉”,早已超出了慈善的范圍,成為世人津津樂道的趣聞。當然,標哥對于這種關注樂此不疲,所以他怪招頻出,屢屢奪人眼球。

不過,存在即合理,有果必有因。標哥突然開始的行為藝術,除去其內心被關注的渴望,其實不乏其商業上的考量。

少小印記

2008年7月20日,陳光標應邀來到北京大學作報告。臺下近千名學子,主邀方給陳光標的要求是煽情、豐富、動人,希望他現身說法,給這群具有傳統批判精神的精英們“上一課”。

原本一個小時的演講時間最終縮水成了半個小時,面對依舊還有些傷感的學子,陳光標決定跟他們做一個游戲。他伸出一個指頭:“這是幾?”臺下異口同聲:“一!”他攤開手指:“這是幾?”“五!”他驀地握緊拳頭:“我伸出一個手指,又張開一個手掌,這意味著什么?”臺下頓時沉默。未久,一個熱血而有些沖動的學生站了起來:“你其實是想告訴我們,一個指頭的力量很小,但整個手指的力量聯合起來,力量就會無窮大,這就如我們在災難中爆發出來的民族團結精神?!?/p>

掌聲頓然響起,不過陳光標似乎對答案并不滿意:“還能想到什么呢?”一片啞然?!拔覀優槭裁床荒苷J為這是一塊錢?五塊錢?”學子們愕然?!捌鋵嵨业牡览碓俸唵尾贿^,作為商人,要想到錢,要把一塊錢變成五塊錢。而在這個過程中,你又需明白,有了錢的時候,就要去幫助別人,每個指頭捐一點錢出來,聯合起來,這又是另一股強大的力量,當然,你還應看到,其實這都是在一只手上緊緊相連的事情?!闭坡曧懫?,經久不息。

他的確是個賺錢的高手,又是個回報社會的楷模,當然,他認為,這一切有賴于他少小的經歷——

1968年,陳光標出生在江蘇泗洪縣天崗湖鄉的一個農民家庭。這是一個與安徽交界且以“貧困”聞名的地方,對貧困最直接的感受在陳光標童年的記憶里有兩件事:一是打從生下來起,直到10歲之前,幾乎沒有吃過肉;其次,他家里兄弟姐妹5個,兩歲那年,碗里的稀飯突然多了一點,后來才知道,一個哥哥、一個姐姐先后餓死。

直到現在,他對貧困都有種恐懼的陰影,童年時腦子里唯一的想法便是能吃上一頓飽飯,他特別羨慕縣城那些人過著“大搖大擺的生活”,畢生的愿望也簡單地歸結為幾個字:養活自己。

為了掙足1塊8毛錢的學費,10歲的陳光標開始了人生第一次“商業實踐”:拿兩個小桶從三四十米深的井中提水,然后挑到離家1.5公里的集鎮上去賣,守株待兔地等待著那些走渴了的路人來喝。

然而就是這種放學間隙從事的小生意中,初次經商的陳光標找到了商業的樂趣。別人的涼水攤一分錢一碗,要想多喝就得加錢。他則搞起了差異化經營,“一分錢隨便喝”。他的生意總比其他人好,一個中午通常能掙個兩三毛錢,而這幾乎相當于當時村里一個成年人半天的工錢。

多年之后陳光標回憶,一個人在童年的經驗和經歷,往往會成為其日后行事的固有習慣。對于這段賣涼水的記憶,他的總結是,要想掙更多的錢,就不能太計較得失,要懂得讓更多的利;其次,要對人友善真誠,奇跡才能發生。他舉例,在他為一位走得筋疲力盡的老師端上三碗涼水、并壓根沒想過要收人家錢的時候,這位老師執意給了他兩毛錢,并勉勵他好好學習。這筆突如其來的“巨款”,讓他睡著了都笑醒好幾次,至今充滿了感動。

十三歲那年暑假,陳光標又開始騎著自行車跑十幾里路去賣冰棒。不過冰棒生意“慘遭失敗”,面對那些圍住不走眼巴巴望著冰桶的小孩,他只得把冰棒拱手送人,贏了名聲卻賠了本錢。而后,他又做起販糧的買賣,每隔一周用拖拉機滿載著收來的糧食“突突”地開到縣城去賣,“一次能掙個300多元錢”。17歲那年暑假結束,個子還不到一米六的陳光標掙了兩萬元錢,他成了全鄉第一個“少年萬元戶”。

而后他又有了認識“誠信”的人生第一課。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與一個外鄉人合伙做棉鞋生意。全部的家當3萬元貨款打過去,貨發過來了,才發現鞋底是用硬紙板糊的,根本賣不出去,他在眾人的指責和深深的自責中血本無歸。

好在他沒有被嚇倒,幾天之后,他又重新操起了老本行販糧的生意。家鄉的老百姓都很相信他,給了他一個機會,“賣了再給錢,咱信得過你”。他在一個小學作業本上鄭重地寫下了兩個字——誠信。多年以后,回想起這段往事時,他依舊眼含淚水,情不自禁。

1985年,17歲的陳光標考入了南京中醫學院,從此離鄉。

30歲前的“兩桶金”

農村子弟陳光標一下子喜歡上了南京這個城市。大學里他所學的專業是針灸推拿,其后的愿望也改為好好做個醫生,救死扶傷。畢業之后,他被分到了南京中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

“每個月幾百塊錢,兩三個人擠住在公家分配的集體宿舍里,不用擔心前途,不用擔心生計,外人都說這是一個不錯的職業,工作也就是簡單地兩點一線?!?/p>

雖然有了在家鄉人看起來很有面子的城里人身份和還算體面的工作,陳光標很快便發現,自己并不能適應這種溫吞的節奏,“有種被囚禁的感覺,很想出來換換氣”。還有一個原因,他認為,做慣了老板也經歷過賺錢樂趣的人,根本無法適應按部就班的生活。之后,他斷然離職,“撲通”下海。endprint

他很快為莽撞付出了代價。在沒有選好做什么之前,他每天唯一的事情便是從南京的新街口到夫子廟走兩圈,累了,回到租來的地下室倒頭便睡?!板X包逐漸干癟、心情日益低落”,剩下只有給自己“精神勝利式”地打氣,“永遠不要放棄,死也要死在外頭”,一晃就是一年多。

1995年夏天,他依舊“流浪”在南京的街頭找“商機”時,意外地發現一群人圍著一個袖珍的儀器議論不停。這種名為耳穴疾病探測儀的東西只需把兩個電極放在耳朵上,就能測出身體各個部位的疾病。儀器簡便小巧、攜帶方便,不過學醫出身的陳光標不以為然,他覺得如果能讓患者直觀地看到探測結果,想必在市場上會更受歡迎。

第二天,他拿著隨身僅有的3000元錢,找到南京中醫藥大學和南京師范大學物理系的專家們,希望他們能對儀器做簡單的改進,“安裝上顯示器,輸入生理圖像,患者能在顯示器上看到自己身體哪個部位有疾病就行?!?/p>

出于商人的本能,陳光標給這個帶了顯示屏的儀器命名為“跨世紀家庭CT機”,并在第一時間申請了專利。

然后窮得“只剩下一腔理想”的他抱著樣機擺起了地攤。他花15元錢買了一個被子、一張細席。白天,他在路上用儀器為患者檢測身體;晚上,睡在新街口金陵飯店旁的郵電局走廊上;清晨,花兩角錢到新百門前的公共廁所里用自來水洗臉、刷牙。每檢測一位患者收2元錢,一天可以收入200多元,兩個月以后,他又掙到1萬多元。

有了第一筆啟動資金,陳光標的“跨世紀家庭CT機”在租來的房子里算是正式投產。1997年,他的第一家公司——南京金威利電子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成立。在那個保健品橫飛、市場上各種儀器包治百病的年代,幾百元成本、8000多元售價的“跨世紀家庭CT機”生逢其時,簡單的電視廣告開路后,各地的市場應聲打開。一個安徽五河縣,就賣出了100多臺。一年之內,他的第一桶金已經輕輕松松地達到1000多萬元。

他的第二桶金同樣有些暴利而“毫無技術含量”。1998年,陳光標去了一次山東泰安。泰安盛產靈芝,歷史悠久。不過泰安的靈芝價格低廉,200元一公斤,在服用上也大多采用泡水熬藥等方式飲用。雖然來泰安的目的是登泰山,不過陳光標又敏銳地洞察到了商機,“靈芝好是好,如果能將其磨成粉,制成膠囊服用就方便多了”。

其后,他又敲開了南京大學和省內各大醫院專家的大門,請南京大學專家做廣告策劃,再請醫院做臨床報告。拿到生產許可證后,他籌款到上海買了6臺膠囊生產機,再赴山東泰安大量收購靈芝,回來制成靈芝膠囊銷售。他的商業嗅覺再度發揮了作用,每公斤200元收來的靈芝制成膠囊后,售價一路看漲,達到2000多元?!办`芝事件”無疑又成了陳光標的得意之作,他開發的靈芝膠囊和靈芝口服液促進了山東泰安的“靈芝經濟”,帶富了一方百姓,泰安市政府甚至還找上門來,專門給他頒發了特殊津貼。

“所謂的商機就是市場的破綻,其實無處不在,那些以為創業就是要進入一個全新的行業的想法,可謂大錯特錯。其實商業的改良比商業的創造要容易得多?!闭f這話的時候,賬戶上已經有了5000萬元的陳光標,還差兩個月才到30歲。

瘋狂“首善”陳光標

2008年五月,汶川發生特大地震,陳光標是第一批趕到現場的企業家之一。他帶領一支由120名操作手和60臺大型機械組成的救援隊,馳援災區。據報道,“他親自抱、背、抬出200多人,救活14人,還向地震災區捐贈款物過億元”。這一善舉使他一夜成名,2008年底,他被授予“全國抗震救災英雄模范”,并當選中央電視臺年度經濟人物。

沒過多久,陳光標就將公司經營范圍增加了廣告設計、制作、發布、戶外媒體代理、電視臺廣告代理。據熟悉陳光標的知情人士稱,這一調整與陳光標結識公安部原副部長李東生有關。

當時李東生已經離開中央電視臺,但還在宣傳系統擔任要職。認識李東生后,陳光標就在工商資料的經營范圍里加上了廣告制作發布的內容。而這一轉變,相距他在汶川地震中名聲大噪,僅僅過去一個月。

也許汶川地震慈善的成功使陳光標的嘗到了甜頭,從那以后,標哥就走上了“基于人心,而又立于關系?!钡拇壬粕虡I之路。

據《財新周刊》報道,陳光標通過自己的“首善”之名,獲得了不少政商關系,為了分一杯羹,有不少人拿錢給他,讓他幫忙做慈善。這其中,就包括已經因非法經營罪和行賄罪被捕入獄的“高鐵一姐”丁書苗。以下是3位陳光標的朋友對其慈善商業評價:

1

一位拆遷企業負責人向記者表示,陳光標的慈善之名為他的公司帶來了不少生意機會?;谥袊笆咨啤钡拿?,很多地方政府都會給陳光標一個面子讓其入圍。當時汶川地震時他去公開散發現金給當地災區群眾,甚至貸款捐助的。這個新聞也有報道。新聞沒報道的是,因為這個爆炸性慈善行為,政府把當年也就是08年北京奧運會的所有拆除項目給了他。一下子就成了富翁。

2

一位熟悉陳光標的人士向記者表示,這是陳光標向政府發出的一個信號,需要工程單子來救急:“因他是道德模范、中國‘首善,政府應不會任其陷入困境?!?/p>

3

一位熟識陳光標的拆遷行業人士稱,陳光標從事慈善是名利雙收,一筆漂亮的捐款可以拉近與地方政府領導的關系,基于陳光標在人脈和慈善的鋪墊,獲得地方政府項目就容易多了。一些大工程,陳光標也動用了普通競爭者無法企及的政府關系,這也導致其他競爭者紛紛鎩羽而歸。

為上頭條去,辛酸有誰知?

2011年1月,陳光標來到新北市憑吊已故巨星鄧麗君,現場獻唱鄧麗君名曲。他表情沉痛,如喪考妣。很快,這條新聞成為媒體爭相報道的軼事。

這件事情也成為陳光標的慈善行為走向“娛樂化”的開端。如果說在這之前的慈善行為稍顯高調,那么他此后的一系列行為,就可以用他在冰桶挑戰作假被揭穿以后的回應完美概括,堪稱“行為藝術”。

2011年是陳光標的“行為藝術元年”,在那一年,他在鄧麗君墓前獻過唱、扮過“雷鋒”亮相,在“中國城市無車日”砸大奔買自行車,在畢節開過個人演唱會。人們對他的“行為藝術”或笑或罵,卻從沒有去了解過,他瘋狂上頭條背后,不為人知的辛酸。endprint

猜你喜歡
光標靈芝慈善
對靈芝有哪些認識誤區
被誤讀的“千年靈芝”
被誤讀的“千年靈芝”
陳光標 遭遇質疑
靈芝霜下秀
慈善晚會4
慈善晚會3
慈善晚會2
慈善晚會1
陳光標吃剩飯倒了誰的胃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