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清逆全球化思潮的謬誤

2018-03-12 00:19馮維江
人民論壇 2018年5期
關鍵詞:逆全球化一帶一路

馮維江

逆全球化是在全球經濟發展不景氣背景下,不少國家和地區出現的與全球化發展相反的論調,主要包括地區保護主義和孤立主義。2017年,逆全球化思潮由理念更多轉向政策和行動方面,如1月2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退出TPP,6月美國宣布退出氣候變化《巴黎協定》,高舉反歐盟、反歐元、反移民旗幟的德國選擇黨和荷蘭自由黨也在2017年進入兩國議會。逆全球化潮流的不斷涌現,正在挑戰著過去幾十年來人們對世界的基本認識。

【摘要】近年來,世界經濟增長低迷態勢不斷延續,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加,受經濟低迷、政策沖擊和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影響,逆全球化情緒越來越強。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對此作出了積極回應與表率,有效開啟了新型全球化進程。

【關鍵詞】逆全球化 “一帶一路” WTO 【中圖分類號】D815 【文獻標識碼】A

逆全球化(deglobalization,有時也被稱為去全球化)并非近年才有的現象。自從全球化的威力開始顯現,逆全球化的反彈也隨之出現并逐漸加力。由于全球化往往并非是一個中性的過程,所以通常是一些人不同程度、絕對或相對地得益,而另一些人受損的過程。受損者主動或被人牽引著將損失歸咎于全球化,從而成為反對全球化的主力軍,逆全球化思潮也在這些人中間大行其道。因此有人將現代社會中的失敗者或所謂“現代化輸家”視作滋生逆全球化思潮的土壤,不無道理。

逆全球化思潮的敘事邏輯

作為一種思潮的逆全球化,是對全球化所提倡的“通過生產要素跨境流動、市場資源全球配置、國際規制普遍適用等產生更高效率”理念的反動。這種反動,并非否認全球化能產生更高效率的事實,而是認為這種高效率所助長的分配不公平所帶來的損失,超過了其所加持的生產上的高效益給人類帶來的福利改善。用踐踏還是追尋公平正義的二值邏輯來為全球化和逆全球化賦值,極大地強化了逆全球化傾向者的道義使命感。

逆全球化思潮的敘事與民族主義敘事合流,形成了更加強大的“感召力”。在這個復合敘事結構中,本國或本民族被人為地以修辭術框定為全球化的受損者或被剝削方,承擔了全球化分配不公的損失,而外國或其他民族成為了依仗全球化的加害者或剝削者,占享了全球化生產效率改進的收益。一些政治人士借此號召采取保護主義、排外主義、本國優先或孤立主義等內顧型舉措,積極將逆全球化由思潮變現為政策。

逆全球化思潮在2017年的表現

第一,反傾銷等貿易救濟措施頻繁發生,濫用反傾銷等貿易保護主義舉措密集出臺。根據世界貿易組織(WTO)統計,2016年7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WTO成員報告發起反傾銷調查290項,較上一個報告期的267項增加了8.6%,對自外國進口商品采取臨時限制進口的反傾銷措施152項,較上一個報告期的119項增加了27.7%。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大國之間圍繞貿易保護主義的博弈更加激烈。為了削弱競爭者的出口優勢,歐盟、日本、美國等不惜違背WTO承諾,以非市場經濟國家為借口,無視《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議定書》第15條關于“2016年12月11日,對中國出口產品采用‘替代國價格計算傾銷幅度做法必須終止”的規定。2017年11月中旬,美國向WTO提交了長達40頁的法律申請書,反對中國在WTO自動獲得市場經濟地位。2017年12月4日,歐盟理事會通過了反傾銷調查新方法的修正案,取消了所謂“非市場經濟國家名單”,但同時又引入所謂的“市場嚴重扭曲”概念,表示在這種情況下歐盟可以棄用出口國的價格,而選擇使用第三國或國際價格來確定出口產品是否存在傾銷。歐盟這種缺乏國際法依據的做法,為其對其他國家的出口商繼續濫用反傾銷舉措留下了空間。

第二,限制人口跨境流動的排外主義再興波瀾。2017年,受恐怖襲擊、難民涌入引發的系列刑事及社會問題影響,歐洲的移民政策逐漸收緊,反移民聲浪高漲。2017年5月,塞巴斯蒂安·庫爾茨(Sebastian Kurz)執掌奧地利人民黨權柄之后,大打反移民牌,成效顯著。奧地利人民黨也成為歐洲第一個由中右主流政黨蛻變而成的民族主義排外政黨,該黨在國民議會選舉中一舉奪得組閣權,而庫爾茨本人也成為奧地利政府新一任總理。高舉反歐盟、反歐元、反移民旗幟的德國選擇黨和荷蘭自由黨也在2017年進入兩國議會,分別成為兩國的第三大黨和第二大黨。2017年10月,主張關閉歐洲邊界、不接受難民并且反對過早加入歐元區的捷克富豪安德烈·巴比什(Andrej Babis)贏得大選,并被任命為總理。接近年末,美國總統特朗普支持的反移民、限制跨境人口流動的政策也出現新動向。2017年12月3日,美國國務院以可能妨礙美國“行使移民法律和確保邊境安全”這些主權行為的進程為由,宣布不再參與聯合國主導的《移民問題全球契約》制訂進程。2017年12月4日,美國最高法院批準特朗普政府對來自朝鮮及6個伊斯蘭教國家的旅客全面實施最新版本的旅游禁令。禁令通過后,乍得、伊朗、利比亞、索馬里、敘利亞及也門等6個伊斯蘭教國家的公民,被限制入境或無法移民美國,原先在美國的公民也可能被遣返。

第三,一體化進程停滯甚至回卷,多邊主義國際合作受阻。WTO多哈回合貿易談判十多年沒有明顯進展,一些國家不得不訴諸復邊貿易或小多邊貿易安排來推進一體化安排。特朗普上臺后,對小多邊貿易自由化安排也持摒斥立場。2017年1月23日,特朗普簽署上任后的第一份行政命令,正式宣布美國退出此前幾經周折才達成的跨太平洋貿易伙伴關系協定(TPP)。2017年10月11日,特朗普會見加拿大總理表示,有可能終止美國與加拿大、墨西哥簽訂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不排除與兩國分別達成雙邊貿易協定。不僅如此,美國還開始在其他領域退出多邊合作。2017年6月,特朗普政府以傷害美國就業為由,宣布退出氣候變化《巴黎協定》。2017年10月12日,美國又宣布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表示此后美國將尋求改以永久觀察員國身份參與該組織事務。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美國對全球多邊事務的退出不啻有釜底抽薪的效果。歐洲方面,英國脫歐在經過6輪缺乏實質性進展的談判之后,也于2017年年末,就脫歐后歐洲法院在英國法律案件中的角色等核心議題取得突破。而外匯市場上英鎊因此短線升值,給予脫歐的英國以正面評價,客觀上是對歐盟分裂的一種鼓勵。endprint

回擊逆全球化思潮的中國方案

回首2017年,一方面,逆全球化思潮由理念更多轉向政策和行動,產生了較大的實際影響;但另一方面,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及發達國家的有識之士對逆全球化思潮及政策的回擊也十分鮮明有力。

首先,理論上的堅定回擊。逆全球化思潮認定全球化對人類社會的負面沖擊超過了正面影響,實際上那些全球問題并非內生于全球化,反倒多是可以在全球化進一步推進中予以解決的問題。習近平主席在2017年1月達沃斯論壇演講中指出,困擾世界的很多問題,并不是經濟全球化造成的,把困擾世界的問題簡單歸咎于經濟全球化,既不符合事實,也無助于問題解決。經濟全球化確實帶來了新問題,但不能就此把經濟全球化一棍子打死,而是要適應和引導好經濟全球化,消解經濟全球化的負面影響。習近平主席的論述,形象而生動地揭示出逆全球化思潮敘事邏輯前提上的謬誤,即作為工具的全球化,為善還是為惡并非事先預定的,而是取決于相關制度安排是否具備充足的包容性。以新型全球化來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新世界,不僅事在人為,并且大有可為。

其次,提出了建設性的促進新型全球化的行動綱領。一是明確了新型全球化的價值追求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當今世界,人類生活的關聯前所未有,面臨的全球性問題也前所未有,世界各國人民前途命運前所未有地交織在一起,應當彼此理解、求同存異,共同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而努力。二是明確了新型全球化的推進方向是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和共贏。開放是全球化的基本要求,歷史表明,關起門來搞建設不會成功,開放發展才是正途,為此,要深入推進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構建開放型經濟,維護和加強多邊貿易體制。包容是彌合全球化過程中南北差距、貧富差距的基本前提。包容性不足是當今世界普遍具有的問題,解決這個問題要處理好全球化進程中公平和效率、資本和勞動、技術和就業等多方面的關系。普惠所強調的是全球化在共建基礎上成果的共享,各國要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共同優化全球經濟資源配置,完善全球產業布局,建設利益共享的全球價值鏈,培育普惠各方的全球大市場。平衡發展對全球化的可持續性至關重要。一些地區更快發展,另一些地區發展停滯,或者一些行業、領域得益于高度的全球化,而另一些行業或領域全球化滯后,都會影響全球化整體的可持續性。為此,尤其要關注全球化的薄弱區域、薄弱環節,通過發展援助、開發性融資、基礎設施等公共產品投入等方式來彌補。共贏是新型全球化區別于舊全球化的內在品質,各國要樹立命運共同體意識,真正認清“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連帶效應,在競爭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贏,在追求本國利益時兼顧別國利益,在尋求自身發展時兼顧別國發展。三是明確了“一帶一路”倡議是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推進新型全球化的合作平臺。

最后,采取了推進全球化的務實行動。在“一帶一路”合作框架下,中國以自身開放引領世界開放,在推進全球化方面取得了長足進展?!耙粠б宦贰碧岢鏊哪甓鄟?,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支持和參與,聯合國大會、聯合國安理會等重要決議也納入“一帶一路”建設內容。在此期間,中國同有關國家協調政策、對接規劃,同4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了合作協議,同30多個國家開展機制化產能合作。2014—2016年,中國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總額超過3萬億美元,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累計超過500億美元,中國企業已經在20多個國家建設56個經貿合作區,為有關國家創造近11億美元稅收和18萬個就業崗位。中國用行動證明,“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不是空話,而是擲地有聲的邀約和承諾。未來十五年,中國市場將進一步擴大,發展將更加全面,預計將進口24萬億美元商品,吸收2萬億美元境外直接投資,對外直接投資總額將達到2萬億美元。2018年11月,中國將在上海舉辦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為各方開辟中國市場的合作搭建新平臺。

總之,2017年是逆全球化思潮濫觴而洶涌的一年,但令人欣慰的是,這一年同時也可能是人類開始攜手應對全球問題、富有成效地開啟新型全球化進程的一年。而我們更可以不無驕傲地指出,中國在這個過程中作出了無愧于全球新興大國地位的引領性貢獻。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

【參考文獻】

①《習近平出席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開幕式并發表主旨演講》,新華網,2017年1月17日。

責編/賈娜 美編/李祥峰endprint

猜你喜歡
逆全球化一帶一路
“逆全球化”的挑戰:從特朗普看西方內部的“顏色革命”
“逆全球化”浪潮來襲
回眸2016:“逆全球化”與新“全球化”
“逆全球化”的警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