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詩經》中鳥類擬聲詞日譯及意象傳達

2018-03-22 12:03郭佳會趙潔
名作欣賞·評論版 2018年3期
關鍵詞:文化意象詩經

郭佳會 趙潔

摘 要:擬聲詞是語言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負載著一定的文化意義,傳達著文化意象?!对娊洝肥侵袊膶W史上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在中國乃至世界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对娊洝饭彩珍浟嗽姼枞倭阄迤?,含擬聲詞的詩歌有五十三篇之多,擬聲詞共計有一百二十多處,而其中動物擬聲詞又占多數。本文選取《關雎》及《葛覃》中鳥類叫聲的擬聲詞來探討其日譯本中的翻譯及意象傳達,來說明文化的意象傳達在典籍翻譯中的重要性。

關鍵詞:《詩經》 鳥類擬聲詞 日譯 文化意象

一、擬聲詞與文化

語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美國語言學教授薩皮爾說:“語言的背后是有東西的。并且,語言不能脫離文化而存在?!闭Z言本身就是文化的一種基本形式。文化之間的差異、文化發展的軌跡都會相應地在語言中留下痕跡,語言也忠實地折射著文化內涵。①

擬聲詞,又被稱為象聲詞,是模擬聲音的一種詞匯。擬聲詞模擬人類社會以及自然界中產生的各種各樣的聲音,給予語言一定的生命力。因為擬聲詞比較特殊,對同一事物聲音進行的模仿雖有共通之處,但因為不同國家之間語言或者文化有所出入,難免有一些異同之處。大量的擬聲詞也是日語的特色之一。日本人很擅長使用豐富的擬聲詞表達自己的各種心境。而中國雖然在語言、文化方面對日本影響甚深,但擬聲詞的數量卻遠不如日語那么多。因此,中日擬聲詞之間的對譯也有著很大困難。

二、《詩經》中的鳥類擬聲詞翻譯及意象傳達

《詩經》中的動物詞匯囊括了鳥、獸、蟲、魚。尤其是《風》這個部分,收集的是周代各地的歌謠,多借用動物來喻人,借此抒發人的感情。但動物的叫聲也承載著一定的文化意義,能夠傳達詩中意象,其中鳥類擬聲詞的翻譯相較于動植物名詞的翻譯來說又有著一定難度。比如鳥的種類不同,叫聲也可能會不同,那擬聲詞的翻譯就難以達到統一。例如:《詩經·風·召南》的開篇——《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雎鳩是中國特有的一種珍稀鳥類,它們用情專一,信奉“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兑琢帧x之同人》曰:“貞鳥雎鳩,執一無尤?!苯浐笕丝?,雎鳩就是魚鷹。但魚鷹是一種肉食猛禽,長有銳利的爪子,適宜捕捉油滑的蛇與魚類。為什么古人會用雎鳩來代指人類的美好愛情呢?實際上,雎鳩被稱為“貞鳥”的原因之一也是因為其叫聲。在求偶的時節,成偶的雎鳩便會在水中的沙洲上覓食嬉戲,如果其中一只鳥兒叫了一聲“關”,另一只鳥兒便馬上應和一聲“關”,一對伴侶一呼一應地和鳴而歌。因其叫聲緊密相連且短促響亮,因此時常有人以為這種鳥兒的特點便是連叫兩聲?!瓣P關”的鳥鳴聲正與“琴瑟”“鐘鼓”之音有異曲同工之妙,且雎鳩鳥對配偶十分忠貞且相敬如賓,“生有定偶而不相亂,偶常并游而不相狎”(朱熹《詩集傳》),與具有相同德行的淑女君子對愛情專一的態度十分相似,因此古人常用雎鳩鳥的特性,來暗示自己對愛情的專一與執著,以雎鳩之雌雄和鳴之象來暗喻夫妻和諧相處。

在諸位日本學者的翻譯中雖然“雎鳩”都被譯為“みさご”,而“みさご”在詞典中的解釋正是魚鷹,但在翻譯雎鳩的叫聲時卻出現了分歧。歷代學者都說“關關”是雎鳩的叫聲。中國學者余冠英在《詩經選譯》中注明:關關,形聲字,猶如呱呱,形容雎鳩的鳴聲;程俊英的《詩經注析》中,“關關”的注釋為:形容水鳥雌雄和鳴的象聲詞;陳子展的《詩經直解》將“關關”譯為“關關地唱和”?!蛾P雎》中使用的擬聲詞“關關”既準確地描寫了雎鳩的鳥鳴之聲,也可被視作雌雄共鳴、音聲相和,生動有趣地反映了雎鳩雄鳥與雌鳥之間的伉儷情深。

日本學者吉川幸次郎的譯文為:

かあかあとくみさごのは 川の中州にいる

[そのように] ものしずかなよい娘は 立派な方のよいつれあい

但是“かあかあ”其實指的是烏鴉的叫聲。而另兩位學者加納喜光和海音寺潮五郎分別將雎鳩的叫聲“關關”譯為くっくっ(ku ku指鴿子的叫聲)和ほろほろ(horo horo指野雞的叫聲)。

松岡榮志的譯文則沒有明確翻譯“關關”的叫聲:

つがいのミサゴが 二羽

河の中洲で き交わす

若くて きれいな あのむすめ

ほんとに ぼくに ぴったりだ

他用“き交わす”這個詞將雎鳩一呼一應和鳴的狀態呈現出來,而非直接翻譯“關關”。在筆者看來,松岡榮志雖然沒有用擬聲詞生動形象地展現雎鳩的叫聲,但是他將雎鳩和鳴、情意綿綿的意境傳達得非常到位。再有下文對姑娘的美麗的贊頌表達男子對美麗女子的愛慕,則是對上文中雎鳩和鳴這一現象所承載的文化意象的最好解釋。

還有,緊隨《關雎》之后的《葛覃》之中,詩人則用“喈喈”來形容“黃鳥”的和聲。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維葉萋萋。

黃鳥于飛,集于灌木,其鳴喈喈。

吉川幸次郎日譯:

くずはどんどんのびて 谷のまん中の方へとはってゆき

がふさふさ うぐいすはそのをとびまわって

林にとまり なき聲がかあいらしい

吉川幸次郎對“其鳴喈喈”的翻譯沒有采用擬聲詞,“かあいい”是“かわいい”的音變,著重表現的是對黃鳥的歌喉及其婉轉歌聲的贊美。

海音寺潮五郎的譯文:

をなごはいそがしものぢやわな 春が老ければ葛がのびる

谷一ぱいのびてくる 葛もしげれば もしげる

繁みに高うぐひすが ピピコピヨ ピピコピヨときかはす

海音寺潮五郎的譯文中直接提出鳥是“高うぐひす”,這是一種黑枕黃鸝,通體黃色,樣貌美麗,因鳴聲悅耳命名。而擬聲詞“ピピコピョ”則是側重于黃鳥的聲音婉轉清脆,與“高うぐひす”的身份對其叫聲進行了雙重的肯定,將“ピピコピヨ ピピコピヨ”的疊用也與“きかはす”效果相加,告知讀者這是一群黃鸝的鳴叫聲,突出了黃鳥數量多及熱鬧場景。

松岡榮志則是將這一段小詩譯為:

クズの枝は ずんずん 伸びて つるの先は 谷の奧深くまで

枝は 青々 こんもり垂れる コウライウグイス やって來て

低木の茂みに 群れ集い チッ、チッ、チッと き交わす

松岡榮志對黃鳥的描述大致與海音寺潮五郎相似,也是指出黃鳥所屬種類,也使用“き交わす”表明不是一只鳥在叫,但其同時也采用了“群れ集い”的翻譯,“群れ集い”是指群聚,聚集在一起,直接點明了黃鳥的數量是“一群”。而且,其對“喈喈”的擬聲詞翻譯是“チッ”;“チッ”指的是“唧唧”的叫聲,在日語中常用來做蟬的擬聲詞。眾所周知,蟬叫聲在夏天會一直響起,在悶熱的夏天會讓人覺得聒噪,感到心煩,而松岡榮志的譯文中既有“チッ、チッ、チッと”,也有“き交わす”和“群れ集い”,筆者認為其想表明環境的嘈雜,而非黃鳥的歌聲。

關于《詩經》里的“黃鳥”,世人有兩說,一指黃鸝,一指黃雀?!捌澍Q喈喈”主要描寫的是黃雀群飛合鳴的和諧與熱鬧,來反襯“我”將“歸寧父母”前的孤單、冷清,抒發寄人籬下的女子在盼望回娘家的感情。

《葛覃》寥寥幾句便描寫出了一幅艷麗的春景圖:葛藤于山谷中蔓延,綠葉在枝頭漸青,黃鸝于灌木叢中飛舞,清脆的鳴叫響徹山谷。黃鳥的叫聲“喈喈”給靜態的春景帶來了“動”,使整個畫面富有了生命力。但上文的優美景色與歡啼的黃鳥和下文女子的辛勤勞作與歸家的急切心情形成了鮮明對比,黃鳥玩耍啼叫的“嘰嘰喳喳”聲更是反襯出了女子獨自一人的孤單。因此擬聲詞的翻譯同樣也負載著這一節小詩背后的文化意義。

三、總結

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對于同一文本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而譯者在其中擔任的工作不是單純的翻譯,而是兩個不同國家的文化的傳遞?!对娊洝肥俏覈钤绲囊徊吭姼杩偧?。它描寫了當時的社會生活、社會風俗習尚,將當時的社會生活真實再現。而其中的鳥類擬聲詞也占到了一定的比例,這些詞匯不僅使鳥類形象更生動,也為整首詩所描寫的意境起到了烘托作用。在對這些擬聲詞進行翻譯之前,一定要對其在文化典籍中起到的作用有所了解,這樣才能更好地傳達其背后所承載的文化意象及意義。

① 羅常培:《語言與文化》,語文出版社1996年版,第1頁。

參考文獻:

[1] 海音寺潮五郎.[M].京都:中央公社,1990.

[2] 吉川幸次郎.國風(上)[M].京都:巖波店,1958.

[3] 程俊英,蔣見元,松岡榮志.詩經(漢日對照)[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5.

[4] 李嬋.來自遠古的自然美——淺談《詩經》中擬聲詞的妙用[J].職業圈,2007(20).

猜你喜歡
文化意象詩經
《詩經》中走出的“莊姜”
《詩經·國風·周南·桃夭》
《詩經·鄭風·野有蔓草》
《詩經》研究七十年管窺
論《詩經》英譯本中文化意象詞的翻譯
關于當代意象學視域中的當代藝術圖像闡釋
巧用《詩經》解難題
商務英語翻譯中文化意象的傳遞
影視翻譯中文化意向的再現
漢維翻譯中文化意象問題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