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色發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五項措施”

2018-03-28 17:56黃婧
學理論·下 2017年10期
關鍵詞:基本途徑綠色發展思想政治教育

黃婧

摘 要:綠色發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義重大,基本途徑包括:以人才培養為抓手推動思想政治教育的均衡發展;以優化整合教育資源為舉措推動思想政治教育的節約發展;以凈化教育環境為目的推動思想政治教育的清潔發展;以資源共享為關鍵推動思想政治教育的循環發展;以意識形態安全為核心推動思想政治教育的安全發展。

關鍵詞:綠色發展;思想政治教育;基本途徑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7)10-0240-02

“綠色發展”是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五大發展理念之一。根據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關于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加快建設主體功能區、推動低碳循環發展、全面節約和高效利用資源、加大環境治理力度、筑牢生態安全屏障”的戰略部署,從廣義上來看綠色發展包括均衡發展、節約發展、清潔發展、低碳循環發展、安全發展五個方面的含義和要求。

一、以人才培養為抓手推動思想政治教育的均衡發展

經濟、社會與自然的均衡發展是綠色發展的第一要義和最終目標。思想政治教育均衡發展,就是在教育公平、教育平等原則的支配下,確保不同地區之間、城鄉之間、學校之間、群體之間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均衡配置,確保人人都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均等機會,確保教育對象的思想政治素質均衡提升,確保思想政治教育與經濟、社會的發展協調均衡。它包括教育資源均衡、教育機會均等、教育質量均衡和結構的均衡四個方面。雖然當前我國思想政治教育在資源配置、教育機會(思政教育覆蓋面)和教育質量均存在失衡的問題,但此處結合綠色發展理念討論的主要是結構的失衡,即思想政治教育所培養的各專業、各層次的人才,在總量和結構上與社會的需求變化相脫節,思政本科畢業生基本飽和,復合型、創新型的高素質人才不足。對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專業結構、培養模式也必須適時調整,培養出高素質、高水平、多技能的人才滿足社會的需求。具體措施包括:一是完善專業人才培養頂層設計和管理,確保學科專業的發展與社會的發展相協調。當前時代的主題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轉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也在變化,各院校應根據社會需求和自身實際,協調各專業、各層次的發展規模,明確各層次人才的培養目標,提升不同層次人才培養的銜接性和流暢性。二是調整專業設置,創新人才培養體制。即進一步貫徹實施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大類培養”的人才培養體系與模式,打通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與行政管理、政治學等相關專業之間的專業限制,使學生既具有扎實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功底,又具有跨學科綜合素質,培養出更為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相關學科教師。三是加強專業技能性訓練,強化專業實踐能力。高校應采取建立思想政治教育技能實驗室項目,使用各種心理分析及道德教育個案評價等方式方法,加強學生技能的培養。

二、以優化整合教育資源為舉措推動思想政治教育的節約發展

綠色發展強調資源的節約集約利用,節約發展是綠色發展題中應有之義。思想政治教育的節約發展就是合理利用和科學配置、整合各類教育資源,避免資源的重復、浪費和過度分散,提高資源的綜合利用效率。思想政治教育節約發展必須做到“二個優化、一個整合”。

一是堅持差異發展原則,優化思政課的內容結構,實現教學內容的科學安排和合理取舍。首先突出思政課在內容安排上的層次性、遞進性,確保教學內容上的銜接和連續。其次突出思政課在教學內容上的精煉性、思想性,增強方向性、引導性。最后突出高校思政課在教學內容上的針對性、適用性、差異性,克服同質化教育。二是堅持以人為本原則,優化思政課的課程結構,實現課程資源的優化配置。比如一般院??蓽p少一些與學科專業無關、學生不感興趣的選修課的課時安排。政治、財經、政法類專業可適當增加“形勢與政策” “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的課時分配,理工、醫學類專業可適當增開和增加“技術哲學” “科學倫理學”等選修課的課程和課時比重。三是堅持資源集聚原則,整合線上線下、課內課外教育資源,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具體而言,按照大思政的思路整合校內人力資源即將行政人員、教師、輔導員等相關人員都調動參與到思政工作中來;整合線上線下教學資源,如將課程梳理、合并建立一個平臺,打造一個移動客戶端、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的互動式學習平臺;整合課內外實踐資源,如將思政課的實踐活動與學生的黨團、社團、文體活動相結合,幫助學生認識社會,提高其調查分析社會問題的能力。

三、以凈化教育環境為目的推動思想政治教育的清潔發展

綠色發展注重對環境的治理和清潔能源的開發,清潔發展是綠色發展的重要內容和基本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環境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對象所處環境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外部條件,按其影響范圍劃分可分為宏觀、微觀環境。在當今經濟全球化和大數據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觀、微觀環境都面臨一定程度的污染,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展開,對此我們必須采取相應措施,凈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環境。

就宏觀環境而言,首先在經濟新常態下,我們更要積極主動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秩序和市場倫理,為經濟活動提供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也為倫理道德的形成提供一個良好的經濟環境。其次在政治上一方面繼續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加強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建設,另一方面加強反腐倡廉和黨風、政風、作風建設,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營造一個廉潔的政治環境。再次在文化上掃清各種庸俗、低俗、媚俗、惡俗的文化“污漬”,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突出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生機勃勃的文化環境。最后清除色情、貪腐、暴力、賭博、吸毒、迷信等社會“垃圾”,清潔人們生存的社會環境。就微觀環境而言,一是整治學校周邊環境,營造一個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校園環境;二是凈化家庭環境,加強家庭教育;三是加強網絡管理,規范網絡秩序,凈化自媒體環境。

四、以資源共享為關鍵推動思想政治教育的循環發展

遵循循環經濟的理念和基本原則,此處思想政治教育的循環發展主要指將“循環”即非線性的思維作為一種理念內嵌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之中,通過對教育資源的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形成循環教育理念、循環教育模式、循環教育評價等,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質循環、信息循環、價值循環。

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循環發展一是要遵循資源的減量化、再利用原則,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質循環。具體而言加強馬克思主義學院對各種思政專項經費、科研經費的管理和有效使用,對廢舊、空置校舍的改造再利用,對辦公樓、教學樓、辦公器材的維護和循環使用,對實踐育人基地的建設和循環使用,對廢舊報紙、歷年參考資料的收集整理和要點匯編,實現教育系統內部的物質循環。二是遵循資源共享原則,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循環。積極推進教育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強校際之間、院系之間的溝通合作、利益協調,以互惠互利、優勢互補的方式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在學校之間、各院系之間的共建共享和流通循環。三是遵循資源的再利用、資源化原則,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循環。經費、設施、設備等有形教育資源的價值循環過程是一個不斷減值的過程,而人才、知識、制度、文化等無形教育資源在使用過程中,由于不斷積累、創造、完善,價值的循環過程是一個不斷增值的過程,因此必須加強思政課師資隊伍建設和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科建設,加強管理制度、教學制度、科研制度的建設和完善,改進教育方式方法,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循環。

五、以意識形態安全為核心推動思想政治教育的安全發展

綠色發展重視生態安全,安全發展既是實現綠色發展的外部條件,也是實現綠色發展的內在要求。此處筆者將安全發展運用到思想政治教育領域,主要指維護意識形態安全。毛澤東說過,文化思想陣地我們不去占領,敵人就會占領。習近平也強調,“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把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時候都不能旁落”。在西方的價值觀念和意識形態滲透下,各種反主流社會思潮粉墨登場,嚴重影響了人民群眾的價值判斷。這些思想毒瘤若不及時清除,勢必搞亂黨心民心,危及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國家的穩定安全。

對此思政工作者在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以及我國主流文化、價值觀時,必須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群眾,把道理講清、講透、講夠,同時打造國際世界所能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在宣講之余引導大眾用辯證、發展的眼光看待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我國發展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最后除理論宣講外,各級政府和黨政機關還必須切實踐行政治理念,做到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注意解決人民群眾困惑的現實問題,比如貧富差距、教育公平、食品安全、養老失業等難題,以實際行動回應社會的各種質疑??傊ㄓ袑⒗碚撔麄髋c實際踐行相結合才能提升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主導力、認同度、滲透力、影響力,真正做到維護意識形態的安全。

參考文獻:

[1]李世書.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分析[J].教學研究,2015(1).

[2]鄭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猜你喜歡
基本途徑綠色發展思想政治教育
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基本途徑和一般模式
生態文明視野下大學生生態道德教育探析
基于綠色發展觀視角關于產業轉型路徑的思考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研究
論文本細讀模式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