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方案的產生探析

2018-03-30 05:15薛羽潔
學理論·下 2017年8期
關鍵詞:產生中國方案世界

薛羽潔

摘 要:中國方案的產生時間不長,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在國內外會議講話中提到“中國方案”一詞。中國方案的產生有著一定的時代背景、歷史淵源和理論基礎,通過認識和探析中國方案的產生,有助于我們更好地把握世界發展大勢,有助于我們更加深入地了解新一代領導集體治國理政新理念,更好地把握中國未來的發展方向。

關鍵詞:中國方案;世界;產生

中圖分類號:D61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7)08-0015-02

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中國在全球治理和現代化進程中無疑扮演著愈加重要的角色。新時期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從人類文明的高度出發,以全球視野縱觀世界發展大勢,創造性地提出了“中國方案”,為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做出巨大貢獻,贏得世界人民的廣泛贊譽。

一、中國方案產生的時代背景

中國方案是中國在綜合國力不斷上升的過程中,積極投身國際事務領域,針對國際社會存在的重大問題和共性難題而提出的看法和主張,并且這些看法和主張贏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和肯定。中國方案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和中國特色,中國方案的產生有著一定的時代背景。

從國外背景來說,2008年金融危機后,世界發達經濟體遭受重創,經濟復蘇緩慢,國際貿易投資增速持續低迷,世界不斷發生著深刻變動,經濟與政治、文化、外交相互交織、相互影響,新思維與舊思維相互碰撞,新秩序與舊秩序不斷交替,新動力與舊動力逐漸轉換,世界仍然處于動蕩不定的轉型期和調整期之中。由于各國缺乏經濟政策的相互協調,使得國際金融充滿了更多不確定性,世界經濟面臨諸多風險。截至2015年底,世界經濟依然受到低增長、低通脹和高債務困擾,復蘇緩慢,增長艱難。隨著全球各國的不斷發展,世界各國面臨著共同的危機和挑戰,全球共性問題日漸顯現,貧困問題依然是困擾世界經濟發展的頑疾;全球環境問題日益嚴重,如何正確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如何盡可能公平合理地處理好世界各國環境治理的矛盾和沖突,成為擺在世界各國面前的難題;由于信息技術的進步而帶來的全球互聯網安全等問題也日漸凸顯。由于全球經濟發展而帶來的全球氣候治理問題、世界貧困問題、全球互聯網治理等問題亟待解決,整個世界期待著新的制度與方案的出現。

從國內背景來說,面對國內經濟下行壓力,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審時度勢,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提出治國理政新理念。黨的十八大提出內容全面的“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加強中國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建設;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呈現出新一代領導集體治國理政的總體框架;習近平總書記緊接著又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系統論述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新理念,進一步闡釋了新理念的發展思路、發展方向和發展著力點,深化了對發展理念的認識。在國際社會上,中國高瞻遠矚,放眼長遠,積極參與國際事務,主動承擔國際責任。2013年3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的演講中提道:“這個世界,各國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里,共同生活在歷史和現實交匯的同一個時空里,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眲撛煨缘叵蚴澜缛嗣癖磉_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全新的思維和理念,呼吁各國攜起手來共同面對復雜的世界形勢和全球發展帶來的諸多挑戰。此外,他還創造性地提出“一帶一路”的經濟發展新思路,提出建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舉措。2016年9月,G20杭州峰會就推動世界經濟增長達成了“杭州共識”,習近平總書記呼吁各國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在2017年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世界各國要共同承擔時代責任,共同促進全球發展[1]。中國為世界各國實現互利共贏做出積極的努力,提出可供各國借鑒的具體的方略方法。2017年3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所提倡的“人類命運共同體”重大理念引起世界各國廣泛認同,首次被載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決議,這就為中國方案的實施營造了更加穩定和諧的環境。

二、中國方案產生的歷史淵源

首先,中國方案源于我們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堅守和傳承。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和諧共生的中庸理念,敢于吸收和借鑒世界先進的文明成果,“和諧”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整體性、包容性和開放性的特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飽含著豐富的哲學思想、體現深切的人文關懷以及滲透著先哲圣賢的教化思想和道德理念,它能夠為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正確啟迪,能夠為國家治理提供一定參考,能夠為道德建設和人才培養等提供合理借鑒。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具有中國特色和時代特色,它雖然與中國歷史上的任何制度相比都有本質上的區別,但這一制度的形成、建立以及完善都離不開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離不開中國古代治國理政的豐富經驗。中國向來主張“天人合一”的和諧發展方案,強調人類歷史發展過程中的整體性,強調萬事萬物整體上的和諧統一;中國繼承和發揚“和為貴”的價值論,國際上存在的沖突與矛盾,我們要以和平發展的方式解決,這就為解決全球氣候治理等國際問題提供了有益的理論和文化借鑒;同時,中國又主張“和而不同”,從先秦的諸子百家到魏晉的引道入儒再到隋唐的三教并存再到宋明的三教合一的思想融合、魏晉時期以來漢族與少數民族的融合等事例都展現了中華文明具有海納百川的開放性和包容性,這就為中國方案應對國際社會的各種挑戰提供一種思維方式,那就是凝聚共識、求同存異。和諧共生的思想貫穿于中華民族發展的始終,也是中國發展過程中一直堅持的底線思維,中國方案是在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土壤中孕育出來的。

其次,中國方案源于近現代中國的實踐探索。近代以來西方列強的入侵,使得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人民為抵抗外來侵略,奮起反抗,為挽救民族危亡,努力探索和找尋民族振興、救亡圖存的資本主義“方案”,但都沒能取得成功。五四運動后,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引進了馬克思主義,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找到了適合中國自身發展的道路。馬克思主義的經典理論與中國工人階級的運動相結合,誕生了中國共產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我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新中國的建立,結束了中國幾千年的封建專制統治,人民當家做主的地位得以確立;社會主義革命的完成帶來了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為當代中國的發展進步提供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改革開放的偉大創舉使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逐步確立并走向成熟。經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多年的持續探索和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偉大實踐,我們不斷深化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同時也向世界證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正確性,中國向世界彰顯了社會主義國家的道路自信。從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后產生的“馬克思主義過時論”“社會主義失敗論”到福山在20世紀80年代提出的“歷史終結論”,再到“華盛頓共識”,再到“北京共識”,再到“中國方案”,中國經歷和發生著巨大的變化。目前,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不斷成為世界經濟復蘇的助推器,成為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壓艙石與穩定器。與此同時,中國通過自身的發展,為全球減貧事業做出突出貢獻,成為國際減貧的中堅力量,幫助更多發展中國家擺脫貧困。中國在實踐中探索前行,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為世界貢獻自己的力量。中國經歷和與世界深度融合,中國方案正在將“中國夢”與“世界夢”融合,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同時實踐著人類對美好社會制度的探索。

三、中國方案產生的理論基礎

首先,中國方案提出的最為基礎的理論依據是馬克思主義。中國方案能夠贏得世界人民的尊重與肯定,源于我們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思想,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堅持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馬克思主義哲學中最為顯著的特征是具有實踐性,中國方案也體現著這一特征。既為方案,一定是具體的,具有可操作性,從世界發展的客觀實際出發,符合世界發展的一般規律而提出具體的方法,不是一紙空文,這也體現著中國方案的求真務實性。當今全球化和平發展的走向決定了世界各國要追求共同的價值,中國方案的產生遵循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順應了時代發展的潮流,這正是馬克思主義理論中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具體體現。世界各國的聯系日益緊密,難免會因為國家利益而產生矛盾沖突,各國之間舊有的矛盾解決了,新的矛盾又會隨之而來。中國方案正是運用馬克思主義矛盾論的辯證思維,堅持求同存異、互利共贏的原則,積極探尋合理解決世界問題的方式與方法。馬克思主義追求的是建立自由全面發展的社會,人類歷史發展到今天,隨著全球化的不斷加強,逐步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呼聲越來越強烈,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將繼續指導人類社會良性發展。中國方案正是以命運共同體的理念為支撐,凝聚世界人民共識。

其次,中國方案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建立。中國共產黨經過歷史和人民的不斷檢驗,堅持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歷史的和邏輯的內在統一,在實踐中形成和發展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從鄧小平理論到“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學發展觀,從黨的十二屆六中全會以來提到的“三位一體”到十六屆六中全會的“四位一體”再到十八大以來的“五位一體”戰略新部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內容不斷豐富與創新、不斷深化與完善。從最初加強經濟、政治、文化的建設到加強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的全面建設,我們對發展的認識更加科學化、全面化、具體化。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制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四個全面”戰略謀劃,邏輯更加嚴密、四個方面有機統一;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創造性地運用馬克思主義科學的認識論和方法論,系統而又集中地論述了五大發展新理念,破解發展中的難題,彰顯了領導人治國理政的科學性。中國在發展過程中,始終堅持社會主義制度,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對外開放,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新時期中國方案的提出,充分展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展現了我們黨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堅持對社會發展規律的深刻把握和認識,也向世界充分彰顯了中國的理論自信和共產黨人治國理政的自信。

四、中國方案產生的過程

“中國方案”這四個字最早被提及是在2013年9月6日,當時是在圣彼得堡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八次峰會結束后,王毅部長在介紹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峰會的有關情況時提到了“中國方案”,他指出中國將要在新形勢下為世界奉獻更多的中國智慧,提供給世界更多的中國方案,向世界傳遞更多的中國信心,并決心將同各國一道,共同致力于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2]。也就是說,中國方案最早被應用于國際外交領域。緊接著在2014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訪問德國時提出了要完善全球治理的中國方案,從而為人類社會應對21世紀的各種挑戰做出自己的貢獻。在2015年10月的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的主旨演講中他指出,中國將發揮好國際扶貧中心等國際減貧交流平臺作用,不斷貢獻中國智慧,提出中國方案,更加有效地促進廣大發展中國家交流分享減貧經驗[3]。在2015年12月的全國政協新年茶話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致力于推進全方位外交,積極主張在國際社會發出中國聲音、提供中國方案,為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做出了新的貢獻[4]。在2016年新年賀詞中,習近平總書記指明全球性問題的解決需要中國方案。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五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演講,他堅定地表明“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完全有信心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國方案”[5]。2016年11月在浙江烏鎮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中國方案”,涉及的是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2017年1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發表演講,他指出,中國方案為的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共享共贏[6]。

中國方案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孕育,在中國的偉大實踐中建立。中國方案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方案從全人類發展的角度出發而提出,彰顯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國內外發展大勢的深刻把握,展現了我們國家領導人放眼全球、海納百川的寬廣視野和包容萬象的恢宏氣度;中國方案致力于解決全球問題,體現了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在世界舞臺上的自信與擔當。今后中國將繼續同世界各國相互學習借鑒、平等相待,相互協商溝通、合作共贏,相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在未來道路的前行中,相信中國必將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為世界和平發展、為人類文明進步做出更多、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共擔時代責任 共促全球發展——在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N].人民日報,2017-01-18.

[2]王毅.宣示中國理念 提供中國方案 傳遞中國信心——外交部部長王毅談習近平主席出席圣彼得堡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八次峰會[N].新華每日電訊,2013-09-07(2).

[3]習近平.攜手消除貧困 促進共同發展——在2015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的主旨演講[N].人民日報,2015-10-17(2).

[4]習近平.在全國政協新年茶話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01-01(2).

[5]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07-02(1).

[6]習近平.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的演講[N].人民日報,2017-01-20(2).

猜你喜歡
產生中國方案世界
論分鏡頭腳本在動畫短片創作中的應用
當代城市綜合管理形成的背景分析
我愛你和世界一樣大
淺析對歐洲中世紀大學學位制度的認識
彩世界
淺析盈余管理產生的原因
奇妙有趣的數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