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視真人秀節目觀眾的審美探究
——以浙江衛視《演員的誕生》為例

2018-04-01 18:32陳佳廣西外國語學院廣西南寧530222
絲路藝術 2018年9期
關鍵詞:演技真人秀綜藝

陳佳(廣西外國語學院,廣西 南寧 530222)

2017年浙江衛視《演員的誕生》熱播,各大門戶網站上熱議話題不斷。隨著電視真人秀節目的發展以及市場的培育,傳統的電視綜藝節目一直進行著多元化的轉變。經歷了棚內綜藝節目到戶外真人秀的井噴式發展,再到近年來棚內真人秀節目的回歸,從國外購買版權風潮的涌起到國內節目自主研發的遍地開花,電視真人秀節目開始展現強勁的生命力。而圍繞著消費這些節目的主體——觀眾,也在這樣的演變中培養且增加了審美認同。

一、真人秀節目《演員的誕生》的呈現

《演員的誕生》是繼《我是歌手》和《中國好聲音》以后以“棚綜+紀實”方式呈現,為觀眾展現選手本職專業業務能力的電視真人秀節目,為有實力的普通演員和追夢人們搭建一個與業界大拿面對面切磋的真實平臺。

(一)吸引觀眾參與,傳遞正確價值觀

隨著《演員的誕生》節目的播出,各種聲音層出不窮,褒貶皆之。節目主要邀請了深受觀眾偏愛的話題女王鄭爽、當紅小生任嘉倫、博學多才的翟天臨、藍盈瑩等新生代演員以及擁有實力演技的黃璐、劉蕓、舒暢、周一圍等有豐富表演經驗的演員來參與節目錄制,其中鄭爽、劉蕓、翟天臨分別與導師宋丹丹、章子怡、劉燁進行對手戲挑戰。節目結束后,網上的評論成為各大門戶網站熱搜。

通過該節目,觀眾在享受到視聽愉悅的同時,還找到了情感共鳴,獲得了精神上的愉悅體驗。但由此引發了觀眾對于“演技”一詞的深入探討。我們不難看出,觀眾對于能看到關于演技的探討、知道怎樣才是好的演技、怎樣才能擁有好的演技,是多么的期待。同時,作為主流媒體和熱播電視節目,如何向觀眾傳遞正確的價值觀,以及正確的輿論價值引導,是媒體從業人員和該節目必須承擔的社會責任。

(二)獲得觀眾認可,增強節目觀賞性

《演員的誕生》“演技競演”的創新模式,把對演員的評判標準拉回“演技”上來。節目邀請當今中國三位極具影響力的演員:宋丹丹、章子怡、劉燁作為評委。場上評委既是導師,又是被挑戰者。節目中將近年來熱播的經典影視IP的完整還原,選手通過與導師的既合作又較量的影視化錄制,進行“演技”展現。

人民日報評價:節目用專業視角引導觀眾對演技的品評,將一度將 “演技”掰開了、揉碎了展示給觀眾,最終“讓內行說出道道、讓外行看出門道”。演員的職責是表演。只有嚴肅地對待表演、嚴肅地評價演技,才能真正給演員這個職業以尊嚴和尊重。

(三)激發觀眾情感,獲得觀眾審美認同

長期以來,電視真人秀節目以故事敘事和情感帶入見長。近年來熱播的湖南衛視《我是歌手》節目一直被業界認為是電視真人秀的領頭羊。然而,《我是歌手》的觀眾表現也曾遭到廣泛質疑,在電視鏡頭里處于陶醉狀態的觀眾,在網絡上他們也被稱為“流淚姐”、“陶醉哥”,甚至還被一些網友截圖作為聊天軟件表情包廣為流傳。

如何真實表達節目情感,讓場內觀眾與屏幕前觀眾情感達到一致性,是電視真人秀節目值得探討的問題。與《我是歌手》相同,《演員的誕生》同樣采用現場觀眾評分制,選手通過舞臺表演,觀眾進行投票,選擇票數較高的一位進入第二環節—與導師PK。節目將影視作品舞臺呈現,觀眾在作品中被激發出情感共鳴,通過投票器真實表達情感喜好。再通過行業點評和評委闡述,觀眾提升審美認同。

二、真人秀節目觀眾審美價值

(一)觀眾審美的個體價值

在觀看電視節目的視聽行為中,情感體驗一直貫穿其中,并成為最為活躍、最具親和力的心理因素。電視制作人員以客觀再現或主觀表現的方式,將情感融入電視作品,從而建立起一條連接受眾的情感紐帶。因此,情感體驗為電視受眾的自我審美價值的實現提供了有效的保障。每一種類型的綜藝節目都在向觀眾傳播者不同的主題和思想。例如:親子類節目的播出,通過嘉賓與孩子之間的相處出現的問題,讓很多家長開始反思自己對孩子的教育是否正確。利用綜藝的平臺傳播正能量,呼吁家長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讓觀眾在收看綜藝的過程中,不斷學習,不斷改進,這是綜藝節目在生活上作為社會正能量推動力的表現。

(二)觀眾審美的群體價值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觀眾都成了網友。在微博、知乎、豆瓣等通訊網站上交流分享自己觀看完綜藝節目后的感受,造成了一種輿論氛圍。觀眾從各種類型的綜藝中形成了一種屬于自己的審美觀。于是乎在網絡上出現某節目的社區平臺、某位選手的討論組等。通過分享與交流,將觀眾(網友)的審美體驗進行合理化分類聚集,產生出群體價值。

(三)觀眾審美的社會價值

對于不同的綜藝秉持自己不同的觀點,但在同一類的綜藝節目中觀眾還是趨于一種符合社會發展,內容真實可信,符合大眾審美的標準,形成一種積極健康向上的社會價值。這種社會價值不僅反映觀眾對電視綜藝的審美還規范國內電視綜藝發展的環境。

三、真人秀節目觀眾審美思考

1.收視率與經濟效益:電視節目收視率是和經濟效益緊密掛鉤的指數標準。2017年11月4日播出的《演員的誕生》第2期收視率達1.187%,市場份額8.26%,排當天周六晚所有綜藝節目第2位。收視率越高,市場份額越大,在一定程度上反應出該節目的經濟價值。真人秀節目如何通過節目的內容設置吸引觀眾的觀看,在收視率和經濟效益上達到雙贏是真人秀節目發展值得思考的問題。

2.觀眾審美標準水漲船高:隨著電視行業競爭日趨激烈,觀眾接觸到的節目愈發廣泛,口味也會變得越來越挑剔,早已過了一廂情愿“你播我看”的年代,要想在五花八門的電視真人秀節目中獨樹一幟贏得受眾的口碑,就必須了解受眾的審美喜好,通過預設節目效果和播出后節目的實時反饋,不斷調整節目制作內容。

3.觀眾審美的正確引導:電視真人秀節目既是大眾娛樂休閑的產品,又是媒體傳播的體現。具有正確引導觀眾審美的重要責任。在影劇圈出現“小鮮肉”、“流量偶像”等亂象的當下,《演員的誕生》用真實的“演技”,引導觀眾欣賞高質量的影視作品。

伴隨電視真人秀節目的發展與演變,觀眾對于審美需求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對電視觀眾進行分析解讀,有助于對電視節目進行自我調整,發現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并遵循其化規律進行節目制作,這不僅對節目質量本身有很大的提升作用,而且對電視節目今后的創新與轉型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猜你喜歡
演技真人秀綜藝
一場史無前例的樂隊真人秀
當皇帝也得有演技
《爽食行天下》饕餮的“下飯”綜藝
動物搞笑瞬間,絕對演技擔當
“高而不冷”的文化慢綜藝
調查
從“使用與滿足”理論看網絡自制綜藝的崛起
真人秀節目的本土化
人生如戲, 全靠演技
孫紅雷:我不是綜藝咖,還是要好好演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