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金融風險研究

2018-04-01 18:32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陜西西安710018
絲路藝術 2018年9期
關鍵詞:金融業金融風險監管

宏 丹 彤(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陜西 西安 710018)

1、傳統金融風險概述

在市場經濟中,競爭領域中的一切活動都附帶一定的風險。金融風險則表現得更為突出。按照最抽象的分析,經濟運行體系可以簡單地分成兩個部門:實體經濟部門和金融部門,在現代經濟條件下,不僅實體經濟部門中的矛盾要反映到金融部門來形成一定的金融風險,而且金融本身也會由于運行過程中的種種問題而自動生成風險。從這個意義上說,在一個市場經濟體系中,存在著金融風險是十分正常的、合乎邏輯的現象。

一般而言,傳統金融風險可分為八大風險: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法律風險、國家風險、流動性風險、聲譽風險、戰略風險。最常被人提及也最重要的風險有四個:信用風險即交易對手未能履行約定契約中的義務而造成經濟損失的風險;市場風險即是由于利率、匯率、股票、商品等價格變化導致銀行損失的風險。操作風險即由于客戶、設計不當的控制體系、控制系統失靈及不可控事件導致的各類風險。流動性風險即商業銀行雖然有清償能力,但無法及時獲得充足資金或無法以合理成本及時獲得充足資金以應對資產增長或支付到期債務的風險。

2、互聯網金融風險特殊性分析

近年來,信息技術的革新和快速普及,使得互聯網在社會資源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得到了充分地發揮,催生出了“互聯網+”風潮,互聯網金融正是其中發展最迅猛的行業之一,以其典型模式網絡信貸為例,2014年1月互聯網信貸平臺僅有651家,到2014年5月就超過1000家,當年11月即超過2000家,2014年平臺數量平均月環比增加12%?;ヂ摼W金融的飛速成長給中國金融業帶來了新氣象,卻也滋生了新的問題,以“e租寶”非法集資案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領域的大案讓人們深刻認識到,互聯網和金融業的深度融合,給我國金融市場帶來了不同以往的風險,為中國金融業監管帶來了艱巨的挑戰。本文試圖從不同角度分析互聯網金融發展中所面臨的風險的特殊性,以期對互聯網金融風險有更深刻全面的揭示。

2.1 互聯網金融風險具有高度虛擬性。一方面,互聯網金融本身就是依托大數據和云計算,利用虛擬網絡搭建服務平臺。大部分交易從創建到結束,都依托于互聯網平臺所發布的信息。以P2P網絡借貸為例,三個基本參與方:借款人、信息中介和出資人都在虛擬網絡上進行資金運轉。網絡借貸信息中心提供互聯網平臺,借款人按要求在平臺上發布自身信息,由投資者根據所發布的網上信息自行決定是否提供借款,最終協定好的資金通過網上銀行等第三方支付機構進行劃轉結算。交易過程徹底的虛擬化網絡化,雖然能迅速匯集大量信息,提升交易效率,降低融資成本,但這種虛擬化會造成嚴重的信息不對稱,引發風險。

首先,對于投資者而言,對于網絡上發布的籌資方信息,存在鑒別上的困難,容易導致信用風險。對于眾籌融資,P2P借貸等模式來講,由于這些網上平臺起步晚,信息披露制度和線下調查制度都很不完善,籌資方往往會盡可能利用其發布利好信息,而潛在風險卻并不能完全為投資者所認識,甚至出現不合格借款人編造虛假身份或虛假標的來騙取資金的情況。同時,對于所籌資金的真實用途和真實收益情況,投資者也難以進行動態的監督了解,也因此承擔著相當大的信用風險。就平臺本身而言,也可能采取自己發布虛假的高利率標的,并借新貸還舊貸的“龐氏騙局”模式來非法集資,這些都是投資者僅僅通過網絡信息而難以識別的。其次,互聯網金融的虛擬性,也對網絡信息安全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發生技術風險,帶來的損失可能難以估量。全面依托互聯網信息技術實現快速遠程計算和處理固然能大大提升金融市場上資源配置的效率,但也可能發生由于信息系統自身缺陷故障或外部惡意入侵所導致的平臺崩潰、交易停滯,引發個人隱私信息的泄露風險以及資金的被盜風險。值得注意的是,技術不完善帶來的風險在第三方支付領域尤為突出,據中國銀聯發布的2017移動支付安全調查分析報告,目前5成以上的消費者通過手機支付完成線下購買實物、信用卡還款、外賣、打車及充值繳費等日常支付,而利用技術漏洞,進行誘掃二維碼,盜用社交賬戶和發送短信木馬鏈接的欺詐行為屢見不鮮,特別是安全防范意識較低的中老年人深受其害,實際遭受網絡欺詐比例高達59%。

2.2 互聯網金融風險具有高度復雜性?;ヂ摼W金融風險的復雜性,很大程度上源于互聯網金融混業經營的特征。長期以來,中國傳統金融業一直采用分業經營,分業監管的模式,這使得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都擁有了一個長期的較穩定的發展環境,但隨著近年來中國金融業的迅速成長,分業經營的弊端日益顯現: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之間相對封閉,明顯抑制了有效競爭,同時也不利于行業間的優勢互補,對我國金融業的進一步發展造成了不利的影響。而互聯網技術在我國的成熟和快速普及,為金融市場注入了全新的活力。特別是在2013年之后,以“余額寶”為代表的理財類平臺如雨后春筍般發展起來,眾籌模式、P2P借貸、第三方支付以及互聯網券商、網絡信托、網絡基金等金融創新使得中國互聯網金融進入高速發展期。通過考查目前我國互聯網金融市場,我們不難發現,互聯網金融領域具有非常明顯的混業經營特征。以螞蟻金服為例,該公司起步于服務電子商務的“支付寶”業務,后逐漸擴展版圖,理財擁有余額寶和招財寶,信貸擁有“花唄”和“借唄”,征信推出“芝麻分”,眾籌平臺推出“螞蟻達客”,還有虛擬銀行“浙江網商銀行”,以螞蟻金服為代表的許多大型互聯網金融公司的業務布局已實現互聯網金融的全領域覆蓋。

這股混業經營的潮流的確使我國金融業迎來了金融創新的高峰期,但同時也使得互聯網金融所面臨的風險呈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復雜性。目前我國大的互聯網金融公司固然資本雄厚,但總體起步晚,經營時間短,經營版圖卻大,不同業務項目盤根錯節,一旦有某一板塊出現問題,其風險很容易迅速擴散蔓延到整個公司的業務,而互聯網金融公司普遍對于風險防控、風險準備、風險應對都經驗不足,關注度也不夠,容易最終傳導到整個市場,引發金融市場動蕩,破壞經濟穩定,損害投資者利益。而對于小型互聯網金融公司來講,由于我國對互聯網金融方面的監管還很不成熟,不少業務的準入門檻都較低,小型公司易被市場利益誘導而進入這些業務領域,而忽視了自身資本實力,資質等限制因素,使得自身面臨相當大的金融風險。同時,混業經營也易使得互聯網金融公司產生過度金融創新,一項新業務、新產品若牽涉的領域過多,其潛在風險很難被充分地認識并衡量,成為金融監管上的難題,并在多次交易中易造成杠桿率過高,風險大量積累的情況。綜上可看出,相較于傳統金融業,混業使得互聯網金融風險呈現出了高度復雜性的特征。

2.3 互聯網金融風險具有監管上的困難性?;ヂ摼W金融風險相對于傳統金融風險而言,存在監管上的困難性。一方面,這是我國相關法律法規不全面不成熟造成的。自2013年以來,中國互聯網金融實現跨越式發展,僅2014年一年,國內互聯網金融行業發生股權投資193起,同比增長339%,資本的快速涌入助力了互聯網金融創新的井噴式增長,而我國現有的法律法規體系與這種發展勢頭是難以適配的。首先,我國成熟的監管法律法規是根據傳統金融業的需求制定的,傳統的“一行三會”金融監管體制也是更多地適應傳統金融業的發展需要的。對于互聯網金融的監管,無論是在立法立規方面,還是在建設監督執行體系方面,我國都才剛剛起步。其次,對于一些金融創新,在成長階段其問題和弊端很難被揭露出來,只有通過大量實踐經驗的總結,才能制定出幫助其健康發展的法律法規。最后,要想嚴格執法,有效規范金融市場秩序,就必須有完善可靠的取證制度,但互聯網金融交易數據都是以電子證據的形式被記錄和保存的,這就使得傳統的取證制度和取證方法可能難以有效打擊互聯網金融領域內的違法違規行為。

另一方面,金融監管部門難以掌握嚴格監管與鼓勵創新之間的平衡。金融創新在其本義上,就要求突破原有體制的限制,而其內在動力是金融市場參與者對利益的追求和風險的規避。所以,有價值的金融創新必定能實現市場資源的更優化的配置,推動資金配置效率的提升,增強投資者福利,為金融業的持續發展提供強大動力。而互聯網金融,正是當前中國金融創新最聚集,最具有生命力的領域,國家應當大力支持,全力扶植。但對于原有模式的超越,也容易滋生新的風險。對于監管部門而言,如果對互聯網金融創新嚴加控制,會大大削弱中國金融業的發展活力,也難以融入世界金融發展變革的潮流。如果監管當局對于互聯網金融采取過于寬松的監管政策,那么大量金融亂象將層出不窮,使得金融業難以穩定健康發展,也使金融市場參與各方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因此,對監管尺度的把握是監管的難點之一,這也顯示出互聯網金融在監管上特殊的困難性。

結束語:通過以上對互聯網金融風險特殊性的分析,可以看出,方興未艾的互聯網金融確實是中國當前金融業發展的先鋒,它對于開發新型、便捷的金融渠道和優質、高效的產品服務,滿足多樣性、個性化金融消費需求都有著傳統金融無法比擬的優勢,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投資理財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傳統的投資理財方式已經遠遠不能夠滿足人們的投資需求了,互聯網金融下的個人理財模式更能夠滿足人們的投資需求,這種理財模式勢必會成為以后時代發展中的主流。但發展就面臨著挑戰,所以需要不斷的對這種新型的理財模式進行改革與創新。

猜你喜歡
金融業金融風險監管
金融風險防范宣傳教育
構建防控金融風險“防火墻”
綜合監管=兜底的網?
跨境并購金融風險的應對策略
金融業的發展與經濟進步的關系
大力增強憂患意識 進一步防范金融風險
第三方支付平臺對我國金融業的促進作用
PYRAMID PAINS
PYRAMID PAINS
監管和扶持并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