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可食地景接受度的調查與研究

2018-04-08 01:20張天澤
甘肅農業 2018年4期
關鍵詞:克特陳述量表

■張天澤

(吉林省實驗中學,吉林 長春 130021)

可食地景是由農業學、生態學、設計學等多門學科相互交叉的科學。

縱觀當今世界,城市綠地系統面積逐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城市建筑面積不斷擴張[1]。健康的景觀是具有再生性和生態可持續性的[2]。早在20世紀末期,建筑都市主義就被認為是一種畸形的發展模式,它導致了城市的無序蔓延、耕地面積減少以及地域文化缺失。

園林設計,其根源是從自然環境下形成的農田、山川、河流、溝渠、山谷、盆地等形式中提煉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其自然形式逐漸消失,風景園林學的發展也逐漸偏離自然軌道。運用大量的稀有植物、抽象雕塑營造的田園生活,不僅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還破壞了他們原有的生態平衡,這種田園生活只是一種假象。筆者認為,應將農業與城市無隙融合,打造可食地景,將傳統園林的弊病摒棄,營造新式園林。

圖1 可食花卉與樸素的蔬菜搭配

圖2 柵欄圍合的小菜園

圖3 可食地景園藝參與

一、研究方法

(一)調查方法

調查時間為2017年暑假期間,調查地點選在吉林省長春市的凈月潭動植物公園、南湖公園、勝利公園和山東省泰安市的南湖公園、東湖公園、虎山公園。在人流密集的時間段發放問卷,做有償調查(雙色油筆作為小禮品),共獲得有效問卷289份。

(二)數據處理方法

該項研究的調查是依據量表來進行的。所謂量表法,就是通過一套事先擬定的用語、記號和數目,來測量人們心理活動的度量工具。本研究主要借用了態度測量方法中的賴克特量表進行。

把態度測量的項目設定五項,包括美感價值、文化價值、親和度、收益和管理,參考表1。

運用賴克特量表(Likert Scale)。原理是圍繞要測量的內容提出一系列陳述(Statements),這些陳述包括正面的和反面的,由被調查者表明對每一條陳述肯定或否定表態,按照肯定或否定態度的強弱程度進行并折合成分數,最后將被調查者對所有陳述的打分加總,用這個總分數說明其態度。

接下來,對初始設計的陳述進行系統試測并形成試測評分和陳述評選表。也就是從調查對象中選取一個足夠大的樣本,讓他們給所有陳述打分。所有陳述的答案分為“非常不同意”、“不同意”、“未定”、“同意”和“非常同意”五級。記分方式是,對于正面的陳述,五個等級的分數依次記為1、2、3、4、5; 對于反面的陳述,五個等級的分數依次記為5、4、3、2、1。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對可食地景美感價值的滿意度調查結果

設計賴克特量表如表2。

運用該量表,得到結果如表3。

根據樣本的分數分布對陳述進行評選,保留辨別力強的陳述,去掉辯別力差的(辨別力分小,說明差額不顯著,其所對應的陳述對測量被調查者的態度沒有區別力,所以應予排除),即得到最終的賴克特量表。這里確定辨別力分等于1為標準,由于辨別力都大于1,所以都得到保留,因此正式的賴克特量表沒有變化(見表4)。把計算得到的平均值與中間值3作比較并得到結論:總體看來,對于可食地景,人們對其呈現的美感效果還是滿意的,但是美感不容易實現,并且實現美感成本的相對比較高。這個結果表明,如果剔除其實現手段及建設成本,人們對可食地景呈現的景觀表現為滿意。

表1 態度測量表

表2 賴克特量表初始方案

表3 試測評分和陳述評選(顧客試答得分結果匯總表)

(二)人們對可食地景文化價值接受度調查結果

運用同上的研究方法(以下同,不再贅述),根據樣本的分數分布對陳述進行評選,去掉辯別力差的,保留辨別力強的陳述,得到關于公園中娛樂設施的正式賴克特量表如表5:

同樣把各項陳述得到的平均分與中間值3作比較并得到結論,人們對可食地景的文化傳承中,有一項不滿意,即體現的現代文化。他們一致認為可食地景能夠很好地呈現農耕文化、融合鄉土文化、承載農業科普知識。在目前的農業觀光園中,很多園區結合研學旅游,為中小學生提供農業科普;結合地方風俗,打造鄉土風情節點,傳承地方文化;結合農耕歷史,展示農耕文化。而這些,在非可食地景營造的公園中是無法實現的。

表4 正式的賴克特量表

表5 正式的賴克特量表

表6 正式的賴克特量表

表7 正式的賴克特量表

表8 正式的賴克特量表

(三)對可食地景親和度的接受度調查結果

同理,根據樣本的分數分布對陳述進行評選,去掉辯別力差的,保留辨別力強的陳述,得到正式的賴克特量表如表6。

把各項陳述得到的平均分與中間值3作比較并得到結論,人們對可食地景普遍存在一種依賴感,從而獲得親切感。根據馬斯洛心理學研究,人的最基本的需求就是安全需求,它包括衣食住行的生存安全要件。民以食為天,可食地景為人們(尤其是從農村走出來的人們)提供了除觀賞之外的鄉土情緣、懷舊情緒的寄托以及可食功用,從而被廣泛接受。其次,好奇感也是可食地景能夠為一部分群體(更多的應為城市中“沒有農村生活經驗的”群體)提供全新的體驗,滿足他們的好奇心。

(四)對可食地景經濟價值接受度調查結果

根據樣本的分數分布對陳述進行評選,去掉辯別力差的,保留辨別力強的陳述,得到正式的賴克特量表如表7。

把各項陳述得到的平均分與中間值3作比較,得到結論:人們對可食地景的收益表現為100%的滿意度。他們認為,可食地景不僅可以提供景觀收益、食用收益,而且還可以提供科普收益。

(五)對可食地景建設成本接受度調查結果

根據樣本的分數分布對陳述進行評選,去掉辯別力差的,保留辨別力強的陳述,得到正式的賴克特量表如表8。

結果顯示,人們普遍認為可食地景的建設成本偏高,主要表現為,相比于園林植物的造景,管理技術難度大,管理環節過多,水肥投入過大。

三、結論與建議

通過以上調查研究,可以得到結論,基于對于自然與食物的生存依賴,人們更愿意接受可食地景所營造的景觀,喜歡其所營造的鄉野風情、所能實現的科普教育、所帶來的新奇的體驗以及觀賞經濟雙重收益。同時,調查結果也突顯了對可食地景經營管理的擔憂,認為技術環節復雜、投入精力較大等等。筆者認為,所謂熟能生巧,在經營管理方面的瓶頸不難解決,對于一個設計好的可食地景,任何一個農民都可以成為其優秀的管理者,所以,可食地景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城市公園如果以可食地景為主角,在設計時突顯濃郁的田園風情是會受歡迎的。結合地方風俗,挖掘地方文脈做文化節點,會使景觀更具生命力。結合農業科普,為城市中小學生提供體驗農事、學習農科的場所,將提高其魅力,并擴大服務與影響。結合園藝療法,為就近頤養中心的老年人提供園藝操作空間,春播秋收,讓久經風霜的心在都市田園尋到寄托??墒车鼐暗墓芾砜梢钥紤]聘用地道的農民,他們對農作物的栽種管理如數家珍,手到擒來;還可以為參觀者提供專業的講解。另外,規劃設計時,也要考慮盡可能選取經營管理簡單的品種與栽種模式。

參考文獻:

[1]胡忠行.試論金華的城市建設與城市景觀生態的協調發展[J].紹興文理學院學報,2004,(10):35-39.

[2]趙文武,房學寧.景觀可持續性與景觀可持續性科學[J].生態學報,2014,34(10):2453-2459.

猜你喜歡
克特陳述量表
張山營鎮:黨建賦能建起“最美冬奧小鎮”
十三朵玫瑰
Which Is Important?
網絡服裝虛擬體驗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開發
《公共體育服務政府供給社會期待量表》的編制與修訂
CSE閱讀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評價中的有效性及影響因素
胸痹氣虛證療效評價量表探討
《蘇東坡·和陳述古拒霜花》
青蛙赫克特打嗝跳
關于“福建當代藝術展”的陳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