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省高等教育質量監控體系研究①

2018-04-09 00:05于洪
現代職業教育·高職高專 2018年4期
關鍵詞:評教督導吉林省

于洪

[摘 要] 質量既是高等教育發展的核心,也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線。建立完備、系統的高等教育質量監控體系是保證高等教育質量的根本。為了加強高等教育質量監控,督導各高校建立完善的教育質量監控體系,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公布了全國各高校年度本科教學質量報告,報告中專門有一部分是闡述學校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情況的,以2015年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公開的2014年吉林省高校本科教學質量報告為研究對象,分析吉林省高校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現狀及問題,并提出解決對策。

[關 鍵 詞] 本科教學質量報告;高等教育;質量監控體系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0-0006-02

探索高校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構建與運行,既是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育質量,塑造符合新時代經濟發展要求的高層次人才的需要,也是實現高等教育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對高校的教育質量監控體系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和研究。吉林省作為我國高等教育大省,在教育部公布的高校本科教學質量報告中詳細闡述了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構建情況,本文將以此為依據進行分析。

一、吉林省高校本科教學質量報告基本情況

2015年的1月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公布了吉林省2014年度本科教學質量報告,涉及吉林省省屬27所高校。

在這27所高校公開的本科教學質量報告中,基本都是從學校概況、本科教育基本情況、師資與教學條件、教學建設與改革、質量監控體系、學生學習效果、特色發展、存在的問題等幾個方面進行闡述的。其中的質量監控體系中闡述了各高校質量監控體系的構建及運行情況。

二、吉林省高校教育質量監控體系現狀及問題分析

(一)吉林省高校教育質量監控體系現狀

通過對27所高校本科教學質量報告中的“質量保障或監控體系”部分的詳細分析,可以總結出吉林省高校質量監控體系的現狀如下:

1.各高校都能堅持以人才培養為根本,強化質量意識,以教學工作為中心,始終圍繞“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這一核心問題配置資源、管理運行?;径冀⒘巳瞬排囵B質量第一責任人制度,成立了相關的領導機構、管理機構,教學質量監控得到了高度重視。部分高校還設立了教學質量例會制度和校領導聽課監督制度,通過會議研討、校領導進課堂、考場督導等方式提高教學質量。

2.各高?;径冀⒘溯^為完善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部分高校按照“檢查—反饋—建設—改進—檢查”的運行機制,建立了“五查、三評、五反饋、一平臺”的教學質量監控模式。部分高校設立了教學工作委員會、學校教學督導組、學院教學質量監控小組等作為學校質量控制的組織機構,構建了學校、教務處或者質量處、學院三級質量監控體系。

各高校建立的質量監控體系一般由教學目標管理、教學過程監控、教學信息反饋、教學評價等要素構成,通過運用對教學目標制定教學過程的監控,各種監控信息的收集分析評價反饋的管理手段,從機制和制度上面監控教學目標的實現過程,完善教學目標的設置和改進教學運行狀態,形成一個完整的循環監控運行系統。

(二)吉林省高校教育質量監控體系構建中存在的問題

1.雖然各高校都按照客觀規律建立了較為完整的質量監控體系,形成了教學督導、課堂評價、教學秩序檢查等監控手段。但是課堂評價的科學性、有效性和全面性還有待提升。

課堂評價一般由學生評教、學校教學督導專家評教和同行教師評價等幾個部分構成,各個部分構成比例的大小需要經過科學的測算,而不是簡單地填寫狀態數據。在質量報告分析和高校調研過程中,發現相當部分高校的學生評教存在著敷衍了事、流于形式不能客觀評價教師教學效果的問題,一些學生對管理嚴格但是教學效果好的老師給予差評,嚴重影響了學生評教的效果。還有的學校同行教師評教表面上有相關記錄,但實質上并未進行真正的有效課堂評價。

另外,很少有高校引入畢業生評教體系,一般都是以在校生評價為主,而實際上,只有畢業生在工作3~5年后,才能真正體會一個教師教學的效果,所以教師評教缺乏全面性。

2.通過質量報告分析和實際調研,不難看出,雖然各高校都建立了學校、教務處或質量處、學院三級教學監控體系,但是監控往往停留在學校和教務處或質量處的層面比較多,院系參與教學監控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較弱,一般院系很少有專職機構或專人負責監控教學運行過程,而是過于關注教學運行安排與管理。而院系作為教學的主體參與者,重視和加強質量監控意識就顯得尤為重要。與此同時,院系作為教學運行主導者和管理者更能夠激發老師的教學改革熱情,提高老師自我質量提升的動力。

3.高校在監控體系中獲得的各類數據、信息的整合度還有待提升,數據信息分析結果的反饋機制還需要不斷完善。

各高校在監控過程中,一般比較重視教學信息的收集,但對教學信息的分析、反饋和督查重視不足。對來源于教學督導、同行教師、學生等渠道不同、時空不一的信息可能會有重復、互相矛盾的情況,如果對紛繁復雜的教學信息缺乏有效、及時的整合,缺乏有效、公正的信息評價,教學信息反饋滯后,可信度下降,就會造成教學信息利用價值不高。部分高校還存在在監控過程中發現的問題缺少及時有效的反饋和溝通等情況,尤其是對問題是否改進,缺乏后繼跟蹤檢查環節,問題解決容易只做表面工作,使問題沒有真正得到解決。

三、進一步完善吉林省高校教育質量監控體系的對策

(一)設計科學合理的教學評價指標體系,建立客觀的價值評判標準,通過約束和引導來提升師生評教的積極性

衡量老師教學水平的關鍵要素應為學生的評教結果,因為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但是由于學生和同行老師評價的角度不同、認知和理解的能力不同,如果發給學生和同行的評價指標體系大同小異就會使學生無法理解所謂的“備課充分與否、課堂教學方法得當與否”等指標的真正含義,而一些繁瑣的指標又使學生陷入“應付了事”的怪圈。所以,應該單獨為學生量身打造一些適應“90后”“00后”學生思維的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方法。同時,可以引入微信、QQ等現代化社交手段進行全過程評教。

而對同行評教效果不佳的問題,主要是由于評價體系不科學,再加上很多教師礙于情面、人際關系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在同行評教時,往往難以根據客觀實際做出相應的評價,更多的是打出“人情分”,從而影響評價的客觀性。解決這一問題要從激勵和約束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要激勵老師對同行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對評價準確的老師給予一定獎勵;另一方面要通過制度約束,對那些不能客觀公正評價的老師給予批評甚至是懲罰。

(二)加強監控管理執行力,構建全面質量管理機制,加大院系基層的監控管理力度

吉林省大部分省屬高校都具有多系部、多學科、多專業的特點,不同學科、專業間差異很大,所以必須構建全面的質量管理機制才能更加有效地進行教學監控。加強校、院兩級管理體制改革,突出學院、系在教學質量監控中的作用顯得尤為重要。

完善校、院兩級督導組織,學校聘任校級教學督導,各院、系成立院部督導組,聘任系級教學督導員。兩級督導既有分工,又有交叉,校級督導主要抓全局性的督導工作,并對院、系督導進行指導,二者之間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三)建立完善的教學質量評價診斷與反饋體系

在教育質量監控過程中,評價部門應該查閱相關原始資料、深入現場調查及運用校園網絡資源對信息進行綜合處理,并組織相關人員對數據資料進行分析和研究,會同有關專家進行診斷,形成評價意見和建議。

更重要的是,要不斷完善和優化相關信息平臺,能夠準確地將評估與診斷結果反饋給教學活動的有關主體,使老師能及時全面地了解自己的教學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通過科學規劃、合理設計,進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反過來,一線教師也可以利用該信息平臺進行逆向反饋,表達自己對評估結果的分析與看法,從而實現教學信息、教學思想、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的有效利用和溝通渠道的暢通。

參考文獻:

[1]崔虹云,宋遠航,田國忠,等.地方高校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研究與構建[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7(2).

[2]姚瑤.新一輪評估背景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研究[D].湖南農業大學,2016.

猜你喜歡
評教督導吉林省
奔跑的小浪花
借助“元督導”思維,提升學校督導效能
五個步驟找準督導需求
吉林省2019年秋冬季秸稈離田工作方案
高職院校學生評教工作改進與實踐總結
反腐
學生評教的標準化處理
評教,別忘記站在教師的立場上
評教應“以評促教”
用好督導意見書 助力督導評估工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