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模式研究

2018-04-17 09:17劉誠黃璐
學苑創造·C版 2017年11期
關鍵詞:全員育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

劉誠 黃璐

【摘要】本文針對網絡技術迅猛發展和經濟全球化趨勢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新挑戰、新任務和新要求,提出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實施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模式,積極營造“三全育人”的良好氛圍,努力構建“三全育人”的科學平臺,不斷完善“三全育人”的有效機制。

【關鍵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全員育人 全程育人 全面育人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11C-0049-03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本質要求、時代條件發展變化的客觀需求密切聯系的,需要不斷進行調整和完善。當前,隨著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經濟全球化趨勢的日益凸顯以及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不同思想文化之間的交流、交融、交鋒呈現出新的態勢,社會思想意識則表現出多元、多變、多樣的新的特點,對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挑戰、新任務、新要求。因此,認真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和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在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即“三全育人”)理念的引導下,積極營造“三全育人”的良好氛圍,努力構建“三全育人”的科學平臺,不斷完善“三全育人”的有效機制具有重大意義。

一、系統協調全員育人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涵蓋教育教學、學生管理、校園文化、生活服務等各個方面,不僅需要學生工作干部和思想政治教師的參與,更需要任課教師、管理部門、服務部門以及每一位教職員工的共同努力,是一個全員參與的過程。全體教職員工都應主動創造、自覺融入學校的“三全育人”環境,積極定位自身在大學生教育、管理、服務中所承擔的育人職責,以實際行動從思想、學習、生活等各方面進行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促進學生的成長成才。同時,作為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程,全員育人需要在高校黨委的統一領導下,動員各種力量,整合各類資源,兼顧各方利益,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于學校發展的各項工作之中、貫穿滲透于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之中,構建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大平臺。

(一)以教書育人為核心?!皫熣?,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薄蛾P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明確提出“高等學校各門課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師都負有育人職責”。教師不僅承擔傳授學生科學文化知識的職責,而且肩負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任務。因此,高校教師應積極主動地將思想政治教育滲透融入大學生專業知識學習的各個環節,深入發掘各類課程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廣泛運用于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各個方面,在教授專業知識的過程中不斷強化思想政治教育,努力深化教書育人實踐,發揮教書育人在全員育人工作中的核心地位。

(二)以管理育人為根本。管理育人,即高校管理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通過一定的政策、規章、制度、機構、措施等,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學校管理之中,培養大學生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思想品質、高尚的道德情操、嚴謹的法律素養和規范的日常行為,促進大學生全面和諧發展。

高校需明確管理育人在全員育人工作中的根本地位,將管理育人的理念融入各類管理活動中,準確把握管理育人的主要內容,充分利用各種管理載體,創新高校管理模式,完善各類管理制度,以形成良好的管理氛圍,在管理工作中培養大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思想品德,最終實現立德樹人的目標。

管理育人需突出大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大力拓展學生參與高校管理的途徑和平臺,逐步建立和完善師生共同參與的管理機制,充分發揮大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尤其是在政治發展、獎助評定、紀律規范、宿舍管理、就業創業等與學生切身利益相關的重大事項上。

(三)以服務育人為基礎。服務育人,即高校服務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通過服務行為、服務形象、服務環境和服務規范等,使大學生在接受服務的過程中受到深刻影響,潛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促使大學生有效提升全面素質與能力。

高校要充分肯定服務育人在全員育人工作中的基礎性地位和作用,以服務育人為高校服務工作的出發點和立足點,廣泛挖掘各類服務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努力發揮服務育人功能,決不能將高校服務工作等同于一項簡單的一般性的社會服務工作。

高校服務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應正確認識自身價值,增強服務育人的責任感和自豪感,積極發揮自身優勢,為大學生提供一系列溫馨體貼、精益求精、高效優質的人性化服務,并且通過服務理念、工作紀律和文明風尚等方面感染、影響學生,寓育人于服務之中,使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實現全面和諧發展。

二、科學規劃全程育人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應符合學生成長成才的基本規律,并根據大學生的學習、生活特點,精心規劃大學生在不同層面或不同階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點和方法措施,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活動,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學生從入學到畢業的各個學習階段,滲透到人才培養的各個教育環節,貫穿于高校教育教學的整個過程。

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是以一定的時間為依托和條件的,在培養教育的不同階段需要有不同的側重點,既要著眼于育人的階段性、時間性,又要注重育人的連貫性、發展性,使各時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點分明、層次清楚、環環相扣、循序漸進、不斷深入,以期大學生的思想觀念、道德素質、行為習慣有條不紊地生成和發展,最終實現立德樹人的培養目標。

(一)入學階段重點開展理想信念教育。高校要適時地抓住新生入學這一關鍵時期,適當地引導開展理想信念教育,采取多種方式、方法和手段,重點進行以理想信念教育為主的系列入學教育,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結果的實效性,增強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大學生自覺地把堅定的理想信念貫穿到自身的整個大學的學習生活中去。

(二)培養階段重點開展道德養成教育。在大學生培養階段,思想政治教育應當以道德養成教育為主,使大學生在道德實踐中培養良好的道德習慣和道德品質,即“習以養性”。高??赏ㄟ^開展有針對性地教育、學習和實踐活動,有機結合知(認知)、情(情感)、意(意志)、行(行為)諸要素,提高大學生的道德認識,培養大學生的道德情感,培育大學生的道德意志,塑造大學生的道德行為,養成大學生的道德習慣,引導大學生形成道德人格,使大學生的道德素質逐步得到優化。

(三)畢業階段重點開展職業道德教育。高校在大學生畢業階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點是培養其良好的職業道德,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是加強以艱苦奮斗、愛崗敬業為核心的職業態度教育;二是加強以團結合作、誠實守信為核心的職業道德教育;三是加強以知榮明恥、遵紀守法為核心的職業操守教育;四是加強以奉獻社會、服務大眾為核心的職業責任教育;五是加強以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為核心的職業理念教育。

三、統籌推進全面育人

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依托教學管理、社會實踐、生產實習、校園活動、文化生活、網絡資源于一體的客觀條件,充分利用、努力拓展、統籌協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種有效途徑和渠道,著力完善課堂教學的主導作用,努力提升社會實踐的拓展作用,大力倡導學生組織的載體作用,不斷強化校園環境的滲透作用,最終實現全面育人,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

(一)發揮課堂教學的主導作用。高校需充分發揮課堂教學在全面育人中的主導地位和作用。面向大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不僅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有著重要的職責,哲學社會科學課程和專業課程也責無旁貸。

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應緊密結合國際局勢和時代發展的要求,堅持理論聯系實際,以現實問題為中心,運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回答當代大學生普遍關心的熱點問題,形象生動地宣傳黨的理論、路線、綱領和經驗,讓大學生了解世情、國情、黨情。

絕大部分哲學社會科學課程具有鮮明的意識形態屬性,應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統領哲學社會科學課程教學,幫助大學生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準確分析復雜的社會現象,提升思想道德修養和精神境界。

教授專業課程應注意準確把握各類專業課程的特點,深入發掘其中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在傳授專業知識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實施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講究引導技巧,提高滲透能力,通過在課內外對學生進行專業輔導、思想引導、心理疏導、生活指導,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知識教育、課堂教育與課外教育緊密結合起來,促進大學生全面成長成才。

(二)發揮社會實踐的拓展作用。社會實踐作為新時期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環節,主要包括以下四種類型:課程教學中的實踐環節、校內社會實踐活動、校外社會實踐活動、虛擬實踐活動。

高校應積極探索利用社會實踐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路徑,不斷完善工作機制,對社會實踐進行主題化設計、基地化運作、項目化管理、平臺化推廣、制度化保障,使大學生在社會實踐中不斷認識自我、完善自我,不斷認識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并在親身體驗過程中全面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和能力。

(三)發揮學生組織的載體作用。高校存在大量的各種類型的學生組織,不論是正式的學生組織,還是非正式的學生組織,都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扮演著主客體相間的角色。一方面,學生組織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學生組織又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客體的重要表現形式,是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對象,對各類學生組織的教育本身就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

高校應充分發揮各類學生組織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載體功能和作用,把握學生組織的角色定位,合理安排其工作任務,充分發揮學生組織的天然優勢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高校應加強對學生會的工作指導,準確把握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文化多元化需求和個性發展明顯的特點,積極發揮學生會在校園文化活動中的主體和主導作用,充分調動大學生內在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深入發掘各種思想政治教育因素,廣泛開展滿足大學生需求、參與認可度高的校園文化品牌項目,促進大學生實現全面和諧發展。

高校應加強對學生社團的工作指導和政策支持,規范學生社團的管理機制,發揮不同類型學生社團的特點和優勢,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學生社團的教育和管理之中,并結合課堂理論教學、專業知識學習和基本技能訓練等,開展富有專業特色和思想政治教育內涵的社團活動,幫助大學生全面成長成才。

(四)發揮校園環境的滲透作用。高校校園環境對大學生的思想和行為都有著潛移默化的滲透作用,可直接影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本文所指的校園環境是校園內對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產生影響的一切物質條件的總和,主要為建筑、雕塑等以物質形態表現出來的校園設施。

高校應根據學校的自然條件和歷史現狀,合理規劃布局校園環境,讓學校的一草一木、一角一落都向學生傳遞出價值導向和理想信念,形成“潤物細無聲”的效果。經過巧妙的設計,可將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及道德準則、行為規范等融入校園景觀當中,對大學生既能發揮昭示、教化的作用,又能達到警醒、激勵的效果,使大學生在不知不覺當中學習、接受,提升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

“三全育人”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導思想,應當在具體的工作實務中積極營造“三全育人”的良好氛圍,努力構建“三全育人”的科學平臺,不斷完善“三全育人”的有效機制,著力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論、實踐水平,切實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

【參考文獻】

[1]傅江浩.發揮管理育人功能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淺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6)

[2]聶振纓.加強“三育人”工作樹立全員育人觀[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5(10)

[3]李福林.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及其實現的途徑[J].內蒙古財經學院學報(綜合版),2012(2)

[4]劉鈺潔.近年來高校育人途徑研究綜述[J].新課程學習,2015(6)

[5]傅江浩.發揮管理育人功能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淺析[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5(6)

[6]趙玲,趙平.“服務育人”的閾限探究[J].西南科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10)

[7]高斌,類延旭,方仲奇新時期高校服務育人路徑的思考[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9(10)

[8]王金華.論大學生道德養成教育的目標和內容[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12)

[9]武曉華.加強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若干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2)

[10]胥青.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下高校實踐育人體系的構建[J].教育與職業,2015(34)

[11]王凱,申良云.基于高校共青團“一體兩翼”模式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徑創新[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4(4)

[12]陳俊.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挑戰及應對[J].教育評論,2015(2)

[13]張克玉.校園環境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響[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2(3)

【作者簡介】劉誠(1988一),男,碩士,廣西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責編 盧雯)

猜你喜歡
全員育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
構建多面展示平臺 打造家校溝通紐帶
全員育人模式下的困難生資助工作
團體動力學視域下大學生價值觀教育課堂教學初探
紅色資源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及實現研究
新媒體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影響研究
點面結合,讓“全員育人”落地開花
高職推進“三全育人”工作制約因素淺論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專業優良學風途徑研究
“三全育人”視角下高校教師課外育人長效機制探析
中德合作下的全員育人機制實踐與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