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環保意識的策略研究

2018-04-21 08:10鄒麗杰
科學與財富 2018年5期
關鍵詞:環保意識初中化學策略

鄒麗杰

摘 要: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環保意識具有重要意義,對九年級上冊化學教科書(人教版)環境保護的相關知識進行了梳理,從教師自身示范、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三個方面提出了在初中化學中培養環保意識的策略。

關鍵詞:環保意識;初中化學;教學;策略

青少年作為未來的建設者,正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化學課程的內容和性質決定了其與環境問題關系極為密切,初中化學教學中有意識滲透環境保護觀念,有利于學生認識化學、技術、社會和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認識環境保護與資源合理開發的重要性,進一步形成可持續發展意識和綠色化學觀念。

1 初中學生環保意識培養的意義

1.1 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的我國基本國策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與此同時也積累了一定的環境問題。如:霧霾、水質污染等問題備受關注,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刻不容緩。黨的十九大確立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明確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

1.2 新課標素質教育的要求

中學生是國家未來的主人,他們的環境保護思想意識、環境保護行為關系到國家的未來長遠發展和中國夢的實現。新課程標準要求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素養和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引導學生正確地認識科技、環境和社會之間的相互關系[1]?;瘜W學科核心素養共包括五個方面,其中之一就是“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初中生的思想理論體系暫不完備,三觀沒有完全形成,處于教育的關鍵時期。在課程教學中不斷滲透和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使學生明確自己在社會中所享受的權利和應盡的義務,將個人環保觀念置于國家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實現過程中,增強其社會責任感。

1.3 初中學生環保觀念薄弱

九年級學生的知識水平、認知能力相對有限,在升學壓力的背景下,家長和教師往往更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導致了初中生的環保認知水平低,環保意識較差。特別是由于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導致對物質、能源浪費現象嚴重,部分學生并未養成環保的生活習慣,這就需要中學教師在教學中有意識的對學習和生活中涉及的環?,F象和行為滲透給學生,幫助和培養學生形成環保觀念。

2 化學教科書中環保內容解析

從九年級化學義務教育教科書(人教版)的內容編排中可以看出,教育部對學生的環保意識有一定的要求,環境保護內容貫穿在教材中的每一章節。例如,在緒言中提到“綠色化學”,使更多的化學生產工藝和產品向著環境友好的方向發展,化學必將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下面以九年級化學上冊教科書(人教版)為例,對與環保意識有關的內容歸類整理,見表1。

3 培養學生環保意識的策略

3.1 提升教師自身的環保意識

課堂教學是獲取知識最主要最高效的途徑,教師本身的素質和具有的環保意識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學生相關素質及環保意識的培養。所以教師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尤其是環保意識對培養學生具有導向性。教師應通過對環保相關知識的系統學習,擴寬自己的知識面,不斷革新自己的教學觀念。在生活中積累經驗,收集素材,并以身作則,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積極參加與環保相關的活動,用自身的行動影響學生。

3.2 理論教學中培養策略

3.2.1 理論教學與教材緊密結合。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將教材中與環保相關的內容和課堂教學內容緊密結合起來,充分利用教材中給出的資料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2]。在課前進行教學設計,對本節課的知識內容和教學語言巧妙設計,將環保知識和科學知識有機結合,使環保教育成為教學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斷加強學生的環保觀念,增強環保意識[3]。如在講解第二單課題1空氣時,可由資料卡片中給出的空氣質量日報分析其中所給出的環境信息,解釋造成空氣污染的原因,使學生反思自己在生產生活中有沒有加重空氣污染的行為,思考應如何保護空氣等,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然后自然過渡到本節課的知識內容。

3.2.2 理論教學與生活實際在緊密結合。環保意識是在“學中做”逐漸形成的,需要通過學生的親身經歷來加強對環境保護的理解。所以教師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應多與生活實際相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環境保護的認識。如在第四單元課題1愛護水資源一節中,可以采用視頻介紹的方式介紹自來水廠水源地的選擇以及凈水廠的工作流程,讓學生體會干凈的水資源的來之不易,培養其節約用水的意識。愛護水資源是我們每一個人的義務,大家要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節約用水,減少污染,如淘米水澆花等。在講解防治水體污染時,讓學生結合生活用水水費單中的污水處理費討論生活污水處理達標后排放的意義。還可以增加課外活動,組織學生參觀污水處理廠,組織污水處理知識競賽等。讓學生切身體會到水資源的寶貴,以及在生活中樹立環保意識的重要性。在學習第七單元課題2時,可對新能源進行視頻介紹,讓同學們體會到新能源替代化石傳統能源對環境保護的好處,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3.3 實驗教學中培養策略

3.3.1 實驗藥品的處理?;瘜W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在化學中占有至關重要的地位。其中實驗藥品的用量和處理是必不可少的。在實驗中教師要特別注意自己的化學行為,從細節之處培養學生的環保習慣。如第七單元課題1燃燒和滅火實驗中,隨手將燃后的小木條和小紙條放到指定的燒杯內。在實驗中教師要詳細給學生介紹藥品的用量和實驗需要注意的問題以及化學試劑的用量和使用方法是否會污染環境,又要如何處理及預防實驗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培養學生節約藥品,回收利用,保護環境的意識。

3.3.2 改進實驗培養學生環保意識。教學中還有部分實驗的尾氣會對環境造成污染,主要集中在實驗尾氣的排放。對于這部分實驗,可以對其實驗進行改進,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如第二單元課題1氧氣含量的測定以及第五單元課題1質量守恒定律中的紅磷燃燒實驗,可將實驗中的紅磷換成著火點低的白磷,連接實驗裝置后,用凸透鏡加熱白磷使其達到著火點。改進實驗后減少了五氧化二磷對空氣的污染,還可達到同樣的實驗效果。在第六單元課題2二氧化碳的制取研究實驗中,可在原裝置的基礎上加一個多孔塑料板和彈簧夾。這樣在收集二氧化碳完畢后可以停止反應的發生,從而節省藥品。

3.3.3 微型實驗培養學生環保意識。由于微型實驗使用的器材小巧,所以需要的試劑用量少。在一定程度上節約了實驗藥品,培養學生的環保觀念,激發學生對化學實驗的興趣。如:在檢驗二氧化碳氣體時,可以讓同學們向裝有澄清石灰水的試管中吹氣,簡單的微型實驗,可達到的實驗效果與常量是一樣的。又如第三單元課題1探究分子運動現象的實驗,該實驗選用的是約5ml的濃氨水,濃氨水用量相對較大,會對空氣造成污染??蓪⑵涓某晌⑿蛯嶒?。在試管口放置蘸有濃氨水的棉花團,試管內分別放置滴有酚酞溶液的濾紙條,這樣不但可看見明顯的實驗現象而且藥品使用量較少,對空氣的污染也減少。

4 結束語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滲透環保意識是培養學生環保觀念的重要途徑,對于學生樹立正確的愛護環境、尊重自然的基本觀念,體現STS的教育思想,全面落實素質教育理念,具有實際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史婷婷.初中化學教學中進行環境教育的實踐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

[2]梁玉柏.談在中學化學教學中如何滲透環保意識[J].福建質量信息,2004,(10):74-76.

[3]丁永萍,谷中明,余海燕,郭玉瑋.化學教育應注重培養學生的環境意識[J/OL].陰山學刊(自然科版),2018,(01):1-2(2017-10-16).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5.1063.C.20171016.1038.020.html.DOI:10.13388/j.cnki.ysajs.20171016.010.

[4]周蓓蕾.開展綠色實驗,培養環保意識[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7,(06):43.

猜你喜歡
環保意識初中化學策略
例談未知角三角函數值的求解策略
我說你做講策略
高中數學復習的具體策略
生物教學中的德育教育
談高中生物教學中環境教育的滲透
汽車技術的發展及其社會作用
綠色化學理念下的初中化學教學探究
初中化學方程式的記憶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效率
初中化學基礎教學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